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考作文題 關注社會與人生的探索

字號:

山東省淄博市教學研究室 陳魯峰
    引領考生關注社會、生活與人生,強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熏陶,優(yōu)化考生思維與語言,進一步開闊考生的寫作視野,是近年來高考(Q吧)作文命題的特色。
    總體來說,今年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四個直轄市的高考作文題,在內容與形式諸方面較去年有較大的創(chuàng)新。
    京:平中出奇,思維多開端
    承接去年“一則材料、多端觀點”的命題思路,2008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較“閑花落地聽無聲,細雨濕衣人不知”則顯得相對平易得多,關于玻璃杯裝石頭、沙與水的實驗為老生常談,不稀奇,切入平實,但“學生”關于實驗得出的四種觀點讓人耳目一新,易激活考生的思維,為他們提供了多角度的寫作空間。
    觀點一,“有些事情看起來達到了極限,其實還有很大空間”,其目的就是引導考生要善于通過事物表象來觸摸事物本質,辯證地看待事物發(fā)展中的“盈虧”現象,科學把握“極限、超越、潛力”等之間的關聯,引發(fā)考生對于自然變化、社會發(fā)展及人生追求等諸多方面的深思。這方面的素材極多,可取材自然界方面,如夸克粒子的發(fā)現,就是科學家在超越“事物是由分子構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原子是由最小的質子、中子及電子構成”的認識“極限”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的結果。
    觀點二,“順序很重要,先放這桶沙子,有些石塊肯定就放不進去了”,意在引導考生要遵從客觀規(guī)律,按照科學方法論的指導,有條不紊、有序有效地做事情。該觀點立意淺顯,審題難度最小、最易寫。關于這方面,可寫東西不少:如烹調時,要按照“不易熟的先下鍋,易熟的后放”的原則,才能省火菜色靚;再如答題時,要按照“先易后難,逐步提升興奮度”的原則,才能得高分;又如儒家的人生設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至今顯示出智慧的光芒;還有科學發(fā)現只有遵循“大膽假設,細心演繹與歸納,小心求證”的途徑,才能找到成功的秘訣。
    觀點三,“對,得先放石塊。有些分量重的東西就得優(yōu)先安排”,在于引導考生運用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在統(tǒng)籌兼顧的基礎上,善于抓住“牛鼻子”,以求得問題的圓滿解決。該觀點較觀點二在方法論層面上有所拓展,要求看問題至少要堅持兩點論、重點論,但對于考生而言,可寫的東西也不少。
    觀點四,“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嗎?”,意在發(fā)散考生的思維,引導考生們超越常規(guī)看待事物,從而給予考生更多思維空間和寫作角度。
    除了以上四種觀點之外,作文試題允許考生可依據材料提煉出更多的觀點與看法,在考生個體體驗的基礎上引發(fā)他們諸多方面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