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瑞姆是美國護理理論家,出生于美國Mary Land州,1930年護校畢業(yè),1939年獲護理學士學位,1945年獲護理教育碩士學位。從事過護理臨床、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的工作。1971年她出版了《Nursing: The Concept of practice 》一書,詳細闡述自理模式及三個相關理論結構。以后又再版了四次,使自理模式的內(nèi)容更加完善。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自理模式是由三個理論結構組成的:自理理論、自理缺陷理論、護理系統(tǒng)理論,三個理論緊密銜接,相互聯(lián)系。
自理理論
自理理論解釋了什么是自理以及人有哪些自理需求。奧瑞姆認為自理活動是個體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而采取的有目的行動,在正常情況下,人有能力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即人有自理能力。
自理 自理即自我照顧。是個體為維持生命、健康和完整而需要自己采取的有目的的行動。包括進食、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也包括社會交往,適應環(huán)境變化等方面的個體活動。每一種具體的自理活動,都會涉及一系列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能有效進行,都會對個體產(chǎn)生影響,而且每個人所采取的實際行動也是不同的。
自理能力 指個體完成自理活動的能力。一般情況下,人有自理能力。但是,自理能力存在個體差異。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或處于不同的健康狀況下,自理能力也會發(fā)生變化。
日常生活中貫穿著許多自理活動,個體的自理能力通過實踐和學習而不斷得到發(fā)展。影響個體自理活動和能力的因素除了年齡、發(fā)展狀態(tài)和健康狀況以外,還受家庭和社會的文化、信仰、習俗、生活方式等影響。
自理總需求 自理活動是有目的的滿足人的需要的活動,人的需要就是自理需求。自理總需求指人類全部的自理需求,包括三部分:
(1)一般的自理需求 是所有人在生命周期的各個發(fā)展階段都存在的,與維持自身結構正常和功能完整有關的需求。有八個方面。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2)發(fā)展的自理需求 指在人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或在特定的條件下產(chǎn)生的需求。
(3)健康不佳時的自理需求 指在患病、創(chuàng)傷或診斷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需求。常包括以下幾類需求
治療性自理需求 自理總需求介紹了人類三個方面的全部自理需求。而治療性自理需求是針對某個體當前正面臨的自理需求,是需要采取行動予以滿足的需求。因此,評估某病人的治療性自理需求,需要護士針對該病人的具體情況,分析目前存在哪些尚未滿足的需求。
自理缺陷理論
自理缺陷理論指出個體在什么時候需要護理幫助,也就是明確護理工作的范圍。奧瑞姆認為當個體的自理能力能夠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時,個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個體的自理能力無法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時,平衡被破壞,即出現(xiàn)自理缺陷。而出現(xiàn)自理缺陷,才是需要護理提供幫助的時候。此時,護士應采取措施彌補病人的自理不足,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
自理缺陷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個體的自理能力無法滿足自己的治療性自理需求;另一種是照顧者的自理能力無法滿足被照顧者的治療性自理需求,如父母不能滿足小兒的自理需求。
護理系統(tǒng)理論
護理系統(tǒng)理論指出通過什么護理方式,幫助有自理缺陷的個體,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奧瑞姆提出三種護理系統(tǒng):
完全補償系統(tǒng) 當病人沒有能力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時,護理應采用完全補償系統(tǒng),給予全面的幫助。
部分補償系統(tǒng) 當病人的自理能力僅能完成部分治療性自理需求,而需要護理提供幫助完成另一部分的自理需求時,應采用部分補償系統(tǒng)。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支持-教育系統(tǒng) 當病人有能力自己滿足治療性自理需求,但需要一些指導和支持時,應采用支持-教育系統(tǒng)。
以上三種護理系統(tǒng)的采用應根據(jù)病人自理能力和治療性自理需求靈活掌握,對一個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整個過程可采用不同的護理系統(tǒng)。因此可以認為,選擇正確的護理系統(tǒng)就是選擇正確的護理方法。
在奧瑞姆的三種護理系統(tǒng)中護士和病人各自的行為可列表表示。
自理模式是由三個理論結構組成的:自理理論、自理缺陷理論、護理系統(tǒng)理論,三個理論緊密銜接,相互聯(lián)系。
自理理論
自理理論解釋了什么是自理以及人有哪些自理需求。奧瑞姆認為自理活動是個體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而采取的有目的行動,在正常情況下,人有能力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即人有自理能力。
自理 自理即自我照顧。是個體為維持生命、健康和完整而需要自己采取的有目的的行動。包括進食、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也包括社會交往,適應環(huán)境變化等方面的個體活動。每一種具體的自理活動,都會涉及一系列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能有效進行,都會對個體產(chǎn)生影響,而且每個人所采取的實際行動也是不同的。
自理能力 指個體完成自理活動的能力。一般情況下,人有自理能力。但是,自理能力存在個體差異。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或處于不同的健康狀況下,自理能力也會發(fā)生變化。
日常生活中貫穿著許多自理活動,個體的自理能力通過實踐和學習而不斷得到發(fā)展。影響個體自理活動和能力的因素除了年齡、發(fā)展狀態(tài)和健康狀況以外,還受家庭和社會的文化、信仰、習俗、生活方式等影響。
自理總需求 自理活動是有目的的滿足人的需要的活動,人的需要就是自理需求。自理總需求指人類全部的自理需求,包括三部分:
(1)一般的自理需求 是所有人在生命周期的各個發(fā)展階段都存在的,與維持自身結構正常和功能完整有關的需求。有八個方面。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2)發(fā)展的自理需求 指在人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或在特定的條件下產(chǎn)生的需求。
(3)健康不佳時的自理需求 指在患病、創(chuàng)傷或診斷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需求。常包括以下幾類需求
治療性自理需求 自理總需求介紹了人類三個方面的全部自理需求。而治療性自理需求是針對某個體當前正面臨的自理需求,是需要采取行動予以滿足的需求。因此,評估某病人的治療性自理需求,需要護士針對該病人的具體情況,分析目前存在哪些尚未滿足的需求。
自理缺陷理論
自理缺陷理論指出個體在什么時候需要護理幫助,也就是明確護理工作的范圍。奧瑞姆認為當個體的自理能力能夠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時,個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個體的自理能力無法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時,平衡被破壞,即出現(xiàn)自理缺陷。而出現(xiàn)自理缺陷,才是需要護理提供幫助的時候。此時,護士應采取措施彌補病人的自理不足,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
自理缺陷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個體的自理能力無法滿足自己的治療性自理需求;另一種是照顧者的自理能力無法滿足被照顧者的治療性自理需求,如父母不能滿足小兒的自理需求。
護理系統(tǒng)理論
護理系統(tǒng)理論指出通過什么護理方式,幫助有自理缺陷的個體,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奧瑞姆提出三種護理系統(tǒng):
完全補償系統(tǒng) 當病人沒有能力滿足其治療性自理需求時,護理應采用完全補償系統(tǒng),給予全面的幫助。
部分補償系統(tǒng) 當病人的自理能力僅能完成部分治療性自理需求,而需要護理提供幫助完成另一部分的自理需求時,應采用部分補償系統(tǒng)。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支持-教育系統(tǒng) 當病人有能力自己滿足治療性自理需求,但需要一些指導和支持時,應采用支持-教育系統(tǒng)。
以上三種護理系統(tǒng)的采用應根據(jù)病人自理能力和治療性自理需求靈活掌握,對一個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整個過程可采用不同的護理系統(tǒng)。因此可以認為,選擇正確的護理系統(tǒng)就是選擇正確的護理方法。
在奧瑞姆的三種護理系統(tǒng)中護士和病人各自的行為可列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