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德朋友向我談起他們對中國人“節(jié)儉”的感想時,會忍不住透出不以為然的口氣。這種老中認識中的美德,在他們眼里卻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吝嗇”。
老中比較節(jié)省,那是不爭的事實,與“節(jié)儉”有關(guān)的趣事,在我們身邊俯拾皆是。我有位中國女友就常向我抱怨她先生出去買東西,會為了省十歐元而開車滿城跑上大半天,絕對要做到“貨比三家”以上才放心??伤麉s忘了這過程中浪費掉的汽油錢和時間﹔而在公司里上班,中午天天帶便當(dāng)?shù)拇蠖嗍侵袊恕K麄儧]有意識到,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己與其他族裔同事的交往。后來再聽他們抱怨公司里的“玻璃天花板”,自己作為中國人得不到重用升遷等等,我就有了新的理解。以他們那樣不肯隨俗入流的舉止,真是有點得了小便宜吃大虧呢﹗還有些朋友好不容易每年出去度次假,也會為了省錢,每天要在旅館里忙活?做飯炒菜。他們恰恰忘了,輕松和隨意,正是錢所買不來的。
德國人自然也有他們的省法,他們的“節(jié)流”比較積極、主動。我的德國朋友們多半動手能力較強,車子的維護保養(yǎng)、房子、院子里的活兒大多親力親為,省下的可都是大錢。反觀不少中國朋友,雖然平日里上班天天帶便當(dāng),可換個機油、做個院子,都得請人。看到朋友家里花了數(shù)千、上萬歐元請人給修整的院子,我會忍不住逗他們說,那要帶多少頓便當(dāng)才能省回這個數(shù)呢﹖他們一臉愕然,我明白他們壓根兒沒這幺算過帳。
能有錢花,總是心爽神怡的事情。人的欲望是沒有窮盡的,特別是在德國這個極端商業(yè)化的國度,各種物質(zhì)的誘惑更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沒有想要有,有了會想多,多了還要好,好了當(dāng)然要更好,果然是“知多知少難知足”。
講到花錢,在我們老中的眼里口中,老德都是“會花”的主兒。常見很多德國人在店子里買東西連物價也不看,吃、穿、用、玩的,只要是興頭上喜歡的就拿,信用卡刷起來眼都不眨一眨。剛開始以為他們也會像我們絕大部份中國人那樣,每到月底會把帳清了的,便很為他們的財務(wù)狀況擔(dān)心。
看到眼里的那些人,都是平凡一如鄰家人的德國百姓,以己及人地推算一下,就是不能相信他們那樣的花法做得到收支平衡。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真是捏著拳頭看武俠──無端端為大俠擔(dān)憂。人家的信用卡和我的信用卡完全是兩碼事兒,人家那寅吃卯糧的戲開唱了就楞沒認真想過收場。
老中比較節(jié)省,那是不爭的事實,與“節(jié)儉”有關(guān)的趣事,在我們身邊俯拾皆是。我有位中國女友就常向我抱怨她先生出去買東西,會為了省十歐元而開車滿城跑上大半天,絕對要做到“貨比三家”以上才放心??伤麉s忘了這過程中浪費掉的汽油錢和時間﹔而在公司里上班,中午天天帶便當(dāng)?shù)拇蠖嗍侵袊恕K麄儧]有意識到,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己與其他族裔同事的交往。后來再聽他們抱怨公司里的“玻璃天花板”,自己作為中國人得不到重用升遷等等,我就有了新的理解。以他們那樣不肯隨俗入流的舉止,真是有點得了小便宜吃大虧呢﹗還有些朋友好不容易每年出去度次假,也會為了省錢,每天要在旅館里忙活?做飯炒菜。他們恰恰忘了,輕松和隨意,正是錢所買不來的。
德國人自然也有他們的省法,他們的“節(jié)流”比較積極、主動。我的德國朋友們多半動手能力較強,車子的維護保養(yǎng)、房子、院子里的活兒大多親力親為,省下的可都是大錢。反觀不少中國朋友,雖然平日里上班天天帶便當(dāng),可換個機油、做個院子,都得請人。看到朋友家里花了數(shù)千、上萬歐元請人給修整的院子,我會忍不住逗他們說,那要帶多少頓便當(dāng)才能省回這個數(shù)呢﹖他們一臉愕然,我明白他們壓根兒沒這幺算過帳。
能有錢花,總是心爽神怡的事情。人的欲望是沒有窮盡的,特別是在德國這個極端商業(yè)化的國度,各種物質(zhì)的誘惑更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沒有想要有,有了會想多,多了還要好,好了當(dāng)然要更好,果然是“知多知少難知足”。
講到花錢,在我們老中的眼里口中,老德都是“會花”的主兒。常見很多德國人在店子里買東西連物價也不看,吃、穿、用、玩的,只要是興頭上喜歡的就拿,信用卡刷起來眼都不眨一眨。剛開始以為他們也會像我們絕大部份中國人那樣,每到月底會把帳清了的,便很為他們的財務(wù)狀況擔(dān)心。
看到眼里的那些人,都是平凡一如鄰家人的德國百姓,以己及人地推算一下,就是不能相信他們那樣的花法做得到收支平衡。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真是捏著拳頭看武俠──無端端為大俠擔(dān)憂。人家的信用卡和我的信用卡完全是兩碼事兒,人家那寅吃卯糧的戲開唱了就楞沒認真想過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