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問題:保守,不圖思變

字號:

加拿大對許多新移民來說,似乎正在成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加拿大的問題在哪里?用一句話表示,就是保守,不圖思變。加拿大人口不多,但是做什么事情都顯得懶惰,害怕變化,一直到忍無可忍的程度,就爆發(fā)一次非理性的憤怒宣泄。加拿大的這一特點在政治上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要么容忍長期的一黨獨大,要么就投下令政治鐘擺急劇動蕩的意氣用事票,而不懂得讓權力彼此制衡,讓健康的政黨輪替成為常態(tài)。政治是如此,經(jīng)濟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最近的調查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知道,面對中國和印度的經(jīng)濟崛起,全球主要國家都進行了適當?shù)慕?jīng)濟結構調整,在中國印度搶灘登陸,分食大餅。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歐盟國家,對華貿易和投資量都迅速上升,成長都以百分之四十五十六十來計算,只有加拿大落在后面。只能眼巴巴地等著分美國經(jīng)濟好轉起來的殘羹剩飯。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加拿大的當權者把這種狀況歸咎于對亞洲貿易的人才培養(yǎng)來不及。
    事實上,加拿大有的對亞洲貿易的人才庫存,那就是數(shù)以百萬計的高質量亞洲移民。僅以華人來講,加拿大有學歷高的大陸移民,有打工經(jīng)驗素質和管理經(jīng)驗的香港移民,有最吃得起苦同時具有中小企業(yè)背景的臺灣移民,說加拿大缺乏對亞洲貿易的人才,實在是不把移民放在眼里的心態(tài)暴露。借口沒有用,不好好利用中國等亞洲國家經(jīng)濟崛起形勢的背后,還是加拿大的懶惰保守心理作祟。難道加拿大真的只有落到二等三等國家之后,才能幡然猛醒嗎?
    當然,批評政府無視亞洲移民,不懂得使用移民人才沒有錯,亞洲移民常常有懷才不遇的怨嘆;但另一方面,亞洲移民也要爭氣,既要克服坐等“伯樂”的消極心態(tài),更要自尊自強,不要動不動窩里斗,把亞洲坑蒙拐騙的那套陋習籍著多元文化的保護傘帶進來,讓別人看著笑話,讓自己也不尊重自己。要讓別人識貨和相信,自己就得有些格調。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對加拿大政府說,你們浪費人才,就是對移民的侮辱,對加拿大國家利益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