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B 2.C 3.A 4.B 5.C 6.A 7.C 8.A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B 16.C 17.A 18.A 19.D 20.A
二、填空題
l.20世紀80年代后期
2.隔離又聯接
3.10 Mb/s和 100 Mb/s自適應
4.雙絞線
5.路徑選擇
6.B/S
7.會聚子層
8.控制用戶
9.網絡核心節(jié)點
10.網絡的隔離
三、簡答及程序題
1.答案:在系統(tǒng)設計時,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內容:
建設目標、建設原則、主要技術路線、方案設計原則和設備選型原則。
2.答案:ATM層是ATM網絡的核心。它為ATM網絡中的用戶和用戶應用提供一套公共的傳輸服務。ATM層提供的基本服務是完成ATM網上用戶和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其功能可以通過ATM信元頭中的字段來體現。主要有:信元頭生成和去除、一般流量控制、聯接的分配和取消、信元復用和交換、網絡阻塞控制、匯集信元到物理接日以及從物理接口分檢信元等。
3.答案:交換器采用總線交換結構,在交換器的母板上配置了一條總線,采用時分復用技術,各個端口均可以往總線上發(fā)送幀,即各個輸入喘口所發(fā)送到總線上的幀均按時隙在總線上傳輸。對于輸出端口,當幀輸入時,根據幀的目的地址獲得輸出瑞日號,在確定的端口上輸出幀。
4.答案:在某些小的覆蓋范圍環(huán)境中(例如一個辦公室),一個集中器聯接若干個站點,不必使用光纜聯接,可以使用雙絞線(UTP或STP)。用雙絞線的網卡和集中器組成的環(huán)形網絡稱為CDDI網。
5.答案:幀擴展技術是在不改變802.3標準所規(guī)定的最小幀長度情況下提出一種解決辦法,把幀一直擴展到512字節(jié)即4096位,即若形成的幀小于512字節(jié),則在發(fā)送時要在幀的后面添上擴展位,達到512字節(jié)發(fā)送到媒體上去。
6.答案:接收的鏈路層幀長度必須足夠大,以容納最小的合法IP數據包(20字節(jié));
IP校驗和必須正確;
IP版本號必須為4;
IP包頭長度必須足夠大,以容納最小的合法IP數據包(20字節(jié));
IP數據包總長度必須足夠大,以容納IP數據包頭。
四、綜合題
1.參考答案:在10Base-T以太網建設時,必須要考慮原來已經建設的同軸電纜網絡,能夠把它們與 10Base-T系統(tǒng)聯接在一起,形成一個以太網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混合了粗纜、細纜和雙絞線三種媒體段。為了兼顧 10Base-5或10Base-2以太網系統(tǒng),需要10Base-T集線器、雙絞線、粗同軸電纜、細同軸電纜、BNC、T頭和收發(fā)器等。
在10 Base.T集線器產品上,配置了AUI及BNC聯接器。與10Base-5以太網聯接時,在集線器的AUI接口上配置一臺外置收發(fā)器聯接粗同軸電纜即可:與10Base-2以太網聯接時,在集線器的BNC接口上聯接細同軸電纜即可(圖略)。
2.參考答案:
標記交換的思想是增強廣域網的核心路由器的路由/轉發(fā)能力。
相鄰的標記交換路由器(TSR)之間的路由信息的交互都是基于網絡層的路由協議,如 EIGRP、OSPF、BGP等。路由表收斂之后,每個TSR為每條路徑指定在本地生成的標記(Tag)。路由表使用標記進行路由表查找。每個標記可以標識一條或者多條路徑的聚集,標記的分配是借助標記分配協議(TDP,Tag Distribution Protocol)來完成的。在廣域網的核心路由器中不必進行路由選擇,它只要按部就班地剝去標記的一個域即可向下轉發(fā)。
每個TSR都要求實現兩個基本的功能:
(1)基于標記的轉發(fā)/交換功能;
(2)管理互聯TSR的合法標記集。
這兩個功能是彼此獨立的,從而保證一旦其中一個功能做了改進,另一個可不必變化。同時這兩個功能也不是單純靠軟件來實現,Cisco使用硬件來實現第一個功能即轉發(fā)/交換功能以提高效率。
1.B 2.C 3.A 4.B 5.C 6.A 7.C 8.A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B 16.C 17.A 18.A 19.D 20.A
二、填空題
l.20世紀80年代后期
2.隔離又聯接
3.10 Mb/s和 100 Mb/s自適應
4.雙絞線
5.路徑選擇
6.B/S
7.會聚子層
8.控制用戶
9.網絡核心節(jié)點
10.網絡的隔離
三、簡答及程序題
1.答案:在系統(tǒng)設計時,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內容:
建設目標、建設原則、主要技術路線、方案設計原則和設備選型原則。
2.答案:ATM層是ATM網絡的核心。它為ATM網絡中的用戶和用戶應用提供一套公共的傳輸服務。ATM層提供的基本服務是完成ATM網上用戶和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其功能可以通過ATM信元頭中的字段來體現。主要有:信元頭生成和去除、一般流量控制、聯接的分配和取消、信元復用和交換、網絡阻塞控制、匯集信元到物理接日以及從物理接口分檢信元等。
3.答案:交換器采用總線交換結構,在交換器的母板上配置了一條總線,采用時分復用技術,各個端口均可以往總線上發(fā)送幀,即各個輸入喘口所發(fā)送到總線上的幀均按時隙在總線上傳輸。對于輸出端口,當幀輸入時,根據幀的目的地址獲得輸出瑞日號,在確定的端口上輸出幀。
4.答案:在某些小的覆蓋范圍環(huán)境中(例如一個辦公室),一個集中器聯接若干個站點,不必使用光纜聯接,可以使用雙絞線(UTP或STP)。用雙絞線的網卡和集中器組成的環(huán)形網絡稱為CDDI網。
5.答案:幀擴展技術是在不改變802.3標準所規(guī)定的最小幀長度情況下提出一種解決辦法,把幀一直擴展到512字節(jié)即4096位,即若形成的幀小于512字節(jié),則在發(fā)送時要在幀的后面添上擴展位,達到512字節(jié)發(fā)送到媒體上去。
6.答案:接收的鏈路層幀長度必須足夠大,以容納最小的合法IP數據包(20字節(jié));
IP校驗和必須正確;
IP版本號必須為4;
IP包頭長度必須足夠大,以容納最小的合法IP數據包(20字節(jié));
IP數據包總長度必須足夠大,以容納IP數據包頭。
四、綜合題
1.參考答案:在10Base-T以太網建設時,必須要考慮原來已經建設的同軸電纜網絡,能夠把它們與 10Base-T系統(tǒng)聯接在一起,形成一個以太網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混合了粗纜、細纜和雙絞線三種媒體段。為了兼顧 10Base-5或10Base-2以太網系統(tǒng),需要10Base-T集線器、雙絞線、粗同軸電纜、細同軸電纜、BNC、T頭和收發(fā)器等。
在10 Base.T集線器產品上,配置了AUI及BNC聯接器。與10Base-5以太網聯接時,在集線器的AUI接口上配置一臺外置收發(fā)器聯接粗同軸電纜即可:與10Base-2以太網聯接時,在集線器的BNC接口上聯接細同軸電纜即可(圖略)。
2.參考答案:
標記交換的思想是增強廣域網的核心路由器的路由/轉發(fā)能力。
相鄰的標記交換路由器(TSR)之間的路由信息的交互都是基于網絡層的路由協議,如 EIGRP、OSPF、BGP等。路由表收斂之后,每個TSR為每條路徑指定在本地生成的標記(Tag)。路由表使用標記進行路由表查找。每個標記可以標識一條或者多條路徑的聚集,標記的分配是借助標記分配協議(TDP,Tag Distribution Protocol)來完成的。在廣域網的核心路由器中不必進行路由選擇,它只要按部就班地剝去標記的一個域即可向下轉發(fā)。
每個TSR都要求實現兩個基本的功能:
(1)基于標記的轉發(fā)/交換功能;
(2)管理互聯TSR的合法標記集。
這兩個功能是彼此獨立的,從而保證一旦其中一個功能做了改進,另一個可不必變化。同時這兩個功能也不是單純靠軟件來實現,Cisco使用硬件來實現第一個功能即轉發(fā)/交換功能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