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規(guī)范考風,2003年成人高考采取了在報名現場電子采集照片的方式,但是仍有人進入考場成功地代替他人考試,他們采取的蒙混方式是全程*。下面便是記者記錄的一位“槍手”對其*全過程的自述:
2003年2月底,那時我正上大四,一天在網吧上網聊天時,看見有一個叫“peter”的人在聊天室“刷屏”(迅速地輸入大量無關或無趣信息,類似于“灌水”),內容是:希望有人代替其妹妹參加2003年的成人高考。在聊天室里“刷屏”是很缺德的行為,為了給他一個教訓,我假裝愿意幫他妹妹*開始和他聊天。Peter了解到我是一名在讀大學生后,對我很滿意,聲稱只要我代他妹妹考試通過便可以得到1500元的報酬,我有點動心了??墒菑膩頉]有當過“槍手”的我沒有經驗,膽子很小,又正值即將畢業(yè)之際,如果被人抓到,可能最后連學位證書都沒有。我不敢冒這個風險,所以Peter在聊天室中勸說了半天,我沒有同意。
Peter以為我嫌報酬太少,不愿意考試,便要我出一個價,我開玩笑地在屏幕上打了一行字:“1門500元,4門2000元吧!”,Peter沉思了一下后,同意了我的要求,我吃了一驚,又在電腦屏幕上補了一行更加無理的要求:“鑒于我要付出勞動、承擔風險,我要求即使考試沒有通過,也要支付一半的報酬,考前就支付?!睕]想到,Peter很爽快地又答應了,因為他覺得我去考試肯定沒有問題。面對唾手可得的金錢,我動搖了。Peter又在網絡另一端不停地向我灌輸“*無風險”、“自己也曾*順利過關”的事例。終于,本來只想逗逗他的我,答應了幫他妹妹*的要求。
第二天我和Peter見了面。按照他的要求,我?guī)Я艘粡堊约旱纳矸葑C照片,并帶去了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學生證,他則按照我的要求帶來了1000元定金。我們在學校附近街上的電線桿上,找了一個制作假證件的小廣告,然后用公用電話撥通了廣告上的手機號碼。一切都很順利,只要花60元就能做一個假身份證。3天后,我們拿到了假身份證,我與自己的身份證做了比較,覺得除了照片稍微有一點兒模糊之外,其余都和真的差不多。
很快到了3月中旬———報名的時間,Peter和我一起來到了報名點。先填寫了志愿表格,在交志愿表的時候,我很緊張,忐忑不安地將志愿表、假身份證和Peter妹妹的高中畢業(yè)證書一起交給一位工作人員審驗,這位工作人員認真地依次查看了我的各個證件,沒說什么就讓我去攝像。我順利地邁出了*的第一步。
因為遭遇非典,本來應該在5月份舉行的考試推遲至11月15日、16日進行。11月15日那天,我進了考場后,監(jiān)考老師走到我身邊要求我簽到,隨后拿起了我的證件和準考證查看。因為和報名時間已經相隔太久了,我忽然間忘了Peter妹妹的姓名,證件和準考證又在監(jiān)考老師的手里,頃刻間我一身冷汗,只好裝做不小心將筆弄到地上拖延時間。監(jiān)考老師只是核對了一下照片與我本人是否相符,便很快把證件還給了我,我松了一口氣,迅速在簽到表上簽了名。
可能是這個小插曲讓我這個*“生手”太緊張的緣故吧,我隨后又犯了一個大錯誤———發(fā)下試卷后,我居然很“順手”地在答題卡和試卷上填寫了自己的名字!天哪,這可是個大錯誤,我趕緊用橡皮狠命擦了起來,這時,監(jiān)考老師很“負責”地走了過來,因為廣播正提示他們檢查是否有人填寫錯誤。當他們看見我居然把自己姓名都寫錯后,驚訝了一下,詢問我原因,我謊稱自己第一次參加這么大型的考試,有點緊張,把地區(qū)欄和姓名欄填反了(其實當時我地區(qū)欄里都還沒寫字呢)。老師居然相信了這個漏洞百出的解釋,眼睜睜地看著我改正了姓名,還安慰我不要緊張。
兩天的考試很順利,最后的成績超出了本科線,沒有人發(fā)現我這個“槍手”…… (編輯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