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古今異義詞一覽(二)

字號:

1.親戚:今義:旁系親屬;古義:指父母兄弟,統(tǒng)指家里親人。例如: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妻子:今義:愛人(女方);古義:妻和子女。例如: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 (《赤壁之戰(zhàn)》) 3、中國:今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古義:中原地區(qū)。例如: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赤壁之戰(zhàn)》)
    3.非常:今義:很、大(副詞);古義:意外事故(名詞);例如: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鴻門宴》)
    4.所以:今義: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古義:①緣故(名詞);例如:余叩所以。(《獄中雜記》)②表原因的虛詞。例如: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用來,靠它來。例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師說》)
    5.不過:今義:轉(zhuǎn)折連詞,古義:不超過。例如: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 (《赤壁之戰(zhàn)》)
    6.用心:今義:讀書用功或?qū)κ驴蟿幽X筋(褒義);古義:思想意識的活動(中性)。例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勸學(xué)》)
    7.無論:今義:表條件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古義:更不必說。例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
    8.稍稍:今義:稍微;古義:漸漸地、慢慢地。例如: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9.無日:今義:不知還有多少時候,很久;古義:不久。例如: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赤壁之戰(zhàn)》)
    10.其實:今義:實際上(副詞);古義:①它的果實。例如: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晏子使楚》)②那實際情況。例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李固與黃瓊書》)
    11.春秋:今義:①春季、秋季;②時代名稱。古義:①年齡。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②一年。例如:螻蛄不知春秋。(《莊子·逍遙游》)。③書名。例如: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滕文公》)
    12.美人:今義:美貌女子;古義:歌伎、宮妃。例如: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頗藺相如列傳》)
    13.左右:今義:①大致范圍(方位詞)。②控制(動詞)。古義:侍衛(wèi)人員。例如: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
    14.結(jié)束:今義:事情做完一個過程的完結(jié)。古義:整裝。例如:婉貞于是率諸少年結(jié)束而出。 (《馮婉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