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報關員考試輔導:報關單的填寫方法

字號:

一切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發(fā)貨人,或者他們委托的代理人(以下統(tǒng)稱"報關人"),都必須在貨物進、出口的時候填寫《進口貨物報關單》向海關申報,同時提供批準貨物進口的證件和有關的貨運、商業(yè)單據,以便海關依據這些單據證件,審查貨物的進口是否合法,確定關稅的征收或減免事宜,編制海關統(tǒng)計。
    進口貨物報關單填寫份數主要是根據報關作業(yè)及海關監(jiān)管的需要。一般來說,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報關,需填寫一式四份報關單;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需填寫一式五份報關單;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需填寫一式六份報關單。另外,以轉關、轉口方式需海關監(jiān)管的貨物還需增加一份報關單。
    《進口貨物報關單》上欄目眾多,而且對填寫的要求比較嚴格,下面逐項介紹一下填寫方法:
    1.進口口岸:填寫貨物入境的口岸名稱;
    2.經營單位:填寫對外簽訂或執(zhí)行進口貿易合同或協(xié)議的中國境內的企業(yè)或其他單位名稱;
    3.收貨單位:填寫進口貨物的實際使用單位名稱及其所在地區(qū)。進口貨物如果預知收貨后的運往地區(qū),其收貨單位所在地以預知運往收貨地區(qū)為準。
    4.合同協(xié)議號:填寫本批貨物合同或協(xié)議的詳細年份、字頭和編號及附件號碼;
    5.批準機關及文號:指需經有關機關批準才能進口貨物的批準機關名稱及批準文號;
    6.運輸工具名稱及號碼:江海運輸填船舶名稱;陸運填車號;空郵運只填"空運"或"郵運"字樣即可。
    7.貿易方式:可根據情況分別填寫以下貿易方式
    (1)一般貿易;
    (2)國家間、國際組織無償援助和捐贈送物資;
    (3)華僑、港澳臺同胞及外籍華人捐贈物資;
    (4)補償貿易;
    (5)來料加工裝配貿易(對口合同除外);
    (6)進料加工貿易;
    (7)寄售代銷貿易;
    (8)各作各價對口合同貿易;
    (9)邊境地方貿易和小額貿易(不包括邊民互市貿易);
    (10)對外承包工程貨物;
    (11)租賃貿易;
    (12)外商投資企業(yè)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
    (13)外商投資企業(yè)進口供加工內銷產品的料、件;
    (14)出料加工貿易;
    (15)其他免費提供的貨物;
    本欄填報應符合以上要求,盡可能詳盡,不能簡單地填報為"加工裝配"或"贈品"等。
    8.原產國別(地區(qū)):填寫進口貨物生產、開采或制造的國家(地區(qū))。如果該貨物經過其他國家加工復制,以最后加工的國家為原產國。但是,僅經過簡單整理,如改換包裝、分類、篩選、加刷嘜間、加刷嘜頭、加貼標簽等未改變貨物性質、規(guī)格的,不作加工論。對不同原產國的貨物,應分別填明。
    9.貿易國別(地區(qū)):即貨物的購自國(地區(qū))。填寫同中國境內的企業(yè)和單位簽訂了合同或協(xié)議的國家或成交廠商所在國或地區(qū)。
    10.外匯來源:別分視情況填寫"中央外匯"、"地方外匯和地方留成外匯"、"中央各部留成外匯"或"其他"(包括貨款外匯、國外投資以及進口貨物不需支付外匯等)。如果是自籌外匯或調劑外匯,則應按明確的外匯來源分別填寫。如,調劑中央各部留成外匯進口的貨物應填寫為"中央各部留成外",而不應填報為"調劑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