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景教學調(diào)動學生學習自主性

字號:

一、初級(下)口語課的教學目標
    初級下學生的口語學習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因為學生從零起點的基礎學習,從掌握簡單的語法、句式到中高級班能夠進行話語篇章的自由表達,必然要經(jīng)歷一個初步的成段表達(句群)的學習和訓練過程。然而這一階段的學習,會隨著學習內(nèi)容難度的增加,使學生面臨很多困難,比如詞語量的多少、句式的掌握、句法的使用以及用漢語思維的習慣等等問題。如何讓學生肯開口,能開口成為口語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
    大家知道,口語課作為一門技能課,本身就要求一定的開口率,這也是衡量口語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初級下口語課教學內(nèi)容已由初級上初的口語練習,即一問一答式的情景對話和替換,轉(zhuǎn)向結合某一話題或情景來進行較為完整的表述,同時力求做到詞語、句式、語言點的準確。也就是說,從內(nèi)容、篇幅到結構形式,難度都有所增加,這對于學習者而言,常常會“知難而退”。通過實踐,我體會到結合這一階段學生特點,教師合理、有效地設計出一定的情景,可以盡可能地減少學生學習的難度,通過具體情景的演練和操練,啟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表達欲望,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就我校初級下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做一個簡要分析。
    二、我校初級(下)學生的特點
    1.語言知識的掌握
    大部分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漢語基本詞語,基本句式結構和一些語法知識。但口語表達大多停留在簡單的提問(對話)式的會話階段,還未涉及到表達包含一定思想感情的段落的訓練。而要完成成段表達,首先困擾學生的一個問題就是詞語量的積累問題。換句話說,詞語的貧乏是造成同學不敢或者不能完整表達他們思想的首要障礙。
    我校以華裔學生為主,他們也有一些優(yōu)勢,比如部分同學的聽說能力較強,或者有一定的語感。同時,他們一些原有的語言表達習慣,比如在語音、句式、句法方面都有欠缺和不足,甚至有些是“頑癥”,這些又會對他們接受和掌握新知識造成負面影響。
    2.交際意識強烈
    上述提到,我校學生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其中又以華裔學生為主,特定的語言背景(部分學生在家庭中多少能夠接觸到漢語),使得他們在聽說方面有一定的基礎。另外,從年齡段和教育程度來看,多數(shù)同學的學習、接受能力已不同以往,對事物的理解和分析常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在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中一些未知和新鮮的事物也會不斷地刺激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溝通欲望。這在語言學習中十分難得,對教師組織教學、展開話題也比較有利。
    3.構成的多層次
    從學生構成看,呈多層次性。
    我校以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華裔學生為主,另包括日、韓、蒙等亞洲國家的同學,少數(shù)來自其它國家和地區(qū)的留學生(也多有華裔背景),所以相近或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易于話題的理解和展開。而亞洲學生,特別是日、韓學生普遍存在的不善表達、內(nèi)向含羞的心理,又使得他們難于主動,積極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從學習目的看,呈多樣性。
    近幾年來,主動學習漢語的學生相應地增加了,這益于教學。而被動學習(多有不同原因)的學生,無疑缺少學習主動性,不利于教學。這兩種情況,很有可能在某一環(huán)境(課堂)中造成或好或壞的影響。
    4.畏難情緒普遍
    初級下學生隨著學習難度的加深,學習初期的新鮮感已被隨之而來的一種厭倦,失落的感覺所替代,畏難情緒日益增加。這是學習者尤其是語言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普遍遇到的問題。雖然他們對周圍環(huán)境,特別是生活環(huán)境還保持著一定的警覺、興趣,但是如果教學中缺少有效的教學手段,課堂上那種無精打采,打瞌睡,懶散的狀態(tài)將難以避免??谡Z課勢必會出現(xiàn)既懶得動腦又懶得動口的尷尬場面。因此,口語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引發(fā)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興趣,引導并幫助學生積極思維并敢于表達,是非常重要的。實踐證明,設定合理的、多樣的情景對于解決學生課堂上“難以啟齒”的問題很有幫助。
    三、初級(下)口語課情景教學的特點
    (一) 口語課情景教學的目標
    口語課作為一門技能課,以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為終目標。所以,口語課教學中十分講究提高學生的開口率。針對初級(下)學生學習特點,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是擺在口語教師面前一個重要而棘手的問題。情景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必然服從并服務于口語教學的宗旨。我們知道,聽和讀屬于接受和領會,是被動行為。說和寫屬于表達和應用,是主動行為??谡Z表達是一個較為復雜的語言生成過程。說話者在發(fā)話之前要在大腦中形成思想,并要根據(jù)自已的言語目的形成語料。這其間既有語言知識運用問題,也有心理問題。學生的投入程度(參與度)在一定意義上取決于學生對話題的興趣、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對話題的內(nèi)容、難度、可行性(可操作性)作出充分而準確的考慮、選擇和判斷,也就是說,課堂上某一情景設置的諸多構成因素是否準確、合理、有效,應成為教師備課時充分考慮的方面。
    正如楊惠元在《課堂教學與實踐》一書中強調(diào)的:“在課堂上貫徹‘實踐第一’和‘精講多練’的原則,教師應盡量營造真實的情景,真實的環(huán)境,模擬真實的交際,把課堂變成交際的場所”。而真實的交際的情景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際演練,就需要營造的情景具有其合理性、可操作性。我體會口語教學中通過營造的情景,讓學生多感知、多模仿,是逐漸學會正確表達的基礎。
    所謂合理性,首先要結合初級下學生的學習程度和特點,在內(nèi)容上突出交際性和實用性的特點。而這類話題本身就要求在一定的情景下完成,這一點恰好為教師設計情景提供了很好的依據(jù)。教師可以圍繞每一課的中心內(nèi)容,營造出一種或者多種相關的接近他們真實生活的情景,啟動學生大腦記憶庫中已有的語言信息,產(chǎn)生思維從而刺激之轉(zhuǎn)化為說話的欲望。在這樣的情景下,經(jīng)過教師必要的引導,既可以增強教學中的可操作性,又利于學生表達,使他們感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據(jù)”,不會產(chǎn)生無從下手的感覺,否則會影響和降低學生的表達欲望。
    (二)情景設置在口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
    1.利于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楊惠元在《課堂教學與實踐》一書中提出:“課堂教學是教師以教材為教學內(nèi)容、以課堂為教學環(huán)境,指導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活動,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相結合或者相統(tǒng)一的活動?!彼J為構成課堂教學的主要和基本的要素是“教師、學生、教材和環(huán)境”。
    作為口語課堂,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非常重要。課堂上只有教師唱“獨角戲”,這是違反對外漢語教學規(guī)律,不可取的。如何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共同完成教學目標?通過課堂實踐,我體會到,教師營造一個合理的,有效的教學場景,通過啟發(fā)和引導,讓學生感知,理解并參與到同一個情景中來。再進一步提供多種相近情景,引導學生獨立完成,終達到師生教學中的良性互動。在此過程中,教師既是指導者,又要成為參與者,以活躍課堂氣氛。
    2.利于教材內(nèi)容的消化和鞏固
    口語教學內(nèi)容的交際性和實用性,客觀上需要一定情景的輔助,而一定情景的設計又有益于教學內(nèi)容(包括詞語、句式、語言點等)的展開,可降低難度。使學生通過具體場景中的感知、學習,逐漸理解、消化,繼而得到鞏固和提高。教師在基礎操練之后,可繼續(xù)通過相關場景的布置,進一步強化學習的內(nèi)容,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
    3.利于課堂氣氛的調(diào)整,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無論什么樣的情景,都離不開一定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果)。所以情景設置的合理、準確、有趣,往往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起他們的參與熱情。而學生“興奮點”的準確把握,在于結合學生的實際,將親身經(jīng)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生活片段挖掘出來,并指導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四、口語教學中的情景設計和教學手段
    (一)情景設計的準備
    首先要考慮選擇合適的話題。所以話題的選用非常重要,場景的設計是以話題內(nèi)容為藍本。根據(jù)初級下學生的學習特點,在選擇話題內(nèi)容時有三個應該注意的方面。
    一是所選內(nèi)容的難度要適宜,初級下學生的詞匯量和語言掌握畢竟有限,如果話題較難,超出他們的程度,即使在一定的語境中也會讓學生望而卻步,增加學習的挫折感。所以如何選用內(nèi)容相當?shù)脑掝}非常重要??煽紤]緊緊圍繞課文的某一中心話題,挖掘出相關話題進而展開。應避免過多的帶有正論和辯論性的話題。
    二是所選內(nèi)容要貼近實際生活,尤以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lián)的事情為首選。特別是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或者聯(lián)系到他們所在國家的實際尋找他們的興奮點,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再有就是抓共性的話題,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必然有所不同。而涉及到人類共性的話題,比如交通、環(huán)保、教育、醫(yī)療、婚姻等等,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知無不言”、各抒己見。因為這些生活經(jīng)歷(情景)常常使學生有感而發(fā),作為大部分成年學生,在頭腦中已然存在的信息,需要提供一定外在的刺激(語境)和條件(語言知識和詞匯等)來完成。當然,與中高級學生不同,展開話題時并不要求學生做深入的探討、辯論,更多地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盡量使用所學過的語言點和詞語進行表達,以避免學生脫離話題或者漫天述說現(xiàn)象的發(fā)生。而老師對學生表述的內(nèi)容不作過多的正誤、好壞評判。
    教師課前就話題的選用,包括句式和相關詞語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的同時,可就每個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做一個預測,對其難度,弱點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的指導更有針對性。學生在表達中出現(xiàn)“卡殼”現(xiàn)象,教師可根據(jù)上下文對其表達內(nèi)容進行判斷,盡量“猜出”學生的意思,增強他們的自信,促成課堂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
    (二)情景教學的實施
    我體會,學生通過某種情景去了解,領會、感悟語言知識,比單純地被動學習和接受,效果要明顯得多。但即使學生愿意開口,在很多情況下不知道如何開口。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詞語的引入、課文的講解以及相關話題的引導三方面來逐一展開、加深。而一切既要源于教材,又要有所超越?!霸从诮滩摹笔侵敢越滩臑樗{本,基本的主要的語言點、句法、句式結構都緊扣課文,在集中操練基礎上,讓學生學會運用;“有所超越”是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相關情景,多演練、多實踐并能進行擴充性運用。
    在此,我把幾種比較有效的方法總結如下:
    1.變完成式為未完成式
    這里引用的是楊惠元教授的提法。它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目的是通過提示性的句式和結構,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維空間,將一些被動、枯燥的機械性背誦與學生通過記憶和思維來完成表達相結合,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新鮮感,提高了學生操練時的興趣。在操作中,可采用填空方式讓學生補充完整,也可采取對話體和敘述體互換方式,通過板書提示并突出重點句式和詞語,對學生的表達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2.固定句式換話題法
    在教學中,一定數(shù)量的機械操練是必要的。而單純的操練會帶來枯燥,厭煩的情緒。如果在機械操練之后,給學生一些自由表達思想的機會,既可以緩和課堂氣氛,又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適當?shù)卦黾与y度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自由補充式
    在口語課上,學生不愿意接受的是圍繞課文的機械性操練,特別是復述課文,但這又是必要的有益訓練。為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在這種比較“枯燥”的操練之余,就課文內(nèi)容進行必要的補充,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對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自主性,獲得成就感十分有益。這種情景再現(xiàn)的設計,既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氣氛,也能增強學生表達的欲望,調(diào)動了學生們在學習中的自主性。當然在講述過程中教師應予以必要的指導,以避免漫無邊際、沒完沒了、信口開河的述說。理想的狀態(tài)是讓學生既有所為又有所不為。
    4.自由闡發(fā)式
    結合課文中的某段或某句話,讓學生談談自己對一個情況或問題的態(tài)度,看法。這種做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討論之前,先給予必要的引導和啟發(fā),之后請同學分組討論,再進行個別表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三)情景導入的注意事項
    交際離不開一定的情景,在不同情景下我們說話的內(nèi)容和方式都會有所差別。對初級下的學生而言,由于受到語料、詞匯量等因素的限制,設置的情景應當簡單明了,突出內(nèi)容的交際性和實用性。同時與話題相關的詞語好提前預測以便提供給學生,盡量減少學生在表達中出現(xiàn)的詞語障礙。對表達的內(nèi)容本身不必做更多的評價,應更多地關注到語言表達本身,包括語法,句式的正確,詞語使用的準確,表達方式大體得體等等。
    在學生表達時,如果教師在事前疏于必要的引導,學生很可能會出現(xiàn)偏離話題的情況,也就是說,學生常常不按照教師的思路和教學的實際內(nèi)容表達,令教師難以掌控,也難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為避免這種偏離,教師在情景設置時,要考慮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情景的合理性,同時在課堂上對相關詞語也要給予必要的引導。比如可通過提問等方式,將相關詞語,句式以板書形式寫在黑板上,這樣會對學生的表達起到既提示又限制的作用,引導學生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北京華文學院 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