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行

字號:

編者按:作者劉知晨,2005年8月入讀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精英班(人稱“小哈佛”),是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姑娘。從小到大,父母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傾注了無限關愛。從初中開始,父母就不斷安排她去國外游學,或參加學校的國際交流——冬夏令營,或旅游觀光。在與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劉知晨成長了、成熟了,并給自己定下了出國留學的目標。高一開始,劉知晨便在新東方學起了TOEFL,高二又學習了SAT,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知晨最終如愿以償,進入了美國。正如劉知晨的父母所說,劉知晨是個普通的孩子,她的成功是完全可以復制的。她的成長環(huán)境和大家一樣,她認為受益非淺的國際冬夏令營、新東方的TOEFL、SAT也都在大家的身邊。2004年底電子工業(yè)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作文集《且行,且思,且為文——成長札記》,我們在此選登書中的部分游記。
    為期十四天的歐洲旅行結束了,回到家里,一個人靜靜地回想著近半個月的生活,恍然間自己又長大了一些,成熟了一些。
    離開北京之前,親友們聽說我要參加學校組織的旅行團去歐洲,反映都是:那好啊,出去玩兒一趟,開開眼界,長長見識!我自己也何嘗不是帶著這個想法報名的??烧娴娜チ?才發(fā)現(xiàn)這次旅游的收獲絕不僅僅是“開眼界,長見識”,而它的意義也不僅僅是“玩兒一趟”那么簡單了。
    歐洲和亞洲分別在東西兩半球,因此,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自然是這次旅行最重要的感受。
    在德國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恐怕就是交流了。我和負責接待我的德國朋友多琳剛見面的時候,彼此不熟悉,甚至有點兒尷尬,看到她不斷地跟自己的同學聊天,把我撂在一邊,心理真是委屈極了。后來我想,或許她是由于害羞,不好意思先開口,于是我鼓起勇氣主動用英語和她交談,這才發(fā)現(xiàn)她竟是一個相當健談的人。以后的日子里,我們經(jīng)常在一起,漫步在柏林的大街小巷,我教她中文,為她介紹北京,介紹中國;她為我介紹柏林,描述他們的生活。聊深了,我們甚至談人生、談友情、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談兩國的教育體制……直到今天,驀然回首,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就是與人溝通、合作。
    德國人的家庭生活很簡單,沒有太多的規(guī)矩,沒有不必要的繁文縟禮,卻讓人感到新意百出,興趣盎然。不大的屋子,可以被裝飾得極為生動、有特點,簡單的飯菜卻做出新鮮、獨特的式樣,甚至連餐巾紙都是時常變化,花樣翻新的。這些使我了解了歐洲文化傳統(tǒng)中不循規(guī)蹈矩,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一面。
    和德國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是相當愉快而有意義的,中國學生都住在德國學生家里,白天,德國朋友帶我們游覽名勝、逛街、游動物園,晚上幾個或十幾個人湊在一起,舉行篝火晚會、燭光晚會,大家唱歌、聊天,歡聲笑語久久地回蕩著,直到深夜來臨才散去。
    印象最深的是那晚的文化交流會。中國學生分為四組為德國朋友們展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茶道、書法、國畫、中國結??吹降聡笥褜P闹轮镜仄分丬?、欣賞著中國書法、繪畫,興致勃勃地學習中國繩結的編織,我的心中洋溢著喜悅與自豪,我想,我們的確是把中國文化帶到了歐洲。
    分別的時候,朋友們都依依不舍,大家一起拍照,互相留下通訊地址、電話,一遍遍說著分手的話,就是不肯離開。在這一瞬間,所有的人大概都忘記了,我們只相處了三天多。
    認識了團隊活動中組織紀律性的重要是這次旅途的又一大收獲,我們的交流團是一個由五十人組成的集體,所有的活動都是集體進行的。因此,嚴格的紀律、高標準的要求成了一切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每天按時起床、按時集合、按時上車等等,都是需要明確規(guī)定,認真執(zhí)行的。這對于我們這些幾乎沒有過集體生活經(jīng)歷的獨生子女來說,無疑是一種鍛煉。在這方面,老師們對我們的要求十分嚴格,我和一些同學也因為未能嚴守紀律而受到過批評。但也正為如此,在后幾天的行程中,我發(fā)現(xiàn)整個團隊相當團結、統(tǒng)一,大家非常自覺,各項活動進行得很順利,由此足見紀律嚴明的重要。我想,此次交流得以圓滿完成,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吧。
    離開德國以后,我們開始在比利時、荷蘭、法國、意大利等幾個國家游覽,美麗的異國風情讓我們流連忘返。忘不了煙雨中雨果筆下“最美麗的廣場”的飄渺;忘不了在荷蘭民俗風情村,聞著奶酪的香氣,欣賞古風車和木鞋加工的情趣;忘不了凱旋門那令人窒息的壯觀;更忘不了巴黎圣母院厚重悠遠的鐘聲。還記得登上雄偉的埃菲爾鐵塔,極目遠眺,大聲呼喚著“巴黎”;還記得在藝術圣殿盧浮宮中,沉醉于蒙娜麗莎夢幻般的微笑,震驚于斷臂維納斯舉世無雙的殘缺美,嘆服于無頭勝利女神飄飄欲飛的神采;更還記得踏在羅馬城的小石子路上,置身于充滿古典氣息的建筑群中,享受著“羅馬假日”。當然,記憶里還有風光旖旎的塞納河;金碧輝煌的凡爾塞宮,斜而不倒的比薩斜塔,通向希望的金門,小橋流水人家的威尼斯……可以說,這次歐洲之旅,讓我受到了一次藝術與美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