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丁老師關于超精讀的文章,我的感想頗多,有不吐不快的感覺,所以我想寫出來,希望以后對大家也有幫助。
讀了將近20年的書,學了10多年的英語,我怕總覺得沒有抓住學習的要領,雖然花了很多功夫,也吃了不少的苦,但是效果縱使差強人意,從中考到高考再到四六級,哪次不是為了考試而做無數(shù)的試題,背無數(shù)遍單詞?可是每次都沒有真正的進步,中考高考勉強過關,四級則考了三次,六級至今都沒過,最可氣的是考研,竟然因為一分之差而名落孫山,這些惱人的事實不是因為我懶惰(每次考試前我都做了很多很多的卷子,也常拿著單詞本猛背),而是因為我笨(沒有真正的掌握方法,每次都是死記硬背) ,以至于發(fā)展到后來,英語成為了我害怕的東西,有的時候要參加考試了,為了求得心理平衡,只好拿著“試卷集”、“單詞本”糊里糊涂的去看,去做,為的只是告訴自己沒有少花時間再英語上。而做試卷和背單詞又缺乏系統(tǒng)性,常常是為了求數(shù)量(這樣可以安慰自己)而從來不去分析閱讀的題目錯在哪里,又為什么會錯,甚至有很多時候連文章都沒看懂就胡亂作答,想的只是趕快對一下答案,看自己有沒有提高(這樣的心理有點類似“拔苗助長”的成語)。記得考研的時候做280篇(好像是這個名字)自己算好進度,而做的時候又自己欺騙自己,只求把題目趕快弄完,好“完成任務”,這樣即使做了100篇,也始終沒有多大的提高(后來我的確做了100多篇,可是水平反而下降了),然后又因為考試的失利而更加氣餒和急躁,越發(fā)想“一步登天”。一下子把英語搞好。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不僅讓我苦不堪言,而且浪費了我大量的寶貴時間和精力。直到我接觸到丁老師的“超精讀”概念,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在努力的跑,可是跑的方向錯了,難怪會南轅北轍適得其反。英語需要的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提高,而不是不切實際的想一步登天,另外我還回想起大學時候我的上鋪就是用類似于“超精讀”的方法學習英文的,他一般是廣泛閱讀雜志然后用快譯通(好像是這個名字,總之是電子詞典)查單詞,然后定期復習,他雖然沒有用題海戰(zhàn)術,但提高很快,入學的時候我和他英語水平相當,到畢業(yè)的時候,他已經拿了六級優(yōu)秀,還考了托福和GRE,而且通過了勸英文的CCNP考試,現(xiàn)在在北京的一家網絡公司供職,月薪是我的好幾倍。
總結了這些教訓,我也開始按照丁老師“超精讀”思路進行學習,為此我特地弄來了舊的《TIME》雜志,先對整個雜志進行通讀,記下好的單詞和句子,然后有針對性地挑選一些文章進行超精讀。一個句子一個句子地弄懂,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掃蕩,并且注意段落、句子和詞之間的相互關系,還把精彩的句子記下來背誦。這樣一來,一篇文章下來,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但是達到的效果卻比以前亂讀很多文章要好得多。
經過幾個月的堅持,我已經覺得自己的水平有所提高了,因為有的時候看到別的報刊單詞重復出現(xiàn),一下子就有了深刻的印象,讀任何一篇文章的時候,也能習慣性地分析它的結構、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作者的意圖,等等。我想在這些方面的提高,無論對我以后考研還是參加四六級考試都是受益匪淺的。
我將繼續(xù)按照丁老師的方法堅持下去,即使這樣的方法看起來很慢,很笨,但是我相信,外語的學習就是這樣的點滴積累才有提高的,在此我也希望師弟師妹們能以我為前車之鑒,早點靜下心來,用“超精讀”的閱讀方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唯有這樣,才能在以后的英語考試中所向披靡,始終取得好成績,也唯有這樣,才能徹底擺脫考試來了就臨時抱佛腳的狀況。
讀了將近20年的書,學了10多年的英語,我怕總覺得沒有抓住學習的要領,雖然花了很多功夫,也吃了不少的苦,但是效果縱使差強人意,從中考到高考再到四六級,哪次不是為了考試而做無數(shù)的試題,背無數(shù)遍單詞?可是每次都沒有真正的進步,中考高考勉強過關,四級則考了三次,六級至今都沒過,最可氣的是考研,竟然因為一分之差而名落孫山,這些惱人的事實不是因為我懶惰(每次考試前我都做了很多很多的卷子,也常拿著單詞本猛背),而是因為我笨(沒有真正的掌握方法,每次都是死記硬背) ,以至于發(fā)展到后來,英語成為了我害怕的東西,有的時候要參加考試了,為了求得心理平衡,只好拿著“試卷集”、“單詞本”糊里糊涂的去看,去做,為的只是告訴自己沒有少花時間再英語上。而做試卷和背單詞又缺乏系統(tǒng)性,常常是為了求數(shù)量(這樣可以安慰自己)而從來不去分析閱讀的題目錯在哪里,又為什么會錯,甚至有很多時候連文章都沒看懂就胡亂作答,想的只是趕快對一下答案,看自己有沒有提高(這樣的心理有點類似“拔苗助長”的成語)。記得考研的時候做280篇(好像是這個名字)自己算好進度,而做的時候又自己欺騙自己,只求把題目趕快弄完,好“完成任務”,這樣即使做了100篇,也始終沒有多大的提高(后來我的確做了100多篇,可是水平反而下降了),然后又因為考試的失利而更加氣餒和急躁,越發(fā)想“一步登天”。一下子把英語搞好。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不僅讓我苦不堪言,而且浪費了我大量的寶貴時間和精力。直到我接觸到丁老師的“超精讀”概念,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在努力的跑,可是跑的方向錯了,難怪會南轅北轍適得其反。英語需要的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提高,而不是不切實際的想一步登天,另外我還回想起大學時候我的上鋪就是用類似于“超精讀”的方法學習英文的,他一般是廣泛閱讀雜志然后用快譯通(好像是這個名字,總之是電子詞典)查單詞,然后定期復習,他雖然沒有用題海戰(zhàn)術,但提高很快,入學的時候我和他英語水平相當,到畢業(yè)的時候,他已經拿了六級優(yōu)秀,還考了托福和GRE,而且通過了勸英文的CCNP考試,現(xiàn)在在北京的一家網絡公司供職,月薪是我的好幾倍。
總結了這些教訓,我也開始按照丁老師“超精讀”思路進行學習,為此我特地弄來了舊的《TIME》雜志,先對整個雜志進行通讀,記下好的單詞和句子,然后有針對性地挑選一些文章進行超精讀。一個句子一個句子地弄懂,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掃蕩,并且注意段落、句子和詞之間的相互關系,還把精彩的句子記下來背誦。這樣一來,一篇文章下來,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但是達到的效果卻比以前亂讀很多文章要好得多。
經過幾個月的堅持,我已經覺得自己的水平有所提高了,因為有的時候看到別的報刊單詞重復出現(xiàn),一下子就有了深刻的印象,讀任何一篇文章的時候,也能習慣性地分析它的結構、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作者的意圖,等等。我想在這些方面的提高,無論對我以后考研還是參加四六級考試都是受益匪淺的。
我將繼續(xù)按照丁老師的方法堅持下去,即使這樣的方法看起來很慢,很笨,但是我相信,外語的學習就是這樣的點滴積累才有提高的,在此我也希望師弟師妹們能以我為前車之鑒,早點靜下心來,用“超精讀”的閱讀方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唯有這樣,才能在以后的英語考試中所向披靡,始終取得好成績,也唯有這樣,才能徹底擺脫考試來了就臨時抱佛腳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