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一中2006年4月高三語文沖刺試卷一3

字號:

五、(2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
    鳥是樹的花朵
    吳 忌
    我們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樹木落光了葉子!看吧,這就冬天了!
    一棵樹落光了葉子,不能說丑,但缺了枝繁葉茂的風(fēng)姿,*露出樹枝與樹枝之間巨大的空曠,總是遺憾。我時常沖動,希望能在冬天的樹枝與樹枝之間放點什么。我喜歡讓一切事物都從無到有。這令人激動。
    冬天總是如此疏疏朗朗,樹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長,我們總是懷著一種等待的心理度過冬天,只有下雪,玉樹瓊枝,以及屋檐吊著冰凌,還能令我們開心。
    然而一些鳥落到了樹上,大大小小,五顏六色。我仿佛看見滿樹的花朵!
    有時候,鳥是一群一群地飛來又飛走的,黑壓壓一大片的是八哥或烏鴉,冬天的麻雀也喜歡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禿禿的樹上。黑色的鳥群會在瞬間裝點一叢樹林。一群白鴿落到樹枝上,仿佛早春的玉蘭花開,白得豐腴而優(yōu)雅。鳥兒們叫著喊著,吵吵鬧鬧。有時候,三只五只,它們散落在稀疏的樹枝上。有時候只有一只,孤獨地立在細細的樹枝上,這使人記起樹上的花朵,也是先開一朵,再開一大片的。
    每當看到樹上落滿鳥的時候,我就停下來看。有了鳥的樹顯得格外生動。冬天的風(fēng)因為這些小鳥的跳躍,也就顯得細微而富有彈性。它們在樹枝上唱著歌,一只鳥的歌唱使得樹木上的冬天沒有了寒冷的凝滯。烏鴉的歌聲粗壯而無所顧忌,麻雀使得冬天沒有了秩序。有時一只鳥獨自唱出婉轉(zhuǎn)的歌聲,細細地發(fā)顫、發(fā)亮,猶如一個回味愛情的人在冬天品著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樹枝上的鳥比真實的花朵還要美麗。你見過一朵花從春天開到冬天嗎?你見過樹上的花朵在樹枝與樹枝之間飛來飛去嗎?你見過會唱歌的花朵嗎?這是一只鳥再造了冬天的生機。
    鳥是樹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發(fā)現(xiàn)并且說出 如此美麗的事物不會等到今天才有人驚喜。我站在樹木這下,我想做的事,鳥兒們替我做了,它們真的在冬天的樹枝與樹枝之間打開花朵,排練了舞蹈,播放了音樂。
    實際上,鳥兒一直都在樹上:在春天的樹上,在夏天的樹上,在秋天的樹上。只是由于樹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葉茂的搖動,我們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麗,因此而忽視了樹上有小鳥。一年四季,鳥兒從來就是樹上的花朵。它們隱藏在樹葉之間,與綠葉一起舞蹈。與春風(fēng)一起唱歌;夏天的蟬鳴由一只鳥定調(diào),秋天的月夜被一聲鳥鳴切開。樹木本來就是鳥的家園。
    一只翠鳥就住在池塘邊的灌木上,它翠綠的羽毛比深綠或淺綠的樹葉更加艷麗,我們一眼就能認出樹葉里的翠鳥之花。兩只黃鸝可以讓一棵柳樹更加婀娜,我想杜甫當年在美麗的錦城思念家鄉(xiāng),一聲婉轉(zhuǎn)的鳥鳴,就讓他想起了江南。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樹上沒有黃鸝的歌聲和舞蹈? 不管樹上有沒有花朵,黃鸝總會落到二月妁江南。喜鵲踏梅如何?鄉(xiāng)村的快樂都在一樹燦爛的梅花上,喜鵲就是開在鄉(xiāng)村的花朵。
    我喜歡夏天的白鷺,它們整個夏天都住在村頭河邊的樹林里。白鷺們從碧綠的水田里歸來,落到樹梢上,遠遠望去,就是一樹最浪漫的花朵。最不能忘懷的是村子里的月夜,白鷺們棲宿在那棵楓樹上,夜風(fēng)把樹葉吹得嘩嘩地響,月光會把枝頭的白鷺搖上搖下,翻開它們長長的翅膀。我有時候回憶童年,村頭的楓樹一定會出現(xiàn),樹上的白鷥也一定會出現(xiàn)。
     我想,一年四季的樹木會感謝一年四季的鳥。人也會的。真細想起來,我記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記住的鳥卻不少。因為,我認定鳥是樹的花朵,千姿萬態(tài)的花朵,常開常新的花朵,跳著舞蹈的花朵,唱著歌曲的花朵……(選自《散文》2004年第3期,有刪改)
    15.本文是寫鳥的,為什么開頭卻用了三個自然段鋪陳描寫冬天的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記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記住的鳥卻不少”,從全文看,作者寫到了哪些鳥?作者的思路是怎樣展開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鳥是樹的花朵”,本文的標題有什么含義?(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結(jié)合原文,回答下面的問題。(8分)
    (1)揣摩第七段的三個問句,體會此處的問號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八段中“我想做的事”指文章中的哪兩句話?你怎樣理解作者的這種想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9.不改變原意,將下面這段文字重組為三句,每句均以“靜”字開頭。(4分)
     中國古典園林不論依傍何種建筑流派,都要以“靜”作為自己獨特的韻律。有了“靜”,全部構(gòu)建會組合成一種古箏獨奏般的淡雅清麗;而失去了“靜”,它內(nèi)在的整體風(fēng)致也就不可尋找。
    “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綜合分析以下新聞內(nèi)容,對“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是個什么樣的組織進行說明。(50字以內(nèi))(6分)
    中新社香港12月28日電 香港非官方組織“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28日發(fā)布了一份“2005年(第四屆)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在包括港澳臺在內(nèi)的中國287個參評城市中,香港位居“中國城市競爭力”及“中國城市誠信政府”排行榜榜首,香港、上海、北京被評為“2005中國大都市”。
    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是根據(jù)該會自主創(chuàng)立的GN評估體系來進行,涵蓋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文化四大系統(tǒng),排名由10個單項指標,50個二級指標、215個三級指標綜合計算而成。
    會長、總評價師桂強芳博士特別介紹說,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今年以國際化視野,將全球化時代中國城市競爭力的分析納入到世界城市競爭格局當中,完成了《2005年中國大都市》、《2005年中國十大國際化都市》、《2005年中國十佳國際性城市》的研究、評價。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于1998年在香港成立,致力于構(gòu)造和應(yīng)用自主創(chuàng)新的GN體系,組織國內(nèi)外專家學(xué)者開展城市競爭力評價與研究,協(xié)助城市政府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解決經(jīng)濟發(fā)展與區(qū)域競爭所面臨的各項挑戰(zhàn)。
    答:“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亞明的爸爸接到一個學(xué)術(shù)討論會通知,但因病不能出席,亞明決定代爸爸給大會秘書處作說明。請以亞明爸爸的名義擬兩三句致歉的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瑞典醫(yī)生斯坦利·庫尼茨年輕的時候,曾試圖穿越撒哈拉沙漠。進入腹地當晚的風(fēng)暴使他變得一無所有:向?qū)Р灰娏?,滿載著水和食物的駝群消失了,連那瓶為慶祝自己36歲生日而準備的香檳也灑得一干二凈。死亡的恐懼從四面八方涌來,他的手神經(jīng)質(zhì)地伸進自己的口袋,“蘋果!”斯坦利從絕望中清醒過來,“我還有一個蘋果!”幾天后,奄奄一息的他被當?shù)赝林绕?。令他們大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手中攥著一個雖然完整但已干癟得不像樣子的蘋果,它被攥得如此緊,以致于誰也無法從他手中取出。
    上個世紀初,這位一生中不乏傳奇色彩的老人去世了。彌留之際,他為自己擬寫了這樣一句墓志銘:我還有一個蘋果。
    請根據(jù)你對這則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