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師串講重點關注部分的總結和提示(一)

字號:

徐老師串講重點關注部分的總結和提示
    1、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轉換,重點掌握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處理,為以后合并報中的權益追溯調(diào)整問題,一級對于商譽的確認問題,營業(yè)外收入在抵消分錄中抵消的問題。
    例題1:甲乙非同一控制。甲03年初1350W投資乙,占5%股份,當日乙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24500W.03年甲收到乙分配的02年股利40W,03年乙凈利潤1000W,乙資本公積增加200W.04年甲收到乙分配的03年股利48W,04年凈利潤200W.05年1月1日甲4550收購20%乙的股份,達到重大影響,此時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24140,05年收購時的會計分錄呢?
    分析(一):初始投資的人時候入帳價值為1350,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分額=24500×5%=1225,相當于商譽部分=125;
    關于現(xiàn)金股利的處理:收到02年股利40的是作為成本明細沖減的,收到03年股利48的時候,累計收到股利=40+48=88,投資以后到上年度的時候實現(xiàn)的凈利潤的分額=1000×5%=50,那么應該沖減成本=88-50=38,也就是說38是屬于清算性股利,因為之前已經(jīng)確認了40的清算性股利,所以收到的48的股利都是投資收益的確認和收回,所以應該是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diào)整”沖減,那么對于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diào)整明細影響金額=50+200×5%-48=12。
    初始投資5%的投資持有期間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的分額=(24140-24500)×5%=-18,在-18的公允價值分額變動中:凈損益影響部分=50+10-40-48=-28,資本公積影響部分=10,那么資產(chǎn)評估增值=-18-(-28+10)=0:調(diào)整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310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diào)整 12
     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1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312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
     盈余公積 1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9
    再次投資的時候公允價值分額=4828,投資成本=4550,初始投資商譽125,那么再次投資時候確認營業(yè)外收入=4828-4550-125=153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4703
     貸:銀行存款 4550
     營業(yè)外收入 153
    分析(二):如果不考慮長期股權投資的明細科目的情況下,初始投資成本為1350,公允價值變動的分額=-18,在-18的公允價值分額變動中:凈損益影響部分=50+10-40-48=-28,資本公積影響部分=10,那么資產(chǎn)評估增值=-18-(-28+10)=0,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余額=1312,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1350-18=1332,調(diào)整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 2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
     盈余公積 1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9
    再次投資的時候公允價值分額=4828,投資成本=4550,初始投資商譽125,那么再次投資時候確認營業(yè)外收入=4828-4550-125=158
    借:長期股權投資 4703
     貸:銀行存款 4550
     營業(yè)外收入 153
    例題2: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4800萬元獲得乙公司 10%股份,以成本法核算。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總額為42300萬元。假定乙公司各項資產(chǎn)、 負債的公允價值和其賬面價值相同。
    2007年3月10日:甲收到乙公司派發(fā)的現(xiàn)金股利150萬元
    2007年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4800萬元
    2008年3月1日:甲收到乙公司派發(fā)的現(xiàn)金股利360萬元
    2008年7月1日:甲以17000萬元又獲得乙公司35%的股份,追加投資后達到重大影響,用權益法核算。2008年7月1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總額為45000萬。2008年1-6月乙實現(xiàn)凈利潤3000萬元元。
    分析:2008年7月1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4800-30=4770.權益法下初始入帳價值=4800;收到第一年股利150作為成本明細沖減,收到360股利的時候,累計股利=510,被投資單位事項的凈利潤的分額=4800×10%=480,所以應該沖減成本明細金額=510-480=30,因為之間已經(jīng)沖減了150,所以第二次收到的股利全部作為損益調(diào)整沖減。
    原持有10%投資期間公允價值變動分額=(45000-42300)×10%=270,凈損益影響部分=4800×10%+3000×10%-150-360=270,其中成本明細沖減=150,損益調(diào)整明細=270+150=420=(4800×10%+3000×10%-360)
    因此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明細科目=4800-150=4650,損益調(diào)整明細=420,調(diào)整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4650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diào)整 42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77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70
     盈余公積 30
    再次投資35%: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7000
     貸:銀行存款 17000
    例題3: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貨中包含從乙公司購入的A產(chǎn)品10件,其賬面成本為70萬元。
    該A產(chǎn)品系2004年度從乙公司購入。2006年度,甲公司從乙公司累計購入A產(chǎn)品150件,購入價格為每件7萬元。乙公司A產(chǎn)品的銷售成本為每件5萬元。
    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的A產(chǎn)品中尚有90件未對外出售;90件A產(chǎn)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405萬元。
    2007年12月31日,10件A產(chǎn)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60萬元。
    分析:06年末的時候A產(chǎn)品子公司成本=90×7=630,集團成本=90×5=450,可變現(xiàn)凈值=405,那么子公司存貨跌價準備余額=630-405=225,集團角度存貨跌價準備應有余額=450-405=45,所以多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25-45=180;06年底中未實現(xiàn)內(nèi)部銷售利潤=90×(7-5)=180:
    07年抵消分錄: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90×(7-5)=180
     貸:營業(yè)成本 90×(7-5)=180(說明:年初的時候要把期初存貨中的對于利潤的影響部分抵消,因為對于集團來說,存貨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地方:價值就從450升高到630,那么這個差額部分180就是所謂的未實現(xiàn)內(nèi)部銷售利潤,這個是必需要抵消的)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225-45=18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225-45=180(說明:通過對上年度存貨跌價準備的分析可以看出,集團角度看存貨應該計提跌價45,而子公司實際上計提了225,多計提了180,這部分是影響了企業(yè)的利潤的,所以應該把這部分利潤沖回,同時沖減多計提的跌價準備)
    借:營業(yè)成本 180×80/90=160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160(說明:存貨本年銷售了80件,本來應該結轉的跌價準備=45×80/90,但是實際上子公司結轉=225×80/90,所以應該把多結轉的部分沖銷)
    借:營業(yè)成本?。?-5)×10=20
     貸:存貨 20(說明:因為結存10件產(chǎn)品,其中的未實現(xiàn)內(nèi)部銷售利潤部分=(7-5)×10=20要抵消,因為是虛增了存貨成本)
    這個時候存貨10件的賬面成本=70,實際成本=50,存貨跌價準備余額子公司賬面是25,實際應該有的余額=5,那么如果可變現(xiàn)凈值為60,那么子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轉回25-(70-60)=15,而實際上集團角度看存貨變現(xiàn)凈值大于實際成本50,那么原來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5都可以轉回,所以從集團角度看子公司多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15-5=10:
    借:資產(chǎn)減值損失 10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