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靜的瑞典人

字號:

在瑞典生活幾年,我發(fā)覺瑞典人最突出的共性特點莫過于好靜。
    在瑞典,無論你到任何一個公共場所,一般都聽不到大聲嚷嚷、吵雜哄鬧的噪音。如:馬路上、市區(qū)內來來往往的車輪,你聽不到汽車的喇叭聲和自行車的鈴鐺聲;在大小百貨商場、商店、集市貿易或飯店、酒吧、旅店,你同樣聽不到任何喧鬧或噪聲;在火車、公汽或船上,你也極少聽到有說話或嬉笑的聲音。偶爾有人在這些公共場所聊天,那也多是輕聲輕氣、近似耳語。
    我還清楚地記得我第一次到瑞典的情景。那是我和女兒到哥德堡后我先生帶我們乘公汽到所住公寓。因我和女兒是乍到異國他鄉(xiāng),加以又見到久別的親人,所以心情顯得有些激動,坐上車后便向我先生問這問那的。很快我就發(fā)覺我們的“高聲語”招來了車內其他乘客異樣的目光。我先生示意我們不要再言語了,并悄聲地告訴我們:“瑞典人好靜、膽小,我們這樣說話會把他們嚇著的。有話到家再慢慢說吧?!弊屑毧纯窜噧鹊某丝?,發(fā)現(xiàn)他們個個都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無一聲言語,無一點動靜,也無一絲表情。第一次目睹到瑞典人如此好靜的情景,我很驚訝。
    其實,瑞典人的好靜是全瑞典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它不僅體現(xiàn)在公共場所,在各住宅區(qū)域也不例外。本來,住宅區(qū)是人們生活和活動的自由空間,而在這里卻幾乎沒有噪音,沒有喧鬧。不論在公寓區(qū)、別墅區(qū)還是孩子們娛樂、玩耍的天地,處處都是安安靜靜。鄰里之間,碰面時彼此都客客氣氣,平日里誰也不打攪誰,即使是上下左右的鄰居,你也感覺不到有什么大的動靜。大人是這樣,孩子也如此。在哥德堡,我們與一家瑞典人做了兩年鄰居,若不是上下電梯時見她推著一對雙胞胎兒子,根本就不知道她家還有那么小的兩個小寶寶。
    在一些供孩子游樂的場地,人們時而可以見到孩子們到那里玩耍、嬉戲。這些孩子中,不論是大些的或小點兒的,他們都能友好相處,玩到一起;不曾見他們吵吵鬧鬧,發(fā)生“戰(zhàn)爭”。有時我也留意觀看那些襁褓里的小孩,發(fā)現(xiàn)他們多是乖甜地坐或躺在童車里,未聽到過他們的哭聲、鬧聲;再細看,發(fā)現(xiàn)他們的嘴里都吸著個空奶嘴,那一張安靜又甜美的小臉蛋可愛極了。
    的確,在瑞典不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節(jié)假日,一年四季給我的印象都是那樣的靜。好在我是個喜歡靜的人,也就較容易適應這里的靜。即便如此,有時我還是難以適應那種讓人感覺靜得如“一潭死水”的狀態(tài)。最初,我把瑞典人的好靜誤看作是他們太怪、太缺乏熱情,后來從瑞典人對待工作認認真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上,我才發(fā)現(xiàn),瑞典人的好靜正是瑞典的民族實質所在。瑞典是諾貝爾的故鄉(xiāng),試想,一個浮躁、沒有特性的民族能造就出諾貝爾式的名人巨匠嗎?
    但話又說回來了,瑞典人好靜并不等于他們就是死氣沉沉,不要活躍。從另一方面看,瑞典人又是很好動、極活躍的。諸如滑雪、溜冰、游泳、球類、跑步等各種劇烈的運動以及到海濱或各國名勝景點游覽、戶外探險等,瑞典人不論男女老少都能踴躍參與,身體力行。
    總之,瑞典人好靜是瑞典整個民族精神文明建設特色的品格和風貌。它不僅代表了瑞典人最普遍、最基本的素養(yǎng)和氣節(jié),也代表了瑞典民族秀、最普通的社會公德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