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歲首,當記者走出烏蘭巴托機場時,感覺很特別——蒙古的嚴冬沒有想象中的冷。與記者一樣,很多初到蒙古國的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的初感受也是“特別”,只是他們這種感受更復雜——對出國教學經(jīng)歷了從生疏到熱愛的變化。
初到蒙古的生疏
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愿者是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國家漢辦”)為滿足國外教學機構對漢語教師的迫切需求而派出的。2005年9月底,第一批教師志愿者來到了蒙古國。
畢業(yè)于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中文系的蒙古族姑娘王愛琴和烏日尼樂是第一批來到蒙古的教師志愿者。當她們努力說服家人、通過重重考核、滿懷熱忱地來到蒙古時,她們怎么也不會想到,首先面對的是生疏和不便。
2005年9月29日深夜,經(jīng)過一天舟車勞頓的王愛琴和烏日尼樂終于到達位于烏蘭巴托西北300多公里的額爾登特市彩虹學校。當她們進入校方安排的宿舍時,眼前的景象令她們十分意外:房間里只有一張簡陋的床,沒有被子,沒有褥子。9月的蒙古氣溫已經(jīng)很低,到達蒙古的第一天,王愛琴和烏日尼樂只能披著羽絨服睡覺。
雖然很多教師志愿者在出國前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但到了蒙古之后,艱苦的生活條件以及生活習慣的差異還是令他們感到茫然。
來自內(nèi)蒙古赤峰學院的志愿者通拉嘎在伊和扎斯克大學任教。這個學校有兩個校區(qū),通拉嘎所在的校區(qū)位于烏蘭巴托市西邊的二十一區(qū),到市區(qū)要一個小時,就是蒙古本地的老師都不愿去那里工作。來自遼寧阜新的志愿者包連豐從宿舍走到任教的勝利者中學需要20多分鐘。一到冬天,當他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來到學校時,渾身都快凍僵了。
飲食問題也困擾著大多數(shù)志愿者。由于蒙古的蔬菜稀少,很多老師都不同程度的出現(xiàn)了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遠在額爾登特的王愛琴和烏日尼要想吃蔬菜,還要提前跟商戶訂購,以便讓他們到烏蘭巴托進貨時給捎回來。一到冬天,吃飯就更成問題——因為天氣寒冷,從菜市場買的菜在路上就凍住了,如果吃不完,又很容易壞掉。
生活上的困難是對每一個人的考驗,教學上的問題則令很多志愿者感到無助。由于蒙古的漢語教學起步較晚,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完整的教學計劃。通拉嘎剛到伊和扎斯克大學時,學校雖然設立了漢語教研室,但沒有一個漢語老師?!捌匆暨€沒教完,就開始教語法,甚至是很難的句法?!蓖ɡ抡f。“勝利者學校采用的是我國江蘇的小學課本,但二年級用三年級的課本,三年級用二年級的課本。”包連豐老師說。
抓好教學贏得尊重
王愛琴則告訴記者:“大的問題是,我們將這些情況反映給校長,校長卻認為我們不適應蒙古的教學習慣?!?BR> 為了改變校長的看法,更為了對學生負責,王愛琴和烏日尼樂開始給學生補課。她們每天放學后把成績較差的學生帶回家,一個人做飯,一個人給學生補課,補完課后還挨個把學生送回家。王愛琴回憶說:“那段時間我們基本上每天晚上10點以后才能吃飯,雖然很辛苦,但看到學生不斷進步,校長的態(tài)度慢慢改變,我們還是很高興?!?BR> 為了讓家長更直觀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績,王愛琴和烏日尼樂又開始利用周末給學生們編排漢語節(jié)目,讓學生在新年晚會上當面給家長表演。2006年元旦,當家長看到孩子們動情地朗誦中國詩歌、幽默地表演中國小品后,對校長提出了一個共同的要求:“一定要把這兩個中國老師留下來!”王愛琴告訴記者,從那以后,校長就不再對漢語教學提任何意見了。
與王愛琴和烏日尼樂主抓學生成績不同,在大學任教的通拉嘎則通過舉辦中國文化節(jié)贏得學校和學生的認可。2007年4月,在我國駐蒙古大使館的幫助下,通拉嘎和其他漢語教師志愿者一起在伊和扎斯克大學舉辦了為期一周的漢語節(jié)。這是在蒙古國舉辦的規(guī)模大、檔次高的漢語系列活動。漢語節(jié)期間,烏蘭巴托3家電視臺進行了跟蹤報道,其中UBS電視臺還特地制作了40分鐘的專題節(jié)目?;顒咏Y束后不久,伊和扎斯克大學將漢語教研室升格為中文系,并任命通拉嘎為中文系主任。
一段時間過去后,除了教學工作得到認可,志愿者老師的生活條件也明顯改善。在達爾汗市彩虹學校,校長彬巴巴特爾把自己以前住的房子讓給志愿者老師??;在伊和扎斯克大學,學校經(jīng)常派車送老師去菜場買菜。
志愿者像陽光和空氣一樣重要
通過幾年的努力,漢語教師志愿者在蒙古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國駐蒙古大使館文化參贊王大奇說:“教師志愿者的奉獻精神得到了蒙方的認可,樹立了良好形象,對蒙古國漢語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F(xiàn)在,找使館聯(lián)系希望派遣志愿者的學校越來越多?!?BR> 目前,在蒙古從事漢語教學的教師志愿者已從12人增加到54人,其中36人由國家漢辦派遣,另外18人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派遣。
蒙古教文科部外事司司長額爾德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志愿者老師的工作表示感謝,他說:“漢語教師志愿者對蒙古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幫助巨大。”
下面的數(shù)字也許更能說明漢語教師志愿者發(fā)揮的作用。在蒙古大的私立大學——伊和扎斯克大學,10名漢語老師全部都是志愿者;在蒙古大的中文學?!艑W校,17名老師有8名是志愿者;在蒙古第二大城市達爾汗和第三大城市額爾登特,從事漢語教學的漢語老師都是志愿者。達爾汗彩虹學校校長彬巴巴特爾說:“中國國家漢辦和志愿者對我們的支持,就像陽光和空氣一樣重要。”
正因為漢語教師志愿者的出色工作,蒙古漢語教學的規(guī)模正在不斷擴大。2005年額爾登特彩虹學校只有39名學生,第二年就增加到了135名。伊和扎斯克大學則從2006年的13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260多人。伊和扎斯克大學外事處主任諾敏告訴記者,學校準備在2009年成立獨立的漢語學院和漢語培訓中心。有7個志愿者老師任教的查斯特學校校長阿如娜則告訴記者,學校新買了2公頃土地,正準備擴大招生規(guī)模。
據(jù)王大奇參贊介紹,漢語在蒙古已經(jīng)成為僅次于英語的第二大外語。
推廣漢語更傳播友誼
額爾德尼司長認為,志愿者老師不僅滿足了蒙古學校漢語教學的需求,也促進了兩國的友誼。
在額爾登特的3年里,王愛琴和烏日尼樂每年都要從本就不夠充裕的志愿者津貼中拿出100美元,給當?shù)毓聝涸旱暮⒆觽冑I禮物。她們的舉動讓孤兒院的負責人感動不已:“沒想到中國老師這么好啊!”
現(xiàn)在,王愛琴和烏日尼樂已經(jīng)在當?shù)匦∮忻麣?,?jīng)常有人慕名而來請她們翻譯中文資料。當每次翻譯完對方要掏錢表示感謝的時候,王愛琴和烏日尼樂總會告訴他們:“我們是中國志愿者,不需要付翻譯費?!?BR> 志愿者教師的舉動,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蒙古學生對中國的看法。赫西格中學學生李文在作文中寫道:“我認識的第一個中國人是我的漢語老師,她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也是一個很好的中國人?!庇颜x學校學生比爾鞏則說:“我長大后一定要去中國留學,跟中國人交朋友?!?BR> 按照國家漢辦的規(guī)定,教師志愿者在海外的服務期限是1年,但在蒙古,很多志愿者已經(jīng)在1年期滿后,選擇了繼續(xù)留下來。已經(jīng)在蒙古教了3年的王愛琴說:“如果有關部門允許,我希望繼續(xù)留下來,因為我希望看到自己播下的種子開花結果!” (陳建棟)
初到蒙古的生疏
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愿者是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國家漢辦”)為滿足國外教學機構對漢語教師的迫切需求而派出的。2005年9月底,第一批教師志愿者來到了蒙古國。
畢業(yè)于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中文系的蒙古族姑娘王愛琴和烏日尼樂是第一批來到蒙古的教師志愿者。當她們努力說服家人、通過重重考核、滿懷熱忱地來到蒙古時,她們怎么也不會想到,首先面對的是生疏和不便。
2005年9月29日深夜,經(jīng)過一天舟車勞頓的王愛琴和烏日尼樂終于到達位于烏蘭巴托西北300多公里的額爾登特市彩虹學校。當她們進入校方安排的宿舍時,眼前的景象令她們十分意外:房間里只有一張簡陋的床,沒有被子,沒有褥子。9月的蒙古氣溫已經(jīng)很低,到達蒙古的第一天,王愛琴和烏日尼樂只能披著羽絨服睡覺。
雖然很多教師志愿者在出國前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但到了蒙古之后,艱苦的生活條件以及生活習慣的差異還是令他們感到茫然。
來自內(nèi)蒙古赤峰學院的志愿者通拉嘎在伊和扎斯克大學任教。這個學校有兩個校區(qū),通拉嘎所在的校區(qū)位于烏蘭巴托市西邊的二十一區(qū),到市區(qū)要一個小時,就是蒙古本地的老師都不愿去那里工作。來自遼寧阜新的志愿者包連豐從宿舍走到任教的勝利者中學需要20多分鐘。一到冬天,當他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來到學校時,渾身都快凍僵了。
飲食問題也困擾著大多數(shù)志愿者。由于蒙古的蔬菜稀少,很多老師都不同程度的出現(xiàn)了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遠在額爾登特的王愛琴和烏日尼要想吃蔬菜,還要提前跟商戶訂購,以便讓他們到烏蘭巴托進貨時給捎回來。一到冬天,吃飯就更成問題——因為天氣寒冷,從菜市場買的菜在路上就凍住了,如果吃不完,又很容易壞掉。
生活上的困難是對每一個人的考驗,教學上的問題則令很多志愿者感到無助。由于蒙古的漢語教學起步較晚,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完整的教學計劃。通拉嘎剛到伊和扎斯克大學時,學校雖然設立了漢語教研室,但沒有一個漢語老師?!捌匆暨€沒教完,就開始教語法,甚至是很難的句法?!蓖ɡ抡f。“勝利者學校采用的是我國江蘇的小學課本,但二年級用三年級的課本,三年級用二年級的課本。”包連豐老師說。
抓好教學贏得尊重
王愛琴則告訴記者:“大的問題是,我們將這些情況反映給校長,校長卻認為我們不適應蒙古的教學習慣?!?BR> 為了改變校長的看法,更為了對學生負責,王愛琴和烏日尼樂開始給學生補課。她們每天放學后把成績較差的學生帶回家,一個人做飯,一個人給學生補課,補完課后還挨個把學生送回家。王愛琴回憶說:“那段時間我們基本上每天晚上10點以后才能吃飯,雖然很辛苦,但看到學生不斷進步,校長的態(tài)度慢慢改變,我們還是很高興?!?BR> 為了讓家長更直觀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績,王愛琴和烏日尼樂又開始利用周末給學生們編排漢語節(jié)目,讓學生在新年晚會上當面給家長表演。2006年元旦,當家長看到孩子們動情地朗誦中國詩歌、幽默地表演中國小品后,對校長提出了一個共同的要求:“一定要把這兩個中國老師留下來!”王愛琴告訴記者,從那以后,校長就不再對漢語教學提任何意見了。
與王愛琴和烏日尼樂主抓學生成績不同,在大學任教的通拉嘎則通過舉辦中國文化節(jié)贏得學校和學生的認可。2007年4月,在我國駐蒙古大使館的幫助下,通拉嘎和其他漢語教師志愿者一起在伊和扎斯克大學舉辦了為期一周的漢語節(jié)。這是在蒙古國舉辦的規(guī)模大、檔次高的漢語系列活動。漢語節(jié)期間,烏蘭巴托3家電視臺進行了跟蹤報道,其中UBS電視臺還特地制作了40分鐘的專題節(jié)目?;顒咏Y束后不久,伊和扎斯克大學將漢語教研室升格為中文系,并任命通拉嘎為中文系主任。
一段時間過去后,除了教學工作得到認可,志愿者老師的生活條件也明顯改善。在達爾汗市彩虹學校,校長彬巴巴特爾把自己以前住的房子讓給志愿者老師??;在伊和扎斯克大學,學校經(jīng)常派車送老師去菜場買菜。
志愿者像陽光和空氣一樣重要
通過幾年的努力,漢語教師志愿者在蒙古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國駐蒙古大使館文化參贊王大奇說:“教師志愿者的奉獻精神得到了蒙方的認可,樹立了良好形象,對蒙古國漢語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F(xiàn)在,找使館聯(lián)系希望派遣志愿者的學校越來越多?!?BR> 目前,在蒙古從事漢語教學的教師志愿者已從12人增加到54人,其中36人由國家漢辦派遣,另外18人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派遣。
蒙古教文科部外事司司長額爾德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志愿者老師的工作表示感謝,他說:“漢語教師志愿者對蒙古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幫助巨大。”
下面的數(shù)字也許更能說明漢語教師志愿者發(fā)揮的作用。在蒙古大的私立大學——伊和扎斯克大學,10名漢語老師全部都是志愿者;在蒙古大的中文學?!艑W校,17名老師有8名是志愿者;在蒙古第二大城市達爾汗和第三大城市額爾登特,從事漢語教學的漢語老師都是志愿者。達爾汗彩虹學校校長彬巴巴特爾說:“中國國家漢辦和志愿者對我們的支持,就像陽光和空氣一樣重要。”
正因為漢語教師志愿者的出色工作,蒙古漢語教學的規(guī)模正在不斷擴大。2005年額爾登特彩虹學校只有39名學生,第二年就增加到了135名。伊和扎斯克大學則從2006年的13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260多人。伊和扎斯克大學外事處主任諾敏告訴記者,學校準備在2009年成立獨立的漢語學院和漢語培訓中心。有7個志愿者老師任教的查斯特學校校長阿如娜則告訴記者,學校新買了2公頃土地,正準備擴大招生規(guī)模。
據(jù)王大奇參贊介紹,漢語在蒙古已經(jīng)成為僅次于英語的第二大外語。
推廣漢語更傳播友誼
額爾德尼司長認為,志愿者老師不僅滿足了蒙古學校漢語教學的需求,也促進了兩國的友誼。
在額爾登特的3年里,王愛琴和烏日尼樂每年都要從本就不夠充裕的志愿者津貼中拿出100美元,給當?shù)毓聝涸旱暮⒆觽冑I禮物。她們的舉動讓孤兒院的負責人感動不已:“沒想到中國老師這么好啊!”
現(xiàn)在,王愛琴和烏日尼樂已經(jīng)在當?shù)匦∮忻麣?,?jīng)常有人慕名而來請她們翻譯中文資料。當每次翻譯完對方要掏錢表示感謝的時候,王愛琴和烏日尼樂總會告訴他們:“我們是中國志愿者,不需要付翻譯費?!?BR> 志愿者教師的舉動,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蒙古學生對中國的看法。赫西格中學學生李文在作文中寫道:“我認識的第一個中國人是我的漢語老師,她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也是一個很好的中國人?!庇颜x學校學生比爾鞏則說:“我長大后一定要去中國留學,跟中國人交朋友?!?BR> 按照國家漢辦的規(guī)定,教師志愿者在海外的服務期限是1年,但在蒙古,很多志愿者已經(jīng)在1年期滿后,選擇了繼續(xù)留下來。已經(jīng)在蒙古教了3年的王愛琴說:“如果有關部門允許,我希望繼續(xù)留下來,因為我希望看到自己播下的種子開花結果!” (陳建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