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
二、效力待定合同(P314)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獨立訂立的與其年齡、智力、精神狀況不相適應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
(2)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其中的“善意”是指相對人的訂立合同時不知道與其訂立合同的人欠缺相應的行為能力。
2、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
行為人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fā)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個月內予以追認:
(1)被代理人表示同意的,由被代理人承擔合同責任
(2)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3、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
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例題】2007年7月5日,甲授權乙以甲的名義將甲的一臺筆記本電腦出售,價格不得低于8 000元。乙的好友丙欲以6 000元的價格購買。乙遂對丙說:“大家都是好朋友,甲說最低要8 000元,但我想6 000元賣給你,他肯定也會同意的?!币宜煲约椎拿x以6 000元將筆記本電腦賣給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2007年)
A、該買賣行為無效
B、乙是無權代理行為
C、乙可以撤銷該行為
D、甲可以追認該行為。
答案:BD
解析:根據規(guī)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fā)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該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而不直接歸為無效,因此選項A錯誤;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因此選項C錯誤;本題正確答案應為BD;本題考核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
三、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和可變更合同
(一)無效合同(P315)
1、無效合同的界定: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
提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無效合同,“未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可撤銷合同。
雙方惡意串通,不管損害國家利益,還是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均屬于無效合同。
2、 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為依據
3、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的,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經營規(guī)定的除外。
可撤銷合同
(二)可撤銷合同(P315)
1、可撤銷合同的界定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提示:因一方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如損害到國家利益,則屬于無效合同。對于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則不用考慮是否損害國家利益,一律屬于可撤銷合同。
相關知識點: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包括:(1)重大誤解;(2)顯失公平。
2、撤銷權的時效
(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消滅。
(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對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當事人應當自行為“成立”之日起1年內行使撤銷權。
(三)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發(fā)生的法律后果主要有:
(1)無效或者可撤銷的合同在被認定無效或者被撤銷后“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2)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如關于管轄權、法律適用的條款即屬于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
【例題1】甲以欺詐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該合同應屬于無效合同,而不是可撤銷合同。( )(2004年)
【答案】√
【例題2】甲與乙訂立合同后,乙以甲有欺詐行為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合同申請,人民法院依法撤銷了該合同。下列有關被撤銷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2004年)
A、自合同訂立時無效
B、自乙提出撤銷請求時起無效
C、自人民法院受理撤銷請求時無效
D、自合同被人民法院撤銷后無效
【答案】A
【例題3】對可撤銷合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如果自合同簽訂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消滅。( )(2001年)
【答案】×
第四節(jié)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的履行原則
(一)約定不明的處理(P316)
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履行地點、履行費用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xié)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xié)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guī)定:
(1)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2)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
(3)履行地點不明確的,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二)涉及第三人的合同(P317)
1、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2、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有瑕疵的,應當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例題1】債權人甲與債務人乙約定由乙向丙履行債務,乙未履行,則乙應向丙承擔違約責任。( )(2000年)
【答案】×
【例題2】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應當向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001年)
【答案】×
二、效力待定合同(P314)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獨立訂立的與其年齡、智力、精神狀況不相適應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
(2)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其中的“善意”是指相對人的訂立合同時不知道與其訂立合同的人欠缺相應的行為能力。
2、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
行為人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fā)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個月內予以追認:
(1)被代理人表示同意的,由被代理人承擔合同責任
(2)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3、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
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例題】2007年7月5日,甲授權乙以甲的名義將甲的一臺筆記本電腦出售,價格不得低于8 000元。乙的好友丙欲以6 000元的價格購買。乙遂對丙說:“大家都是好朋友,甲說最低要8 000元,但我想6 000元賣給你,他肯定也會同意的?!币宜煲约椎拿x以6 000元將筆記本電腦賣給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2007年)
A、該買賣行為無效
B、乙是無權代理行為
C、乙可以撤銷該行為
D、甲可以追認該行為。
答案:BD
解析:根據規(guī)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fā)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該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而不直接歸為無效,因此選項A錯誤;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因此選項C錯誤;本題正確答案應為BD;本題考核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
三、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和可變更合同
(一)無效合同(P315)
1、無效合同的界定: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
提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無效合同,“未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可撤銷合同。
雙方惡意串通,不管損害國家利益,還是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均屬于無效合同。
2、 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為依據
3、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的,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經營規(guī)定的除外。
可撤銷合同
(二)可撤銷合同(P315)
1、可撤銷合同的界定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提示:因一方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如損害到國家利益,則屬于無效合同。對于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則不用考慮是否損害國家利益,一律屬于可撤銷合同。
相關知識點: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包括:(1)重大誤解;(2)顯失公平。
2、撤銷權的時效
(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消滅。
(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對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當事人應當自行為“成立”之日起1年內行使撤銷權。
(三)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發(fā)生的法律后果主要有:
(1)無效或者可撤銷的合同在被認定無效或者被撤銷后“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2)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如關于管轄權、法律適用的條款即屬于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
【例題1】甲以欺詐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該合同應屬于無效合同,而不是可撤銷合同。( )(2004年)
【答案】√
【例題2】甲與乙訂立合同后,乙以甲有欺詐行為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合同申請,人民法院依法撤銷了該合同。下列有關被撤銷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2004年)
A、自合同訂立時無效
B、自乙提出撤銷請求時起無效
C、自人民法院受理撤銷請求時無效
D、自合同被人民法院撤銷后無效
【答案】A
【例題3】對可撤銷合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如果自合同簽訂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消滅。( )(2001年)
【答案】×
第四節(jié)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的履行原則
(一)約定不明的處理(P316)
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履行地點、履行費用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xié)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xié)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guī)定:
(1)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2)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
(3)履行地點不明確的,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二)涉及第三人的合同(P317)
1、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2、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有瑕疵的,應當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例題1】債權人甲與債務人乙約定由乙向丙履行債務,乙未履行,則乙應向丙承擔違約責任。( )(2000年)
【答案】×
【例題2】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應當向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001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