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去了沃羅斯。
天色陰沉,時不時飄下零星雨點。乘汽車換火車,不到兩個小時便來到這座海濱城市。由于沒有太陽,城里灰蒙蒙的,隔著不寬的海面望去,海中島嶼隱約可見。
沃羅斯在希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位于?!踔胁?。整個城市依海而建,面向大海的建筑全部是飯店,門前擺滿桌椅,很多人不惜驅(qū)車數(shù)小時到這里,僅為喝杯咖啡,看看大海,在海風中享受生活享受陽光。緊靠岸邊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只,有漁船,有游輪,把海岸擠得滿滿的。乘船出海,幾分鐘就可以到達愛琴海諸島。沃羅斯是希撒里平原通向大海的出口。
沃羅斯的特色是城市東臨大海,南靠皮利奧山,依山傍水使整座城市像花園般美麗。皮利奧山是阿爾卑斯山脈末端,從西向東漸次插入海中,在愛琴海打個彎,形成一個自然的港灣。從地圖上看,皮利奧山就像一只踏入大海的靴子,正在嘗試水的深淺。山東壁是陡峭的懸崖,堅硬的花崗巖直面大海,在日復一日的潮汐漲落中永遠迎著朝陽挺拔而立。西坡則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松樹,冷杉,野生橄欖等高大喬木遮天蔽日,林中布滿低矮的灌木叢。岸邊平坦的沙灘成了游人垂釣,游泳的天然去處。
進得山來,空氣潮得像能夠擰出水。山巒不高但很陡,山間林木花草郁郁叢叢;曲折的山路盤桓而上,一直消失在密林深處。路邊分布著一棟棟紅頂黃墻的小洋房。緊靠山路是山峰斷裂形成的峽谷。湍急的澗水沖到巨石上發(fā)出陣陣轟鳴。越往上走水流越急,在一塊塊山石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瀑布。飛濺的水珠好似薄霧緩緩籠在澗邊。站在林間看不到人影,聽不見噪音,只有叢林中傳來聲聲鳥鳴,在隆隆流水聲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清脆動聽。林間很暗,仰頭望去看不見藍天。
爬到半山腰已累得我氣喘吁吁。下得山來,走不了幾步就是海濱公園,從海邊望去只見青翠的山峰五彩紛呈,已不再是青山綠水的完整圖景。據(jù)說有24個“村”分布在皮利奧山上。住房都修建在長滿高大喬木的向陽坡面,沿著山路造型個異色彩艷麗的洋房漫山鋪開,半山腰還修建了幾個網(wǎng)球場。即使在山間,在茂密的山林中也不時有電話亭出現(xiàn),其他現(xiàn)代化設施也隨處可見。站在海邊,凝視著由所謂“村”而形成的建筑帶,心里不免有些沉重。
歐洲原來是一片冰川,冰川退后陸上曾覆蓋有大片原始森林。隨著人類的進化,森林不斷被砍伐。人類需要木材,需要土地,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原始森林越來越少,很多地方 森林已完全消失。人類在依靠土地獲取食物時,森林變成了良田,而在人類進一步發(fā)展的過程中,一代代人向土地攫取著更多的居住空間。于是,各類建筑紛至沓來。向天空,向地下,向海洋,向原本屬于其他物種的居住領(lǐng)地開拓進取。良田逐漸被水泥地所覆蓋,原本幽靜的林間也不斷為人類所侵占。
皮利奧山間的村莊還在拓展中,許多山坡剛被削平,不少水泥柱剛剛澆注,遠遠望去,有些山頭已不是綠色的林木,而是紅色的屋頂和黃色的墻。希臘人愛家,房前屋后種滿鮮花,在細細春雨的噴淋下,紅花似火黃花如陽,山間村莊花團錦簇美不勝收。但在這繁榮的背后卻是迫在眉睫的環(huán)境惡化。沃羅斯邊上的海灣,水不是藍色而是土黃色,海水不停沖向海岸,每個浪頭上都可以見到漂浮的塑料瓶和垃圾。海風陣陣帶來大海的腥氣,極目遠望很難見到清澈的水面。
也許是杞人憂天。據(jù)說希撒里平原曾馳騁過大批馬群,阿希盧河是歐洲第三大河,潔凈的河水在十幾年前還可以直接飲用。如今野馬已杳無蹤影,河水污染得甚至失去了澆灌的意義。由于地形復雜,河流在這里七拐八彎,河邊平緩的岸邊漸漸填為平地,成為人們修建新房的基地。河水已不再浩浩蕩蕩,唯有小溪般淙淙淌過,裝點著城市風光。
人類在新世紀將面臨著斷水的威脅,不知生活在這里的人可曾為此而憂慮。希臘守著大海,按說不缺水,可據(jù)當?shù)厝酥v,近十年都沒下過透雨,僅澆灌農(nóng)田就耗去百分之八十的水資源。一些愛琴海上的島嶼因為缺乏淡水而在設法凈化海水,以解決生活用水問題。有的大學專門設立水資源管理專業(yè),專門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資源。這是國家考慮的問題,普通百姓尚未感到水短缺的困惑。
聽到這些我的心更加沉重起來。我可愛的地球,我親愛的家園,在負載人類幾千年后便顯得這般老態(tài)不堪重負。我們生活在大陸的中國人多以為希□陪伴著藍色的海洋,有山有水有河流,沒有沙塵暴沒有荒山禿嶺,誰知也會因環(huán)境而無力回天。旅游是希臘的支柱產(chǎn)業(yè),旅游應該以天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基礎,應該以吸引更多人到本地來消費為手段。但是旅游經(jīng)濟又是十分脆弱的。任何資源都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來要有路,于是各種柏油路,鐵路,鋪向四面八方,鋪向青山綠水,鋪向古跡遺址,鋪向大海湖邊。鐵路公路組成的網(wǎng)像一條條鞭子抽向錦繡河山。歷史遺跡是前人留下的財富,在歲月的沖刷下任何歷史古跡都將布滿風塵。沒有什么是靜止不動的。當風霜雨雪在不斷侵襲這筆財富時,不知現(xiàn)代人該以怎樣的心情去吃祖宗飯。
也許是杞人憂天。人是萬物之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誰都是宇宙間的匆匆過客。憂也好愁也罷,不管個人心中是多么豐富的思想和情感,都將隨生命的終結(jié)而逝去。也許應該像希臘人一樣拿得起放得下,盡量在有限的生命過程中學會享受,學會欣賞,學會在綠水青山中為自己覓得一個舒適的空間。
天色陰沉,時不時飄下零星雨點。乘汽車換火車,不到兩個小時便來到這座海濱城市。由于沒有太陽,城里灰蒙蒙的,隔著不寬的海面望去,海中島嶼隱約可見。
沃羅斯在希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位于?!踔胁?。整個城市依海而建,面向大海的建筑全部是飯店,門前擺滿桌椅,很多人不惜驅(qū)車數(shù)小時到這里,僅為喝杯咖啡,看看大海,在海風中享受生活享受陽光。緊靠岸邊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只,有漁船,有游輪,把海岸擠得滿滿的。乘船出海,幾分鐘就可以到達愛琴海諸島。沃羅斯是希撒里平原通向大海的出口。
沃羅斯的特色是城市東臨大海,南靠皮利奧山,依山傍水使整座城市像花園般美麗。皮利奧山是阿爾卑斯山脈末端,從西向東漸次插入海中,在愛琴海打個彎,形成一個自然的港灣。從地圖上看,皮利奧山就像一只踏入大海的靴子,正在嘗試水的深淺。山東壁是陡峭的懸崖,堅硬的花崗巖直面大海,在日復一日的潮汐漲落中永遠迎著朝陽挺拔而立。西坡則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松樹,冷杉,野生橄欖等高大喬木遮天蔽日,林中布滿低矮的灌木叢。岸邊平坦的沙灘成了游人垂釣,游泳的天然去處。
進得山來,空氣潮得像能夠擰出水。山巒不高但很陡,山間林木花草郁郁叢叢;曲折的山路盤桓而上,一直消失在密林深處。路邊分布著一棟棟紅頂黃墻的小洋房。緊靠山路是山峰斷裂形成的峽谷。湍急的澗水沖到巨石上發(fā)出陣陣轟鳴。越往上走水流越急,在一塊塊山石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瀑布。飛濺的水珠好似薄霧緩緩籠在澗邊。站在林間看不到人影,聽不見噪音,只有叢林中傳來聲聲鳥鳴,在隆隆流水聲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清脆動聽。林間很暗,仰頭望去看不見藍天。
爬到半山腰已累得我氣喘吁吁。下得山來,走不了幾步就是海濱公園,從海邊望去只見青翠的山峰五彩紛呈,已不再是青山綠水的完整圖景。據(jù)說有24個“村”分布在皮利奧山上。住房都修建在長滿高大喬木的向陽坡面,沿著山路造型個異色彩艷麗的洋房漫山鋪開,半山腰還修建了幾個網(wǎng)球場。即使在山間,在茂密的山林中也不時有電話亭出現(xiàn),其他現(xiàn)代化設施也隨處可見。站在海邊,凝視著由所謂“村”而形成的建筑帶,心里不免有些沉重。
歐洲原來是一片冰川,冰川退后陸上曾覆蓋有大片原始森林。隨著人類的進化,森林不斷被砍伐。人類需要木材,需要土地,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原始森林越來越少,很多地方 森林已完全消失。人類在依靠土地獲取食物時,森林變成了良田,而在人類進一步發(fā)展的過程中,一代代人向土地攫取著更多的居住空間。于是,各類建筑紛至沓來。向天空,向地下,向海洋,向原本屬于其他物種的居住領(lǐng)地開拓進取。良田逐漸被水泥地所覆蓋,原本幽靜的林間也不斷為人類所侵占。
皮利奧山間的村莊還在拓展中,許多山坡剛被削平,不少水泥柱剛剛澆注,遠遠望去,有些山頭已不是綠色的林木,而是紅色的屋頂和黃色的墻。希臘人愛家,房前屋后種滿鮮花,在細細春雨的噴淋下,紅花似火黃花如陽,山間村莊花團錦簇美不勝收。但在這繁榮的背后卻是迫在眉睫的環(huán)境惡化。沃羅斯邊上的海灣,水不是藍色而是土黃色,海水不停沖向海岸,每個浪頭上都可以見到漂浮的塑料瓶和垃圾。海風陣陣帶來大海的腥氣,極目遠望很難見到清澈的水面。
也許是杞人憂天。據(jù)說希撒里平原曾馳騁過大批馬群,阿希盧河是歐洲第三大河,潔凈的河水在十幾年前還可以直接飲用。如今野馬已杳無蹤影,河水污染得甚至失去了澆灌的意義。由于地形復雜,河流在這里七拐八彎,河邊平緩的岸邊漸漸填為平地,成為人們修建新房的基地。河水已不再浩浩蕩蕩,唯有小溪般淙淙淌過,裝點著城市風光。
人類在新世紀將面臨著斷水的威脅,不知生活在這里的人可曾為此而憂慮。希臘守著大海,按說不缺水,可據(jù)當?shù)厝酥v,近十年都沒下過透雨,僅澆灌農(nóng)田就耗去百分之八十的水資源。一些愛琴海上的島嶼因為缺乏淡水而在設法凈化海水,以解決生活用水問題。有的大學專門設立水資源管理專業(yè),專門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資源。這是國家考慮的問題,普通百姓尚未感到水短缺的困惑。
聽到這些我的心更加沉重起來。我可愛的地球,我親愛的家園,在負載人類幾千年后便顯得這般老態(tài)不堪重負。我們生活在大陸的中國人多以為希□陪伴著藍色的海洋,有山有水有河流,沒有沙塵暴沒有荒山禿嶺,誰知也會因環(huán)境而無力回天。旅游是希臘的支柱產(chǎn)業(yè),旅游應該以天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基礎,應該以吸引更多人到本地來消費為手段。但是旅游經(jīng)濟又是十分脆弱的。任何資源都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來要有路,于是各種柏油路,鐵路,鋪向四面八方,鋪向青山綠水,鋪向古跡遺址,鋪向大海湖邊。鐵路公路組成的網(wǎng)像一條條鞭子抽向錦繡河山。歷史遺跡是前人留下的財富,在歲月的沖刷下任何歷史古跡都將布滿風塵。沒有什么是靜止不動的。當風霜雨雪在不斷侵襲這筆財富時,不知現(xiàn)代人該以怎樣的心情去吃祖宗飯。
也許是杞人憂天。人是萬物之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誰都是宇宙間的匆匆過客。憂也好愁也罷,不管個人心中是多么豐富的思想和情感,都將隨生命的終結(jié)而逝去。也許應該像希臘人一樣拿得起放得下,盡量在有限的生命過程中學會享受,學會欣賞,學會在綠水青山中為自己覓得一個舒適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