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旅游景點:虎頭關帝廟

字號:

虎頭關帝廟,建于清雍正年間,作為黑龍江省較早的清代建筑之一,1981年此處作為 中國名勝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1984年被列為縣級文物管理。1986年被省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在虎頭村正南,烏蘇里江左岸,依山傍水。西側(cè)有石矻臺階84級直達廟后山嶺之上。廟基長17米,高4.54米,木質(zhì)建筑。四周花墻,廟頂黑瓦覆蓋,重檐飛角,斗拱交錯。廟門兩側(cè)懸掛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知我者惟春秋乎;下聯(lián):乃所愿則學孔子也。廟為兩進結(jié)構(gòu),廟內(nèi)前廳八根明柱,皆雕二龍戲珠圖案,兩側(cè)兵器架上擺置著金瓜、鉞斧、朝天鐙、槍、刀、矛、戟。進入廊檐,并排四根明柱,下端石鼓做基礎,上端燕尾雕龍,迎面四幅繪有“百古圖”的閣扇。打開閣扇,便是大廟正殿,殿內(nèi)有七尊塑像——正中關羽,下有六配,左配:地藏佛、判官、關平;右配:山神、小鬼、 倉。塑像后面和左右彩屏上繪有“五龍藏云”、“趙高求壽”、“青松白鶴”、“三國圖”。
     據(jù)《清史稿》、《清朝續(xù)文獻通考》記載:雍正年間興建起關帝廟。乾隆、嘉慶、 豐年間,關帝廟均曾修復過。
     又據(jù)《吉林地理記要》記載:“設險守國, 要塞,漢族蹤跡至此最早,縣西南有關 帝廟,額提案:嘉慶己巳重修, 近漢人居住已有千年… …”  
     根據(jù)康德2年的《虎林政況》記載:“雍正年間內(nèi)地民亦多在吉林領采參憑照(俗程 龍票),跋涉遠來,及冬而返,咸以江東為落趾之地,而以江口為會集之場,久之,集人漸伙,獲利益厚,遂于江畔陡崖之間,捐資建關帝廟一座,虔誠以祀,殆昭示深山幽谷中求財全命,惟有信義是崇云?!?BR>     此廟雖小,但位于我國最東方,被譽為“東方第一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