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 2.√3.╳ 4.√5.√
6.√7.√8.╳ 9.╳ 10.╳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5分)
1.D 2.B 3.A 4.B 5.A
6.A 7.A 8.A 9.B 10.A
11.A 12.A 13.B 14.D 15.D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分)
1.BE 2.CE 3.BDE 4.BC 5.ABDE
四、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延安新華廣播電臺XNCR
2.傳播新聞、引導輿論
3.直播錄播
4.背景音響
5.語言
6.采訪攝影
7.編排形式
8.傳播新聞信息
五、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廣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廣播,指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向人們播送聲音節(jié)目,或圖像和聲音節(jié)目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活動。
狹義的廣播,專指聲音廣播。
2.抓拍,指為捕捉到人物真實生動的表情、神態(tài)和動作而采取的一種特殊的拍攝方法。
3.廣播新聞性節(jié)目是以報道和評論新聞事實為內容的各種廣播節(jié)目的總稱。
4.串聯(lián)詞,指在節(jié)目中連接稿件,起承上啟下作用的文字。
5.同期聲,專指畫面上人物講話的聲音。
六、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電視新聞攝影對畫畫的要求,可以概括為:
(一)畫面要有信息量,形象要有說明力;
(二)堅持畫面的真實性和紀實性;
(三)力求聲畫并茂;
(四)畫面造型的客觀性;
(五)畫面感受的現(xiàn)場性;
(六)畫面形式的多樣化。
2.電視新聞的基本特點是:
(一)視聽兼?zhèn)?,雙通道傳播信息;
(二)形象生動,紀實性強;
(三)內容廣泛,時效性強;
(四)表現(xiàn)藝術的綜合性。
3.廣播、電視的傳播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
(一)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
(二)傳播范圍廣,少受空間限制;
(三)受眾廣泛,對象性強;
(四)傳真性強,富于形象感染力。
4.錄音通訊的主要特點和優(yōu)勢是:
(一)利用音響自身的表現(xiàn)力,增強通訊的現(xiàn)場感和形象性;
(二)發(fā)揮記者的主體作用,增加報道的直接性和親切感;
(三)以記者對事物的態(tài)度影響聽眾,增強通訊的交流感。
七、寫作(共15分)
略
八、論述題(共15分)
(一)聲畫對位,指聲音和畫面在各自獨立的基礎上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聲畫對列的效果。
(二)聲畫對位,突出了聲音的作用,運用到電視新聞報道中來,能擴大新聞畫面的信息容量,開拓了一部分以往被視為畫面表現(xiàn)禁區(qū)的領域。
(三)通過聲畫的對列,能產(chǎn)生單純聲音或單純畫面產(chǎn)生不了的新的寓意,達到1+1>2的效果。
(四)能運用實例,闡述上述意義的。
1.╳ 2.√3.╳ 4.√5.√
6.√7.√8.╳ 9.╳ 10.╳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5分)
1.D 2.B 3.A 4.B 5.A
6.A 7.A 8.A 9.B 10.A
11.A 12.A 13.B 14.D 15.D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分)
1.BE 2.CE 3.BDE 4.BC 5.ABDE
四、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延安新華廣播電臺XNCR
2.傳播新聞、引導輿論
3.直播錄播
4.背景音響
5.語言
6.采訪攝影
7.編排形式
8.傳播新聞信息
五、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廣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廣播,指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向人們播送聲音節(jié)目,或圖像和聲音節(jié)目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活動。
狹義的廣播,專指聲音廣播。
2.抓拍,指為捕捉到人物真實生動的表情、神態(tài)和動作而采取的一種特殊的拍攝方法。
3.廣播新聞性節(jié)目是以報道和評論新聞事實為內容的各種廣播節(jié)目的總稱。
4.串聯(lián)詞,指在節(jié)目中連接稿件,起承上啟下作用的文字。
5.同期聲,專指畫面上人物講話的聲音。
六、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電視新聞攝影對畫畫的要求,可以概括為:
(一)畫面要有信息量,形象要有說明力;
(二)堅持畫面的真實性和紀實性;
(三)力求聲畫并茂;
(四)畫面造型的客觀性;
(五)畫面感受的現(xiàn)場性;
(六)畫面形式的多樣化。
2.電視新聞的基本特點是:
(一)視聽兼?zhèn)?,雙通道傳播信息;
(二)形象生動,紀實性強;
(三)內容廣泛,時效性強;
(四)表現(xiàn)藝術的綜合性。
3.廣播、電視的傳播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
(一)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
(二)傳播范圍廣,少受空間限制;
(三)受眾廣泛,對象性強;
(四)傳真性強,富于形象感染力。
4.錄音通訊的主要特點和優(yōu)勢是:
(一)利用音響自身的表現(xiàn)力,增強通訊的現(xiàn)場感和形象性;
(二)發(fā)揮記者的主體作用,增加報道的直接性和親切感;
(三)以記者對事物的態(tài)度影響聽眾,增強通訊的交流感。
七、寫作(共15分)
略
八、論述題(共15分)
(一)聲畫對位,指聲音和畫面在各自獨立的基礎上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聲畫對列的效果。
(二)聲畫對位,突出了聲音的作用,運用到電視新聞報道中來,能擴大新聞畫面的信息容量,開拓了一部分以往被視為畫面表現(xiàn)禁區(qū)的領域。
(三)通過聲畫的對列,能產(chǎn)生單純聲音或單純畫面產(chǎn)生不了的新的寓意,達到1+1>2的效果。
(四)能運用實例,闡述上述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