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從2005年會計實務一和二合并之后我們根據(jù)卷面所總結(jié)出的一些特點,根據(jù)這個特點每一個題型從命題規(guī)律以及對2006年的中級考試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呢?我們做一下分析,主要是從哪個題型從哪個點去出,出題的特征的角度去分析。
首先看單選,從歷年的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尤其是2005年合并考試之后的出題特點來看,出題的模式有三個:
第一,計算題模式。所謂計算題模式就是把一個計算分析的過程壓縮成單選來考慮,打個比方說,2005年考試中有一個題單選測試的是短期投資出售損益的計算,我們知道短期投資自取得到中間分紅收利息,到期末提準備,到最終出售,這是一個計算鏈條。測試的點往往放在這個計算鏈條的最后一環(huán)去展開,這種測試有什么好處呢?可以把知識點綜合到一起來考察,換句話說如果你中間環(huán)節(jié)算得不準,最后出售損益是不可能算對的,因此這種題是經(jīng)常作為測試的一個方式來認定的,這是典型的一個計算題的模式。
對于計算題模式來說,常見的點有哪些?我們在這兒總結(jié)了這么幾個:
第一,應收債權的壞賬計題。
第二,是存貨的三個計價環(huán)節(jié)的計算。哪三個呢?取得、發(fā)出、期末計算。
第三,短期投資的出售損益計算,這個已經(jīng)考過了,2006年這個點再出的可能性不大了。
第四,長期股權投資在成本法下一些核算指標的計算。所涉及到的點有入賬成本計算、現(xiàn)金股利分紅,哪些沖投資成本,哪些做投資收益,這個數(shù)額的劃分是一個測試點。
第五,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一些核算點。這個需要提醒大家,因為在2005年的綜合題當中考了一部分長期股權投資法,2006年在這兒放的分量不可能太重,就有可能把這個點的測試拿到單選來考,因為每年的考題不可能重復。長期股權投資作為權益法核算所能夠測試到的一些點有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入賬成本確認。
第二,股權投資差額的計算和分攤。
第三,某一時刻點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確認。
第四,被投資方發(fā)生所有者權益波動,投資方相應賬面價值調(diào)整,這個額度計算也是一個測試點。
第五,成本法轉(zhuǎn)權益法,有一系列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指標的推算,每個核算指標都是考點。當然在這里面新舊股權投資差額的計算跟分攤是這里面的一個關鍵。
最后,長期投資減值準備計提。長期債權也有長期股權也有,但是往往測試的是長期股權,因此長期股權難度較大,所以第六個測試點就是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一些點。
第六,固定資產(chǎn)的指標計算。2005年考試題的計算題第2個考的就是固定資產(chǎn),2006年再考不可能在這塊再有大題,會側(cè)重一些小指標的計算,小指標有這么幾個點,一個是入賬成本、折舊額、減值計提、處置損益,就這么幾個點,會出成單選來考,這是有可能的。
第七,無形資產(chǎn)的一些核算指標。作為無形資產(chǎn)的核算指標有入賬成本計算、減值計提、攤銷額的計算和處置損益的計算。
第八,增值稅的一些特殊計算。采購免稅農(nóng)產(chǎn)品、收購廢氣物資,這兩種情況抵扣稅的計算,還有視同銷售不予抵扣稅值計算,這都是特殊計算環(huán)節(jié)。
第九,消費稅的特殊計算。包括以應稅消費品投資用于再建工程或非應稅項目的時候稅金的計算,以及連帶形成的某某資產(chǎn)成本計算。
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就是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的成本計算。
第十,長期債權投資跟應付債券的會計核算。這兩個是對對應的關系,一方是投資方一方是負債方,這里面有這么幾個點會經(jīng)常考到:
第一點,每期投資收益或財務費用的計算。
第二點,某時點長期債券投資賬面價或應付債券賬面價格的計算。在2005年考了一個應付債券的賬面應額計算。
第三點,可轉(zhuǎn)換公司債券。投資方的債券價跟發(fā)行方資本公積的計算。
第四點,長期債權投資出售的計算。
第十一,收入金額的計算,抓的點主要是特殊方式的銷售,委托收款、分期收款、售后回購、銷售退回、銷貨折讓、提供勞務、建造合同等等這些點是收入的關鍵點。2005年測了一個建造合同,出成單選了,但是收入注意這個點作為一個普通的知識點每年都會有,在這兒這種收入的金額計算是單選一個常見的。
第十二,資產(chǎn)負債表項某些特殊報告項目的金額計算。這里面我們挑得出來的一些特殊項有存貨、應收帳款、應付帳款、預付帳款、預收帳款、待攤費用、預提費用、長期待攤費用、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和一年內(nèi)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還有未分配利潤,這些點都是。
第三個大點是現(xiàn)金流量表的金額確認。這個比較常見的測試點有,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現(xiàn),購買商品接受勞務付現(xiàn),經(jīng)營活動中的一些其他收入項、其他支出項,處置固定資產(chǎn)的現(xiàn)金凈流量,這些點是經(jīng)常被照顧到。
第十四,所得稅。三大指標,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等,這些點是經(jīng)常會測試到的。
第十五,外地賬戶匯兌損益和資本公積的計算。
第十六,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算。
第十七,預計負債的金額確認。
第十八,債務重組或者非貨幣性交易中換入非貨幣性資產(chǎn)的入賬成本計算。
第十九,會計政策變更、會計參數(shù)更正,有關指標的計算。主要是報表指標。
最后,日后事項中一些報表指標的計算。
剛才提到的這些點基本上覆蓋了所能夠出到的壓縮成單選的知識點。
單選的第二個模式是理論的實物應用模式,剛才我們介紹的是計算題模式。理論的實物應用模式我們簡單帶一下,其實它的特色方式就是以理論與實物的銜接作為題目的切入點或者考試角度,通過出一些實物上的案例讓你去挑理論上對這個東西是怎么認定的。比如說在2005年的考試中單選涉及到一個這里面哪些是政策變更,給你說幾個業(yè)務讓你挑,這個其實是考政策變更的理論,但是不是一個純理論對理論的對應,而是實物和理論的幾何對應。
第三個模式就是純理論,就是干巴巴的理論測試。比方說有一個叫什么什么樣的資本公積可以轉(zhuǎn)增股本,這純粹就是一個理論,這個占的比重比較輕,這是單選的部分。
第二個是多選的并題方式,多選題分值很大20分。它的測試基本上是理論和實物的對應,比方說像2005年這個考題,一個主要的考試特點就是考以下的這些業(yè)務當中哪些引發(fā)了哪一個核算指標的波動,讓你挑,這是一個簡單的實物跟理論指標的對應關系。當然在這兒多項選擇的命題方式也有判斷正誤的,但是把判斷正誤放在判斷題,這里面主要是理論和實際的對應關系,還有容易弄混淆的方面,這個是理論性比較強,但是針對實物的也有。
第三個是判斷題。判斷題10個,每個1分,答錯倒扣0.5分,這個判斷題總的來說都比較簡單,基本上抓理論中或者實物中容易出現(xiàn)差錯,容易產(chǎn)生混淆的一些知識點去測試,這是一個測試的特點。
第四個計算題,測的知識點一般是就某一章,我們挑出了幾個常見的測試點給大家參考一下:
第一,存貨低值準備。
第二,長期債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尤其要結(jié)合理論,應付債權里面的可轉(zhuǎn)換公司債權來說,這是一個系列,這個結(jié)合點一般是可轉(zhuǎn)換公司債權。
第三,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因為2005年剛考了,但是這個點比較關注,就算2006年不考大題小題肯定要考的。
第四,固定資產(chǎn)。這個固定資產(chǎn)在2005年考了一個取得折舊準備跟出售,但是有一點沒有考到,固定資產(chǎn)的減值計提跟所得稅的關系。
第五,無形資產(chǎn)專題。這個點和固定資產(chǎn)角度差不多,不過在這兒因為無形資產(chǎn)在2005年沒測試過,所以掌握的點要多一些,有取得、攤銷、準備計提、出售,以及準備計提跟所得稅的關系。
第六,收入。收入這個點鋪的很快,就算2005年考了一個計算,但是收入的點塊有很多都沒有考到,主要抓一些特殊的銷售,還有提供勞務,另外建造合同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計算題的出題點。
第七,現(xiàn)金流量表的編制。
第八,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計算。
第九,債務重組方面。
第十,非貨幣性交易計算。
第十一,所得稅計算。
第十二,關聯(lián)交易計算。
第十三,政策變更計算。
第十四,會計差錯計算。
第十五,日后事項計算。
這些都是計算題的點,在這兒只要能夠把我說的這些點掌握住,計算題基本上問題不會太大,可能出得出來計算題的就這幾點。
最后是綜合題的命題,綜合題的命題方式實際上和計算題分界點非常模糊,難以程度也比較模糊,不是特別難,跟計算題稍微復雜一點就可以。
對于綜合題來說這種跨章節(jié)情況不多,但是在這兒我覺得很可能是因為2005年畢竟是第一次合并考試,不可能把題搞得太難,但是隨著以后的考試,現(xiàn)在要考一本書了,每個章節(jié)之間應該是有聯(lián)系的,這個出題的角度必然會在綜合題中以跨章節(jié)為出題方向,但就算是跨章節(jié)也不會跨的太多,難度也不可能太大。
這里面能夠出綜合題的有幾個方面:
第一,長期股權投資。
第二,收入。這個收入極有可能跟利潤表在一塊摻和,在塊收入跟利潤表是一個綜合的點。還有一個是資產(chǎn)減值準備跟所得稅的結(jié)合,我們剛才提到了一個固定資產(chǎn)減值,無形資產(chǎn)少值,實際上存貨、應收都是減值,這八項資產(chǎn)減值都會和所得稅發(fā)生關聯(lián),在這塊拼在一起也足夠出一個綜合題。
剩下的像政策變更、差錯更正、日后事項,這三個點是綜合題每年必有的,這三個點就算是單獨考政策變更、差錯更正也是跨章的,因為選擇的業(yè)務都是以前的章節(jié)中有的。比方說像2005年的日后事項調(diào)整,出的業(yè)務有銷售退回、有銷售負債,都是前面的內(nèi)容,只是一個章節(jié)的問題,本身必然出現(xiàn)跨章,因此這些點是每年都會出題的。從出題趨勢來看,傾向于日后事項作為出題背景,里面加上差錯更正,加上一些收入、投資或者一些其他的業(yè)務,這樣以調(diào)整事項、分錄的編制、報表的最后修正為測試的一個方式。
首先看單選,從歷年的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尤其是2005年合并考試之后的出題特點來看,出題的模式有三個:
第一,計算題模式。所謂計算題模式就是把一個計算分析的過程壓縮成單選來考慮,打個比方說,2005年考試中有一個題單選測試的是短期投資出售損益的計算,我們知道短期投資自取得到中間分紅收利息,到期末提準備,到最終出售,這是一個計算鏈條。測試的點往往放在這個計算鏈條的最后一環(huán)去展開,這種測試有什么好處呢?可以把知識點綜合到一起來考察,換句話說如果你中間環(huán)節(jié)算得不準,最后出售損益是不可能算對的,因此這種題是經(jīng)常作為測試的一個方式來認定的,這是典型的一個計算題的模式。
對于計算題模式來說,常見的點有哪些?我們在這兒總結(jié)了這么幾個:
第一,應收債權的壞賬計題。
第二,是存貨的三個計價環(huán)節(jié)的計算。哪三個呢?取得、發(fā)出、期末計算。
第三,短期投資的出售損益計算,這個已經(jīng)考過了,2006年這個點再出的可能性不大了。
第四,長期股權投資在成本法下一些核算指標的計算。所涉及到的點有入賬成本計算、現(xiàn)金股利分紅,哪些沖投資成本,哪些做投資收益,這個數(shù)額的劃分是一個測試點。
第五,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一些核算點。這個需要提醒大家,因為在2005年的綜合題當中考了一部分長期股權投資法,2006年在這兒放的分量不可能太重,就有可能把這個點的測試拿到單選來考,因為每年的考題不可能重復。長期股權投資作為權益法核算所能夠測試到的一些點有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入賬成本確認。
第二,股權投資差額的計算和分攤。
第三,某一時刻點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確認。
第四,被投資方發(fā)生所有者權益波動,投資方相應賬面價值調(diào)整,這個額度計算也是一個測試點。
第五,成本法轉(zhuǎn)權益法,有一系列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指標的推算,每個核算指標都是考點。當然在這里面新舊股權投資差額的計算跟分攤是這里面的一個關鍵。
最后,長期投資減值準備計提。長期債權也有長期股權也有,但是往往測試的是長期股權,因此長期股權難度較大,所以第六個測試點就是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一些點。
第六,固定資產(chǎn)的指標計算。2005年考試題的計算題第2個考的就是固定資產(chǎn),2006年再考不可能在這塊再有大題,會側(cè)重一些小指標的計算,小指標有這么幾個點,一個是入賬成本、折舊額、減值計提、處置損益,就這么幾個點,會出成單選來考,這是有可能的。
第七,無形資產(chǎn)的一些核算指標。作為無形資產(chǎn)的核算指標有入賬成本計算、減值計提、攤銷額的計算和處置損益的計算。
第八,增值稅的一些特殊計算。采購免稅農(nóng)產(chǎn)品、收購廢氣物資,這兩種情況抵扣稅的計算,還有視同銷售不予抵扣稅值計算,這都是特殊計算環(huán)節(jié)。
第九,消費稅的特殊計算。包括以應稅消費品投資用于再建工程或非應稅項目的時候稅金的計算,以及連帶形成的某某資產(chǎn)成本計算。
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就是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的成本計算。
第十,長期債權投資跟應付債券的會計核算。這兩個是對對應的關系,一方是投資方一方是負債方,這里面有這么幾個點會經(jīng)常考到:
第一點,每期投資收益或財務費用的計算。
第二點,某時點長期債券投資賬面價或應付債券賬面價格的計算。在2005年考了一個應付債券的賬面應額計算。
第三點,可轉(zhuǎn)換公司債券。投資方的債券價跟發(fā)行方資本公積的計算。
第四點,長期債權投資出售的計算。
第十一,收入金額的計算,抓的點主要是特殊方式的銷售,委托收款、分期收款、售后回購、銷售退回、銷貨折讓、提供勞務、建造合同等等這些點是收入的關鍵點。2005年測了一個建造合同,出成單選了,但是收入注意這個點作為一個普通的知識點每年都會有,在這兒這種收入的金額計算是單選一個常見的。
第十二,資產(chǎn)負債表項某些特殊報告項目的金額計算。這里面我們挑得出來的一些特殊項有存貨、應收帳款、應付帳款、預付帳款、預收帳款、待攤費用、預提費用、長期待攤費用、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和一年內(nèi)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還有未分配利潤,這些點都是。
第三個大點是現(xiàn)金流量表的金額確認。這個比較常見的測試點有,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現(xiàn),購買商品接受勞務付現(xiàn),經(jīng)營活動中的一些其他收入項、其他支出項,處置固定資產(chǎn)的現(xiàn)金凈流量,這些點是經(jīng)常被照顧到。
第十四,所得稅。三大指標,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等,這些點是經(jīng)常會測試到的。
第十五,外地賬戶匯兌損益和資本公積的計算。
第十六,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算。
第十七,預計負債的金額確認。
第十八,債務重組或者非貨幣性交易中換入非貨幣性資產(chǎn)的入賬成本計算。
第十九,會計政策變更、會計參數(shù)更正,有關指標的計算。主要是報表指標。
最后,日后事項中一些報表指標的計算。
剛才提到的這些點基本上覆蓋了所能夠出到的壓縮成單選的知識點。
單選的第二個模式是理論的實物應用模式,剛才我們介紹的是計算題模式。理論的實物應用模式我們簡單帶一下,其實它的特色方式就是以理論與實物的銜接作為題目的切入點或者考試角度,通過出一些實物上的案例讓你去挑理論上對這個東西是怎么認定的。比如說在2005年的考試中單選涉及到一個這里面哪些是政策變更,給你說幾個業(yè)務讓你挑,這個其實是考政策變更的理論,但是不是一個純理論對理論的對應,而是實物和理論的幾何對應。
第三個模式就是純理論,就是干巴巴的理論測試。比方說有一個叫什么什么樣的資本公積可以轉(zhuǎn)增股本,這純粹就是一個理論,這個占的比重比較輕,這是單選的部分。
第二個是多選的并題方式,多選題分值很大20分。它的測試基本上是理論和實物的對應,比方說像2005年這個考題,一個主要的考試特點就是考以下的這些業(yè)務當中哪些引發(fā)了哪一個核算指標的波動,讓你挑,這是一個簡單的實物跟理論指標的對應關系。當然在這兒多項選擇的命題方式也有判斷正誤的,但是把判斷正誤放在判斷題,這里面主要是理論和實際的對應關系,還有容易弄混淆的方面,這個是理論性比較強,但是針對實物的也有。
第三個是判斷題。判斷題10個,每個1分,答錯倒扣0.5分,這個判斷題總的來說都比較簡單,基本上抓理論中或者實物中容易出現(xiàn)差錯,容易產(chǎn)生混淆的一些知識點去測試,這是一個測試的特點。
第四個計算題,測的知識點一般是就某一章,我們挑出了幾個常見的測試點給大家參考一下:
第一,存貨低值準備。
第二,長期債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尤其要結(jié)合理論,應付債權里面的可轉(zhuǎn)換公司債權來說,這是一個系列,這個結(jié)合點一般是可轉(zhuǎn)換公司債權。
第三,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因為2005年剛考了,但是這個點比較關注,就算2006年不考大題小題肯定要考的。
第四,固定資產(chǎn)。這個固定資產(chǎn)在2005年考了一個取得折舊準備跟出售,但是有一點沒有考到,固定資產(chǎn)的減值計提跟所得稅的關系。
第五,無形資產(chǎn)專題。這個點和固定資產(chǎn)角度差不多,不過在這兒因為無形資產(chǎn)在2005年沒測試過,所以掌握的點要多一些,有取得、攤銷、準備計提、出售,以及準備計提跟所得稅的關系。
第六,收入。收入這個點鋪的很快,就算2005年考了一個計算,但是收入的點塊有很多都沒有考到,主要抓一些特殊的銷售,還有提供勞務,另外建造合同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計算題的出題點。
第七,現(xiàn)金流量表的編制。
第八,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計算。
第九,債務重組方面。
第十,非貨幣性交易計算。
第十一,所得稅計算。
第十二,關聯(lián)交易計算。
第十三,政策變更計算。
第十四,會計差錯計算。
第十五,日后事項計算。
這些都是計算題的點,在這兒只要能夠把我說的這些點掌握住,計算題基本上問題不會太大,可能出得出來計算題的就這幾點。
最后是綜合題的命題,綜合題的命題方式實際上和計算題分界點非常模糊,難以程度也比較模糊,不是特別難,跟計算題稍微復雜一點就可以。
對于綜合題來說這種跨章節(jié)情況不多,但是在這兒我覺得很可能是因為2005年畢竟是第一次合并考試,不可能把題搞得太難,但是隨著以后的考試,現(xiàn)在要考一本書了,每個章節(jié)之間應該是有聯(lián)系的,這個出題的角度必然會在綜合題中以跨章節(jié)為出題方向,但就算是跨章節(jié)也不會跨的太多,難度也不可能太大。
這里面能夠出綜合題的有幾個方面:
第一,長期股權投資。
第二,收入。這個收入極有可能跟利潤表在一塊摻和,在塊收入跟利潤表是一個綜合的點。還有一個是資產(chǎn)減值準備跟所得稅的結(jié)合,我們剛才提到了一個固定資產(chǎn)減值,無形資產(chǎn)少值,實際上存貨、應收都是減值,這八項資產(chǎn)減值都會和所得稅發(fā)生關聯(lián),在這塊拼在一起也足夠出一個綜合題。
剩下的像政策變更、差錯更正、日后事項,這三個點是綜合題每年必有的,這三個點就算是單獨考政策變更、差錯更正也是跨章的,因為選擇的業(yè)務都是以前的章節(jié)中有的。比方說像2005年的日后事項調(diào)整,出的業(yè)務有銷售退回、有銷售負債,都是前面的內(nèi)容,只是一個章節(jié)的問題,本身必然出現(xiàn)跨章,因此這些點是每年都會出題的。從出題趨勢來看,傾向于日后事項作為出題背景,里面加上差錯更正,加上一些收入、投資或者一些其他的業(yè)務,這樣以調(diào)整事項、分錄的編制、報表的最后修正為測試的一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