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2006年山西臨汾中考卷--文言文典型例題

字號:

【甲】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边x自《曹劌論戰(zhàn)》
    【乙】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彼竭我盈( )
    (2)望其旗靡( )
    (3)臣之妻私臣( )
    (4)今齊地方千里( )
    2.把選文中畫直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翻譯:____ 。
    (2)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 翻譯:____ 。
    3.【甲】、【乙】兩文中都有結(jié)論性的話。
    【甲】文中結(jié)論性的話是“ ____”和“ ____”。
    【乙】文中鄒忌在勸說齊威王時,運用____的方法得出的結(jié)論性的話是:____ 。
    4.根據(jù)【甲】 【乙】兩文的內(nèi)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甲】文中曹劌的智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答:____ 。
    (2)【乙】文中鄒忌成功的說服了齊王,它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
    答:____ 。
    答案:
    1.(1)充滿或士氣正旺盛;(2)倒下;(3)偏愛;(4)方圓或縱橫
    評分說明:每空一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文重點實詞的理解能力。(1)“盈”解釋為“充滿”;(2)“靡”讀mǐ,譯為“倒下”;(3)“私”在此作動詞用,解釋為“偏愛”;(4)“地方”是個古今異義詞,古義為“方圓”,今義可解釋為“本地或區(qū)域”等。
    2.(1)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勇氣衰退,第三次擊鼓勇氣已經(jīng)消失了。
    (2)全國的老百姓沒有不有求于您(大王)的。
    評分說明:意思對即可,每句2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以及古今語言轉(zhuǎn)換的能力。(4分)注意關(guān)鍵實詞的翻譯。(1)中“鼓”,名詞用作動詞,“擊鼓”,“衰”解釋為“衰退”,“竭”解釋為“枯竭、消失”;(2)句中“莫”為否定性副詞,譯為“沒有”。此句在翻譯時要注意雙重否定的句式。
    3.故克之 故逐之 設喻(類比) 王之蔽甚矣
    評分說明:每空1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的感知能力、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篩選能力。(4分)此題在答題時應扣住題干中的關(guān)鍵詞“結(jié)論性的話”“方法”等。
    4.(1)智慧表現(xiàn)在:能夠針對敵我雙方的實際,選擇恰當?shù)姆磽魰r機和追擊時機,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評分說明:意思對即可。(1分)
    (2)例: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交際社會,學會與人交往是相當重要的。說話要得體,根據(jù)不同的場合選擇說話的方式。
    評分說明:能聯(lián)系鄒忌勸說的方式,結(jié)合現(xiàn)代交際,談自己的體會,且言之成理即可。(2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以及聯(lián)系生活、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