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比較法是我們估價師最熟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市場比較法的本質是以房地產的市場交易價格為導向,求取估價對象的價值?,F就美國(MAI)估價要求而言作如下簡單介紹,并與我國做一比較。
一、市場比較法原理及其適用性和局限性
市場比較法又稱市場法或比較法,是將估價對象與在估價時點的近期發(fā)生過交易的類似房地產進行比較,對這些類似房地產的成交價格做適當的處理,以此求取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的方法。
市場比較法的理論依據是房地產價格形成的替代原則,即在評估房地產價格的時候,如果物業(yè)的效用相近,那么價格應該相差不多,比較的時候,選取類似的房地產作為定價的參照系。但是,沒有兩種物業(yè)是完完全全相同的。在使用市場比較法的時候,必須對可比案例進行修正,以估價對象為樣本,對案例進行“整容”。
只要有足夠的成交案例,市場比較法可以用于任何情況。相對于成本法和收益法來說,市場比較法中需要主觀判斷的地方少。理論上講,所有的修正都是可以從市場上取得的。由于市場比較法建立在市場數據的基礎上,它具有很強的現實性、適用范圍寬、易于采用。
但是,它的局限性正是因為需要收集大量、正常的房地產交易數據。比如說,在一個不活躍的市場里,房地產交易量很少,可供選擇的可比案例非常有限,那么如果用市場比較法測算就會造成比較大的價值偏差。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樣本的空間不夠大,那么具有一定置信度的區(qū)間就會變寬。假若置信區(qū)間的上下限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開,對于價值的評估就會失去判斷標準。
二、中美兩國在市場比較法中的一些不同
兩國在市場比較法的理論方面沒有很大差異,但在具體操作中有幾點比較明顯的不同之處。
首先,美國(MAI)估價要求市場比較法的前提是可比案例與估價對象使用是相同的。這是采用市場比較法的先決條件,如果一個案例不能滿足這個要求,那么它將不能被用作可比案例。
其次,兩國對比較單位的選擇有所不同。我們通常喜歡把“元/平方米”作為比較單位,在操作中較少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元/平方米”是否用在任何地方都合適;在某些時候,是否有更合適的比較單位。在美國,由于市場發(fā)展比較成熟,合理的比較單位往往會在很小的區(qū)間內波動,所以能反映物業(yè)的客觀價值。因此在進行測算前,必須分析選擇合理的單位作為比較基礎。
再次,在市場比較法的修正項方面,兩國也有一定的差異。美國采用的是十項比較法,考慮的因素比我國的更多、更細。
最后,兩國對比較項的修正也有所不同。我們主要采取百分比法,但究竟要修正多少個百分點,主要還是依賴于經驗和估價師主觀的判斷。美國主要采用的是配對比較法,即通過對兩個相似案例的兩兩比較,將兩者間的差異因素量化,再對可比案例進行修正,最后將結果與估價對象進行比較。這種方法比我們采用的百分比修正法客觀,但同時需要市場上大量相似案例的存在,來提供相當龐大的數據支撐。
一、市場比較法原理及其適用性和局限性
市場比較法又稱市場法或比較法,是將估價對象與在估價時點的近期發(fā)生過交易的類似房地產進行比較,對這些類似房地產的成交價格做適當的處理,以此求取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的方法。
市場比較法的理論依據是房地產價格形成的替代原則,即在評估房地產價格的時候,如果物業(yè)的效用相近,那么價格應該相差不多,比較的時候,選取類似的房地產作為定價的參照系。但是,沒有兩種物業(yè)是完完全全相同的。在使用市場比較法的時候,必須對可比案例進行修正,以估價對象為樣本,對案例進行“整容”。
只要有足夠的成交案例,市場比較法可以用于任何情況。相對于成本法和收益法來說,市場比較法中需要主觀判斷的地方少。理論上講,所有的修正都是可以從市場上取得的。由于市場比較法建立在市場數據的基礎上,它具有很強的現實性、適用范圍寬、易于采用。
但是,它的局限性正是因為需要收集大量、正常的房地產交易數據。比如說,在一個不活躍的市場里,房地產交易量很少,可供選擇的可比案例非常有限,那么如果用市場比較法測算就會造成比較大的價值偏差。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樣本的空間不夠大,那么具有一定置信度的區(qū)間就會變寬。假若置信區(qū)間的上下限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開,對于價值的評估就會失去判斷標準。
二、中美兩國在市場比較法中的一些不同
兩國在市場比較法的理論方面沒有很大差異,但在具體操作中有幾點比較明顯的不同之處。
首先,美國(MAI)估價要求市場比較法的前提是可比案例與估價對象使用是相同的。這是采用市場比較法的先決條件,如果一個案例不能滿足這個要求,那么它將不能被用作可比案例。
其次,兩國對比較單位的選擇有所不同。我們通常喜歡把“元/平方米”作為比較單位,在操作中較少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元/平方米”是否用在任何地方都合適;在某些時候,是否有更合適的比較單位。在美國,由于市場發(fā)展比較成熟,合理的比較單位往往會在很小的區(qū)間內波動,所以能反映物業(yè)的客觀價值。因此在進行測算前,必須分析選擇合理的單位作為比較基礎。
再次,在市場比較法的修正項方面,兩國也有一定的差異。美國采用的是十項比較法,考慮的因素比我國的更多、更細。
最后,兩國對比較項的修正也有所不同。我們主要采取百分比法,但究竟要修正多少個百分點,主要還是依賴于經驗和估價師主觀的判斷。美國主要采用的是配對比較法,即通過對兩個相似案例的兩兩比較,將兩者間的差異因素量化,再對可比案例進行修正,最后將結果與估價對象進行比較。這種方法比我們采用的百分比修正法客觀,但同時需要市場上大量相似案例的存在,來提供相當龐大的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