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程測量試題

字號: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測量工作的基準線是________.
    2.真誤差為________與觀測值之差。
    3.水準儀的操作步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1∶2000地形圖上,量得某直線的圖上距離為18.17cm,則實地長度為________m.
    5.________是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
    6.標準方向的種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測回法對某一角度觀測4測回,第3測回的水平度盤起始位置的預定值應為_______.
    8.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設在測站點的東南西北分別有A、B、C、D 4個標志,用全圓測回法觀測水平角時,以B為零方向,則盤左的觀測順序為________.
    10.高斯投影后,中央子午線即為坐標________軸。
    11.權等于1叫__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2分,共20分)
    1.我國目前采用的高程基準是( )。
    A.高斯平面直角坐標 B.1980年國家大地坐標系
    C.黃海高程系統(tǒng) D.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
    2.在三角高程測量中,采用對向觀測可以消除( )。
    A.視差的影響 B.視準軸誤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氣折光差 D.度盤刻劃誤差
    3.設對某角觀測一測回的觀測中誤差為±3″,現(xiàn)要使該角的觀測結果精度達到±1.4″,則需觀測( )個測回。
    A.2 B.3 C.4 D.5
    4.下列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中,比例尺大的是(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5.由于鋼尺的尺長誤差對距離測量所造成的誤差是( )。
    A.偶然誤差 B.系統(tǒng)誤差
    C.可能是偶然誤差也可能是系統(tǒng)誤差 D.既不是偶然誤差也不是系統(tǒng)誤差
    6.在地形圖上有高程分別為26m、27m、28m、29m、30m、31m、32m等高線,則需加粗的等高線為( )m.
    A.26、31 B.27、32 C.29 D.30
    7.高差與水平距離之( )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積
    8.航空攝影測量的外業(yè)工作包括( )。
    A.控制測量與像片判讀 B.航空攝影與控制測量
    C.航測內(nèi)業(yè) D.控制點布置與加密
    9.設AB距離為200.23m,方位角為121°23′36″,則AB的x坐標增量為( )m.
    A.-170.92 B.170.92
    C.104.30 D.-104.30
    10.水準儀的( )軸是過零點的法線。
    A.橫 B.圓水準器
    C.符合水準 D.照準部水準管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2分)
    1.豎直角
    2.真子午線方向
    3.等高距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比例尺精度的作用是什么
    3.微傾式水準儀有哪些軸線
    五、計算題(共3小題,題中有表格的直接將答案填入表中。每小題10分,共30分)
    1.導線坐標計算
    點號 改正后坐標增量(m) 坐標(m)
    △x △y x y
    A 51.324 80.735 600.100 400.200
    B
    -65.598 75.471
    C
    93.046 -44.139
    D
    -78.772 -112.067
    A
    2.設A點高程為15.023m,現(xiàn)欲測設設計高程為16.000m的B點,水準儀架在A、B之間,在A尺上讀數(shù)為a=2.340m,則B尺讀數(shù)b為多少時,才能使尺底高程為B點高程 怎樣操作才能使B樁頂部高程為設計值
    3.在1∶2000地形圖上,量得一段距離d=23.2厘米,其測量中誤差md=±0.1厘米,求該段距離的實地長度及中誤差。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工程測量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2387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鉛垂線
    2.真值
    3.安置儀器、粗略整平、對光和瞄準水準尺、精確整平、讀數(shù)
    4.363.4
    5.等高線平距
    6.真子午線方向、磁子午線方向、坐標縱軸(或中央子午線)
    7.90°
    8.后、后、前、前
    9.B、C、D、A、B
    10.縱
    11.單位權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D 2.C 3.D 4.D 5.B
    6.D 7.C 8.A 9.D 10.B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2分)
    1.在鉛垂面內(nèi)觀測目標的方向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
    2.通過地面真子午線上一點的切線方向。
    3.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差。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在布局上是由整體到局部,
    在精度上是由高級到低級,
    在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
    2.根據(jù)比例尺精度,就可在測圖時確定出量距應達到的準確程度,
    按圖上需要表示出的實地小距離來確定測圖比例尺。
    3.視準軸,水準管軸,圓水準器軸,豎軸。
    五、計算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
    點號 改正后坐標增量(m) 坐標(m)
    △x △y x y
    A
    B 651.424 480.935
    C 585.826 556.406
    D 678.872 512.267
    A 600.100 400.200
    0 0
    2.b=HA+а-HB=15.023+2.340-16.000=1.363m
    將水準尺放于B樁頂,當讀數(shù)小于b時,逐漸將B樁打下,直到讀數(shù)正好等于b為止。
    3.D=Md=2000×23.2=46400(cm)=464(m)
    mD=Mmd=±2000×0.1=±200(cm)=±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