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

字號:

唐雎不辱使命
    一.文學(xué)常識。
    1.作者:劉向。
    劉向,西漢末年史學(xué)家。
    2.選自《戰(zhàn)國策》。是我國的國別體史書,記載了戰(zhàn)國時代各國謀臣策士言行,該書善于剖析事理,敘事生動,有一定的文學(xué)價值。
    二.文章內(nèi)容。
    1.分段:
    第一段 故事的起因,交代“唐雎使于秦”的原因;
    第二段 故事的發(fā)展,寫唐雎重申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弗敢易的觀點,抵制秦王騙局;
    第三段 故事的高潮,寫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挺劍而起”;暗示他將效仿古人,行刺秦王。
    第四段 故事的結(jié)局,寫秦王“長跪而謝之”,唐雎不辱使命。
    2.中心思想:文章通過記述唐雎以超人的膽識和雄辯之辭折服驕橫、狂妄、狡詐的秦王,打消了秦王企圖吞并安陵的妄想,終于不辱使命之事,贊頌了唐雎的機智沉著、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
    3.寫作特色:
    1)刻畫人物形象時主要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tài)與動作描寫來進行。
    2)在塑造人物形象是通過正面描寫和側(cè)面襯托相結(jié)合的方法。
    3)運用對比、反問、排比、引用典故等方法突出中心。
    三.要點
    1.人物形象唐雎:機智沉著、不畏強暴、膽識過人、善于雄辯。秦王:驕橫、狂妄、狡詐、色厲內(nèi)荏、外強中干、前倨后恭。
    2.唐雎與秦王的斗爭可分為兩個回合,簡要概括為:
    1)唐雎用受地于先王的理由,拒絕秦王易地。
    2)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決定以死相拼,捍衛(wèi)國家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