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優(yōu)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一
每年的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感恩節(jié)(本月的22日)。“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就一直秉承樂于助人、知恩圖報的傳統(tǒng)。感恩節(jié)日益接近,為了讓幼兒了解感受國外這特殊的節(jié)日,我們美地園高幼組將從中可以滲透五大領域認知、技能的學習,讓幼兒學會表達自己的愛,并懂得感謝、感激。
11月13日——11月23日
美地園高幼組幼兒以及老師
1、認識西方節(jié)日“感恩節(jié)”風俗習慣,感受西方文化,感受異國的不同風俗文化。
2、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多元化的人文環(huán)境,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孩子在游戲中快樂的學英語、講英語。
3、通過系列活動,欣賞故事、圖片,參與合作游戲,手工制作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互幫互助,合作與分享,增進幼兒間的友誼,促進同伴間的交往。
4、在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到玩中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孩子感恩的心:具有愛人、感謝人、包容人的品德及習慣,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
用語言、藝術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的節(jié)日感受,利用廢舊材料(紙盤、卡紙、飲料瓶),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感受感恩節(jié),在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到玩中學的樂趣,促使幼兒“敢說、樂說” 自信大方交流美語。
語言:我愛我家
語言:猜猜我有多愛你
音樂:感恩的心
音樂:讓愛住我家
社會:各行各業(yè)的人們
折紙:創(chuàng)意玉米
手工:感恩賀卡diy
手工:紙盤火雞
活動倡議——感恩大行動
1教師與孩子通過討論,用語言向家人表達感謝的話(我愛你……比……還,勝過……還……)等,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2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身邊很多人對他們的照顧和付出,調查與采訪身邊所有對他們有過關心的人,如: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老師、小區(qū)保潔員、保安叔叔等……(以調查表的形式)
3 教師與孩子通過討論,想出為父母做家務事的主題,使孩子回家有目標地進行,家長也能夠了解園方的教育目標,然后由家長記錄反饋孩子在家做事的情況,以繪畫的方式進行。
4 為爸爸媽媽制作感恩節(jié)禮物。利用廢舊材料,通過各種途徑(繪畫、手工,泥塑……)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在動手過程中體會到節(jié)日的意義及樂趣。
1、展示時間:20xx年11月23日 (星期五)
2、展示形式:各班作品呈現(xiàn)
3、展示地點:班級走廊墻面 幼兒櫥柜上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二
小班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弱,在幼兒園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時往往會出現(xiàn)洗手馬虎、玩水等現(xiàn)象。在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之后,知道許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獨自洗手,都是長輩們幫著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凈。在了解孩子的這一情況后,為幫助他們學會自己洗手,我根據(jù)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點,在組織孩子洗手前和寶寶們玩起了“學做洗手大王”的游戲,并將洗手的過程編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試圖通過兒歌的方式讓幼兒學會正確洗手的方法,從而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過學念兒歌,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1、好吃的食物若干;
2、手偶玩具豆豆熊和嘟嘟醫(yī)生;
3、洗手兒歌動畫及有關正確的洗手的課件;
1、出示點心:你們看這是什么?今天是老師的生日,我請小朋友們吃點心。你們應該對我說什么呀?
2、請幼兒聞一聞點心的味道,激發(fā)幼兒想吃點心的的欲望。
3、誰想吃呀?這么多小朋友都著急想吃,在吃之前我們先要做一件什么事?
4、如果我們吃東西前不去洗手會怎么樣呢?
1、引導幼兒觀看手偶表演
教師邊做手偶表演邊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豆豆熊為什么會肚子疼?。克鼞撛鯓幼鲅??
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手上有許多的細菌,要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
啟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說說自己平時是怎么洗手的,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4、你們的肚子疼過嗎?為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
結合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出現(xiàn)的飯前便后不洗手及吃手現(xiàn)象,鼓勵幼兒說一說洗手的重要性。
過渡語:嘟嘟醫(yī)生會對豆豆熊說什么呢?
1、引導幼兒觀看洗手課件。
2、你們聽到嘟嘟醫(yī)生對豆豆熊說什么了嗎?
3、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
4、幼兒學兒歌。
1、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講述“我是怎樣洗手的?
2、引導幼兒了解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
卷袖子——沖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沖肥皂——擦手
3、引導幼兒邊說兒歌做洗手模仿動作,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4、談話:我們什么時候該洗手?
(如:飯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臟時等)
:洗洗小手講衛(wèi)生,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教師:“現(xiàn)在我要分點心給小朋友吃了,大家先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誰的小手洗的最干凈?!?BR> 2、在實 https:/// 際練習中,教師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洗手,指導幼兒正確的洗手。
3、小朋友洗手,品嘗食物。
幼兒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用語言或兒歌對幼兒進行提示或指導,使幼兒在實踐體驗中不斷鞏固和提高幼兒的健康認知水平,逐步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附:兒歌——洗手歌
洗刷刷,洗刷刷,
大家一起來洗手。
卷起袖,淋濕手,
打香皂,揉起泡,
指甲縫,扣一扣,
用流水,沖干凈,
用毛巾,擦干凈,
做個講衛(wèi)生的乖寶寶。
充分利用觀看手偶表演、課件等教學方法,為幼兒營造了直觀、生動、富有童趣的教學氛圍,感染力強,教育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一
每年的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感恩節(jié)(本月的22日)。“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就一直秉承樂于助人、知恩圖報的傳統(tǒng)。感恩節(jié)日益接近,為了讓幼兒了解感受國外這特殊的節(jié)日,我們美地園高幼組將從中可以滲透五大領域認知、技能的學習,讓幼兒學會表達自己的愛,并懂得感謝、感激。
11月13日——11月23日
美地園高幼組幼兒以及老師
1、認識西方節(jié)日“感恩節(jié)”風俗習慣,感受西方文化,感受異國的不同風俗文化。
2、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多元化的人文環(huán)境,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孩子在游戲中快樂的學英語、講英語。
3、通過系列活動,欣賞故事、圖片,參與合作游戲,手工制作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互幫互助,合作與分享,增進幼兒間的友誼,促進同伴間的交往。
4、在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到玩中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孩子感恩的心:具有愛人、感謝人、包容人的品德及習慣,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
用語言、藝術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的節(jié)日感受,利用廢舊材料(紙盤、卡紙、飲料瓶),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感受感恩節(jié),在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到玩中學的樂趣,促使幼兒“敢說、樂說” 自信大方交流美語。
語言:我愛我家
語言:猜猜我有多愛你
音樂:感恩的心
音樂:讓愛住我家
社會:各行各業(yè)的人們
折紙:創(chuàng)意玉米
手工:感恩賀卡diy
手工:紙盤火雞
活動倡議——感恩大行動
1教師與孩子通過討論,用語言向家人表達感謝的話(我愛你……比……還,勝過……還……)等,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2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身邊很多人對他們的照顧和付出,調查與采訪身邊所有對他們有過關心的人,如: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老師、小區(qū)保潔員、保安叔叔等……(以調查表的形式)
3 教師與孩子通過討論,想出為父母做家務事的主題,使孩子回家有目標地進行,家長也能夠了解園方的教育目標,然后由家長記錄反饋孩子在家做事的情況,以繪畫的方式進行。
4 為爸爸媽媽制作感恩節(jié)禮物。利用廢舊材料,通過各種途徑(繪畫、手工,泥塑……)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在動手過程中體會到節(jié)日的意義及樂趣。
1、展示時間:20xx年11月23日 (星期五)
2、展示形式:各班作品呈現(xiàn)
3、展示地點:班級走廊墻面 幼兒櫥柜上
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篇二
小班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弱,在幼兒園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時往往會出現(xiàn)洗手馬虎、玩水等現(xiàn)象。在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之后,知道許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獨自洗手,都是長輩們幫著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凈。在了解孩子的這一情況后,為幫助他們學會自己洗手,我根據(jù)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點,在組織孩子洗手前和寶寶們玩起了“學做洗手大王”的游戲,并將洗手的過程編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試圖通過兒歌的方式讓幼兒學會正確洗手的方法,從而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過學念兒歌,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1、好吃的食物若干;
2、手偶玩具豆豆熊和嘟嘟醫(yī)生;
3、洗手兒歌動畫及有關正確的洗手的課件;
1、出示點心:你們看這是什么?今天是老師的生日,我請小朋友們吃點心。你們應該對我說什么呀?
2、請幼兒聞一聞點心的味道,激發(fā)幼兒想吃點心的的欲望。
3、誰想吃呀?這么多小朋友都著急想吃,在吃之前我們先要做一件什么事?
4、如果我們吃東西前不去洗手會怎么樣呢?
1、引導幼兒觀看手偶表演
教師邊做手偶表演邊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豆豆熊為什么會肚子疼?。克鼞撛鯓幼鲅??
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手上有許多的細菌,要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
啟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說說自己平時是怎么洗手的,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4、你們的肚子疼過嗎?為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
結合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出現(xiàn)的飯前便后不洗手及吃手現(xiàn)象,鼓勵幼兒說一說洗手的重要性。
過渡語:嘟嘟醫(yī)生會對豆豆熊說什么呢?
1、引導幼兒觀看洗手課件。
2、你們聽到嘟嘟醫(yī)生對豆豆熊說什么了嗎?
3、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
4、幼兒學兒歌。
1、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講述“我是怎樣洗手的?
2、引導幼兒了解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
卷袖子——沖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沖肥皂——擦手
3、引導幼兒邊說兒歌做洗手模仿動作,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4、談話:我們什么時候該洗手?
(如:飯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臟時等)
:洗洗小手講衛(wèi)生,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教師:“現(xiàn)在我要分點心給小朋友吃了,大家先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誰的小手洗的最干凈?!?BR> 2、在實 https:/// 際練習中,教師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洗手,指導幼兒正確的洗手。
3、小朋友洗手,品嘗食物。
幼兒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用語言或兒歌對幼兒進行提示或指導,使幼兒在實踐體驗中不斷鞏固和提高幼兒的健康認知水平,逐步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附:兒歌——洗手歌
洗刷刷,洗刷刷,
大家一起來洗手。
卷起袖,淋濕手,
打香皂,揉起泡,
指甲縫,扣一扣,
用流水,沖干凈,
用毛巾,擦干凈,
做個講衛(wèi)生的乖寶寶。
充分利用觀看手偶表演、課件等教學方法,為幼兒營造了直觀、生動、富有童趣的教學氛圍,感染力強,教育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