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考試輔導筆記(三)

字號:

第 三 章 存 貨
    第一節(jié) 存貨取得和發(fā)出的計價及核算
    一、 存貨的概念及確認條件
    存貨的范圍
    1、原材料: 2、在產(chǎn)品: 3、半成品: 4、產(chǎn)成品: 5、商品: 6、包裝物: 7、低值易耗品: 8、委托代銷商品:
    二、 存貨入賬價值的基礎及其構(gòu)成
    存貨的計價包括取得時計價、發(fā)出時計價和期末計價三方面。
    (一)存貨取得時計價----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二)下列費用---------確認為當期費用: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費用;
    2.倉儲費用(不包括在生產(chǎn)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chǎn)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
    3.商品流通企業(yè)在采購過程中發(fā)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
    (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貨的成本
    關于外購存貨的計量應注意:
    外購的存貨入庫前不涉及加工問題,往往不會產(chǎn)生加工成本,所以一般情況下“外購的存貨入賬價值= 采購成本+其他成本”,其中“采購成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采購費用”。
    確定采購成本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采購價格
    1、采購價格中包括現(xiàn)金折扣,不包括商業(yè)折扣。
    2、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按收購價扣除13%的進項稅額,
    收購廢舊物資------------按收購憑證金額扣除10%的進項稅額,
    按運費發(fā)票扣除7%的進項稅額
    (按運費發(fā)票中的運費和鐵路建設基金計算,不包括運費發(fā)票中的裝卸費、過橋費、過路費、保險費等)。
    (2)、采購費用
    采購費用包括采購過程中發(fā)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挑選整理費等費用。
    工業(yè)企業(yè),入庫前發(fā)生的費用應計入購貨成本;
    商品流通企業(yè),入庫前發(fā)生的費用不計入購貨成本,應計入當期損益?!?BR>    (3)、其他稅金
    其他稅金主要是指價內(nèi)稅(消費稅、營業(yè)稅、資源稅等),不包括價外稅(增值稅)。
    4、關于外購貨物中發(fā)生的合理損耗、非合理損耗的會計處理
    三、取得存貨的核算
    1、購入原材料的核算:
    取得方式
     類別
     存貨入賬價值的確定
    外購和自制
     工業(yè)企業(yè)
     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商品流通企業(yè)
     采購成本
    投資者投入
     投資各方確認價
    接受捐贈
     捐贈方提供憑據(jù)
     提供憑據(jù)的金額+相關稅費
    捐贈方未提供憑據(jù)
     同類或類似存貨市價+相關稅費
    債務重組取得或以應收賬款換入
     不涉及補價
     應收債權賬面價值-可抵扣進項稅額+相關稅費
    支付補價
     應收債權賬面價值-可抵扣進項稅額+相關稅費+支付補價
    收到補價
     應收債權賬面價值-可抵扣進項稅額+相關稅費-收到補價
    非貨幣性交易取得
     不涉及補價
     換出資產(chǎn)賬面價值-可抵扣進項稅額+相關稅費
    支付補價
     換出資產(chǎn)賬面價值-可抵扣進項稅額+相關稅費+支付補價
    收到補價
     換出資產(chǎn)賬面價值-可抵扣進項稅額+相關稅費-收到補價+應確認收益
    盤盈
     同類或類似存貨市價
    ①對于發(fā)票賬單與材料同時到達,
    企業(yè)在支付貨款,材料驗收入庫后,其處理為: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jù)
    ②對于已付款或已開出匯票,
    但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jù)
    材料到達、驗收入庫后,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③對于材料已到并驗收入庫,
    但發(fā)票賬單等結(jié)算憑證未到,貸款尚未支付的,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下月初用紅字作同樣的記賬憑證予以沖回,
    借:(原材料 )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付款時或開出匯票后,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jù)
    ④采用預付貸款的,按照實際預付金額,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已預付貸款的材料驗收入庫,根據(jù)發(fā)票賬單的價款和稅額,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付賬款
    預付賬款不足的,按補付金額處理,反之分錄也相反。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自制、投入或接受捐贈原材料的核算:
    ①自制并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按實際成本,
    借:原材料
    貸:生產(chǎn)成本
    ②投資者投入的原材料,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③內(nèi)資企業(yè)及外商投資企業(yè)接受捐贈的原材料:
    今年內(nèi)外資統(tǒng)一核算方法通過“待轉(zhuǎn)資產(chǎn)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chǎn)價值”核算。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待轉(zhuǎn)產(chǎn)資產(chǎn)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chǎn)價值
    3、委托加工物資的核算
    撥付委托加工物資:
    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或庫存商品
    支付加工費、增值稅等:
    借:委托加工物資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交納的消費稅
    A、委托加工的物資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
    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B、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chǎn)應稅消費品的,
    借: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加工完成收回加工物資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貸:委托加工物資
    五、發(fā)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1、個別計價法: 2、先進先出法: 3、加權平均法: 4、移動平均法: 5、后進先出法:
    六、發(fā)出存貨的核算
    (一)、領用和出售原材料的核算:
    1、 生產(chǎn)經(jīng)營領用原材料核算
    借:生產(chǎn)成本
    制造費用
    營業(yè)費用
    管理費用
    貸:原材料
    2、企業(yè)發(fā)出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
    3、基建工程、福利等領用的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應付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zhuǎn)出)
    4、對于出售的原材料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月度終了,按出售原材料的實際成本,
    借:其他業(yè)務支出
    貸:原材料
    (二)、發(fā)出包裝物的核算:
    1、生產(chǎn)領用包裝物
    借:生產(chǎn)成本
    貸:包裝物
    2、隨同商品出售的包裝物
    ①隨同商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
    借:營業(yè)費用
    貸:包裝物
    ②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商品出售時視同材料銷售處理,
    借:其他業(yè)務支出
    貸:包裝物
    3、出租、出借包裝物
    借:其他業(yè)務支出(出租)
    借:營業(yè)費用 (出借)
    貸:包裝物
    采用五五攤銷法、凈值攤銷法的企業(yè),
    包裝物應設置“庫存未用包裝物”、“庫存已用包裝物”、“出租包裝物”、“出借包裝物”五個明細科目核算
    (三)、領用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方法
    ①一次轉(zhuǎn)銷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領用時就將其全部賬面價值計入有關成本費用的方法。
    借:有關成本費用科目
    貸:低值易耗品
    報廢時將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殘料價值作為當月低值易耗品攤銷額的減少,減減有關成本費用,
    借:原材料
    貸: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等
    ②五五攤銷法:適用于價值較大,使用期限較短的低值易耗品,也適用于每期領用數(shù)量和報廢數(shù)量大致相等的物品。
    領用時先攤一半,報廢時再攤剩余一半。
    ③分次攤銷法:是指根據(jù)低值易耗品可供使用的估計次數(shù),將其價值按比
    例分攤計入有關成本費用的一種方法。
    其公式為: 某期應攤銷額=低值易耗品賬面價值/預計使用次數(shù)×該期實際使用次數(shù)
    領用時 借:待攤費用
    貸:低值易耗品
    分次攤?cè)胗嘘P成本費用時 借: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
    (一)、計劃成本法:
    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
    =(月初結(jié)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jié)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jié)存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jié)存材料計劃成本)×100%
    使用計劃成本法應注意: 一般情況下應采用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材料成本差異。
    本書采用分母不包括暫估入賬材料的計劃成本的做法。
    委托加工材料時應采用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材料成本差異。
    (二)、毛利率法: 毛利率=(銷售凈額-銷售成本)/銷售凈額
    估計期末存貨=期初存貨+本期購貨-(本期銷貨凈額-本期銷貨凈額×估計毛利率)
    (三)、零售價法: 用成本占零售價的百分比計算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期末存貨=期初存貨+本期購貨-(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進存貨成本)/(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本期銷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