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那亞:寂寞水手四百年

字號:

即使在意大利旅行,誰會去到熱 那亞這個地方?這個城市從來 就不是目的地,它甚至不是一 個中轉站,它只是一個出發(fā)地。因為它只出產一個東西,那就是水手。
    “熱那亞水手”從來都是一個響當當?shù)脑~,因為這城里出了一個大名鼎鼎的哥倫布。名揚四海的哥倫布1498年在他的《遺囑》中提及這個城市,并把他確定為自己的出身地。這事兒在哥倫布生前沒什么異議,可到了他死后人們卻又爭論不休,因為這事關乎榮譽。利古里亞地區(qū)許多大小城鎮(zhèn)甚至更遠的皮亞琴察和科西嘉都覺得自己這里是哥倫布的故鄉(xiāng),但熱那亞最狠,它拿出了哥倫布老爸的戶籍登記紀錄,找到了他們家的那棟小破樓,甚至用“哥倫布”來為這個城市一切相干或不相干的建筑和街區(qū)命名。
    水手作為一個社會角色和文化形象,頻繁出沒的年代是13-16世紀,這期間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成就了一群群的海上冒險家,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熱那亞被推進到了歷史的中心,14世紀最的佛羅倫薩詩人彼特拉克稱之為“海上霸主”。它與遠處的威尼斯齊名,被看成是亞平寧半島這個伸向地中海的陽具的兩個強大睪丸。雖說這兩個“睪丸”之間的沖突不斷,而且威尼斯顯然笑到了最后,但為熱那亞人津津樂道的是,全世界都認識的那個的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在1298年成了熱那亞的階下囚,他口授《行紀》的那間牢房成了這座失意城市的一處名勝,熱那亞對馬可·波羅來說是一個終點,而對哥倫布則是一個開始。自從他21歲帶著水手飄洋過海的野心去到葡萄牙以后,就再沒有回到故鄉(xiāng),一個水手需要故鄉(xiāng)嗎?當然不。
    與里維埃拉一線優(yōu)雅得有些腐朽的海濱度假城市不同,熱那亞是一個沒有任何休閑感的城市,它甚至是一個充滿衰敗感的城市。在它20里長的海岸線上竟然不見一條洋溢著地中海風情的濱海大道和沙灘,盡管一年至少有一半的時候享受著地中海陽光的普照和海風的吹拂,但整個城市卻無時不充滿著一種陰郁、感傷的氣息,那些城中隨處可見的至少有300年以上歷史的建筑,用其凝重、斑駁、黑乎乎的墻磚無時不在強化著這種氣息。13-15世紀的航海以及16世紀的商業(yè)令熱那亞一度稱雄歐洲,在經(jīng)歷過不到三個世紀的輝煌之后,熱那亞就一直冷寂下去了。今天,在其雜亂無章、蜿蜒曲折的大街小巷旁的宮殿、教堂、美術館里,深鎖著無邊的寂寞,比如,你能在那條被稱為意大利最漂亮的街道加里波第路宮殿中,看到文藝復興時期許多一流畫家的原作以及最華麗的巴洛克裝飾,但與佛羅倫薩大小美術館里集市一樣的熱鬧場面相比,一種強烈的被遺棄感是這個城市帶給每一個觀光客的感受。但熱那亞人就喜歡這種感覺,他們習慣了寂寞,并且享受它。
    熱那亞人詬病的是它的碼頭。迪倫托馬斯關于熱那亞港區(qū)有一段的描述:“簡直不可思議,炎熱、雜亂無章、喧鬧、充滿罪惡的弄堂小巷,到處都是從高高的窗戶上垂懸下來的衣物?!倍鋵崳蝗缂韧鼗靵y而骯臟但龐大、恢弘的港區(qū)注定了這個城市粗糙、曠達的氣質,可惜的是這種氣質對于旅游者來說簡直就是無趣。關于這個城市衰敗以后的歷史,有三件事情值得提及。第一,意大利最牛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784年在這里出生,他的雙親靠賣唱讓他成為驚世天才兼旅行演出大師,成名后曾多次返鄉(xiāng)卻沒有被當成英雄,相比巴黎、維也納,熱那亞人的素質到19世紀已經(jīng)很差了。第二,自意甲聯(lián)賽從1898年拉開戰(zhàn)幕以來,彪悍的熱那亞人在其前xx屆比賽中輕松拿走了6次冠軍(熱那亞的紀錄是9次,最后一次是在1924年)。80年過去了,熱那亞人除了為它的鄰居都靈、米蘭的球隊鼓勁外,好像別無選擇。第三件事發(fā)生在2001年,熱那亞西方八國峰會期間,一個叫朱利安尼的青年*者在街頭被警察擊斃。從此,人們開始用“從西雅圖到熱那亞”這樣的句式來為反全球化運動寫一出悲愴的斷代史。
    如果你在熱那亞看見不少中國人模樣的居民,千萬不要驚訝,他們是溫州人,差不多有2000名溫州人把他們賣打火機、塑料玩具和紗巾的地攤和小店鋪開到了熱那亞。在熱那亞火車站的一個窗口有一塊用簡體中文書寫的告示牌:“往中國內地匯款請寫明匯款人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