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
原因 1. 膽紅素生成較多
2. 轉運膽紅素功的能力不足
3. 肝細胞攝取未結合膽紅素能力差
4. 肝臟酶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
5. 排泄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1. 新生兒溶血癥(ABO, Rh血型不合)
2. 新生兒肝炎
3. 先天性膽道閉鎖
4. 新生兒敗血癥
5. G-6-PD缺
6. 母乳性黃疸
黃疸癥狀 生后2~3天出現(xiàn),第4~5天達高峰;足月兒2周內消退,早產(chǎn)兒延長至3~4周。 出現(xiàn)過早(多數(shù)<24小時);程度重;持續(xù)時間長;退而復現(xiàn)或進行性加重。
血清膽紅素 1. 血清總膽紅素<222μmol/L (13mg/dl)和早產(chǎn)兒<257μmol/L(15 mg/dl)2. 血清膽紅素以未結合膽紅素為主,結合膽紅素<34μmol/L (2mg/dl)。 1.血清總膽紅素>222μmol/L、早產(chǎn)兒>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過85μmol/L (5mg/dl)
2.血清結合膽紅素>34μmol/L (2mg/dl)ABO、Rh血型不合,G-6-PD缺乏,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
新生兒肝炎,兩種膽紅素均可升高結合膽紅素為主。
新生兒早期感染,未結合膽紅素為主新生兒晚期感染,結合或未結合膽紅素均升高。
全身情況 無癥狀,一般情況良好。 有癥狀,隨原發(fā)病及病情而定。
原因 1. 膽紅素生成較多
2. 轉運膽紅素功的能力不足
3. 肝細胞攝取未結合膽紅素能力差
4. 肝臟酶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
5. 排泄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1. 新生兒溶血癥(ABO, Rh血型不合)
2. 新生兒肝炎
3. 先天性膽道閉鎖
4. 新生兒敗血癥
5. G-6-PD缺
6. 母乳性黃疸
黃疸癥狀 生后2~3天出現(xiàn),第4~5天達高峰;足月兒2周內消退,早產(chǎn)兒延長至3~4周。 出現(xiàn)過早(多數(shù)<24小時);程度重;持續(xù)時間長;退而復現(xiàn)或進行性加重。
血清膽紅素 1. 血清總膽紅素<222μmol/L (13mg/dl)和早產(chǎn)兒<257μmol/L(15 mg/dl)2. 血清膽紅素以未結合膽紅素為主,結合膽紅素<34μmol/L (2mg/dl)。 1.血清總膽紅素>222μmol/L、早產(chǎn)兒>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過85μmol/L (5mg/dl)
2.血清結合膽紅素>34μmol/L (2mg/dl)ABO、Rh血型不合,G-6-PD缺乏,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
新生兒肝炎,兩種膽紅素均可升高結合膽紅素為主。
新生兒早期感染,未結合膽紅素為主新生兒晚期感染,結合或未結合膽紅素均升高。
全身情況 無癥狀,一般情況良好。 有癥狀,隨原發(fā)病及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