赴港就讀 PK 國外留學 誰更適合你?

字號:

高考一天天逼近,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的腳步也越來越勤。上周六,香港理工大學在廣州舉辦招生說明會,吸引了近300名學生和家長。這個周六,香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的招生負責人又將來到廣州參加教育研討會。面對如此熱烈的攻勢,不少家長和學生仍然有些舉棋不定:赴港就讀固然是多條出路,但是與之前考慮的出國留學相比,到底哪個更適合自己呢?如果有這樣的困惑,不妨看看雙方的PK大戰(zhàn),再做決定不遲。
    第一項:學費和生活費
    赴港就讀:據留學服務管理中心培訓部郭部長介紹,如果是自費到香港的高校讀書,一年學費約6萬,生活費約4萬,四年費用大概在40萬元左右,可以說是相當高昂的。若獲得獎學金,則可以減輕經濟負擔,特別是一等獎學金,基本能全數承擔四年學費、住宿費及生活津貼。但各大學的獎學金種類和發(fā)放標準不同。
    國外留學:出國留學有不同的費用要求,與香港高就讀費用相近的是美、英、澳的留學費用。一般而言,美國四年大學本科教育大約需要15萬~20萬美元。到英國留學,每年沒有15萬元人民幣將很難成行。在澳大利亞無論如何節(jié)省,一年也需要10萬人民幣以上。但美國許多院校都設置了獎學金,海外學生可以通過申請獎學金,從而減免學費以及生活費用。英國大學和澳洲大學則相對提供獎學金較少。
    PK結果:兩者打成平手。
    第二項:錄取難易程度
    赴港讀書:香港8所大學的本科錄取每年只有招生機會,需要學生當年的高考成績,而且高考成績低要達到內地本科一批重點線。部分學校還要經過高考成績、筆試、面試的層層篩選,錄取難度并不比海外大學低,有時甚至更高。不過據了解,去年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兩所高校是與國內其他大學一批填報志愿和錄取,其他六所是單獨錄取,和國內填報志愿錄取不相沖突。香港理工大學今年是7月11日公布錄取結果,學生須在7月15日之前確定是否就讀。
    國外留學:國外大學大多在每年的2月和9月招生,一年有兩次招生機會,一般要求學生高中畢業(yè),達到一定的英語水平,有的不要求高考成績,即使要求高考成績對分數要求也不會太高。有的學校也會要求面試,但由于距離太遠,很多學校都不用面試,因此學生只要向大學遞交申請材料就可以了,錄取程序更簡單一點。
    PK結果:后者勝出。
    第三項:簽證風險性
    赴港就讀:據了解,香港不存在簽證和經濟擔保的問題。一般被錄取的學生都由學校統(tǒng)一申請各方面入學入境手續(xù),學生自己基本不用操心,整個過程輕松方便。
    國外留學:只要去國外留學,被拒簽的風險是始終存在的。盡管英國、澳洲的簽證率一直不低,原本簽證十分嚴格的美國也現在已有所放開,但學生必須要認真準備相關材料和費用,并且提早進行面簽的演練,后還要親歷與簽證官博弈的過程,其間所花費的金錢、時間和心血不言而喻。而且勝敗如何不可預估,不論簽證官當時的心情好不好,各國的簽證政策也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總存在一定的風險。
    PK結果:前者勝出。
    第四項:環(huán)境和文化適應性
    赴港就讀:在香港可以使用粵語、英語、普通話交流,學生適應環(huán)境會比較容易,也不會很辛苦。離內地近,交通方便,治安良好,父母對孩子的監(jiān)管也比較方便。對于條件不是很成熟、自立能力不很強、離不開父母、又想讀一個不錯的學校的學生而言,去香港讀書是一個過渡和文化的緩沖,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香港學習一段時間,能促使學生對國際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再出國也適應一點。
    國外留學:學生面對的是完全不同于中國文化的全新環(huán)境,如果自立自控能力不強或者語言水平達不到一定水準,學生可能會很不習慣,難以適應。再者由于距離太遠,父母不能對孩子進行監(jiān)管,擔心會增加。但是出國留學大的收獲還不止于接受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體驗異國文化氛圍,感受豐富的文化沉淀。而且不同的文化沖擊在成長過程中對一個人的烙印很深,對一個人的成長經歷而言是很豐富的,這是在香港讀書無法取代的。
    PK結果:兩者各有優(yōu)勢。
    第五項:打工及就業(yè)移民機會
    赴港就讀:在廣州的招生說明會上,香港理工大學招生負責人林兆玉表示,學生在香港讀書期間沒有打工機會,但畢業(yè)后如果找到一年時間以上的工作可以申請工作簽證,工作三年就可以申請留港的永久身份證,就業(yè)機會比較大。郭寧也認為,廣東學生會講粵語,普通話又比較好,而且學校都采取英語授課,會講三種語言在香港就業(yè)有優(yōu)勢。
    國外留學: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對留學生打工有一定的規(guī)定,每周從20至25小時不等。從就業(yè)移民機會來看,澳洲屬于移民國家,移民政策比較寬松。英國海外畢業(yè)生難以獲得工作、移民機會。美國就業(yè)移民機會介乎兩者之間。吸引海外人才留在當地工作是新加坡長期的政策。而日本近來失業(yè)率不斷上升增加了外國留學生在日本就地找工作的難度。
    PK結果:兩者各有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