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積累雅思詞匯秘籍:找最實用單詞是關鍵

字號:

詞匯積累一直是困擾著學生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很多學生都存在著詞匯量少的問題。但是就如何積累,學生們通常比較茫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辭海茫茫,市面上的口語書又是鋪天蓋地,什么樣的單詞才是重要的,是雅思的?此外,學生通常無法長期高效記憶單詞,記了又忘的頑疾一直困擾著他們。后,背出了單詞又如何,不會用單詞還是等于零,在考場中一個個往外蹦單詞當然無法取得好的成績。對于上述的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去解決哪?我們又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高效的積累雅思詞匯哪?
    首先,找到實用單詞是關鍵。
    就英語學習而言,大量的單詞積累至關重要,不過英語的詞匯量之大卻是notorious的。但就口語交流來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經(jīng)常用到的詞大約也就是3000左右。而對于一門考試來說,所要求的詞匯量也是有限度的。更何況雅思口語考試的考題重復率又是相當之高,這就為我們的復習應考指明了方向。
    縱觀歷年的雅思口語考題,topic的范圍都局限于十六個大類:
    ◆ 人物描述
    ◆ 愛好休閑
    ◆ 氣候天氣
    ◆ 食物烹飪
    ◆ 動物描述
    ◆ 節(jié)日慶典
    ◆ 學習教育
    ◆ 地點建筑
    ◆ 工作商務
    ◆ 旅游景點
    ◆ 書報影視
    ◆ 科技電器
    ◆ 法律犯罪
    ◆ 能源環(huán)境
    ◆ 藝術工藝
    ◆ 抽象概念
    我們在積累詞匯的時候也需要按類別準備,而準備的依據(jù)就是該類別中的常考考題,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有的放矢,按照考題的提問方向去準備相應的單詞,這樣可以確保我們的單詞積累為高效。在這里以通常令學生們較為頭痛的考題類型——藝術工藝為例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在藝術工藝這個類別下,考題的出題方向通常有:
    ◆ 藝術的類型:type of arts
    ◆ 中國傳統(tǒng)藝術:traditional Chinese arts
    ◆ 音樂樂器:music and musical instrument
    ◆ 版權(quán)問題:Internet piracy
    ◆ 藝術學習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arts learning
    ◆ 政府對藝術的支持:investment in arts
    ◆ 對于傳統(tǒng)藝術的保護:con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arts
    我們一般對每一個出題方向都需要準備至少三個單詞或詞組。這樣,我們準備的量不會太大,而在準備時又因為目的性比較明確,在考場中碰到??伎碱}就可以游刃有余了。比如:
    藝術的類型有:dance, music, craft, design, drawing, opera, painting, sculpture
    中國傳統(tǒng)藝術有:calligraphy, Chinese opera, martial art
    其次,學會借力是竅門。
    我們很多學生都喜歡在復習雅思的時候從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入手,好像這四個部分是完全獨立,互不相干的部分。所以經(jīng)常會看到學生們拿著聽、說、讀、寫四門的筆記,或是詞匯手冊辛勤背誦。其實這種觀念是有問題的。雅思的四個單項都是互相聯(lián)系,又觸類旁通的。就口語一門而言,除了和閱讀的關系稍遠之外,和聽力、寫作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比如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劍橋一的第一套(Cambridge 1, Test 1)官方聽力樣題中所涉及到的topic類型,以及每個topic在口語考試中的體現(xiàn)方式:
    Cambridge 1:
    ◆ Test 1, Section 1:失物描述
    相關口語考題:物品描述,盜竊犯罪
    ◆ Test 1, Section 2:新聞報道
    相關口語考題:新聞報道,報刊媒體
    ◆ Test 1, Section 3:學校教育
    相關口語考題:課程介紹,考試學習,圖書館描述
    ◆ Test 1, Section 4:學校教育
    相關口語考題:課程介紹,考試學習,教員介紹
    在這里,由于篇幅所限,我就不一一列舉劍橋考題了。但是大家仍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聽力題和口語題的雷同之處。都說聽說不分家,這不僅僅是因為聽力能力的增長同時也帶動口語能力的提高,(大家注意,我們要說好口語先要打通自己的耳朵),也是因為聽力考試的內(nèi)容是口語好的借鑒對象。聽力老師一直告訴我們,要提高聽力,我們一定要去做精聽,既然做了精聽,我們就再多做一步:記住其中和口語考試相關的詞句。而且聽力的一些對話中的用詞也是非常的口語化的,用到口語考場中會讓自己的回答更為地道,更有洋味。正如《阿甘正傳》中阿甘所說:既然我已經(jīng)跑那么遠了,何不繼續(xù)······其實我們只需再加一點點力,就可以同時提高口語和聽力,這要比我們單獨去復習兩門考試要來的輕松許多。因此,在背誦聽力單詞的同時,也是在積累口語單詞,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背誦面再增加一小點。
    如果說聽說一體的概念很多人還是非常熟悉的話,聽力和寫作的聯(lián)系則被很多考生所忽視。都說雅思口語的第三部分非常難,學生向來對之一籌莫展,完全找不到復習的方向。對于這部分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哪?這部分的單詞除了可以從聽力里面借鑒之外還可以向何處借力哪?
    筆者在教學中對聽、說、讀、寫均有涉及,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雅思寫作的一線教學經(jīng)驗,因此,當我看到雅思第三部分的考題時相當?shù)拿舾小_@不就是雅思寫作的考題嗎!所不同的是,由于設置為口語考試,所以對用詞和結(jié)構(gòu)的要求相對較低,但是寫作中的經(jīng)典用詞,常用論據(jù)等均可直接運用到口語考場中,而且效果非常之好。我們可以先梳理下常見的寫作考題類型:
    ◆ 環(huán)境與污染
    ◆ 電腦與網(wǎng)絡
    ◆ 語言與文化
    ◆ 媒體與廣告
    ◆ 旅游與旅游業(yè)
    ◆ 老齡化與人口過盛
    ◆ 購物與消費主義
    ◆ 教育與學習
    ◆ 技術與發(fā)明
    ◆ 政府與社會
    ◆ 法律與犯罪
    ◆ 動物與動物保護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寫作的類型和上篇中提到的口語topic種類,看到大量的重復了嗎?有些即使從類別名稱上不是顯示的非常明顯,其實也是有著很多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比如熟悉雅思口語考試的人會知道,如果在考場中抽到一張關于人物描述的卡片,其后的深入提問很可能會涉及到老齡化和人口過盛的問題,而一張動物描述的卡片很可能帶出的是關于動物保護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將口語的第三部分和寫作一起復習,寫作中的分類詞匯表也是我們口語考試詞匯的一個組成部分。
    背誦方法是助力
    有了背誦范圍之后,我們可以把時間花在刀口上。不要到頭來背了一堆的詞,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到考場中卻一個都用不到。但是如何有效記憶詞匯還是非常有講究的。一本簡單按A到Z排列的單詞書很難讓我們從頭背到尾。這也并不是說我們的學生沒有毅力,而是這樣記憶很容易混淆,且看A這欄的單詞有多少個,還個個長得非常相似,當然要想記住、記清著實不易。而且研究顯示,單個的單詞或數(shù)字是難記的,我們需要讓這些單詞和已有記憶之間產(chǎn)生聯(lián)系,或構(gòu)成圖片,就能有效的長時間記憶。所以,我們可以將單詞串成有意義的相互聯(lián)系的內(nèi)容或是故事,更好的是形成圖片,以利于我們記憶。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藝術工藝類別的考題詞匯,我們可以將之形成敘述鏈:
    藝術向來紛繁復雜,門類繁多。一般我們談到藝術總少不了dance, music, craft, design, drawing, opera, painting, sculpture, fashion等,談到中國,我們通常還會想起calligraphy, Chinese opera和martial arts。說到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collage是非常有名的。我們通常說的美術叫做fine arts,為人熟知的就是drawing, painting。繪畫的工具也非常多樣,簡單的有pencil, pen and ink, wax color pencil,如果是Chinese painting那當然會用到ink brush。經(jīng)過藝術家的生花妙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畫作都會在paper, canvas上呈現(xiàn)出來,作者借此來express ideas。
    勤加練習是法寶
    在學習背誦單詞的過程中,切忌將單詞和句子孤立開來。大家要知道只有單詞,而不知道單詞的用法還是等于零,所以背誦單詞時還要將其運用到實際交流的句子中去。
    比如我們在背完了上述的敘述鏈中的單詞后,還要嘗試將其運用到句子中去,我們的重點在于記憶句子,記憶單詞的實際用法,而不是簡單的將單詞塞到腦子里去。我們來看看這些單詞在句子中的表現(xiàn):
    {原創(chuàng)范例} 談論美術喜好 → 用于雅思口語第一部分
    I am keen on almost all kinds of arts, especially fine arts such as painting and drawing. I find Chinese painting really enchanting. In the past, painters such as Tang Bohu could express their ideas and ambition with a mere ink brush.
    其實詞匯的積累也并非死記硬背那么簡單,我們還需要用科學的方法來提高記憶的效率,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