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生 晶菁
這個星期五至星期日,我們?nèi)チ说聡坎ㄌm邊境的一個英式園林,做科考作業(yè)。
這次我們的作業(yè)是在園林里自選地點建個祈禱室,一個讓人休息和思考或者祈禱的地方。形式可以是很現(xiàn)代的,和傳統(tǒng)教堂可以完全無關系。
活動安排顯示出德國教育的靈活性和德國學生的活動能力。
星期五晚我們到了園林附近的客房,晚飯后小休片刻,大家都聚集在一個小會議室,圍桌子坐了一圈,老師在桌面上準備了各種零食,薯片餅干等,給大家吃。之后大家開始輪流介紹事先畫好的一個表現(xiàn)記憶中比較深刻的空間的圖,每個人說完,老師都會給意見,聽者也不時交流。氣氛很輕松,邊吃,邊笑,邊討論。
第二天9點,大家陸續(xù)到達園林,我們各自租了單車后,老師布置第一道作業(yè):“進行一個'孤獨'的單車漫游,尋找三個不同的氣氛,在三張卡片上表現(xiàn)出來,12點在這里集合”。
孤獨的單車漫游,言下之意就是不要結(jié)伴,要單獨思考。園林規(guī)劃得很有層次,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景象。正臨秋天,樹有的紅色有的金黃色,很美。因為園林規(guī)劃者會把常綠植物和季節(jié)變化的植物按照一定層次安排,所以看上去顏色顯得更有味道。
中午集合后,大家都把卡片攤在地上,老師選出幾個抽象和特別的,讓作者解釋一下想法。我畫的比較寫實,沒被選中。
短評后,老師布置第二道作業(yè):“在園林里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安置你的祈禱室,周圍的環(huán)境如何,從你的教堂往外會看到什么,畫出自己的草案和思考過程?!?BR> 這個時間很長,有4個多小時。目的是讓我們對自己的設計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有進一步的思考……后來我在一個池塘邊找了一片適合我腦中草案的地方,開始畫圖。
飯后又是在那間會議室,大家把自己的圖貼在墻上。老師找出一張園林的地圖,大家輪流用紅筆點出自己選的地方,便發(fā)現(xiàn)某一片被選中的頻率比較高,老師就讓選那里的人來介紹自己的想法,其中有我。
點評后開始布置第三道作業(yè):“做個表現(xiàn)自己草案的模型,明天在現(xiàn)場拍照,要的不是建筑模型,而是表現(xiàn)自己設計精華的模型?!?BR> 第三天早上,又是9點,開始布置第四道作業(yè):“進一步思考設計,畫出思考過程和設計草圖?!?BR> 昨天逛了一天,不想再逛了。直奔自己選中的那塊地,一直待到12:45.之后參觀了兩個展覽,一個是19世紀初設計這個花園的人曾經(jīng)坐著馬車在英國旅游的見聞。另一個是這個花園近兩百年來的變遷。
還沒有參觀完,老師就走了,給我很深的感觸。因為在中國,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甚至旅游團,人都是被牽著,被安排好一切。這里不是,老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安排住的地方,推薦什么是好的,什么值得看,其它都是自己的事情。
我們參觀完就回德累斯頓了,大家都期待下星期四的討論課,看看別人的設計。
這個星期五至星期日,我們?nèi)チ说聡坎ㄌm邊境的一個英式園林,做科考作業(yè)。
這次我們的作業(yè)是在園林里自選地點建個祈禱室,一個讓人休息和思考或者祈禱的地方。形式可以是很現(xiàn)代的,和傳統(tǒng)教堂可以完全無關系。
活動安排顯示出德國教育的靈活性和德國學生的活動能力。
星期五晚我們到了園林附近的客房,晚飯后小休片刻,大家都聚集在一個小會議室,圍桌子坐了一圈,老師在桌面上準備了各種零食,薯片餅干等,給大家吃。之后大家開始輪流介紹事先畫好的一個表現(xiàn)記憶中比較深刻的空間的圖,每個人說完,老師都會給意見,聽者也不時交流。氣氛很輕松,邊吃,邊笑,邊討論。
第二天9點,大家陸續(xù)到達園林,我們各自租了單車后,老師布置第一道作業(yè):“進行一個'孤獨'的單車漫游,尋找三個不同的氣氛,在三張卡片上表現(xiàn)出來,12點在這里集合”。
孤獨的單車漫游,言下之意就是不要結(jié)伴,要單獨思考。園林規(guī)劃得很有層次,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景象。正臨秋天,樹有的紅色有的金黃色,很美。因為園林規(guī)劃者會把常綠植物和季節(jié)變化的植物按照一定層次安排,所以看上去顏色顯得更有味道。
中午集合后,大家都把卡片攤在地上,老師選出幾個抽象和特別的,讓作者解釋一下想法。我畫的比較寫實,沒被選中。
短評后,老師布置第二道作業(yè):“在園林里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安置你的祈禱室,周圍的環(huán)境如何,從你的教堂往外會看到什么,畫出自己的草案和思考過程?!?BR> 這個時間很長,有4個多小時。目的是讓我們對自己的設計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有進一步的思考……后來我在一個池塘邊找了一片適合我腦中草案的地方,開始畫圖。
飯后又是在那間會議室,大家把自己的圖貼在墻上。老師找出一張園林的地圖,大家輪流用紅筆點出自己選的地方,便發(fā)現(xiàn)某一片被選中的頻率比較高,老師就讓選那里的人來介紹自己的想法,其中有我。
點評后開始布置第三道作業(yè):“做個表現(xiàn)自己草案的模型,明天在現(xiàn)場拍照,要的不是建筑模型,而是表現(xiàn)自己設計精華的模型?!?BR> 第三天早上,又是9點,開始布置第四道作業(yè):“進一步思考設計,畫出思考過程和設計草圖?!?BR> 昨天逛了一天,不想再逛了。直奔自己選中的那塊地,一直待到12:45.之后參觀了兩個展覽,一個是19世紀初設計這個花園的人曾經(jīng)坐著馬車在英國旅游的見聞。另一個是這個花園近兩百年來的變遷。
還沒有參觀完,老師就走了,給我很深的感觸。因為在中國,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甚至旅游團,人都是被牽著,被安排好一切。這里不是,老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安排住的地方,推薦什么是好的,什么值得看,其它都是自己的事情。
我們參觀完就回德累斯頓了,大家都期待下星期四的討論課,看看別人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