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付結算方式簡述

字號:

(一)匯付簡述
    匯付,又稱匯款,是付款人通過銀行,使用各種結算工具將貨款匯交收款人的一種結算方式。屬于商業(yè)信用,采用順匯法。
    匯付業(yè)務涉及的當事人有四個:付款人(匯款人remmitter)、收款人(payee或beneficiary)、匯出行(remittingbank)和匯入行(payingbank)。其中付款人(通常為進口人)與匯出行(委托匯出匯款的銀行)之間訂有合約關系,匯出行與匯入行(匯出行的代理行)之間訂有代理合約關系。
    在辦理匯付業(yè)務時,需要由匯款人向匯出行填交匯款申請書,匯出行有義務根據匯款申請書的指示向匯入行發(fā)出付款書;匯入行收到會計示委托書后,有義務向收款人(通常為出口人)解付貨款。但匯出行和匯入行對不屬于自身過失而造成的損失(如付款委托書在郵遞途中遺失或延誤等致使收款人無法或遲期收到貨款)不承擔責任,而且匯出對匯入行工作上的過失也不承擔責任。
    (二)匯付結算方式的種類
    匯付結算方式按采用通知的方式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1.電匯。它是指匯出行應匯款人的要求以電訊方式委托匯入行向收款人付款的結算方式。采用電匯方式,收款人能迅速收取款項,但付款人要承擔較多的費用。
    2.信匯。它是指匯出行應匯款人的要求以信函方式委托匯人行向收款人付款的結算方式。采用信匯方式,信匯的費用較小,但匯款的速度較慢。
    3.票匯。它是指匯款人向匯出行購買銀行匯票寄給收款人,由收款人據以向匯票上指定的銀行收取款項的結算方式。票匯是以銀行即期匯票作為結算工具的。
    匯票有單張匯票和復張匯票兩種。單張匯票為防止遺失,應雙掛號,它通常用于數額較小的匯票;復張匯票有正副兩張,如遇匯票遲到或遺失時,可憑副張兌換。因此正、副兩張匯票應分別郵寄,它通常用于數額較大的匯票。
    (三)匯付結算方式的基本程序
    1.電匯、信匯結算方式的基本程序
    對該基本程序現分述如下:
    (1)進口商交付款項委托匯款。進口商(匯款人)根據合同或經濟事項將匯款交付匯出行,并填寫電匯或信匯申請書,委托匯款行匯出款項。
    (2)匯出行接受委托。 匯出行接受匯款委托,將電匯或信匯申請書回執(zhí)退給匯款人。
    (3)匯出行通知匯入行付款。匯出行通過電訊工具或郵寄信匯委托書,委托匯入行解付匯款。
    (4)匯入行通知收款人收取匯款。匯入行收到電訊通知或信匯委托書,經審核無誤后,將匯款通知單交付收款人。
    (5)出口商收取匯款 。出口商(收款人)持蓋章后的匯款通知單向匯入行收取匯款。
    電匯、信匯結算方式的基本程序如圖表3—3所示。
    2.票匯結算方式的基本程序
    對該基本程序現分述如下:
    (1)交付款項購買銀行匯票。進口商(匯款人)根據合同或經濟事項向匯出行交付款項,購買銀行匯票。
    (2)交付銀行匯票 。經匯出行審核無誤后,交付匯款人銀行匯票。
    (3)郵寄銀行匯票。匯款人將銀行匯票郵寄給收款人(出口商)。
    (4)郵寄匯付通知書。匯出行將匯付通知書郵寄給匯入行通知其付款。
    (5)憑銀行匯票取款。收款人憑銀行匯票向匯入行收取匯款。
    (6)匯入行解付匯款。經匯入行審核無誤后,解付匯款。
    (四)匯付結算方式的特點及適用性
    匯付結算方式完全是建立在商業(yè)信用基礎上的結算方式。交易雙方根據合同或經濟事項預付貨款或貨到付款,預付貨款進口商有收不到商品的風險;而貨到付款則出口商有收不到貨款的風險。由于匯付結算方式的風險較大,這種結算方式只有在進出口雙方高度信任的基礎上才適用。此外,結算貨款尾差、支付傭金、歸還墊款、索賠理賠、出售少量樣品等也可以采用。
    (五)匯付結算方式的核算
    1.進口商的核算
    進口商采取預付貨款方式進口商品,在預付貨款時,借記“預付外匯賬款”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在收到商品提單和發(fā)票等單證時,借記“商品采購”賬戶;貸記“預付外匯賬款”賬戶。
    [例]長江電器進出口公司向韓國漢城公司進口電器商品一批。
    (1)7月6日,根據合同規(guī)定預先匯付韓國漢城公司貨款30 000美元,當日美元匯率中間價為8.27元,作分錄如下:
    借:預付外匯賬款(US$30 000×8.27) 248 100
     貸:銀行存款——外幣存款(US$30 000×8.27) 248 100
    (2)7月20日,收到漢城公司發(fā)來商品的發(fā)票、提單等單據,計金額30 000美元,當日美元匯率中間價為8.28元,作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US$30 000×8.28) 248 400
     貸:預付外匯賬款(US$30 000×8.27) 248 100
     匯兌損益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