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勞動法試題及答案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C 2.C 3.D 4.A 5.C 6.C 7.D 8.B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C
    16.C 17.D 18.C 19.C 20.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21.ABCD 22.ABC 23.ABD 24.ABCD 25.BCD
    26.ABC 27.ABCD 28.ABC 29.ABCD 30.ABCD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31.是指在實現(xiàn)社會勞動過程中依照勞動法律規(guī)范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即勞動法律關系的參加者,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它是構成勞動法律關系的第一要素。)
    32.指在一般情況下法律規(guī)定的統(tǒng)一工作時間。我國現(xiàn)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的標準工作時間。
    33.指當事人違反法律規(guī)定,訂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勞動合同。它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34.指勞動者因年老、傷病、殘疾、生育、死亡造成勞動能力喪失或失去職業(yè)崗位等客觀情況,導致經(jīng)濟困難而從國家和社會獲得補償和物質(zhì)幫助的保障制度。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5.一、國際勞工組織的特點是組織上的三方原則。即在國際勞工各種組織和會議上,各國代表團必須由政府、雇主、工人三方代表組成,參加討論,進行表決。
    二、國際勞工組織的組織機構,主要有三:
    (1)國際勞工大會;是權力機關;
    (2)理事會;是執(zhí)行機構;
    (3)國際勞工局是常設秘書處。
    此外,國際勞工組織還設有許多產(chǎn)業(yè)性、專門性、地區(qū)性的委員會
    36.勞動合同亦稱勞動契約,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為確立勞動關系,依法協(xié)商達成的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其特點有五:
    (1)勞動合同主體有特定性;
    (2)勞動合同內(nèi)容具有勞動權利、義務的統(tǒng)一性和對應性;
    (3)勞動合同客體具有單一性,即勞動行為;
    (4)勞動合同具有諾成、有償、雙務合同的特性;
    (5)勞動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質(zhì)利益關系。
    37.我國現(xiàn)行的職業(yè)技能考核的種類,依考核的目的和內(nèi)容不同,可分為以六種:
    (1)錄用考核;
    (2)轉(zhuǎn)正定級考核;
    (3)上崗、轉(zhuǎn)崗考核;
    (4)本等級考核;
    (5)升級考核;
    (6)技師任職資格考核。
    五、論述題(本大題滿分15分)
    38.有三點:
    (一)強化依法處理爭議,維護勞動關系的協(xié)調(diào),激勵雙方積極性的發(fā)揮;
    (二)通過爭議處理,加強法制宣傳,提高雙方當事人履行義務的自覺性;
    (三)及時處理爭議,維護正常生產(chǎn)(工作)秩序,保障經(jīng)濟建設和勞動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9分,共18分)
    39.(1)關于勞動合同問題:本案中,某制藥廠與王某簽訂的勞動合同合法有效。王某違反合同約定,擅自離廠,屬違約行為,理應賠償制藥廠的經(jīng)濟損失并回原廠工作。某合資企業(yè)以高新聘用王某,事前未檢查王某是否與原單位解除了勞動合同,構成了對原用人單位的侵權行為,依法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關于法律依據(jù)問題:①《勞動法》第99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②《勞動法》第102條規(guī)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關于仲裁裁定問題:①支持某制藥廠的合法要求;②王某與某合資企業(yè)賠償某制藥廠的全部經(jīng)濟損失;③王某與某合資企業(yè)簽訂的勞動合同違法,無法律效力;④王某回原用人單位繼續(xù)履行原勞動合同。
    40.一、本案涉及的職工一方當事人在30人以上,屬于集體勞動爭議。
    職工一方已推舉代表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組成特別仲裁庭,適用特別處理程序。
    二、仲裁委員會在處理該案中存在以下問題:
    (1)收到集體勞動爭議申請書8日后,才決定受理,超過了應該3日的規(guī)定。
    (2)集體勞動爭議,自仲裁庭組成之日起應15日內(nèi)結案,本案已超限。
    (3)仲裁裁決后,應向當?shù)厝嗣裾畢R報。本案未匯報即結案,不符合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