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章大綱
1.籌資與投資循環(huán)的特性
(1)憑證與會計記錄
①籌資活動的憑證和會計記錄
②投資活動的憑證和會計記錄
(2)籌資與投資循環(huán)所涉及的主要業(yè)務活動
①籌資所涉及的主要業(yè)務活動
②投資所涉及的主要業(yè)務活動
2.控制測試和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1)概述
(2)投資活動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①籌資活動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②投資活動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3.借款相關項目審計
(1)短期借款審計
①短期借款的審計目標
②短期借款的實質性程序
(2)長期借款審計
①長期借款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借款的實質性程序
(3)應付債券的審計
①應付債券的審計目標
②應付債券的實質性程序
(4)財務費用的審計
①財務費用的審計目標
②財務費用的實質性程序
4.所有者權益相關賬戶審計
(1)實收資本(股本)審計
①實收資本(股本)的審計目標
②實收資本(股本)的實質性程序
(2)資本公積的審計
①資本公積的審計目標
②資本公積的實質性程序
(3)盈余公積的審計
①盈余公積的審計目標
②盈余公積的實質性程序
(4)未分配利潤的審計
①未分配利潤的審計目標
②未分配利潤的實質性程序
(5)應付股利審計
①應付股利的審計目標
②應付股利的實質性程序
5.投資相關項目審計
(1)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
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審計
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3)持有至到期投資審計
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審計目標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實質性程序
(4)長期股權投資審計
①長期股權投資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股權投資的實質性程序
(5)投資性房地產審計
①投資性房地產的審計目標
②投資性房地產的實質性程序
(6)應收利息審計
①應收利息的審計目標
②應收利息的實質性程序
(7)投資收益審計
①投資收益的審計目標
②投資收益的實質性程序
(8)應收股利審計
①應收股利的審計目標
②應收股利的實質性程序
(9)交易性金融負債審計
①交易性金融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交易性金融負債的實質性程序
6.其他相關項目審計
(1)其他應收款審計
①其他應收款的審計目標
②其他應收款的實質性程序
(2)其他應付款審計
①其他應付款的審計目標
②其他應付款的實質性程序
(3)長期應付款的審計
①長期應付款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應付款的實質性程序
(4)預計負債審計
①預計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預計負債的實質性程序
(5)所得稅費用審計
①所得稅費用的審計目標
②所得稅費用的實質性程序
(6)遞延所得稅資產審計
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7)遞延所得稅負債審計
①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實質性程序
(8)資產減值準備審計
①資產減值準備的審計目標
②資產減值準備的實質性程序
(9)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審計
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審計目標
②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實質性程序
(10)營業(yè)外收入審計
①營業(yè)外收入的審計目標
②營業(yè)外收入的實質性程序
(11)營業(yè)外支出審計
①營業(yè)外支出的審計目標
②營業(yè)外支出的實質性程序
二、本章考點精講
本章主要包括籌資和投資兩方面內容。籌資審計內容變化較小,投資審計內容變化較大,因此本章考點會集中在投資相關項目審計上,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審計、持有至到期投資審計、長期股權投資審計以及投資性房地產審計等內容。
1.籌資與投資循環(huán)的特性
交易數(shù)量較少,但交易金額較大、注重合法性、對企業(yè)會計報表的公允反映產生較大影響。
2.控制測試和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1)概述
(2)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相關表格內容本年發(fā)生了變動,注意掌握
3.借款相關項目審計
(1)短期借款審計
①短期借款的審計目標。
②短期借款的實質性程序:
A.函證短期借款人實有數(shù);
B.對年內增加的短期借款,注冊會計師應檢查借款合同和授權批準,了解借款數(shù)額、借款條件、借款日期、還款期限、借款利率,并與相關會計記錄相核對。
C.復核短期借款利息。
(2)長期借款審計
①長期借款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借款的實質性程序:
A.了解長期借款的抵押和擔保情況;
B.向銀行右其他債權人函證重大的長期借款;
C.選擇適用的利率匡算利息支出并與財務費用的相關記錄核對,判斷被審計單位是否高估或低估利息支出,必要時進行適當調整。
(3)應付債券審計
①應付債券的審計目標。
②應付債券的實質性程序。
(4)財務費用審計
①財務費用的審計目標。
②財務費用的實質性程序。
4.所有者權益相關賬戶審計
(1)實收資本(或股本)審計
①實收資本(股本)的審計目標。
②實收資本(股本)的實質性程序。
(2)資本公積審計
①資本公積的審計目標。
②資本公積的實質性程序。
(3)盈余公積審計
①盈余公積的審計目標。
②盈余公積的實質性程序。
(4)未分配利潤審計
①未分配利潤的審計目標。
②未分配利潤的實質性程序。
(5)應付股利審計
①應付股利的審計目標。
②應付股利的實質性程序。
5.投資相關賬戶審計
(1)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
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A.對期末結存的相關交易性金融資產,向被審計單位核實其持有目的,檢查本科目核算范圍是否恰當;
B.監(jiān)盤庫存交易性金融資產;
C.復核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相關的損益計算是否準確,并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投資收益等有關數(shù)據(jù)核對。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審計
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A.獲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賬單,與明細賬核對,并檢查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B.檢查庫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并與相關賬戶余額進行核對。
C.向相關金融機構發(fā)函詢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數(shù)量,并記錄函證過程。
D.復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末公允價值是否合理,檢查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E.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公允價值回升時,檢查其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F.復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劃轉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依據(jù)是否充分,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3)持有至到期投資審計
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審計目標。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實質性程序:
A.對期末結存的持有至到期投資資產,核實被審計單位持有的目的和能力,檢查本科目核算范圍是否恰當。
B.檢查當持有目的改變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劃轉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C.確定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披露是否恰當,注意1年內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是否已重分類至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4)長期股權投資審計
①長期股權投資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股權投資的實質性程序:
A.根據(jù)有關合同的文件確認股權投資的股權比例和持有時間,檢查股權投資核算方法選擇是否正確。
B.對于重大的投資,向被投資單位函證被審計單位的投資額、持股比例及被投資單位發(fā)放股利等情況。
C.檢查在成本法和權益法下會計核算是否正確。
(5)投資性房地產審計
①投資性房地產的審計目標。
②投資性房地產的實質性程序:
A.檢查納入投資性房地產范圍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權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
B.檢查投資性房地產后續(xù)計量模式選用的依據(jù)是否充分。
C.確定投資性房地產后續(xù)選用公允價值模式政策恰當,計算復核期末計價是否正確。
D.確定投資性房地產后續(xù)計量模式的轉換是否恰當。
E.如被審計單位投資性房地產與其他資產發(fā)生相互轉換的,應審查轉換依據(jù)是否充分,是否經過有效批準;轉換日房地產成本計量是否正確,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6)應收利息審計
①應收利息的審計目標。
②應收利息的實質性程序:
A.實質性分析程序,按照不同借款類別,凈借款平均余額與平均利率的乘積,并與賬面利息收入相比較,確定兩者差異額是否合理。
B.與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等相關項目的審計結合,驗證確定應收利息的計算是否充分、正確,檢查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7)投資收益審計
①投資收益的審計目標。
②投資收益的實質性程序:
A.與以前年度投資收益比較,結合投資本期的變動情況,分析本期投資收益是否存在異?,F(xiàn)象。
B.與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等相關項目的審計結合,驗證確定投資收益的記錄是否正確,確定投資收益被記入正確的會計期間。
(8)應收股利審計
①應收股利的審計目標。
②應收股利的實質性程序:
A.對于重大的應收股利項目,必要時,向被投資單位函證并記錄。
B.關注長期未收回且金額較大的應收股利,必要時,向被投資單位函證股利支付情況,復核并記錄函證結果。
(9)交易性金融負債審計
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交易性金融負債的實質性程序——必要時,向對方單位函證。
6.其他項目審計
(1)其他應收款審計
①其他應收款的審計目標。
②其他應收款的實質性程序。
(2)其他應付款審計
①其他應付款的審計目標。
②其他應付款的實質性程序。
(3)長期應付款的審計
①長期應付款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應付款的實質性程序。
(4)預計負債審計
①預計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預計負債的被動性程序——審查或有事項確認預計負債是否滿足規(guī)定條件。
(5)所得稅費用審計
①所得稅費用的審計目標。
②所得稅費用的實質性程序:
A.審查是否按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進行所得稅核算。
B.所得稅費用是否等于當期應交所得稅與遞延所得稅費用之和。
(6)遞延所得稅資產審計
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7)遞延所得稅負債審計
①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實質性程序。
(8)資產減值損失審計
①資產減值準備的審計目標。
②資產減值準備的實質性程序。
(9)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審計
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審計目標。
②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實質性程序。
(10)營業(yè)外收入審計
①營業(yè)外收入的審計目標。
②營業(yè)外收入的實質性程序。
(11)營業(yè)外支出審計
①營業(yè)外支出的審計目標。
②營業(yè)外支出的實質性程序。
1.籌資與投資循環(huán)的特性
(1)憑證與會計記錄
①籌資活動的憑證和會計記錄
②投資活動的憑證和會計記錄
(2)籌資與投資循環(huán)所涉及的主要業(yè)務活動
①籌資所涉及的主要業(yè)務活動
②投資所涉及的主要業(yè)務活動
2.控制測試和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1)概述
(2)投資活動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①籌資活動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②投資活動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3.借款相關項目審計
(1)短期借款審計
①短期借款的審計目標
②短期借款的實質性程序
(2)長期借款審計
①長期借款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借款的實質性程序
(3)應付債券的審計
①應付債券的審計目標
②應付債券的實質性程序
(4)財務費用的審計
①財務費用的審計目標
②財務費用的實質性程序
4.所有者權益相關賬戶審計
(1)實收資本(股本)審計
①實收資本(股本)的審計目標
②實收資本(股本)的實質性程序
(2)資本公積的審計
①資本公積的審計目標
②資本公積的實質性程序
(3)盈余公積的審計
①盈余公積的審計目標
②盈余公積的實質性程序
(4)未分配利潤的審計
①未分配利潤的審計目標
②未分配利潤的實質性程序
(5)應付股利審計
①應付股利的審計目標
②應付股利的實質性程序
5.投資相關項目審計
(1)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
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審計
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3)持有至到期投資審計
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審計目標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實質性程序
(4)長期股權投資審計
①長期股權投資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股權投資的實質性程序
(5)投資性房地產審計
①投資性房地產的審計目標
②投資性房地產的實質性程序
(6)應收利息審計
①應收利息的審計目標
②應收利息的實質性程序
(7)投資收益審計
①投資收益的審計目標
②投資收益的實質性程序
(8)應收股利審計
①應收股利的審計目標
②應收股利的實質性程序
(9)交易性金融負債審計
①交易性金融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交易性金融負債的實質性程序
6.其他相關項目審計
(1)其他應收款審計
①其他應收款的審計目標
②其他應收款的實質性程序
(2)其他應付款審計
①其他應付款的審計目標
②其他應付款的實質性程序
(3)長期應付款的審計
①長期應付款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應付款的實質性程序
(4)預計負債審計
①預計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預計負債的實質性程序
(5)所得稅費用審計
①所得稅費用的審計目標
②所得稅費用的實質性程序
(6)遞延所得稅資產審計
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7)遞延所得稅負債審計
①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實質性程序
(8)資產減值準備審計
①資產減值準備的審計目標
②資產減值準備的實質性程序
(9)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審計
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審計目標
②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實質性程序
(10)營業(yè)外收入審計
①營業(yè)外收入的審計目標
②營業(yè)外收入的實質性程序
(11)營業(yè)外支出審計
①營業(yè)外支出的審計目標
②營業(yè)外支出的實質性程序
二、本章考點精講
本章主要包括籌資和投資兩方面內容。籌資審計內容變化較小,投資審計內容變化較大,因此本章考點會集中在投資相關項目審計上,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審計、持有至到期投資審計、長期股權投資審計以及投資性房地產審計等內容。
1.籌資與投資循環(huán)的特性
交易數(shù)量較少,但交易金額較大、注重合法性、對企業(yè)會計報表的公允反映產生較大影響。
2.控制測試和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1)概述
(2)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相關表格內容本年發(fā)生了變動,注意掌握
3.借款相關項目審計
(1)短期借款審計
①短期借款的審計目標。
②短期借款的實質性程序:
A.函證短期借款人實有數(shù);
B.對年內增加的短期借款,注冊會計師應檢查借款合同和授權批準,了解借款數(shù)額、借款條件、借款日期、還款期限、借款利率,并與相關會計記錄相核對。
C.復核短期借款利息。
(2)長期借款審計
①長期借款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借款的實質性程序:
A.了解長期借款的抵押和擔保情況;
B.向銀行右其他債權人函證重大的長期借款;
C.選擇適用的利率匡算利息支出并與財務費用的相關記錄核對,判斷被審計單位是否高估或低估利息支出,必要時進行適當調整。
(3)應付債券審計
①應付債券的審計目標。
②應付債券的實質性程序。
(4)財務費用審計
①財務費用的審計目標。
②財務費用的實質性程序。
4.所有者權益相關賬戶審計
(1)實收資本(或股本)審計
①實收資本(股本)的審計目標。
②實收資本(股本)的實質性程序。
(2)資本公積審計
①資本公積的審計目標。
②資本公積的實質性程序。
(3)盈余公積審計
①盈余公積的審計目標。
②盈余公積的實質性程序。
(4)未分配利潤審計
①未分配利潤的審計目標。
②未分配利潤的實質性程序。
(5)應付股利審計
①應付股利的審計目標。
②應付股利的實質性程序。
5.投資相關賬戶審計
(1)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
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A.對期末結存的相關交易性金融資產,向被審計單位核實其持有目的,檢查本科目核算范圍是否恰當;
B.監(jiān)盤庫存交易性金融資產;
C.復核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相關的損益計算是否準確,并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投資收益等有關數(shù)據(jù)核對。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審計
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A.獲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賬單,與明細賬核對,并檢查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B.檢查庫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并與相關賬戶余額進行核對。
C.向相關金融機構發(fā)函詢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數(shù)量,并記錄函證過程。
D.復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末公允價值是否合理,檢查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E.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公允價值回升時,檢查其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F.復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劃轉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依據(jù)是否充分,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3)持有至到期投資審計
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審計目標。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實質性程序:
A.對期末結存的持有至到期投資資產,核實被審計單位持有的目的和能力,檢查本科目核算范圍是否恰當。
B.檢查當持有目的改變時,持有至到期投資劃轉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C.確定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披露是否恰當,注意1年內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是否已重分類至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4)長期股權投資審計
①長期股權投資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股權投資的實質性程序:
A.根據(jù)有關合同的文件確認股權投資的股權比例和持有時間,檢查股權投資核算方法選擇是否正確。
B.對于重大的投資,向被投資單位函證被審計單位的投資額、持股比例及被投資單位發(fā)放股利等情況。
C.檢查在成本法和權益法下會計核算是否正確。
(5)投資性房地產審計
①投資性房地產的審計目標。
②投資性房地產的實質性程序:
A.檢查納入投資性房地產范圍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權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
B.檢查投資性房地產后續(xù)計量模式選用的依據(jù)是否充分。
C.確定投資性房地產后續(xù)選用公允價值模式政策恰當,計算復核期末計價是否正確。
D.確定投資性房地產后續(xù)計量模式的轉換是否恰當。
E.如被審計單位投資性房地產與其他資產發(fā)生相互轉換的,應審查轉換依據(jù)是否充分,是否經過有效批準;轉換日房地產成本計量是否正確,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6)應收利息審計
①應收利息的審計目標。
②應收利息的實質性程序:
A.實質性分析程序,按照不同借款類別,凈借款平均余額與平均利率的乘積,并與賬面利息收入相比較,確定兩者差異額是否合理。
B.與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等相關項目的審計結合,驗證確定應收利息的計算是否充分、正確,檢查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7)投資收益審計
①投資收益的審計目標。
②投資收益的實質性程序:
A.與以前年度投資收益比較,結合投資本期的變動情況,分析本期投資收益是否存在異?,F(xiàn)象。
B.與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等相關項目的審計結合,驗證確定投資收益的記錄是否正確,確定投資收益被記入正確的會計期間。
(8)應收股利審計
①應收股利的審計目標。
②應收股利的實質性程序:
A.對于重大的應收股利項目,必要時,向被投資單位函證并記錄。
B.關注長期未收回且金額較大的應收股利,必要時,向被投資單位函證股利支付情況,復核并記錄函證結果。
(9)交易性金融負債審計
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交易性金融負債的實質性程序——必要時,向對方單位函證。
6.其他項目審計
(1)其他應收款審計
①其他應收款的審計目標。
②其他應收款的實質性程序。
(2)其他應付款審計
①其他應付款的審計目標。
②其他應付款的實質性程序。
(3)長期應付款的審計
①長期應付款的審計目標。
②長期應付款的實質性程序。
(4)預計負債審計
①預計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預計負債的被動性程序——審查或有事項確認預計負債是否滿足規(guī)定條件。
(5)所得稅費用審計
①所得稅費用的審計目標。
②所得稅費用的實質性程序:
A.審查是否按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進行所得稅核算。
B.所得稅費用是否等于當期應交所得稅與遞延所得稅費用之和。
(6)遞延所得稅資產審計
①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審計目標。
②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實質性程序。
(7)遞延所得稅負債審計
①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審計目標。
②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實質性程序。
(8)資產減值損失審計
①資產減值準備的審計目標。
②資產減值準備的實質性程序。
(9)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審計
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審計目標。
②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實質性程序。
(10)營業(yè)外收入審計
①營業(yè)外收入的審計目標。
②營業(yè)外收入的實質性程序。
(11)營業(yè)外支出審計
①營業(yè)外支出的審計目標。
②營業(yè)外支出的實質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