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拾零
不知不覺來到德國已經(jīng)快半個月了,在這里寫一點對德國的認識。
首先是天氣,我們剛到的那兩天還真是能把人凍死,不過第三天就出大太陽,氣溫也馬上回升了。在肯普藤(大概整個德國也一樣),天氣的決定因素是太陽,太陽一出,馬上就暖和了,甚至會讓人覺得很熱,沒太陽時就可以用北風呼嘯來形容了。也因此在這邊,晝夜的溫差很大,甚至同一時刻的向陽處和背陽處也會讓人覺得是兩個世界。這里德國人特喜歡太陽,沒事就出來曬曬,課間的時候,學生們不會呆在教室里,三五成群的在學校中心的廣場聊天,曬太陽。我第看到的時候還以為有什么活動呢。
德國的天很純凈,出太陽的時候,天上幾乎沒有云(沒太陽的時候就正好相反,厚重的云讓人很壓抑),可以清楚地看見飛機飛過時兩翼劃出白線。晚上可以可看見很多星星,現(xiàn)在正值秋季,頭頂正上方就是那個的W(仙后座),這幾天我正在努力找飛馬座中。
在肯普藤沒什么高建筑物,一般都三四層,上面一層是閣樓,學生宿舍的話,第一層不住人,第二層才是他們口中的第一層。我們上學途中會經(jīng)過一片富人區(qū),都是三層(含閣樓)的小洋樓。德國人喜歡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裝飾自己的房子,比方說在外墻上畫一幅抽象畫,在墻角上作一座雕像(有戶人家在自家的二樓外墻角上做了個牧羊人領(lǐng)著只羊的銅像,真擔心會不會掉下來),我看到夸張的是在樓頂做了兩個等人大的背對吹著號角的天使銅像當指風標(吹得動嗎,還是說其實是避雷針,不會是天線吧)。
這邊的窗戶很有特色,都是向內(nèi)拉開的,完全沒有我們在文學作品上看到的那種清早推開窗的感覺,像是在昭示別人自己沒有占到公共空間一樣。另外比較好玩的是,隨著窗戶上的把手轉(zhuǎn)向的不同,窗的開法也不同,一般是兩種。全開,整個窗戶橫著打開,是我們熟悉的開法;另一種是半開,窗戶豎著偏倒某一個特定的角度,一般德國人不在家時都是這樣開著窗通風的(我們剛到德國時還以為這些窗都是壞的呢)。另外也有百葉窗,不過其實就是卷簾門的縮小版本(有必要這么夸張嗎)。
德國的門是讓我沒有想法的。在肯普藤,公共場合的門不是自動門就是制動門(真押韻)。自動門就不用說了,制動門讓人頭疼了。既然要做到制動,重量就是必需的。德國的制動門絕對不是一般的重,在我們剛來的時候因為這個常常搞不清楚那門究竟是開著的還是關(guān)著的。有時候明明是開著的你卻推不動它,還以為關(guān)上了;有時是關(guān)著,還拼命去推,想著只是要再多用點力(汗)……
這邊的街上很安靜,汽車都是不鳴喇叭的。有時走在住宅區(qū)時,因為車也不多,只能聽見自己踩著落葉發(fā)出來的喀喀的聲音。德國的街道也很干凈,但并不是一塵不染。就地上的垃圾來說,一般就只有少數(shù)的煙蒂了(德國人真得很要抽煙的)。不過自然垃圾就多了,比方說植物的果實,栗子啊什么的,有的都被踩爛了,也不會有人來收拾(所以這個干凈也是要看的),多的當然還是落葉?,F(xiàn)在正是秋天,稍稍一陣風,整條街都會籠罩在紛落的樹葉中。德國似乎沒什么清潔工,一般都是各掃門前雪,如果你門前有那么一棵撐天的大樹,那么在浪漫的同時,也要留意,否則只消一兩天功夫,車可就不能進出了。德國人用一種掛在肩上的機器清掃落葉,工作形式和吸塵器很像,不過不是吸而是吹(吹葉器?!據(jù)說冬天稍微改造一下也可以除雪)。經(jīng)常看到德國人用這種機器把滿街的落葉吹到一個小角落里,那時翻飛的落葉就像是跳動的明黃火苗,十分好看。
德國秋天沒什么花,大概天氣冷又多變,花也不好養(yǎng)。不過德國的樹還真是絢麗多彩,一點都不比花遜色。德國的樹顏色很多,有時即使是同一棵樹,樹葉的顏色也不一樣,褐的、紅的、橙的、黃的,當然還有各種綠色(這可能也是由于氣溫變化大造成的)。遠眺遠山時,往往會被那些綺麗的樹給奪去了注意。
這里鳥常見的就麻雀、烏鴉、鴿子三種,還有就是松鼠很多。沒來德國時就聽別人說德國的鴿子很多,等真到了德國才對這句話有了重新的認識:德國的鴿子并不多,但地上走的鴿子真的很多。德國保護鴿子,所以這里的鴿子地位都很高,一個個都很大爺樣地在地上慢慢地走,完全不怕人,只有你走到它面前了,才很不情愿似的稍稍讓開一點,有時還不得不人讓它。尤其是市中心步行街上的鴿子們,個個都派頭得很,每天就在那幾家面包店門口打轉(zhuǎn),吃得膘肥體壯的,脖頸上藏青的毛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來了這么久也沒看見它們怎么飛過,只有在頑童追逐時,才會飛起個半米高,滑翔到三米開外繼續(xù)悠哉游哉的散步(真坦)。
還有在路上常見的就是狗。德國人喜歡養(yǎng)狗,狗的地位比人都高(人怎么就這么沒地位呢)。德國人養(yǎng)狗兩極分化,要么養(yǎng)很大的,半人多高的狗在這里比比皆是,再么就是很小的,可以托在手掌上的那種。德國的狗幾乎都受過訓練,起碼的就是即使是看到比你還大的狗也不用害怕,因為德國的狗是不會咬人的。我們有時想給一些狗拍照片,但它總是躲來躲去的,不過如果他的主人同意的話就好辦多了,那時這條狗會很聽話的坐下,或做主人吩咐的動作。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因為德國的狗很多,所以走路的時候(尤其是小路)要格外注意地雷(爆)。
在德國生活麻煩的莫過于垃圾的分類。德國對垃圾的分類要求很嚴格,除去我們在國內(nèi)已知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毒垃圾外,這里還要再細分下去。比方說可回收中,紙、鐵、玻璃就要被分出來,同樣是紙,報紙雜志等就不能和紙盒丟一起,玻璃就更麻煩,要分紅色的,綠色的,白色的三種丟。德國住家附近都會有六個同人那么大的淡黃色垃圾箱,分別用來裝這些可回收的垃圾。而這些垃圾箱是用吊車來清理的(真壯觀)。另外,還會有一個用木頭搭成的尖頂狀物放在一邊,里面是用來放小石頭的,下雪天鋪在地上防止積雪打滑。
德國車很多,當然不是指數(shù)量多,再多也不會比中國更多,而是人均量很多,種類也很多。與中國清一色的小轎車不同,德國的車的樣子各不相同,什么奇奇怪怪的樣子都有,比方說像瓢蟲一樣圓圓扁扁小小的一個。剛來德國時看到有些車子后面有一個朝天的管子,還以為是排氣口,想著怎么這么怪,一問才知道只有這種車子才有資格在后面拖車,那個管子是用來栓繩子的,而且這種車考駕照還特別的貴(有必要這么麻煩么)。
德國的紅綠燈有兩種,一種自動的,不過大都晚上會停掉;另一種手動,一般都不開,你要過時,去按它一下??掀仗龠@里路普遍不大,而且彎彎曲曲的,紅綠燈很多,不過德國司機都很遵守交通規(guī)則,有時看著他們老早就開始減速,好像在等著紅燈一樣。有行人過馬路時,司機們都會讓,有時甚至一定要等你先過。剛來時還不習慣,經(jīng)常會僵持在馬路上,誰也不動,我是因為不敢,他是因為要讓我。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也不看就走,完全沒事,當然有時也會想,這習慣養(yǎng)成了以后回國就慘了。
德國天冷,而且氣候多變,不過對于這個,我們發(fā)現(xiàn)德國人自身比我們還要不能適應(yīng)。同一天,你可以看到有的德國人還穿這襯衫,而有些人連羽絨服都穿出來了(差太多了吧)。
德國人喜歡搞Party,而且會搞得很晚,有時晚上十點以后才開始,一個通宵是難免的。第二天上課如果有學生陸陸續(xù)續(xù)姍姍來遲,那前天晚上必定有個Party,這點連老師也會很體諒的。逛超市時能看出德國人要喝啤酒的程度,往往是幾箱幾箱的買,不過他們大都有車,一點都不在乎,倒是我們看著一愣一愣的。還有德國人超想得通,商店早上八點開門,晚上七點就關(guān)門,星期六晚一個小時開門早一個小時關(guān)門,節(jié)假日不工作。如果你是趕著后時間沖進去,那店老板會笑得一臉燦爛地跟你說,他要關(guān)門了,請你明天再來;如果正好是周末,那他會說請你下個星期再來(汗)。說起來,我們剛到德國的那一天就是星期天,第二天是德國國慶節(jié),商店超市都不開門,要不是有學長學姐們救濟,我們一票人一下飛機就要喝西北風了(超凄慘)。還有一點,節(jié)假日時,德國規(guī)定商店不能關(guān)燈,而且要把商品都展示在櫥窗里(典型的看得見吃不著)。
據(jù)說南德的人比北德的人要和善很多。這里的人的確很友好,可能因為我們是外國人的關(guān)系,宿舍里的德國人看到我們都會和我們打招呼,路上的行人有些也會像我們點頭微笑(夸張的,我在等紅綠燈,對面有一位老人一直看著我笑得很誠摯,讓我極不好意思,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要養(yǎng)成對著路人傻笑的習慣了)。德國的道路很亂(在德國據(jù)說有五岔路口),有時筆直的一條路不叫一個名字,彎成直角的路卻是同一個名字,好在這里的路標很明確,再就是這里的人真得很友好。只要你去問路,對方都會很熱情詳盡的給你講解,甚至會帶你過去(我的一個同學迷路幾乎出了這個城市,被一對溜狗散步的老夫婦給領(lǐng)了回來)。
德國這主要的食物就是面食,德國人把面條切成不同的形狀,染成不同的顏色(汗)。所謂的不同就是拌的醬料的不同而已。這里的東西實打?qū)嵉暮?,一個Duener(烤肉漢堡,德國人經(jīng)常吃的)能吃到撐,再比方說奶油蛋糕,奶油比蛋糕還多,剛吃的時候是很好吃,吃多了可就膩了,味道實在太重了點。另外德國人還喜歡把東西批量銷售,食物就不用說了,我剛到德國時,想買個勺子。進商店一看都是8個、10個甚至更多放在一起賣,你說我就一個人要這么多干什么(而且那么多一起賣,好貴?。?。不過后來去一歐店把這個問題解決了,1歐2把勺子、2把叉子、1把餐刀(還是捆綁銷售的,不過東西數(shù)量適中,種類又多,比只買勺子好多了)。
在德國生活上大的收獲就是逛不定期的二手市場了,說是二手其實里面有很多東西都是新的,更好的是便宜的沒話說,很多市面上賣幾十歐的東西在這里幾歐就可以買到,對我們這些窮學生來說真是很體貼的活動啊。
待續(xù)定稿于2005.10.12
后記:今天在回家的時候看到不遠處有一對情侶,女的金色長發(fā),男的黑色短發(fā)。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那個男其實是女的,還帶著耳環(huán)。但在德國同性牽牽手就有那個嫌疑,我還想不至于兩個人當街摟摟抱抱這么大膽吧。抱著疑惑的心情去仔細看了旁邊的那一個,果然,雖然有著到腰下的金色長發(fā),人也較矮,但這一個才是個男的。
唉,這雌雄莫辨的世道——
不知不覺來到德國已經(jīng)快半個月了,在這里寫一點對德國的認識。
首先是天氣,我們剛到的那兩天還真是能把人凍死,不過第三天就出大太陽,氣溫也馬上回升了。在肯普藤(大概整個德國也一樣),天氣的決定因素是太陽,太陽一出,馬上就暖和了,甚至會讓人覺得很熱,沒太陽時就可以用北風呼嘯來形容了。也因此在這邊,晝夜的溫差很大,甚至同一時刻的向陽處和背陽處也會讓人覺得是兩個世界。這里德國人特喜歡太陽,沒事就出來曬曬,課間的時候,學生們不會呆在教室里,三五成群的在學校中心的廣場聊天,曬太陽。我第看到的時候還以為有什么活動呢。
德國的天很純凈,出太陽的時候,天上幾乎沒有云(沒太陽的時候就正好相反,厚重的云讓人很壓抑),可以清楚地看見飛機飛過時兩翼劃出白線。晚上可以可看見很多星星,現(xiàn)在正值秋季,頭頂正上方就是那個的W(仙后座),這幾天我正在努力找飛馬座中。
在肯普藤沒什么高建筑物,一般都三四層,上面一層是閣樓,學生宿舍的話,第一層不住人,第二層才是他們口中的第一層。我們上學途中會經(jīng)過一片富人區(qū),都是三層(含閣樓)的小洋樓。德國人喜歡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裝飾自己的房子,比方說在外墻上畫一幅抽象畫,在墻角上作一座雕像(有戶人家在自家的二樓外墻角上做了個牧羊人領(lǐng)著只羊的銅像,真擔心會不會掉下來),我看到夸張的是在樓頂做了兩個等人大的背對吹著號角的天使銅像當指風標(吹得動嗎,還是說其實是避雷針,不會是天線吧)。
這邊的窗戶很有特色,都是向內(nèi)拉開的,完全沒有我們在文學作品上看到的那種清早推開窗的感覺,像是在昭示別人自己沒有占到公共空間一樣。另外比較好玩的是,隨著窗戶上的把手轉(zhuǎn)向的不同,窗的開法也不同,一般是兩種。全開,整個窗戶橫著打開,是我們熟悉的開法;另一種是半開,窗戶豎著偏倒某一個特定的角度,一般德國人不在家時都是這樣開著窗通風的(我們剛到德國時還以為這些窗都是壞的呢)。另外也有百葉窗,不過其實就是卷簾門的縮小版本(有必要這么夸張嗎)。
德國的門是讓我沒有想法的。在肯普藤,公共場合的門不是自動門就是制動門(真押韻)。自動門就不用說了,制動門讓人頭疼了。既然要做到制動,重量就是必需的。德國的制動門絕對不是一般的重,在我們剛來的時候因為這個常常搞不清楚那門究竟是開著的還是關(guān)著的。有時候明明是開著的你卻推不動它,還以為關(guān)上了;有時是關(guān)著,還拼命去推,想著只是要再多用點力(汗)……
這邊的街上很安靜,汽車都是不鳴喇叭的。有時走在住宅區(qū)時,因為車也不多,只能聽見自己踩著落葉發(fā)出來的喀喀的聲音。德國的街道也很干凈,但并不是一塵不染。就地上的垃圾來說,一般就只有少數(shù)的煙蒂了(德國人真得很要抽煙的)。不過自然垃圾就多了,比方說植物的果實,栗子啊什么的,有的都被踩爛了,也不會有人來收拾(所以這個干凈也是要看的),多的當然還是落葉?,F(xiàn)在正是秋天,稍稍一陣風,整條街都會籠罩在紛落的樹葉中。德國似乎沒什么清潔工,一般都是各掃門前雪,如果你門前有那么一棵撐天的大樹,那么在浪漫的同時,也要留意,否則只消一兩天功夫,車可就不能進出了。德國人用一種掛在肩上的機器清掃落葉,工作形式和吸塵器很像,不過不是吸而是吹(吹葉器?!據(jù)說冬天稍微改造一下也可以除雪)。經(jīng)常看到德國人用這種機器把滿街的落葉吹到一個小角落里,那時翻飛的落葉就像是跳動的明黃火苗,十分好看。
德國秋天沒什么花,大概天氣冷又多變,花也不好養(yǎng)。不過德國的樹還真是絢麗多彩,一點都不比花遜色。德國的樹顏色很多,有時即使是同一棵樹,樹葉的顏色也不一樣,褐的、紅的、橙的、黃的,當然還有各種綠色(這可能也是由于氣溫變化大造成的)。遠眺遠山時,往往會被那些綺麗的樹給奪去了注意。
這里鳥常見的就麻雀、烏鴉、鴿子三種,還有就是松鼠很多。沒來德國時就聽別人說德國的鴿子很多,等真到了德國才對這句話有了重新的認識:德國的鴿子并不多,但地上走的鴿子真的很多。德國保護鴿子,所以這里的鴿子地位都很高,一個個都很大爺樣地在地上慢慢地走,完全不怕人,只有你走到它面前了,才很不情愿似的稍稍讓開一點,有時還不得不人讓它。尤其是市中心步行街上的鴿子們,個個都派頭得很,每天就在那幾家面包店門口打轉(zhuǎn),吃得膘肥體壯的,脖頸上藏青的毛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來了這么久也沒看見它們怎么飛過,只有在頑童追逐時,才會飛起個半米高,滑翔到三米開外繼續(xù)悠哉游哉的散步(真坦)。
還有在路上常見的就是狗。德國人喜歡養(yǎng)狗,狗的地位比人都高(人怎么就這么沒地位呢)。德國人養(yǎng)狗兩極分化,要么養(yǎng)很大的,半人多高的狗在這里比比皆是,再么就是很小的,可以托在手掌上的那種。德國的狗幾乎都受過訓練,起碼的就是即使是看到比你還大的狗也不用害怕,因為德國的狗是不會咬人的。我們有時想給一些狗拍照片,但它總是躲來躲去的,不過如果他的主人同意的話就好辦多了,那時這條狗會很聽話的坐下,或做主人吩咐的動作。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因為德國的狗很多,所以走路的時候(尤其是小路)要格外注意地雷(爆)。
在德國生活麻煩的莫過于垃圾的分類。德國對垃圾的分類要求很嚴格,除去我們在國內(nèi)已知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毒垃圾外,這里還要再細分下去。比方說可回收中,紙、鐵、玻璃就要被分出來,同樣是紙,報紙雜志等就不能和紙盒丟一起,玻璃就更麻煩,要分紅色的,綠色的,白色的三種丟。德國住家附近都會有六個同人那么大的淡黃色垃圾箱,分別用來裝這些可回收的垃圾。而這些垃圾箱是用吊車來清理的(真壯觀)。另外,還會有一個用木頭搭成的尖頂狀物放在一邊,里面是用來放小石頭的,下雪天鋪在地上防止積雪打滑。
德國車很多,當然不是指數(shù)量多,再多也不會比中國更多,而是人均量很多,種類也很多。與中國清一色的小轎車不同,德國的車的樣子各不相同,什么奇奇怪怪的樣子都有,比方說像瓢蟲一樣圓圓扁扁小小的一個。剛來德國時看到有些車子后面有一個朝天的管子,還以為是排氣口,想著怎么這么怪,一問才知道只有這種車子才有資格在后面拖車,那個管子是用來栓繩子的,而且這種車考駕照還特別的貴(有必要這么麻煩么)。
德國的紅綠燈有兩種,一種自動的,不過大都晚上會停掉;另一種手動,一般都不開,你要過時,去按它一下??掀仗龠@里路普遍不大,而且彎彎曲曲的,紅綠燈很多,不過德國司機都很遵守交通規(guī)則,有時看著他們老早就開始減速,好像在等著紅燈一樣。有行人過馬路時,司機們都會讓,有時甚至一定要等你先過。剛來時還不習慣,經(jīng)常會僵持在馬路上,誰也不動,我是因為不敢,他是因為要讓我。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也不看就走,完全沒事,當然有時也會想,這習慣養(yǎng)成了以后回國就慘了。
德國天冷,而且氣候多變,不過對于這個,我們發(fā)現(xiàn)德國人自身比我們還要不能適應(yīng)。同一天,你可以看到有的德國人還穿這襯衫,而有些人連羽絨服都穿出來了(差太多了吧)。
德國人喜歡搞Party,而且會搞得很晚,有時晚上十點以后才開始,一個通宵是難免的。第二天上課如果有學生陸陸續(xù)續(xù)姍姍來遲,那前天晚上必定有個Party,這點連老師也會很體諒的。逛超市時能看出德國人要喝啤酒的程度,往往是幾箱幾箱的買,不過他們大都有車,一點都不在乎,倒是我們看著一愣一愣的。還有德國人超想得通,商店早上八點開門,晚上七點就關(guān)門,星期六晚一個小時開門早一個小時關(guān)門,節(jié)假日不工作。如果你是趕著后時間沖進去,那店老板會笑得一臉燦爛地跟你說,他要關(guān)門了,請你明天再來;如果正好是周末,那他會說請你下個星期再來(汗)。說起來,我們剛到德國的那一天就是星期天,第二天是德國國慶節(jié),商店超市都不開門,要不是有學長學姐們救濟,我們一票人一下飛機就要喝西北風了(超凄慘)。還有一點,節(jié)假日時,德國規(guī)定商店不能關(guān)燈,而且要把商品都展示在櫥窗里(典型的看得見吃不著)。
據(jù)說南德的人比北德的人要和善很多。這里的人的確很友好,可能因為我們是外國人的關(guān)系,宿舍里的德國人看到我們都會和我們打招呼,路上的行人有些也會像我們點頭微笑(夸張的,我在等紅綠燈,對面有一位老人一直看著我笑得很誠摯,讓我極不好意思,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要養(yǎng)成對著路人傻笑的習慣了)。德國的道路很亂(在德國據(jù)說有五岔路口),有時筆直的一條路不叫一個名字,彎成直角的路卻是同一個名字,好在這里的路標很明確,再就是這里的人真得很友好。只要你去問路,對方都會很熱情詳盡的給你講解,甚至會帶你過去(我的一個同學迷路幾乎出了這個城市,被一對溜狗散步的老夫婦給領(lǐng)了回來)。
德國這主要的食物就是面食,德國人把面條切成不同的形狀,染成不同的顏色(汗)。所謂的不同就是拌的醬料的不同而已。這里的東西實打?qū)嵉暮?,一個Duener(烤肉漢堡,德國人經(jīng)常吃的)能吃到撐,再比方說奶油蛋糕,奶油比蛋糕還多,剛吃的時候是很好吃,吃多了可就膩了,味道實在太重了點。另外德國人還喜歡把東西批量銷售,食物就不用說了,我剛到德國時,想買個勺子。進商店一看都是8個、10個甚至更多放在一起賣,你說我就一個人要這么多干什么(而且那么多一起賣,好貴?。?。不過后來去一歐店把這個問題解決了,1歐2把勺子、2把叉子、1把餐刀(還是捆綁銷售的,不過東西數(shù)量適中,種類又多,比只買勺子好多了)。
在德國生活上大的收獲就是逛不定期的二手市場了,說是二手其實里面有很多東西都是新的,更好的是便宜的沒話說,很多市面上賣幾十歐的東西在這里幾歐就可以買到,對我們這些窮學生來說真是很體貼的活動啊。
待續(xù)定稿于2005.10.12
后記:今天在回家的時候看到不遠處有一對情侶,女的金色長發(fā),男的黑色短發(fā)。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那個男其實是女的,還帶著耳環(huán)。但在德國同性牽牽手就有那個嫌疑,我還想不至于兩個人當街摟摟抱抱這么大膽吧。抱著疑惑的心情去仔細看了旁邊的那一個,果然,雖然有著到腰下的金色長發(fā),人也較矮,但這一個才是個男的。
唉,這雌雄莫辨的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