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關(guān)于考試準備有什么想法、觀點、經(jīng)驗、甚至教訓都可以在此跟帖。我的基本內(nèi)容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 ACCA到底是怎樣的考試?
(二) 制定完善的學習計劃
(三) 課本、練習冊的使用及其他資料
(四) 培訓問題
(五) 后3門掌握用英語理解、思考、作答
(六) 考前準備和考場注意事項
(一) ACCA到底是怎樣的考試?
一直以來,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曾問過自己。對于那些從未進入ACCA考場的人來講,對ACCA考試有種畏懼感。在這里先跟大家談?wù)劊珹CCA考試到底是什么東西。雖然我親身經(jīng)歷的考試,從形式到內(nèi)容與現(xiàn)在的有所不同,但我希望我的意見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先看看考試的基本形式。所有的科目,除了1.1和1.2是50%選擇題加50%簡答題以外,其他基本上是scenario question 和 case study。越是后面的科目,case study的比重就越高。有的大題,一道就是50或60分。這類題目,一般都是有一段關(guān)于企業(yè)狀況的描述,然后讓考生回答如何解決其中的問題。小題目(20-25分) 一般就考兩三個知識點,而一個大題通常是由若干個小題組成,難度有易到難,每題5-15分,一個小題考1-2個知識點。所以,如果是一道50分的題目,可以考至少五六知識點。至于題目的內(nèi)容,這就要看出題人的水平了,他要把所有重要的知識考點設(shè)計到在一個case里面。所以,一個大的case會很長,密密麻麻兩三頁A4紙,有時候考生要花很多時間來審題??偟膩碚f,一張考卷會考到十個左右或十多個的知識點。由于是scenario question 和 case study,所以很多考生不太適應。尤其是那些免試了五六門,直接考2.4和2.5的考生。其實,就像我上面說的,由于考題是被分解的,所以還是容易to be followed。如果考生能夠根據(jù)考題給出的提示和線索就比較容易解決問題了。這方面的具體解題方法,我會在以后的帖子中再和大家討論。(2)再看看考試評分方法。ACCA每一門科目50分及格,也就是50%的準確率可以及格。但實際上真正的得分率即使低于此也可以及格。因為,ACCA采用加分制的評分方法。即,只要考生的答案有答對或答得有理的地方,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加分。分數(shù)加到50分即可以及格。而事實上,有很多case題的加分點之分數(shù)總和,甚至超過了題目本身的總分,所以即使考生的答題不到標準答案的一半,也可以及格的。這樣講有點抽象,舉個例子。3.5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和發(fā)展的2001年12月考卷的第一題??偡譃?0分,整個題目分成4個小題,分別是15,15,10,20分。而根據(jù)examiner所寫的答案和評分方法,我們可以知道,第一小題有10個加分點,共21分;第二小題有5個加分點,18分;第三小題3個加分點,共10分;第四小題3組加分點,大約有17個小點,如果真的全答出來,可以拿30分。如果我們將所有的加分點的分值相加,大約總共有80分左右。當然,所有的小題加分都有上限,即使你寫出來的答案與設(shè)計的答案完全一樣,也是只能加分加到該小題的高分值。但從答題人的角度來講,如果是50%的得分率是我們的目標的話,那么,我們只要在這80分的總分值里拿30分(即,本題60的50%)就可以了。實際的得分率只有40%左右。我研究過很多全真題,尤其是第三級的科目,大多情況如此。而第一級和第二級的考題,相對來說,實際的得分率要高一些才有機會通過50分及格線。其比例沒仔細算過,應該在40-50%之間吧。另外還有一點,由于是加分制,答錯是不加分,但也不會扣分的。就算你寫的答案實在太不靠譜,也就是本題0分。所以,考試的時候大家盡管可以暢所欲言,盡量多寫一些東西。
根據(jù)Icebaby的意思,再做幾句補充。Icebaby 說得很有道理。盡量多答題,盡量把知道的相關(guān)內(nèi)容都寫上去,是取勝的關(guān)鍵之一。從第二級開始,通常至少要做完85-90分的題目,才有機會及格。即使是不會做的題目,也應該隨便寫幾句,說不定也有一兩分。本來想把它放到第(五)部分來講的?,F(xiàn)在,先在此預告一下。
其實,我前一篇寫的意思,也并不是要大家追求很高的正確率。50%就可以及格了嘛。我是想告訴大家,ACCA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這么難,只要你掌握了考試的規(guī)律,理解了評分的方法,又有足夠的知識準備,必然是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另外,ACCA是一個注重能力和實踐經(jīng)驗的考試。除了第一級有一些選擇題外,大部分是scenario questions 和case study。所以,大家在工作學習中,要注意知識的積累,留意一些重大的經(jīng)濟事件,新的會計準則,會計行業(yè)的新動向等等。有時在答題時,也會有幫助的。閱卷老師不完全是看你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其實他們也要看你回答問題的思路,problem solving skill,你的知識面,以及知識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能力。有時,你的回答也許和書上說的不盡相同。只要你的基本方向沒有問題,答題思路條理清晰,同樣是給分的。(別忘了,評分是加分制的)
(二) 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是很重要的。有很多考生覺得自己久經(jīng)沙場,考試沒問題的。我不懷疑中國考生們的能力。但是,大部分的考生都是在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而時間的分配就顯得很重要。
(四)培訓問題
論壇上有很多人討論過這樣的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
首先,培訓班好壞并不是通過考試的條件。關(guān)鍵還是要你自己能夠認真看書和做題。有些考生是自學的,也可以通過考試。
但是,培訓班還有一個好處是幫你節(jié)省一些自己摸索苦戰(zhàn)的時間。培訓老師可以幫你把書本里的東西總結(jié)概括一下,特別是會cover所有重點的內(nèi)容。好的老師講課應該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會總結(jié)一套對付考試的經(jīng)驗。還有,你上課時老師發(fā)的資料、練習題和你自己記的notes,到考試前看一看,一定是有幫助的。
另外,培訓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你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看書、做題,交流學習資料、經(jīng)驗等等。能找到一起奮戰(zhàn)的考友,大家有個照應,要比自己孤軍奮戰(zhàn)、自己埋頭看書要好得多。
目前考到第三級的很多考生是自學的,但實際上,如果能上培訓班,不無好處。前面的好處不重復了。第三級多半是小班上課,一個老師,十多個學生。大家上課時可以多多討論,有利于鍛煉思路,并交流一下級解答問題的方法。第三級的考試,跟注重能力。如果純粹看書,而不鍛煉思路的話,考試時一上來會覺得很吃力。尤其是用英語思考和答題的能力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掌握的。在培訓中,老師會有意的去引導的。
如果你真的是自學能力不強,自制力也不強,學習時間緊而且不可支配,這鼓勵你參加培訓。另外,現(xiàn)在有一種途徑,就是新加坡跨越科技和英國BPP聯(lián)合推出的網(wǎng)絡(luò)課時,看國外大師的授課,比國內(nèi)大師更instructive,有較強的指導性,比枯燥定時的培訓好一些。有興趣的人可以和他們在國內(nèi)授權(quán)機構(gòu)聯(lián)系一下,網(wǎng)頁是www.accaworld.com 他們的信箱是rzw@eduroc.com他們上海的電話:021-52510022。
其實,培訓機構(gòu)的好壞很難比較。比如說,其實考試成績還是要看考生自己的努力。有的人不上培訓班,也能通過考試的。這和每個人復習時間、時間的管理能力、短時學習吸收能力有很大關(guān)系。再加上,每次考試的難易度略有不同,考生的臨場發(fā)揮不同,很難用一兩次的來比較培訓效果。培訓機構(gòu),關(guān)鍵是看老師的質(zhì)量如何,還有使用的輔助教材和notes怎么樣,是否對學生通過考試真的有幫助。具體的,當然要考生自己去體會和判斷。
(五)后三門的拼搏
根據(jù)大家的建議,我決定先寫關(guān)于后三門core paper的備考功略。有關(guān)如何使用英文的問題,下次繼續(xù)。后三門科目分別是: 3.5 Strategic Business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3.6 Advanced Corporate Reporting 3.7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有關(guān)的規(guī)則是這樣說的:“第三部分后三門核心課程須同時報考、同時通過。三門中若只有一門通過,則通過的這門成績也不能保留,三門課均需重考;若三門中有兩門通過,且另一門在30分至49分之間,則沒通過的那門有兩次補考機會,在隨后的兩次考試中通過,三門課亦可視為全部通過;不然,三門課均須重考?!?也就是說,三門課要一起過。如果只有一門不過且成績在30-49分,兩門過的可以保留,不過的那一門還可以補考2次。如果三門全不過,或只過一門的話,全部三門都要重新考。所以,總的來說對大多數(shù)考生這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如何能過呢?我以自己三門過的經(jīng)歷,談一些體會:
1. 還是一句老話,先做好一個周密的學習計劃。三門課,需要大約450-500小時的時間準備,相當于大約要連續(xù)22周的學習。如果是6月中旬考試3.1-3.4中的兩門,要到八月中旬才出來成績。如果從這個時候開始準備12月的core paper考試,只有四個月,時間上比較緊一些。要做到在17周的時間里,完成充分的準備,每周讀書至少要25-30小時。所以,core paper的準備要早些啟動。要是新書沒出來,可以先借一本書來看看??梢允?.5或3.7中的一門。 2. 要注意一邊看書,一邊做筆記。尤其是針對3.5這樣的以文字題為主的考試。一邊看書,一邊把一些key points或者是那些一時比較難理解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有些書上闡述的比較清楚的例題,或者是一些圖表和流程圖,我也會把它們復印下來。然后,把材料全部裝訂好,自己再準備一個目錄,考前可以再翻看。 3. 由于3.5是以文字題為主,所以,要注重在平時多用英語練習寫作。開始可以先看看練習冊上的答案。練習冊上的答案一般寫得很長,尤其是那些60分的大題目,會比較復雜。千萬不要被嚇倒了。其實,考試時候是不會要求考生寫這么多的內(nèi)容??忌灰獙懽鞯臈l理清楚、思路清晰,講到點子上就可以了。還有,在練習的時候,還要注意寫字的速度。所以,鍛煉思路的敏捷也很重要的。 4. 3.5的內(nèi)容,很多是有關(guān)所謂strategy, 好像有點玄乎。但實際上,3.5有自己的答題模式。很多時候,都是套用一些所謂的strategy model。 比如,講marketing 的題目,無外乎什么5P, 4C, positioning vs. differentiation, 等等之類的東西。要是講有關(guān)競爭力的問題,總離不開porter’s diamond。如果要分析公司內(nèi)外部的環(huán)境,為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作戰(zhàn)略分析,總是要談到SWOT 或者是 PEST或者是internal assement。講到企業(yè)機構(gòu)性發(fā)展的模式,總歸是分析franchise還是Joint Venture, centralize 還是decentralize。只要你有意識的把所有這些概念、模型、分析工具整理一下,每一種總結(jié)一張紙,基本上所有主要的大題就都“有了”。如果考試的時候,你能把相應的那張紙的內(nèi)容復述出來,再結(jié)合案例里的一些內(nèi)容,那么考個50%,肯定沒問題。 5. 3.6的內(nèi)容,其實就是合并報表和FRS兩個部分,再加上一些有關(guān)reporting環(huán)境的內(nèi)容。我的應付方法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將合并報表的方法和format弄熟。的途徑是做題。做完題目,不僅要分析錯在哪里,還有做一些筆記,比如題目里的某一個陷阱我沒注意到,就把他記下來,下次做題是就要注意,慎防又不知不覺地“跳進去了”。 二是,把所有的FRS內(nèi)容搞清楚。方法除了認真看書,將student accountant 上一些有關(guān)的文章好好看一看,那還是做題目,記筆記。沒有什么大的訣竅。但一邊記筆記,一般要整理一下。把條理好好理順,當提到每個FRS, SSAP(不知現(xiàn)在是否已被FRS取代?)或FRED, FRSSE,都要很清楚其中講的主要內(nèi)容。如果是考international stream,那么應該對每一個IAS很熟悉的。只有這樣,不完全拘泥于書本,你才有可能對所有的會計準則融會貫通,運用到考試中去。至于報告環(huán)境的問題,主要是一些關(guān)于外部環(huán)境對會計的影響的討論,和一些國際上對會計領(lǐng)域的研究發(fā)展成果等。這個往往會放在選做題里面,不做也罷。不過,有空的話還是看一下地為好。 6. 3.7的內(nèi)容一半是計算題,一半是文字題。一部分涉及財務(wù)策略,股利策略,融資策略,投資策略等,還有一些企業(yè)融資(corporate finance),風險管理,國際金融等內(nèi)容??梢越Y(jié)合上面說的所有方法。對付文字題,就是做好筆記,多做練習題,注意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和答題思路的鍛煉。對付計算題,還是以做練習題為主。把那些常用的計算模式,如discount cash flow, 計算EPS的方法等等,也是copy或記錄下來。時不時地去翻一翻,以加深印象。
總的來說,三門課一起過其實并不太難。關(guān)鍵是,你投入的精力有多少。如果你認認真真的準備了,你會有好的回報的。不過新大綱2007年12月開始對這就不再要求!
(六)再談有關(guān)課本及練習冊的使用
近看了不少其他論壇的帖子,談到關(guān)于課本和練習冊的關(guān)系。不少身邊的ACCA學員也有類似的困惑:是不是課本不重要?只要做練習冊就可以應付考試了。也有的人還問,我一天也看不了幾頁書,兩三周看下來了,是看了四五十頁,怎么辦?
其實,只要你是真正的沉下心來看,平均一天看20-30頁一定可以做到的。開始的時候,可能不太適應,但慢慢適應了,可以看得很快??磿乃俣?,也是一種習慣的結(jié)果,熟能生巧。
而且,書上的內(nèi)容,并不是一字一句都要看。ACCA不像中國的CPA考試。CPA書上的文字不但要搞清楚,還要背下來,不然很難對付考卷上的客觀題。而ACCA主要是案例分析題,需要思路清楚,融會貫通地運用基本概念。由于ACCA有不同版本的書,不同的書對同一個概念的解釋,有時文字表述是不太一樣的,所以,考卷中不可能出現(xiàn)單純讓學生復述概念的題目。所以,對付ACCA.,關(guān)鍵還是掌握一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所以,這可能是為什么練習冊顯得較為重要的原因。
我一般是先很快的瀏覽一遍書,把這門課的概要搞清楚。適當做一些筆記,在第一遍看的時候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做個記號。然后再認認真真地做練習題。對于那些以計算體為主的考試(1.2、2.3、2.4、2.5),大量的做練習題和歷年考題,比看書本身更重要。但,對于那些以論述題為主的考試(2.6、3.1、3.5等),書本上的概念、條條框框還是要熟記的,不然考試的時候,你無法運用到對題目的分析中去。
(一) ACCA到底是怎樣的考試?
(二) 制定完善的學習計劃
(三) 課本、練習冊的使用及其他資料
(四) 培訓問題
(五) 后3門掌握用英語理解、思考、作答
(六) 考前準備和考場注意事項
(一) ACCA到底是怎樣的考試?
一直以來,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曾問過自己。對于那些從未進入ACCA考場的人來講,對ACCA考試有種畏懼感。在這里先跟大家談?wù)劊珹CCA考試到底是什么東西。雖然我親身經(jīng)歷的考試,從形式到內(nèi)容與現(xiàn)在的有所不同,但我希望我的意見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先看看考試的基本形式。所有的科目,除了1.1和1.2是50%選擇題加50%簡答題以外,其他基本上是scenario question 和 case study。越是后面的科目,case study的比重就越高。有的大題,一道就是50或60分。這類題目,一般都是有一段關(guān)于企業(yè)狀況的描述,然后讓考生回答如何解決其中的問題。小題目(20-25分) 一般就考兩三個知識點,而一個大題通常是由若干個小題組成,難度有易到難,每題5-15分,一個小題考1-2個知識點。所以,如果是一道50分的題目,可以考至少五六知識點。至于題目的內(nèi)容,這就要看出題人的水平了,他要把所有重要的知識考點設(shè)計到在一個case里面。所以,一個大的case會很長,密密麻麻兩三頁A4紙,有時候考生要花很多時間來審題??偟膩碚f,一張考卷會考到十個左右或十多個的知識點。由于是scenario question 和 case study,所以很多考生不太適應。尤其是那些免試了五六門,直接考2.4和2.5的考生。其實,就像我上面說的,由于考題是被分解的,所以還是容易to be followed。如果考生能夠根據(jù)考題給出的提示和線索就比較容易解決問題了。這方面的具體解題方法,我會在以后的帖子中再和大家討論。(2)再看看考試評分方法。ACCA每一門科目50分及格,也就是50%的準確率可以及格。但實際上真正的得分率即使低于此也可以及格。因為,ACCA采用加分制的評分方法。即,只要考生的答案有答對或答得有理的地方,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加分。分數(shù)加到50分即可以及格。而事實上,有很多case題的加分點之分數(shù)總和,甚至超過了題目本身的總分,所以即使考生的答題不到標準答案的一半,也可以及格的。這樣講有點抽象,舉個例子。3.5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和發(fā)展的2001年12月考卷的第一題??偡譃?0分,整個題目分成4個小題,分別是15,15,10,20分。而根據(jù)examiner所寫的答案和評分方法,我們可以知道,第一小題有10個加分點,共21分;第二小題有5個加分點,18分;第三小題3個加分點,共10分;第四小題3組加分點,大約有17個小點,如果真的全答出來,可以拿30分。如果我們將所有的加分點的分值相加,大約總共有80分左右。當然,所有的小題加分都有上限,即使你寫出來的答案與設(shè)計的答案完全一樣,也是只能加分加到該小題的高分值。但從答題人的角度來講,如果是50%的得分率是我們的目標的話,那么,我們只要在這80分的總分值里拿30分(即,本題60的50%)就可以了。實際的得分率只有40%左右。我研究過很多全真題,尤其是第三級的科目,大多情況如此。而第一級和第二級的考題,相對來說,實際的得分率要高一些才有機會通過50分及格線。其比例沒仔細算過,應該在40-50%之間吧。另外還有一點,由于是加分制,答錯是不加分,但也不會扣分的。就算你寫的答案實在太不靠譜,也就是本題0分。所以,考試的時候大家盡管可以暢所欲言,盡量多寫一些東西。
根據(jù)Icebaby的意思,再做幾句補充。Icebaby 說得很有道理。盡量多答題,盡量把知道的相關(guān)內(nèi)容都寫上去,是取勝的關(guān)鍵之一。從第二級開始,通常至少要做完85-90分的題目,才有機會及格。即使是不會做的題目,也應該隨便寫幾句,說不定也有一兩分。本來想把它放到第(五)部分來講的?,F(xiàn)在,先在此預告一下。
其實,我前一篇寫的意思,也并不是要大家追求很高的正確率。50%就可以及格了嘛。我是想告訴大家,ACCA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這么難,只要你掌握了考試的規(guī)律,理解了評分的方法,又有足夠的知識準備,必然是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另外,ACCA是一個注重能力和實踐經(jīng)驗的考試。除了第一級有一些選擇題外,大部分是scenario questions 和case study。所以,大家在工作學習中,要注意知識的積累,留意一些重大的經(jīng)濟事件,新的會計準則,會計行業(yè)的新動向等等。有時在答題時,也會有幫助的。閱卷老師不完全是看你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其實他們也要看你回答問題的思路,problem solving skill,你的知識面,以及知識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能力。有時,你的回答也許和書上說的不盡相同。只要你的基本方向沒有問題,答題思路條理清晰,同樣是給分的。(別忘了,評分是加分制的)
(二) 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是很重要的。有很多考生覺得自己久經(jīng)沙場,考試沒問題的。我不懷疑中國考生們的能力。但是,大部分的考生都是在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而時間的分配就顯得很重要。
(四)培訓問題
論壇上有很多人討論過這樣的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
首先,培訓班好壞并不是通過考試的條件。關(guān)鍵還是要你自己能夠認真看書和做題。有些考生是自學的,也可以通過考試。
但是,培訓班還有一個好處是幫你節(jié)省一些自己摸索苦戰(zhàn)的時間。培訓老師可以幫你把書本里的東西總結(jié)概括一下,特別是會cover所有重點的內(nèi)容。好的老師講課應該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會總結(jié)一套對付考試的經(jīng)驗。還有,你上課時老師發(fā)的資料、練習題和你自己記的notes,到考試前看一看,一定是有幫助的。
另外,培訓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你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看書、做題,交流學習資料、經(jīng)驗等等。能找到一起奮戰(zhàn)的考友,大家有個照應,要比自己孤軍奮戰(zhàn)、自己埋頭看書要好得多。
目前考到第三級的很多考生是自學的,但實際上,如果能上培訓班,不無好處。前面的好處不重復了。第三級多半是小班上課,一個老師,十多個學生。大家上課時可以多多討論,有利于鍛煉思路,并交流一下級解答問題的方法。第三級的考試,跟注重能力。如果純粹看書,而不鍛煉思路的話,考試時一上來會覺得很吃力。尤其是用英語思考和答題的能力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掌握的。在培訓中,老師會有意的去引導的。
如果你真的是自學能力不強,自制力也不強,學習時間緊而且不可支配,這鼓勵你參加培訓。另外,現(xiàn)在有一種途徑,就是新加坡跨越科技和英國BPP聯(lián)合推出的網(wǎng)絡(luò)課時,看國外大師的授課,比國內(nèi)大師更instructive,有較強的指導性,比枯燥定時的培訓好一些。有興趣的人可以和他們在國內(nèi)授權(quán)機構(gòu)聯(lián)系一下,網(wǎng)頁是www.accaworld.com 他們的信箱是rzw@eduroc.com他們上海的電話:021-52510022。
其實,培訓機構(gòu)的好壞很難比較。比如說,其實考試成績還是要看考生自己的努力。有的人不上培訓班,也能通過考試的。這和每個人復習時間、時間的管理能力、短時學習吸收能力有很大關(guān)系。再加上,每次考試的難易度略有不同,考生的臨場發(fā)揮不同,很難用一兩次的來比較培訓效果。培訓機構(gòu),關(guān)鍵是看老師的質(zhì)量如何,還有使用的輔助教材和notes怎么樣,是否對學生通過考試真的有幫助。具體的,當然要考生自己去體會和判斷。
(五)后三門的拼搏
根據(jù)大家的建議,我決定先寫關(guān)于后三門core paper的備考功略。有關(guān)如何使用英文的問題,下次繼續(xù)。后三門科目分別是: 3.5 Strategic Business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3.6 Advanced Corporate Reporting 3.7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有關(guān)的規(guī)則是這樣說的:“第三部分后三門核心課程須同時報考、同時通過。三門中若只有一門通過,則通過的這門成績也不能保留,三門課均需重考;若三門中有兩門通過,且另一門在30分至49分之間,則沒通過的那門有兩次補考機會,在隨后的兩次考試中通過,三門課亦可視為全部通過;不然,三門課均須重考?!?也就是說,三門課要一起過。如果只有一門不過且成績在30-49分,兩門過的可以保留,不過的那一門還可以補考2次。如果三門全不過,或只過一門的話,全部三門都要重新考。所以,總的來說對大多數(shù)考生這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如何能過呢?我以自己三門過的經(jīng)歷,談一些體會:
1. 還是一句老話,先做好一個周密的學習計劃。三門課,需要大約450-500小時的時間準備,相當于大約要連續(xù)22周的學習。如果是6月中旬考試3.1-3.4中的兩門,要到八月中旬才出來成績。如果從這個時候開始準備12月的core paper考試,只有四個月,時間上比較緊一些。要做到在17周的時間里,完成充分的準備,每周讀書至少要25-30小時。所以,core paper的準備要早些啟動。要是新書沒出來,可以先借一本書來看看??梢允?.5或3.7中的一門。 2. 要注意一邊看書,一邊做筆記。尤其是針對3.5這樣的以文字題為主的考試。一邊看書,一邊把一些key points或者是那些一時比較難理解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有些書上闡述的比較清楚的例題,或者是一些圖表和流程圖,我也會把它們復印下來。然后,把材料全部裝訂好,自己再準備一個目錄,考前可以再翻看。 3. 由于3.5是以文字題為主,所以,要注重在平時多用英語練習寫作。開始可以先看看練習冊上的答案。練習冊上的答案一般寫得很長,尤其是那些60分的大題目,會比較復雜。千萬不要被嚇倒了。其實,考試時候是不會要求考生寫這么多的內(nèi)容??忌灰獙懽鞯臈l理清楚、思路清晰,講到點子上就可以了。還有,在練習的時候,還要注意寫字的速度。所以,鍛煉思路的敏捷也很重要的。 4. 3.5的內(nèi)容,很多是有關(guān)所謂strategy, 好像有點玄乎。但實際上,3.5有自己的答題模式。很多時候,都是套用一些所謂的strategy model。 比如,講marketing 的題目,無外乎什么5P, 4C, positioning vs. differentiation, 等等之類的東西。要是講有關(guān)競爭力的問題,總離不開porter’s diamond。如果要分析公司內(nèi)外部的環(huán)境,為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作戰(zhàn)略分析,總是要談到SWOT 或者是 PEST或者是internal assement。講到企業(yè)機構(gòu)性發(fā)展的模式,總歸是分析franchise還是Joint Venture, centralize 還是decentralize。只要你有意識的把所有這些概念、模型、分析工具整理一下,每一種總結(jié)一張紙,基本上所有主要的大題就都“有了”。如果考試的時候,你能把相應的那張紙的內(nèi)容復述出來,再結(jié)合案例里的一些內(nèi)容,那么考個50%,肯定沒問題。 5. 3.6的內(nèi)容,其實就是合并報表和FRS兩個部分,再加上一些有關(guān)reporting環(huán)境的內(nèi)容。我的應付方法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將合并報表的方法和format弄熟。的途徑是做題。做完題目,不僅要分析錯在哪里,還有做一些筆記,比如題目里的某一個陷阱我沒注意到,就把他記下來,下次做題是就要注意,慎防又不知不覺地“跳進去了”。 二是,把所有的FRS內(nèi)容搞清楚。方法除了認真看書,將student accountant 上一些有關(guān)的文章好好看一看,那還是做題目,記筆記。沒有什么大的訣竅。但一邊記筆記,一般要整理一下。把條理好好理順,當提到每個FRS, SSAP(不知現(xiàn)在是否已被FRS取代?)或FRED, FRSSE,都要很清楚其中講的主要內(nèi)容。如果是考international stream,那么應該對每一個IAS很熟悉的。只有這樣,不完全拘泥于書本,你才有可能對所有的會計準則融會貫通,運用到考試中去。至于報告環(huán)境的問題,主要是一些關(guān)于外部環(huán)境對會計的影響的討論,和一些國際上對會計領(lǐng)域的研究發(fā)展成果等。這個往往會放在選做題里面,不做也罷。不過,有空的話還是看一下地為好。 6. 3.7的內(nèi)容一半是計算題,一半是文字題。一部分涉及財務(wù)策略,股利策略,融資策略,投資策略等,還有一些企業(yè)融資(corporate finance),風險管理,國際金融等內(nèi)容??梢越Y(jié)合上面說的所有方法。對付文字題,就是做好筆記,多做練習題,注意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和答題思路的鍛煉。對付計算題,還是以做練習題為主。把那些常用的計算模式,如discount cash flow, 計算EPS的方法等等,也是copy或記錄下來。時不時地去翻一翻,以加深印象。
總的來說,三門課一起過其實并不太難。關(guān)鍵是,你投入的精力有多少。如果你認認真真的準備了,你會有好的回報的。不過新大綱2007年12月開始對這就不再要求!
(六)再談有關(guān)課本及練習冊的使用
近看了不少其他論壇的帖子,談到關(guān)于課本和練習冊的關(guān)系。不少身邊的ACCA學員也有類似的困惑:是不是課本不重要?只要做練習冊就可以應付考試了。也有的人還問,我一天也看不了幾頁書,兩三周看下來了,是看了四五十頁,怎么辦?
其實,只要你是真正的沉下心來看,平均一天看20-30頁一定可以做到的。開始的時候,可能不太適應,但慢慢適應了,可以看得很快??磿乃俣?,也是一種習慣的結(jié)果,熟能生巧。
而且,書上的內(nèi)容,并不是一字一句都要看。ACCA不像中國的CPA考試。CPA書上的文字不但要搞清楚,還要背下來,不然很難對付考卷上的客觀題。而ACCA主要是案例分析題,需要思路清楚,融會貫通地運用基本概念。由于ACCA有不同版本的書,不同的書對同一個概念的解釋,有時文字表述是不太一樣的,所以,考卷中不可能出現(xiàn)單純讓學生復述概念的題目。所以,對付ACCA.,關(guān)鍵還是掌握一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所以,這可能是為什么練習冊顯得較為重要的原因。
我一般是先很快的瀏覽一遍書,把這門課的概要搞清楚。適當做一些筆記,在第一遍看的時候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做個記號。然后再認認真真地做練習題。對于那些以計算體為主的考試(1.2、2.3、2.4、2.5),大量的做練習題和歷年考題,比看書本身更重要。但,對于那些以論述題為主的考試(2.6、3.1、3.5等),書本上的概念、條條框框還是要熟記的,不然考試的時候,你無法運用到對題目的分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