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關于心理學史的學習
一、簡述關于心理學史的學習內容:
1.前人關于心理現(xiàn)象的哲學觀點和具體見解。
2.前人對心理學科研究的重要發(fā)現(xiàn)與重大成就。
3.前人對心理學理論的各種爭論。
4.關于心理學與基礎學科。鄰近學科在發(fā)展上的聯(lián)系。
5.關于各國心理學在發(fā)展上的相互影響與各自的傳統(tǒng)特點。
二、簡述關于心理學史的學習意義:
1.提高學習心理學的理論水平:通過前人關于心理現(xiàn)象的哲學觀點和具體見解,可以使我們意識到心理學并非憑空產生,它與前人對心理生活長期的哲學思考有關。
2.充實心理學知識的學習。
3.增加對心理學各種學派的了解。
4.明確心理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5.總結各國心理學的歷史經驗。
心理學史的學習方法其中之一是在總結與評價中提高分析水平。
第一章 古代前期西方的心理學觀念
1.人類的知識體系是緩慢地逐漸地分化的:最初,所有知識都包括在哲學里面。后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新的科學發(fā)現(xiàn)得不斷涌現(xiàn),各門學科先后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最先分化出來的是研究不那么復雜的現(xiàn)象的學科,如力學,天文學。
2.心理現(xiàn)象比生物現(xiàn)象更復雜,所以從哲學中分出來最晚,直到19世紀后半期才取得獨立地位。
3.哲學史從古希臘開始,所以心理學史也從古希臘開始。公元前八——六世紀
4.古希臘人信奉萬物有靈論,認為世界是原來就有的,并不是誰創(chuàng)造的。萬物都是有靈性的,都有神主宰著,但這些神不是全知全能的。不過神的知識比人高,人可以祈求神的援助。
5.秘教相信人死后可以得到快樂的永生。秘教之中阿爾阜斯秘教影響
第一節(jié) 從米利都學派到埃利亞學派
一、米利都學派
1.泰勒士:米利都學派從泰勒士開始,他是古希臘“七賢”之一,
泰勒士以自然原因解釋自然,認為水是萬物的根源,萬物由水生成,消滅后復歸為水。他認為靈魂是水造成的。
2.阿那克西曼德:他是泰勒士的學生,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無限者”,無限者指無定形的物質。由無限者分出兩種互相對立的物質:熱與冷。熱的在外,冷的在內,不斷旋轉,于是形成萬物。
他模糊地猜測到世界是發(fā)展成的,生物有進化而來這些事。是具有進化論思想的人。
二、畢達哥拉斯學派
1.畢達哥拉斯:他認為,自然現(xiàn)象的基礎不是物質的始源,而是數及其關系。數構成了宇宙的“秩序”——社會“秩序”的原型。
畢達哥拉斯派認為,認識世界就是認識支配世界的數。
2.簡述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靈魂論。
答:畢達哥拉斯認為,靈魂分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理性在腦,智慧也在腦,情欲在心臟。動物只有后二者而沒有理性。只有人三者齊備,三者中只有理性是不死的。
3.畢達哥拉斯由實驗發(fā)現(xiàn)了樂器的弦長與音高的關系,能奏出和美旋律的弦長之比是整數的,這是聽覺心理學的一個發(fā)現(xiàn)。
三、愛弗斯學派與埃利亞學派
愛弗斯學派是古代西方辯證法思想的代表;埃利亞學派是古代西方形而上學思想的代表。兩派是對立的。
1.赫拉克利特:是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變化是世界萬物的本質;因為火永遠在變化,所以他以火代表萬物的根源;萬物由火生成,復歸于火。
赫拉克利特認為人的身體是土,而人的靈魂是純凈的火。
2.巴門尼德:認為只有思維。邏輯。才能達到真理,感官經驗是虛妄的;存在的是可思維的東西,不可思維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第二節(jié) 古希臘奴隸主民主制繁榮時期
一、簡述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
1.四根說:恩培多克勒將世界是變的與不變的兩種思想結合起來,認為,多樣的變化的萬物是由四種不變的物質,即他所謂的四根組成。四根是土。水?;稹?諝狻KJ為土。水?;?。空氣是不能自動組成的,必須另有物使之運動。他稱這種物為愛,憎。愛使四根結合,憎使四根分離,由此生成萬物。
2.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身體由四根構成。固體的部分是土根,液體的部分是水,維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氣,血液主要是火根;思維是血液的作用。
3.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心理特性依賴身體的構造;各人心理的不同是因為四根的配合比例的不同。他認為,演說家是舌頭的四根配合的人,藝術家是手的四根配合的人。這可以說是后來氣質與神經類型說的萌芽
4.恩培多克勒有生物進化的初步思想。他認為世界先只有未分化的生質,后來才逐漸分化。
二、安那克薩哥拉
恩培多克勒認為,一切物由土。水。火??諝馑母浜隙伞0材强怂_哥拉則認為四根本來就是混合物。世界是數目無限的小體(微種子),每個小體都含有世界一切相反的性質。如冷與熱。干與濕。明與暗等。
對于物體由于小體的比例的多少變異而產生的變化,他認為是“努斯”(即心)推動的結果。努斯是極精細的流質,如空氣。遍布于宇宙中。
三、德謨克利特
1.德謨克利特繼承并發(fā)揮留基伯的原子論認為世界只是原子與虛空。原子是永遠存在,永遠運動的,它的數目無限。無數原子在無限的空間朝一切方向運動,因撞觸而生成世界萬物。物與物間由于所含的原子數目大小。形狀。位置和排列的不同而不同。
人死時,靈魂原子完全分散,所以不存在不死的靈魂。靈魂原子遍布全身,但特別集中于感官。腦。心臟和肝臟。腦是思想的器官,心臟是意氣的器官,肝臟是欲望的器官。
2.德謨克利特認為,客觀上只有原子與虛空;顏色。滋味。冷熱等感官都是主觀的。
第三節(jié) 古希臘醫(yī)學中的心理學觀念
一、阿爾克邁翁
1.阿爾克邁翁是西方第一個從事動物解剖的人;他發(fā)現(xiàn)了視神經和中耳管。
2.阿爾克邁翁認為腦是感覺和思維的器官。
二、希波克拉底——西方醫(yī)學之父
1.他認為,一切病都是由于自然的原因,與神無關。
2.他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
3.四液說:希波克拉底將四根說系統(tǒng)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液體,粘液生于腦(水根),黃膽汁生于肝(空氣),黑膽汁生于胃(土根),血液生于心(火根)。正是這四種液體“形成了人體的性質”。羊癲風是由于腦失去了粘液
4.希波克拉底在《論水??諝夂偷赜颉芬粫校撌隽说乩憝h(huán)境,氣候等決定人的體質和民族的心理特性。
一、簡述關于心理學史的學習內容:
1.前人關于心理現(xiàn)象的哲學觀點和具體見解。
2.前人對心理學科研究的重要發(fā)現(xiàn)與重大成就。
3.前人對心理學理論的各種爭論。
4.關于心理學與基礎學科。鄰近學科在發(fā)展上的聯(lián)系。
5.關于各國心理學在發(fā)展上的相互影響與各自的傳統(tǒng)特點。
二、簡述關于心理學史的學習意義:
1.提高學習心理學的理論水平:通過前人關于心理現(xiàn)象的哲學觀點和具體見解,可以使我們意識到心理學并非憑空產生,它與前人對心理生活長期的哲學思考有關。
2.充實心理學知識的學習。
3.增加對心理學各種學派的了解。
4.明確心理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5.總結各國心理學的歷史經驗。
心理學史的學習方法其中之一是在總結與評價中提高分析水平。
第一章 古代前期西方的心理學觀念
1.人類的知識體系是緩慢地逐漸地分化的:最初,所有知識都包括在哲學里面。后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新的科學發(fā)現(xiàn)得不斷涌現(xiàn),各門學科先后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最先分化出來的是研究不那么復雜的現(xiàn)象的學科,如力學,天文學。
2.心理現(xiàn)象比生物現(xiàn)象更復雜,所以從哲學中分出來最晚,直到19世紀后半期才取得獨立地位。
3.哲學史從古希臘開始,所以心理學史也從古希臘開始。公元前八——六世紀
4.古希臘人信奉萬物有靈論,認為世界是原來就有的,并不是誰創(chuàng)造的。萬物都是有靈性的,都有神主宰著,但這些神不是全知全能的。不過神的知識比人高,人可以祈求神的援助。
5.秘教相信人死后可以得到快樂的永生。秘教之中阿爾阜斯秘教影響
第一節(jié) 從米利都學派到埃利亞學派
一、米利都學派
1.泰勒士:米利都學派從泰勒士開始,他是古希臘“七賢”之一,
泰勒士以自然原因解釋自然,認為水是萬物的根源,萬物由水生成,消滅后復歸為水。他認為靈魂是水造成的。
2.阿那克西曼德:他是泰勒士的學生,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無限者”,無限者指無定形的物質。由無限者分出兩種互相對立的物質:熱與冷。熱的在外,冷的在內,不斷旋轉,于是形成萬物。
他模糊地猜測到世界是發(fā)展成的,生物有進化而來這些事。是具有進化論思想的人。
二、畢達哥拉斯學派
1.畢達哥拉斯:他認為,自然現(xiàn)象的基礎不是物質的始源,而是數及其關系。數構成了宇宙的“秩序”——社會“秩序”的原型。
畢達哥拉斯派認為,認識世界就是認識支配世界的數。
2.簡述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靈魂論。
答:畢達哥拉斯認為,靈魂分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理性在腦,智慧也在腦,情欲在心臟。動物只有后二者而沒有理性。只有人三者齊備,三者中只有理性是不死的。
3.畢達哥拉斯由實驗發(fā)現(xiàn)了樂器的弦長與音高的關系,能奏出和美旋律的弦長之比是整數的,這是聽覺心理學的一個發(fā)現(xiàn)。
三、愛弗斯學派與埃利亞學派
愛弗斯學派是古代西方辯證法思想的代表;埃利亞學派是古代西方形而上學思想的代表。兩派是對立的。
1.赫拉克利特:是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變化是世界萬物的本質;因為火永遠在變化,所以他以火代表萬物的根源;萬物由火生成,復歸于火。
赫拉克利特認為人的身體是土,而人的靈魂是純凈的火。
2.巴門尼德:認為只有思維。邏輯。才能達到真理,感官經驗是虛妄的;存在的是可思維的東西,不可思維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第二節(jié) 古希臘奴隸主民主制繁榮時期
一、簡述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
1.四根說:恩培多克勒將世界是變的與不變的兩種思想結合起來,認為,多樣的變化的萬物是由四種不變的物質,即他所謂的四根組成。四根是土。水?;稹?諝狻KJ為土。水?;?。空氣是不能自動組成的,必須另有物使之運動。他稱這種物為愛,憎。愛使四根結合,憎使四根分離,由此生成萬物。
2.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身體由四根構成。固體的部分是土根,液體的部分是水,維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氣,血液主要是火根;思維是血液的作用。
3.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心理特性依賴身體的構造;各人心理的不同是因為四根的配合比例的不同。他認為,演說家是舌頭的四根配合的人,藝術家是手的四根配合的人。這可以說是后來氣質與神經類型說的萌芽
4.恩培多克勒有生物進化的初步思想。他認為世界先只有未分化的生質,后來才逐漸分化。
二、安那克薩哥拉
恩培多克勒認為,一切物由土。水。火??諝馑母浜隙伞0材强怂_哥拉則認為四根本來就是混合物。世界是數目無限的小體(微種子),每個小體都含有世界一切相反的性質。如冷與熱。干與濕。明與暗等。
對于物體由于小體的比例的多少變異而產生的變化,他認為是“努斯”(即心)推動的結果。努斯是極精細的流質,如空氣。遍布于宇宙中。
三、德謨克利特
1.德謨克利特繼承并發(fā)揮留基伯的原子論認為世界只是原子與虛空。原子是永遠存在,永遠運動的,它的數目無限。無數原子在無限的空間朝一切方向運動,因撞觸而生成世界萬物。物與物間由于所含的原子數目大小。形狀。位置和排列的不同而不同。
人死時,靈魂原子完全分散,所以不存在不死的靈魂。靈魂原子遍布全身,但特別集中于感官。腦。心臟和肝臟。腦是思想的器官,心臟是意氣的器官,肝臟是欲望的器官。
2.德謨克利特認為,客觀上只有原子與虛空;顏色。滋味。冷熱等感官都是主觀的。
第三節(jié) 古希臘醫(yī)學中的心理學觀念
一、阿爾克邁翁
1.阿爾克邁翁是西方第一個從事動物解剖的人;他發(fā)現(xiàn)了視神經和中耳管。
2.阿爾克邁翁認為腦是感覺和思維的器官。
二、希波克拉底——西方醫(yī)學之父
1.他認為,一切病都是由于自然的原因,與神無關。
2.他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
3.四液說:希波克拉底將四根說系統(tǒng)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液體,粘液生于腦(水根),黃膽汁生于肝(空氣),黑膽汁生于胃(土根),血液生于心(火根)。正是這四種液體“形成了人體的性質”。羊癲風是由于腦失去了粘液
4.希波克拉底在《論水??諝夂偷赜颉芬粫校撌隽说乩憝h(huán)境,氣候等決定人的體質和民族的心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