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______的總和。
2.可以說,醫(yī)藥學(xué)的最初胚芽就是孕生于原始人類的______之中的。
3.“______”主要指江浙菜品,還包括閩、皖、湘、鄂風(fēng)味,具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特色。
4.以今天的新疆地區(qū)為主,并兼及隴、青、藏等省區(qū)鄰近地帶構(gòu)成了歷的______文化區(qū)。
5.歷的______文化區(qū),主要包括今滇及桂、黔、川大部。
6.端午節(jié)實際上是一個健身強體、______節(jié)。
7.根據(jù)伊斯蘭教規(guī)定,穆斯林的飲食有許多禁忌______不可食。
8.從元代以后,茶文化進入了______期。
9.酒禮是飲酒的禮儀、禮節(jié),我國自古有“______”之說。
10.狹義的______,亦即于肴饌品質(zhì)評定,膳事志趣、情有獨鐘,藝有所擅的人。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2分,共20分)
1.孔子食道八字主張指的是( )。
A.色惡不食,失飪不食B.臭惡不食,失飪不食
C.食不厭精,膾不厭細D.食不厭精,不時不食
2.“富家層”在整個民族群體的圖形中所占比例大約是( )。
A. 4% B. 5%
C. 6% D. 7%
3.宋朝南遷臨安后,宮廷中南食比重逐漸增大,其特點是水產(chǎn)品比例上升,特別是( ),更是琳瑯滿目。
A.蟹饌B.蝦饌
C.魚饌D.貝饌
4.端午節(jié),時在( )。
A.農(nóng)歷四月B.農(nóng)歷五月初五
C.農(nóng)歷五月十五D.農(nóng)歷五月初十
5.送灶節(jié)在農(nóng)歷( )前后。
A.十二月二十日B.十二月二十一日
C.十二月三十日D.十二月二十四日
6.茶被人類發(fā)現(xiàn)和利用,大約有( )年的歷史。
A.二三千B.三四千
C.四五千D.五六千
7.茶中多雜它物的飲法主要是( )的習(xí)慣。
A.北方B.南方
C.西北D.華南
8.葡萄酒是以葡萄為原料,經(jīng)過釀造工藝制成的飲料酒,酒度一般在( )之間。A. 8-22度B. 10-22度
C. 10-24度D. 12-24度
9.中國自原始社會一直到( )盛行分餐制。
A.秦代B.漢唐
C.宋代D.元代
10.據(jù)1991年的初步統(tǒng)計,全世界各地由中國僑民開設(shè)的中餐館就有160000家,其中澳大利亞( )家。
A. 5500多B. 6000多
C. 6500多D. 7000多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形態(tài)特征及其演變軌跡,若從縱橫貫通歷史大時空來考察則明顯存在著以下特性( )。
A.食物原料選擇的廣泛性B.進食選擇的豐富性
C.肴饌制作的靈活性D.各區(qū)域間文化的通融性
E.區(qū)域風(fēng)格的歷史傳承性
2.唐代宮廷宴會種類較多( )等都要舉行盛大宴會。
A.宴請蕃使B.喜慶加冕C.慶功
D.祝捷E.重大節(jié)日
3.茶藝指( )等藝茶之術(shù)。
A.種茶B.選茶C.制茶
D.烹茶E.品茶
4.元宵節(jié)又稱( )。
A.元節(jié)B.燈節(jié)C.元夕節(jié)
D.上元節(jié)E.正月十五
5.基本茶類包括綠茶、紅茶及( )等。
A.烏龍茶B.白茶C.黃茶
D.黑茶E.青茶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4分) 1.“素食”
2.宮廷層飲食文化
3.煮茶法
4.酒徒
5.題壁
6.“味”
五、問答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有哪些特性
2.長江下游飲食區(qū)中的上海菜有何特點
3.果腹層飲食文化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4.宗教信仰食俗有哪些特性
5.中國酒道有什么特點
6.參加中國式宴會應(yīng)注意哪些問題
1.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______的總和。
2.可以說,醫(yī)藥學(xué)的最初胚芽就是孕生于原始人類的______之中的。
3.“______”主要指江浙菜品,還包括閩、皖、湘、鄂風(fēng)味,具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特色。
4.以今天的新疆地區(qū)為主,并兼及隴、青、藏等省區(qū)鄰近地帶構(gòu)成了歷的______文化區(qū)。
5.歷的______文化區(qū),主要包括今滇及桂、黔、川大部。
6.端午節(jié)實際上是一個健身強體、______節(jié)。
7.根據(jù)伊斯蘭教規(guī)定,穆斯林的飲食有許多禁忌______不可食。
8.從元代以后,茶文化進入了______期。
9.酒禮是飲酒的禮儀、禮節(jié),我國自古有“______”之說。
10.狹義的______,亦即于肴饌品質(zhì)評定,膳事志趣、情有獨鐘,藝有所擅的人。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2分,共20分)
1.孔子食道八字主張指的是( )。
A.色惡不食,失飪不食B.臭惡不食,失飪不食
C.食不厭精,膾不厭細D.食不厭精,不時不食
2.“富家層”在整個民族群體的圖形中所占比例大約是( )。
A. 4% B. 5%
C. 6% D. 7%
3.宋朝南遷臨安后,宮廷中南食比重逐漸增大,其特點是水產(chǎn)品比例上升,特別是( ),更是琳瑯滿目。
A.蟹饌B.蝦饌
C.魚饌D.貝饌
4.端午節(jié),時在( )。
A.農(nóng)歷四月B.農(nóng)歷五月初五
C.農(nóng)歷五月十五D.農(nóng)歷五月初十
5.送灶節(jié)在農(nóng)歷( )前后。
A.十二月二十日B.十二月二十一日
C.十二月三十日D.十二月二十四日
6.茶被人類發(fā)現(xiàn)和利用,大約有( )年的歷史。
A.二三千B.三四千
C.四五千D.五六千
7.茶中多雜它物的飲法主要是( )的習(xí)慣。
A.北方B.南方
C.西北D.華南
8.葡萄酒是以葡萄為原料,經(jīng)過釀造工藝制成的飲料酒,酒度一般在( )之間。A. 8-22度B. 10-22度
C. 10-24度D. 12-24度
9.中國自原始社會一直到( )盛行分餐制。
A.秦代B.漢唐
C.宋代D.元代
10.據(jù)1991年的初步統(tǒng)計,全世界各地由中國僑民開設(shè)的中餐館就有160000家,其中澳大利亞( )家。
A. 5500多B. 6000多
C. 6500多D. 7000多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形態(tài)特征及其演變軌跡,若從縱橫貫通歷史大時空來考察則明顯存在著以下特性( )。
A.食物原料選擇的廣泛性B.進食選擇的豐富性
C.肴饌制作的靈活性D.各區(qū)域間文化的通融性
E.區(qū)域風(fēng)格的歷史傳承性
2.唐代宮廷宴會種類較多( )等都要舉行盛大宴會。
A.宴請蕃使B.喜慶加冕C.慶功
D.祝捷E.重大節(jié)日
3.茶藝指( )等藝茶之術(shù)。
A.種茶B.選茶C.制茶
D.烹茶E.品茶
4.元宵節(jié)又稱( )。
A.元節(jié)B.燈節(jié)C.元夕節(jié)
D.上元節(jié)E.正月十五
5.基本茶類包括綠茶、紅茶及( )等。
A.烏龍茶B.白茶C.黃茶
D.黑茶E.青茶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4分) 1.“素食”
2.宮廷層飲食文化
3.煮茶法
4.酒徒
5.題壁
6.“味”
五、問答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有哪些特性
2.長江下游飲食區(qū)中的上海菜有何特點
3.果腹層飲食文化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4.宗教信仰食俗有哪些特性
5.中國酒道有什么特點
6.參加中國式宴會應(yīng)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