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德國大學里學生的力量

字號:

在德國大學學習,剛進校的時候有如同國內的迎新活動。一般是高年級的學生介紹專業(yè)的情況,及學生組織。每個系有自己的學生會,學校還有總的學生會,專門的辦公室。開學的時候常??匆妼W生會的沙發(fā)擺在路口,背后拉著大旗,男男女女坐在上面喝咖啡吃水果聊天,感覺十分隨意。
    不過好象還是沒有什么機會與學生組織發(fā)生聯(lián)系。他們提供便宜的租車機會,支助系里的學生會出去游玩,每個學期發(fā)行一本刊物,講講他們都做了什么。但是好象還是很遠的一件事。
    然后就發(fā)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有兩門有關會計的課,是同一個教授教。他是我們學校年輕的教授,說實話,我覺得他教得好,很有魅力。他的講課風格是從不用麥克風,而且經(jīng)常提問。他會在講臺上走來走去,很隨意地坐在桌子上或是靠在講臺旁,他不允許學生遲到,自己卻常常提前結束。我們所上的這種課德語叫做Vorlesung,意思是老師在上面講,底下的人就聽就好了。別的教授上課的時候,都是照本宣科,但是這個教授卻眾不同。但這不是教授在學生中聞名的原因。他所以出名是因為他的課,不及格的比例高達75%.而且他選用英文的教材,用德語考試。事情就發(fā)生在教授的課上。
    這個星期有兩節(jié)教授的課,第上課的時候,他就象變了一個人,不再提問,也不看學生,整堂課都是念講義,還規(guī)規(guī)矩矩地別上了麥克風。大家都在底下猜測,教授是否生病了。第二堂課,上課之前,我看到年輕的教授很痛苦是皺著眉頭,嘆了口氣。時間到了,準時上課,他還是有氣無力地趴在講臺上面念講義。上不到10分鐘,后排就有學生忍不住發(fā)問。那個學生很直接地問教授,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他講課的風格跟以前完全不同,而且再也不看我們。于是教授停下課,告訴我們他受到了學生代表的警告,不得縮短上課時間及保持如此高的不及格率。并且,他拒絕改回到以前的上課方式。他說,他已經(jīng)不只受到這種警告,但是這為嚴重,他現(xiàn)在受夠了學生代表的意見,決定按他們說的辦。教授說完了,繼續(xù)念講義。
    那個提問教授的學生,見教授如此堅決,竟然收拾書包離開教室,以示不滿。此舉得到其他學生的響應。陸續(xù)開始有人離開。不過大多數(shù)人還留在教室里面,有人開始對教授說,我們中有很多是一年級學生,沒有上過教授的課,可不可以象以前一樣講課。也有的人說,學生代表的意見不代表大多數(shù)人,我們甚至不認識學生代表。這個時候,剛才離開教室的學生,出現(xiàn)在教室后面,對大家說,這樣的課大家都不要上了。留在教室里的人也急了,不過沒有人動。越來越多的人要求教授恢復原來的風格。終于,教授取下了別在領帶上的麥克風,這個意味著和解的姿態(tài)立刻得到了學生的歡迎,大家開始鼓掌,我看到教授笑了。
    于是教授開始在講臺上演說。他說,他從來不認為,一個好老師的意思就是按時上課,準時下課,他也從來不認為,一個好老師是念講義就可以了,他的課不及格的人很多,那并不是因為他在控制及格的比例,而是因為那些人沒有達到及格的水平,他就不能給那些人及格。教授說了很久,大家一直在給他鼓勵。他漸漸恢復了活潑,開始走來走去,象以前一樣坐在了講臺旁的桌子上。我們終于又可以繼續(xù)上課了。
    令人驚奇的是,那些一開始憤而離開教室的人,全都走了回來,到原來的位子坐下。我想他們都在門口聽著,發(fā)現(xiàn)教授不用麥克風了,就又走回來。好笑,后是我們要求教授不要用麥克風。
    第二天,我們收到一封E-mail,里面是教授口中的學生組織的話。他們先說自己是什么樣組織,什么時間活動,歡迎大家參加。然后說明自己是屬于系里的學生會,與學校的學生會不相關。并且在這個學生組織里沒有人要求教授先生象那天一樣地上課。學生組織還說,上個學期,教授的確是遲到早退,還取消了部分課,結果只有2/3的Vorlesung舉行了。教授應該履行他的教職,以便學生能充分地為考試準備。
    信里通通在列舉事實,沒有一句說到教授如何如何,或是大家應該支持學生組織之類。外國學生辦起正經(jīng)事來,是就是,非就非,教授也不能就你一個人說了算。既然說到我了,就讓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深深覺得不同。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對老師的講課方式不滿,可以公開致詢,對老師的答復不滿,可以起身離開,做無聲的*。下了課,對老師不滿意,還可以有學生會出面去找老師交涉。這樣的學生,才算是做了學校的主人。教授所以可以保持他的講課風格,不是因為他是教授,而是因為大部分學生認同他的方式,支持他的舉動。這件事,對于我們這樣受著師恩深重的教育長大的人來說,真是很大的沖擊。我想這是對的,有分歧才會有提高,有不滿才會有進步。德國學生的舉動,讓我明白什么是教育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