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常駐西歐期間,少不了要坐火車。有時一人外出采訪辦事,且出遠門,駕車既勞財又傷神,不如坐火車輕松悠閑。有時是為參觀游覽,與異域人士同坐攀談,別有一番風情。
乘火車上班很方便
西歐人都以車代步。大凡年滿18周歲的男女青年都會駕車。但是在許多時候,特別是上下班的高峰時間,馬路上非常擁擠,車輛堵塞現(xiàn)象十分嚴重。于是住地離火車站不遠者或不愿浪費時間想讀點書的人便改乘火車,尤其是在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德國、英國等國,這種現(xiàn)象比較普遍。
這些國家的鐵路交通都很發(fā)達。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火車車次多,城市間的火車往返往往都是一小時一趟,既快捷又準時,不誤事。買票方便,什么時候到火車站都能買到票,機動性很大。普通票的有效往返期限一般為兩個月,哪天乘坐都可以,而且不定車廂和座位,比較自由?;疖囌就黄囌?、有軌電車站、地鐵站聯(lián)接,換乘十分便當。關(guān)于票價,實行的是多元化機制。購往返票比購單程票便宜,這是一種促銷方式;提前一定天數(shù)購票享有優(yōu)惠,購周末票特別是周末往返票享有的優(yōu)惠比較多;購高速火車票比普通火車票省錢,特別是小車廂即4排長椅8個坐位車廂的票。有一回我乘火車去巴黎出差,買的就是高速小車廂的票,比正規(guī)車廂的票少花了35%左右。記得那次8位乘客互相打招呼后,其中一位法國人幽默地說:“今天我們8人都是特權(quán)階層,花錢少但很舒適。”不過,這種票非常槍手,往往得提前兩周預訂,是既定日子又定時間和座位,特別受商人青睞。有時行程匆匆,上了火車也能買到票,就是總體票價要貴15%左右。外國記者享受減費待遇,比如駐布魯塞爾的外國記者在比利時境內(nèi)乘火車可以減價75%.此外,學生享有優(yōu)惠,比如英國的學生票價為成人票價的60%;老年人、殘疾人及難民均可享受一定比例的減免。
夜行火車舒適又寬敞
一次偶然的機會,使我增長了對西歐夜行火車的見識。
那次是到法國西南部出差,臨時決定的。購買高速火車票肯定來不及了。朋友建議我們乘夜行火車。在布魯塞爾火車站,我們打聽到有直達慢車,每星期開兩趟,我們正好能趕上一趟,但沒能買到臥鋪票。營業(yè)員抱歉地對我們說:“到火車上找列車員想想辦法,補600比利時法郎(當時約合17美元),也許能行?!钡搅嘶疖嚫?,我們遵照列車員的指點到某一車廂,找了間空廂房。坐定良久也未見他人進來,便不客氣地全部占用了。廂房里上下各有兩排軟長椅,上邊兩排是能夠活動折疊的,我們把下邊兩排權(quán)當床鋪使,非常實用,空間也不小。
夜行火車的票價比白天的便宜,另外節(jié)省了一夜旅館費,還爭取了時間。翌日一早便抵達目的地了。
乘夜行火車論舒適要數(shù)在芬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人口稀少,生活水平高,這點在列車上也有所體現(xiàn)。車廂里乘客不多,設施齊全。在兩人廂房里,設正規(guī)的上下兩個鋪位,有帶熱水的洗手池,配備了毛巾與擦手巾,還提供免費的飲料。車廂兩頭的廁所不小,一個約4平方米,另一個約5平方米,給人寧靜整潔的印象。
當然,西歐國家也不盡然,意大利的鐵路交通就處處顯得擁擠。那年去意大利游覽,坐火車從威尼斯到佛羅倫薩到羅馬,一路上臥鋪車廂里全滿,座席車廂里擠滿了人,連過道里都坐著乘客。許多人扛的是那種質(zhì)量并不好的紅白相間的纖維箱包,似乎在“跑單幫”,同我國中小城市間火車上的情景一樣。這樣的車廂里廁所之臟是可想而知了。大城市之間的距離遠,往返列車至少是兩小時一趟,高速火車的票價要比普通火車的貴??磥硪獯罄蔫F路交通投入不像其他西歐國家多。另外,車廂里人聲嘈雜,說話聲、談笑聲不斷。
不過,乘意大利夜行火車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印象最深刻的是列車上發(fā)的一次性蓋被和床單。不知是哪家公司開發(fā)的新產(chǎn)品,都是紙質(zhì)產(chǎn)品,可能是加了點棉絮。初秋的夜晚,車廂里暖融融的,蓋上紙做的被子,正合適。
閃電般的“歐洲之星”不賺錢
往返于英國、法國、比利時3國都市間的“歐洲之星”高速火車,是當今火車車速之最。
這種火車承擔著特殊任務———穿越英吉利海峽隧道。它的設計與裝飾不同尋常。車身呈灰色,上面印著三道黃顏色的飄逸細帶。機車似子彈頭,給人非常輕巧、迅疾的印象。車廂里整潔明亮,座位間隔寬敞。列車一般情況下時速達300公里,進出海底隧道時減速,不過時速也有150公里。記得當時我想盡量感覺高速,然而除了看到車窗外飛速掠過的景物,沒有任何別的感覺。列車行駛平穩(wěn),密封性能好,噪音很小。有的人上車后就安然地打開電腦辦公。隧道全長50公里,海床以下部分為38公里。列車駛進引隧道后不久,窗外便一片漆黑,除了疾速向后掠去的照明燈之類的一絲亮光和隱約可見的電纜之類的東西外,什么也看不清。當你坐在車廂里時,很難想象列車是在海底行進,而列車上方不遠處就是波濤洶涌的海洋。
西歐國家耗費巨資建造這條海底隧道,意在把英國和歐洲大陸聯(lián)接起來,更好融合,加速發(fā)展。然而英國擔心大量移民通過英吉利海峽隧道涌入英國,帶來諸多社會問題,因此過隧道設有限制,特別是對非歐盟國家公民。迄今,“歐洲之星”的營業(yè)狀況并不理想,我們乘坐的那趟列車充其量不過接納了一半乘客。
乘火車上班很方便
西歐人都以車代步。大凡年滿18周歲的男女青年都會駕車。但是在許多時候,特別是上下班的高峰時間,馬路上非常擁擠,車輛堵塞現(xiàn)象十分嚴重。于是住地離火車站不遠者或不愿浪費時間想讀點書的人便改乘火車,尤其是在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德國、英國等國,這種現(xiàn)象比較普遍。
這些國家的鐵路交通都很發(fā)達。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火車車次多,城市間的火車往返往往都是一小時一趟,既快捷又準時,不誤事。買票方便,什么時候到火車站都能買到票,機動性很大。普通票的有效往返期限一般為兩個月,哪天乘坐都可以,而且不定車廂和座位,比較自由?;疖囌就黄囌?、有軌電車站、地鐵站聯(lián)接,換乘十分便當。關(guān)于票價,實行的是多元化機制。購往返票比購單程票便宜,這是一種促銷方式;提前一定天數(shù)購票享有優(yōu)惠,購周末票特別是周末往返票享有的優(yōu)惠比較多;購高速火車票比普通火車票省錢,特別是小車廂即4排長椅8個坐位車廂的票。有一回我乘火車去巴黎出差,買的就是高速小車廂的票,比正規(guī)車廂的票少花了35%左右。記得那次8位乘客互相打招呼后,其中一位法國人幽默地說:“今天我們8人都是特權(quán)階層,花錢少但很舒適。”不過,這種票非常槍手,往往得提前兩周預訂,是既定日子又定時間和座位,特別受商人青睞。有時行程匆匆,上了火車也能買到票,就是總體票價要貴15%左右。外國記者享受減費待遇,比如駐布魯塞爾的外國記者在比利時境內(nèi)乘火車可以減價75%.此外,學生享有優(yōu)惠,比如英國的學生票價為成人票價的60%;老年人、殘疾人及難民均可享受一定比例的減免。
夜行火車舒適又寬敞
一次偶然的機會,使我增長了對西歐夜行火車的見識。
那次是到法國西南部出差,臨時決定的。購買高速火車票肯定來不及了。朋友建議我們乘夜行火車。在布魯塞爾火車站,我們打聽到有直達慢車,每星期開兩趟,我們正好能趕上一趟,但沒能買到臥鋪票。營業(yè)員抱歉地對我們說:“到火車上找列車員想想辦法,補600比利時法郎(當時約合17美元),也許能行?!钡搅嘶疖嚫?,我們遵照列車員的指點到某一車廂,找了間空廂房。坐定良久也未見他人進來,便不客氣地全部占用了。廂房里上下各有兩排軟長椅,上邊兩排是能夠活動折疊的,我們把下邊兩排權(quán)當床鋪使,非常實用,空間也不小。
夜行火車的票價比白天的便宜,另外節(jié)省了一夜旅館費,還爭取了時間。翌日一早便抵達目的地了。
乘夜行火車論舒適要數(shù)在芬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人口稀少,生活水平高,這點在列車上也有所體現(xiàn)。車廂里乘客不多,設施齊全。在兩人廂房里,設正規(guī)的上下兩個鋪位,有帶熱水的洗手池,配備了毛巾與擦手巾,還提供免費的飲料。車廂兩頭的廁所不小,一個約4平方米,另一個約5平方米,給人寧靜整潔的印象。
當然,西歐國家也不盡然,意大利的鐵路交通就處處顯得擁擠。那年去意大利游覽,坐火車從威尼斯到佛羅倫薩到羅馬,一路上臥鋪車廂里全滿,座席車廂里擠滿了人,連過道里都坐著乘客。許多人扛的是那種質(zhì)量并不好的紅白相間的纖維箱包,似乎在“跑單幫”,同我國中小城市間火車上的情景一樣。這樣的車廂里廁所之臟是可想而知了。大城市之間的距離遠,往返列車至少是兩小時一趟,高速火車的票價要比普通火車的貴??磥硪獯罄蔫F路交通投入不像其他西歐國家多。另外,車廂里人聲嘈雜,說話聲、談笑聲不斷。
不過,乘意大利夜行火車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印象最深刻的是列車上發(fā)的一次性蓋被和床單。不知是哪家公司開發(fā)的新產(chǎn)品,都是紙質(zhì)產(chǎn)品,可能是加了點棉絮。初秋的夜晚,車廂里暖融融的,蓋上紙做的被子,正合適。
閃電般的“歐洲之星”不賺錢
往返于英國、法國、比利時3國都市間的“歐洲之星”高速火車,是當今火車車速之最。
這種火車承擔著特殊任務———穿越英吉利海峽隧道。它的設計與裝飾不同尋常。車身呈灰色,上面印著三道黃顏色的飄逸細帶。機車似子彈頭,給人非常輕巧、迅疾的印象。車廂里整潔明亮,座位間隔寬敞。列車一般情況下時速達300公里,進出海底隧道時減速,不過時速也有150公里。記得當時我想盡量感覺高速,然而除了看到車窗外飛速掠過的景物,沒有任何別的感覺。列車行駛平穩(wěn),密封性能好,噪音很小。有的人上車后就安然地打開電腦辦公。隧道全長50公里,海床以下部分為38公里。列車駛進引隧道后不久,窗外便一片漆黑,除了疾速向后掠去的照明燈之類的一絲亮光和隱約可見的電纜之類的東西外,什么也看不清。當你坐在車廂里時,很難想象列車是在海底行進,而列車上方不遠處就是波濤洶涌的海洋。
西歐國家耗費巨資建造這條海底隧道,意在把英國和歐洲大陸聯(lián)接起來,更好融合,加速發(fā)展。然而英國擔心大量移民通過英吉利海峽隧道涌入英國,帶來諸多社會問題,因此過隧道設有限制,特別是對非歐盟國家公民。迄今,“歐洲之星”的營業(yè)狀況并不理想,我們乘坐的那趟列車充其量不過接納了一半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