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護理學(xué)--錫類散治療壓瘡的效果觀察

字號:

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科采用錫類散對32例尾骶部潰瘍期壓瘡進行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2例壓瘡患者均為尾骶部潰瘍期壓瘡,且均為腦卒中臥床患者,其中18例系院外帶入壓瘡,另外14例發(fā)生在院內(nèi)(均屬于難免壓瘡范疇)。32例壓瘡按開始治療的單雙日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齡58~85歲;對照組15例,男8例,女7例,年齡61~86歲。觀察組淺度潰瘍期12例,壞死潰瘍期5例;對照組分別為11例、4例。兩組淺度潰瘍期壓瘡的瘡面膿性分泌物均不明顯,最小壓瘡面積2cm×2cm,壓瘡面積8cm×8cm;兩組壞死潰瘍期壓瘡的瘡面膿性分泌物均較多,創(chuàng)面深達肌層,最小壓瘡面積為5cm×5cm,壓瘡面積為10cm×10cm.兩組資料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治療前常規(guī)用5%聚維酮碘消毒壓瘡周圍皮膚,用生理鹽水清洗瘡面,清創(chuàng)后對照組采用SMZ粉均勻涂敷瘡面,每日3次,暴露瘡面;而觀察組采用錫類散均勻涂敷瘡面,每日3次,暴露瘡面。兩組均使用氣墊,每2h翻身1次,盡量避免潰瘍面受壓。
    1.2.2 觀察方法 所有病例均詳細填寫觀察記錄表,觀察內(nèi)容為壓瘡的面積、深度、局部滲液情況、肉芽生長情況等。
    1.2.3 療效判斷指標 潰瘍結(jié)痂并脫落,局部組織完全修復(fù)為愈合;無分泌物,潰瘍結(jié)痂,潰瘍面積縮小為顯效;炎性滲出液減少,潰瘍面無擴展為有效;經(jīng)治療后局部無變化或加重為無效。愈合、顯效計顯效率,愈合、顯效、有效計總有效率。
    2 結(jié)果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壓瘡治療效果比較 (略)
    表1顯示,兩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觀察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愈合天數(shù)上明顯短于對照組。
    3 討論
    治療壓瘡雖已有多種藥物和方法,但大多采用單一抗生素或其他殺菌制劑涂敷,由于這類藥物對瘡面有較強的刺激性且抗菌藥物在表面停留時間短,不利于瘡面肉芽組織的生長及瘡面愈合[1].總體療效都不很理想。我科采用錫類散涂敷治療壓瘡,臨床觀察證實,確實療效顯著,治愈率高,且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其他藥物。況且該藥價格低廉,對瘡面無刺激,無不良反應(yīng),使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該藥所含成分有:象牙屑、青黛、壁錢炭、珍珠、人工牛黃、人指甲、冰片,具有消腫散結(jié)、拔毒除膿、化腐生肌、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等功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