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04屆畢業(yè)的大多數學生來說,大學時代的記憶已經像列車窗口的風景,正在飛快地逝去,所有關于校園的點滴回憶已漸行漸遠。
他們中間,有的成了西裝革履的上班族,擁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正在盤算著幾個月后的薪水是否有所提高;有的已經遠渡重洋,在異國的土地上低頭思故鄉(xiāng);有的深居簡出,以壯士斷腕的氣概橫下一條心考研;還有的享受著創(chuàng)業(yè)的快感,當然也在經受著生存的煎熬。
對于已經走出校門的他們來說,面臨的已不再是拋硬幣決定自習還是上網,而是如何盡快的“畢業(yè)而立”,盡管許多事情只是年復一年地重復,2004屆的故事和2000屆看起來也無多大差別,但是伴隨著“擴招”、“就業(yè)形勢嚴峻”、“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等新鮮詞眼,這些剛剛走出校門的學子,因為他們身上那份未散盡的學生氣息,對現(xiàn)實社會有著更深刻的體驗……
職場篇
誠惶誠恐的社會新人
早上七點半,鬧鐘把睡得正香的王俊勇叫醒,盡管一百個不情愿,他還是睡眼惺忪地起了床。“上班不能遲到”,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小王牢記這條“新人法則”。半小時后,當小王在公交車上被擠得七葷八素時,他不禁懷念起幾個月前學校里的“九三學社”(上午睡到9點,下午睡到3點)的幸福生活?!耙郧霸趯W校,周末的時候一覺睡到12點,吃完飯繼續(xù)午睡?!?BR> 面對新的社會生活,新人們既有興奮、更多不安,這段機遇與挑戰(zhàn)伴隨、淘汰與勝利并存、鮮花與淚水交織的職場生涯,有人說,這是大學生的“心理斷奶期”。
7月初,畢業(yè)于重慶大學的小張?zhí)嶂蟀“男欣顏淼礁V?,在一家當地知名的企業(yè)做廣告策劃,盡管整座城市舉目無親,但小張還躊躇滿志,“當時就想,好男兒志在四方,何況自己對這份工作也很滿意?!睕]想到兩個月后,小張就想離開了,原因很簡單——不適應當地的文化風情,“吃慣了麻辣辣的火鍋,吃不慣有點腥的海鮮,”沒想到飲食習慣成了生存能力面臨的第一個挑戰(zhàn)。
小張的同學小吳簽的是廣州一家企業(yè),在就業(yè)壓力不容樂觀的今天,女友不得已留在了重慶,裂痕也就慢慢出現(xiàn)?,F(xiàn)在小吳有點后悔來到離家這么遠的地方工作?!艾F(xiàn)在和女友的關系不溫不火,誰也沒手,但我們都明白那是遲早的事。那時候在學校里,多好的感情啦,一畢業(yè)還不是一樣?!笔聵I(yè)和愛情,就像魚和熊掌,成為許多年輕人走出校門之后面臨的兩難選擇。
初涉職場,大學生從“學校人”變成“職業(yè)人”,有人無所適從,或跳槽,或重新對自己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也有人則顯得恬靜和從容,今年7月份畢業(yè)于西南師大中文系,目前在東莞一家私立中學當教師的謝霽華便是其中一位。
“做了那么多年學生,一直都是在臺下聆聽教誨,突然一下子變成了臺上的焦點。這種感受當然是異常復雜的,除了新鮮、興奮,還有太多的不習慣!”謝霽華對記者說道。
“雖然之前也做過家教之類的社會實踐,但總歸是暫時的,不像現(xiàn)在每時每刻都得負起教書育人的責任。更何況,向同事們學習,處處留心,有利于自己業(yè)務水平的提高?!碑斃蠋熓切≈x從小的夢想,小謝說自己已經慢慢適應了:“老師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我現(xiàn)在只想著怎么踏踏實實地把學生教好?!?BR> 調查中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職場新人在從“校園人”到“社會人”的轉變中,職場新人們以自己的親歷親為,品嘗到了初涉職場的百般滋味。有的剛工作一個月就想跳槽了,有的已得了“加班恐懼癥”,有的因不小心得罪同事而顯得誠惶誠恐。
而除了剛剛參加工作的多種感悟,另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則是,畢業(yè)生初入職場到底身價幾何?據前程無憂網站的一份調查顯示,15.39%的畢業(yè)生兩年后薪資增長了10%以下,增長了10%-30%的被訪者將近1/4,薪資有30%-50%增長的人占15.49%,增長50%-100%的占了被訪者的13.17%,而表示自己薪資比當初起薪增長了100%甚至以上的人超過了1/5。在剛畢業(yè)時,應屆畢業(yè)生的薪資主要集中于2000元以下的低端部分,占總人數的77.58%,而畢業(yè)兩年后,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人群則增加到了69.06%。薪金水平在畢業(yè)兩年內得到較大幅度提高,與畢業(yè)生的心態(tài)歸于平和有關。
留洋篇
正處在水深火熱的煎熬中
據統(tǒng)計,2003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11.73萬人,其中自費留學占93.05%。市教委外事處副處長傅明華告訴記者,近兩年我市自費出國留學生人數持續(xù)在800人左右。
如今求學海外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大家紛紛抱怨國內找一份好工作越來越難的時候,有不少人選擇了出國深造——看起來前景充滿光明的一條路。
今年7月份畢業(yè)于重慶某高校電子信息專業(yè)的劉波9月份拿到了赴英國的簽證,就讀于拉夫堡大學傳播系。他說的很坦白,去英國就是為了鍍金,畢業(yè)后肯定回來。當問及目前生活是否順心時,劉波笑稱“自己正處在水深火熱的煎熬之中”。由于語言不通,舉目無親,雖然有一個父母的朋友在附近關照,但他仍然感覺十分孤獨。他明白,父母花錢把他送出國很不容易,應該珍惜,但就是靜不下心來學習。“我是只斷了線的風箏?!眲⒉ㄕf。
在加拿大留學已兩年半的張勇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記者說,為了讓孩子留學有成,家長首先要為孩子選準一所正規(guī)學校,而不能認為只要送出國門,孩子的英語就一定學得好。他的一位朋友是從云南來的小留學生,父母提供了五六十萬元人民幣的擔保金后,高興地準備“來加拿大上大學”,但他一入校,就失望起來——校舍比想象的差遠了,還不如他家鄉(xiāng)的中學;而且,學校里也沒什么可學的,來了一年,他連一句完整的英文也不會說。因為,他的生活圈子主要還是由中國人組成的。
考研篇
將豬狗不如的生活緩期執(zhí)行
大四學生說,保研是過著豬一樣的生活,考研是過著狗一樣的生活,找工作則是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出國?那是有錢人家孩子的事兒,找工作?太累,我還不想這么早工作,只有考研唄。”羅璽笑著對記者說到。今年7月,畢業(yè)于四川大學的羅璽在重慶一家公司謀得一份文案策劃職位,然而過了不久便厭倦了辦公室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加上女朋友又在成都準備考研,再三思量之后,小羅解除了與單位的勞動合同,選擇了回到母校和女朋友一起為考研而奮斗。
保送直升復旦中文系研究生的侯體健告訴記者,當時得知獲得直研名額時,心里真是松了口氣,“如今找工作難,要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現(xiàn)在就不用成天想著要去哪兒應聘了。再說,本科的學習培養(yǎng)了自己對中文這門專業(yè)的興趣,但要把它當成一門學問來做僅讀本科是不夠的,讀研也一直是我大學的目標?!?BR> 越來越多的畢業(yè)生在大三的時候就會選擇考研,這樣至少可以將找工作的事“緩期執(zhí)行”,無論他們多優(yōu)秀,“沒有做好找工作的心理準備,找工作不如考試輕松”,是許多人的初衷。
考研者的心理與此大致相當,找工作費時費力,一心不能二用,干脆放棄那條“陽關道”,全心攻克這座千軍萬馬爭著過的“獨木橋”。擠過去了天地更寬廣,“今天選擇不就業(yè),是為了明天更好地就業(yè)?!币晃弧翱佳幸蛔濉闭f:“現(xiàn)在就業(yè)形勢這么嚴峻,競爭這么激烈,所以我打算先回家呆上一年,明年再考研究生,其間準備考取CEPA中國注冊會計師這類比較實用的證書,為將來找工作增加點砝碼?!?BR> 面對就業(yè)形勢,通過讀研將自己“速凍”,裹上厚厚一層冰既可抵御目前的就業(yè)高溫,又可兩三年后用更高的含金量為就業(yè)添加更高的資歷和資本,這不失一舉兩得的選擇,考研這條開往春天的地鐵注定會越來越繁忙。
創(chuàng)業(yè)篇
你能坦然面對嗎?
畢業(yè)為了什么?工作。
工作為了什么?生活。
生活為了什么?理想、快樂、自由……
如果我正在追逐理想,如果我很快樂,很自由 ……那么,可以不要工作嗎?有人說,可以的。
就在絕大多數大學生為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而奔波苦惱時,就在人們對大量的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難憂心忡忡之時,出現(xiàn)了不少“異類”,他們早早就遞上一張“不就業(yè)申請表”,為自己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雷佳,這位2004年7月才畢業(yè)于西部某高校英文專業(yè)的學生,現(xiàn)在成了一家服裝店和一家禮品店的小老板。
“成績糟糕,經常曠課的我,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膽子大,想到就去做”。雷佳第賺錢在大一下學期,當時每個宿舍都裝有了電話,學生中不少人有“煲電話粥”的習慣,看準了這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她與幾位女生聯(lián)合起來,開始了“賣卡生活”。經過了半年的努力,整幢女生宿舍樓的電話卡都被她們包斷。一學期下來,雷凈賺了2000多元,“這好像是我人生第一桶金吧?!崩准研呛钦f,“捧著兩千塊錢,那天晚上興奮到半夜都睡不著?!?BR> 大三下學期,當大部分同學已經準備考研或者尋找單位實習的時候,雷佳萌動了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并做了一系列謹慎的市場模擬。大四剛開學,她就自己的想法和父母進行了促膝長談,父母理解并尊重了她的選擇,并且還給了2萬元的“友情贊助”。憑著打工攢下的1萬元錢和父母的2萬,她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租房子,跑業(yè)務,全是親歷親為。像她那種“小作坊”,沒有生意就生存不下去,曾經有數次店里的賬面只剩下幾千塊錢,幸虧及時捕捉市場信息,才起死回生。有人認為當這樣一個小店的老板根本不用念大學,但是,她的看法是“上大學是為了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培養(yǎng)個人的品位和修養(yǎng),這些都是我的工作需要的?!?BR> 當同級的同學在為工作還是考研而苦惱時,雷佳忙的卻是每日的貨單報表和進出結算,閑暇之余,她還替一本女性雜志做寫手,記錄下自己的一些生活感悟。“這可能就是我需要的吧,還是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好,想干什么干什么?!?BR> 據統(tǒng)計,在校的大學生中有80%熱衷于打工兼職;其中,又有超過60%的學生有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意向。“打工”已不再是“枯燥”、“累人”的代名詞,而意在“玩?!焙汀皧蕵贰敝凶屪约旱暮砂钠饋?。他們大至投資開店,小至伴唱遛狗,不甘寂寞地把打工玩出了他們任意想象的花樣。他們想要獲得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是玩轉著興趣和人生體驗上的滿足。
采訪后記
年輕,就是資本
工作,出國,考研或者創(chuàng)業(yè),不同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價值取向,據一些就業(yè)指導老師的分析,近來選擇出國的人數穩(wěn)中有降,考研的人略有上升,創(chuàng)業(yè)成了一個小小的熱點,而一向被看作不務正業(yè)的自由職業(yè)者也逐漸受到青睞。大學生畢業(yè)后的選擇在逐漸走向多樣化。
采訪中記者明顯感受到畢業(yè)生們的飛揚和張力,不管是工作的,出國的,或是考研的,還是創(chuàng)業(yè)的,仿佛每個人的心中都懷揣著一個夢想,從一種無奈變成主動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yè)生向我們展示著越來越豐富的生活方式和越來越擴張的生存空間。有識之士認為,雖然大學生就業(yè)難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近兩年社會整體就業(yè)環(huán)境日趨寬松,對于真正有實力的人才來說,社會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選擇余地,畢業(yè)時選擇什么道路,不再是一個生死攸關的難題,而只需要一點無畏的勇氣就可以做出決斷。因為,即便選錯了,依然會擁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畢竟,他們還年輕,這就是他們大的資本。 作者:孫銘華 孫磊
他們中間,有的成了西裝革履的上班族,擁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正在盤算著幾個月后的薪水是否有所提高;有的已經遠渡重洋,在異國的土地上低頭思故鄉(xiāng);有的深居簡出,以壯士斷腕的氣概橫下一條心考研;還有的享受著創(chuàng)業(yè)的快感,當然也在經受著生存的煎熬。
對于已經走出校門的他們來說,面臨的已不再是拋硬幣決定自習還是上網,而是如何盡快的“畢業(yè)而立”,盡管許多事情只是年復一年地重復,2004屆的故事和2000屆看起來也無多大差別,但是伴隨著“擴招”、“就業(yè)形勢嚴峻”、“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等新鮮詞眼,這些剛剛走出校門的學子,因為他們身上那份未散盡的學生氣息,對現(xiàn)實社會有著更深刻的體驗……
職場篇
誠惶誠恐的社會新人
早上七點半,鬧鐘把睡得正香的王俊勇叫醒,盡管一百個不情愿,他還是睡眼惺忪地起了床。“上班不能遲到”,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小王牢記這條“新人法則”。半小時后,當小王在公交車上被擠得七葷八素時,他不禁懷念起幾個月前學校里的“九三學社”(上午睡到9點,下午睡到3點)的幸福生活?!耙郧霸趯W校,周末的時候一覺睡到12點,吃完飯繼續(xù)午睡?!?BR> 面對新的社會生活,新人們既有興奮、更多不安,這段機遇與挑戰(zhàn)伴隨、淘汰與勝利并存、鮮花與淚水交織的職場生涯,有人說,這是大學生的“心理斷奶期”。
7月初,畢業(yè)于重慶大學的小張?zhí)嶂蟀“男欣顏淼礁V?,在一家當地知名的企業(yè)做廣告策劃,盡管整座城市舉目無親,但小張還躊躇滿志,“當時就想,好男兒志在四方,何況自己對這份工作也很滿意?!睕]想到兩個月后,小張就想離開了,原因很簡單——不適應當地的文化風情,“吃慣了麻辣辣的火鍋,吃不慣有點腥的海鮮,”沒想到飲食習慣成了生存能力面臨的第一個挑戰(zhàn)。
小張的同學小吳簽的是廣州一家企業(yè),在就業(yè)壓力不容樂觀的今天,女友不得已留在了重慶,裂痕也就慢慢出現(xiàn)?,F(xiàn)在小吳有點后悔來到離家這么遠的地方工作?!艾F(xiàn)在和女友的關系不溫不火,誰也沒手,但我們都明白那是遲早的事。那時候在學校里,多好的感情啦,一畢業(yè)還不是一樣?!笔聵I(yè)和愛情,就像魚和熊掌,成為許多年輕人走出校門之后面臨的兩難選擇。
初涉職場,大學生從“學校人”變成“職業(yè)人”,有人無所適從,或跳槽,或重新對自己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也有人則顯得恬靜和從容,今年7月份畢業(yè)于西南師大中文系,目前在東莞一家私立中學當教師的謝霽華便是其中一位。
“做了那么多年學生,一直都是在臺下聆聽教誨,突然一下子變成了臺上的焦點。這種感受當然是異常復雜的,除了新鮮、興奮,還有太多的不習慣!”謝霽華對記者說道。
“雖然之前也做過家教之類的社會實踐,但總歸是暫時的,不像現(xiàn)在每時每刻都得負起教書育人的責任。更何況,向同事們學習,處處留心,有利于自己業(yè)務水平的提高?!碑斃蠋熓切≈x從小的夢想,小謝說自己已經慢慢適應了:“老師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我現(xiàn)在只想著怎么踏踏實實地把學生教好?!?BR> 調查中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職場新人在從“校園人”到“社會人”的轉變中,職場新人們以自己的親歷親為,品嘗到了初涉職場的百般滋味。有的剛工作一個月就想跳槽了,有的已得了“加班恐懼癥”,有的因不小心得罪同事而顯得誠惶誠恐。
而除了剛剛參加工作的多種感悟,另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則是,畢業(yè)生初入職場到底身價幾何?據前程無憂網站的一份調查顯示,15.39%的畢業(yè)生兩年后薪資增長了10%以下,增長了10%-30%的被訪者將近1/4,薪資有30%-50%增長的人占15.49%,增長50%-100%的占了被訪者的13.17%,而表示自己薪資比當初起薪增長了100%甚至以上的人超過了1/5。在剛畢業(yè)時,應屆畢業(yè)生的薪資主要集中于2000元以下的低端部分,占總人數的77.58%,而畢業(yè)兩年后,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人群則增加到了69.06%。薪金水平在畢業(yè)兩年內得到較大幅度提高,與畢業(yè)生的心態(tài)歸于平和有關。
留洋篇
正處在水深火熱的煎熬中
據統(tǒng)計,2003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11.73萬人,其中自費留學占93.05%。市教委外事處副處長傅明華告訴記者,近兩年我市自費出國留學生人數持續(xù)在800人左右。
如今求學海外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大家紛紛抱怨國內找一份好工作越來越難的時候,有不少人選擇了出國深造——看起來前景充滿光明的一條路。
今年7月份畢業(yè)于重慶某高校電子信息專業(yè)的劉波9月份拿到了赴英國的簽證,就讀于拉夫堡大學傳播系。他說的很坦白,去英國就是為了鍍金,畢業(yè)后肯定回來。當問及目前生活是否順心時,劉波笑稱“自己正處在水深火熱的煎熬之中”。由于語言不通,舉目無親,雖然有一個父母的朋友在附近關照,但他仍然感覺十分孤獨。他明白,父母花錢把他送出國很不容易,應該珍惜,但就是靜不下心來學習。“我是只斷了線的風箏?!眲⒉ㄕf。
在加拿大留學已兩年半的張勇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記者說,為了讓孩子留學有成,家長首先要為孩子選準一所正規(guī)學校,而不能認為只要送出國門,孩子的英語就一定學得好。他的一位朋友是從云南來的小留學生,父母提供了五六十萬元人民幣的擔保金后,高興地準備“來加拿大上大學”,但他一入校,就失望起來——校舍比想象的差遠了,還不如他家鄉(xiāng)的中學;而且,學校里也沒什么可學的,來了一年,他連一句完整的英文也不會說。因為,他的生活圈子主要還是由中國人組成的。
考研篇
將豬狗不如的生活緩期執(zhí)行
大四學生說,保研是過著豬一樣的生活,考研是過著狗一樣的生活,找工作則是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出國?那是有錢人家孩子的事兒,找工作?太累,我還不想這么早工作,只有考研唄。”羅璽笑著對記者說到。今年7月,畢業(yè)于四川大學的羅璽在重慶一家公司謀得一份文案策劃職位,然而過了不久便厭倦了辦公室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加上女朋友又在成都準備考研,再三思量之后,小羅解除了與單位的勞動合同,選擇了回到母校和女朋友一起為考研而奮斗。
保送直升復旦中文系研究生的侯體健告訴記者,當時得知獲得直研名額時,心里真是松了口氣,“如今找工作難,要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現(xiàn)在就不用成天想著要去哪兒應聘了。再說,本科的學習培養(yǎng)了自己對中文這門專業(yè)的興趣,但要把它當成一門學問來做僅讀本科是不夠的,讀研也一直是我大學的目標?!?BR> 越來越多的畢業(yè)生在大三的時候就會選擇考研,這樣至少可以將找工作的事“緩期執(zhí)行”,無論他們多優(yōu)秀,“沒有做好找工作的心理準備,找工作不如考試輕松”,是許多人的初衷。
考研者的心理與此大致相當,找工作費時費力,一心不能二用,干脆放棄那條“陽關道”,全心攻克這座千軍萬馬爭著過的“獨木橋”。擠過去了天地更寬廣,“今天選擇不就業(yè),是為了明天更好地就業(yè)?!币晃弧翱佳幸蛔濉闭f:“現(xiàn)在就業(yè)形勢這么嚴峻,競爭這么激烈,所以我打算先回家呆上一年,明年再考研究生,其間準備考取CEPA中國注冊會計師這類比較實用的證書,為將來找工作增加點砝碼?!?BR> 面對就業(yè)形勢,通過讀研將自己“速凍”,裹上厚厚一層冰既可抵御目前的就業(yè)高溫,又可兩三年后用更高的含金量為就業(yè)添加更高的資歷和資本,這不失一舉兩得的選擇,考研這條開往春天的地鐵注定會越來越繁忙。
創(chuàng)業(yè)篇
你能坦然面對嗎?
畢業(yè)為了什么?工作。
工作為了什么?生活。
生活為了什么?理想、快樂、自由……
如果我正在追逐理想,如果我很快樂,很自由 ……那么,可以不要工作嗎?有人說,可以的。
就在絕大多數大學生為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而奔波苦惱時,就在人們對大量的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難憂心忡忡之時,出現(xiàn)了不少“異類”,他們早早就遞上一張“不就業(yè)申請表”,為自己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雷佳,這位2004年7月才畢業(yè)于西部某高校英文專業(yè)的學生,現(xiàn)在成了一家服裝店和一家禮品店的小老板。
“成績糟糕,經常曠課的我,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膽子大,想到就去做”。雷佳第賺錢在大一下學期,當時每個宿舍都裝有了電話,學生中不少人有“煲電話粥”的習慣,看準了這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她與幾位女生聯(lián)合起來,開始了“賣卡生活”。經過了半年的努力,整幢女生宿舍樓的電話卡都被她們包斷。一學期下來,雷凈賺了2000多元,“這好像是我人生第一桶金吧?!崩准研呛钦f,“捧著兩千塊錢,那天晚上興奮到半夜都睡不著?!?BR> 大三下學期,當大部分同學已經準備考研或者尋找單位實習的時候,雷佳萌動了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并做了一系列謹慎的市場模擬。大四剛開學,她就自己的想法和父母進行了促膝長談,父母理解并尊重了她的選擇,并且還給了2萬元的“友情贊助”。憑著打工攢下的1萬元錢和父母的2萬,她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租房子,跑業(yè)務,全是親歷親為。像她那種“小作坊”,沒有生意就生存不下去,曾經有數次店里的賬面只剩下幾千塊錢,幸虧及時捕捉市場信息,才起死回生。有人認為當這樣一個小店的老板根本不用念大學,但是,她的看法是“上大學是為了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培養(yǎng)個人的品位和修養(yǎng),這些都是我的工作需要的?!?BR> 當同級的同學在為工作還是考研而苦惱時,雷佳忙的卻是每日的貨單報表和進出結算,閑暇之余,她還替一本女性雜志做寫手,記錄下自己的一些生活感悟。“這可能就是我需要的吧,還是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好,想干什么干什么?!?BR> 據統(tǒng)計,在校的大學生中有80%熱衷于打工兼職;其中,又有超過60%的學生有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意向。“打工”已不再是“枯燥”、“累人”的代名詞,而意在“玩?!焙汀皧蕵贰敝凶屪约旱暮砂钠饋?。他們大至投資開店,小至伴唱遛狗,不甘寂寞地把打工玩出了他們任意想象的花樣。他們想要獲得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是玩轉著興趣和人生體驗上的滿足。
采訪后記
年輕,就是資本
工作,出國,考研或者創(chuàng)業(yè),不同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價值取向,據一些就業(yè)指導老師的分析,近來選擇出國的人數穩(wěn)中有降,考研的人略有上升,創(chuàng)業(yè)成了一個小小的熱點,而一向被看作不務正業(yè)的自由職業(yè)者也逐漸受到青睞。大學生畢業(yè)后的選擇在逐漸走向多樣化。
采訪中記者明顯感受到畢業(yè)生們的飛揚和張力,不管是工作的,出國的,或是考研的,還是創(chuàng)業(yè)的,仿佛每個人的心中都懷揣著一個夢想,從一種無奈變成主動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yè)生向我們展示著越來越豐富的生活方式和越來越擴張的生存空間。有識之士認為,雖然大學生就業(yè)難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近兩年社會整體就業(yè)環(huán)境日趨寬松,對于真正有實力的人才來說,社會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選擇余地,畢業(yè)時選擇什么道路,不再是一個生死攸關的難題,而只需要一點無畏的勇氣就可以做出決斷。因為,即便選錯了,依然會擁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畢竟,他們還年輕,這就是他們大的資本。 作者:孫銘華 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