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比國內(nèi)更寬松? 無需擔心是否能畢業(yè)?在當?shù)卣夜ぷ鞲菀??——?BR> 申請到美國大學后,接下來就是準備出國的事了。那么,是不是申請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呢?美國本科真的這么好念嗎?是不是真像許多學生和家長所想的那樣,“在國內(nèi)學習差的學生到了美國卻如魚得水,變成了優(yōu)等生?”
記者聯(lián)系到幾位前幾年從國內(nèi)高中畢業(yè)、目前已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他們講述了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生活;并結合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和周圍同學的遭遇,為更多正在準備、或有計劃赴美留學的“師弟師妹們”,總結出五大留學誤區(qū)。
留美誤區(qū)一
去美國上學比國內(nèi)更寬松?
法制晚報(下簡稱FW):聽說在美國念書很輕松,上課方式自由,學生作業(yè)也少,是這樣的嗎?
張坤:美國的大學生活是絕對不能以“輕松”來形容的。我剛上完大二,開學馬上大三了。到美國念了兩年大學了,我一點也不覺得學習輕松。
雖然學校白天安排的課程不多,每天四至五小時的課,老師上課不是國內(nèi)經(jīng)??吹降哪欠N照著教材講的方式,是書上東西也有,課外內(nèi)容也有,學生需要吸收這兩方面的東西。
下課后會有大量的作業(yè),而且這些作業(yè)都是開放式的課題研究或問題解答類的論文。
每天光完成作業(yè)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特別是我們國際學生,剛到學校的時候英語又不大好,我所認識的中國學生基本上都是凌晨1點以后才上床睡覺。
而我每天晚上都是趕作業(yè),凌晨三四點才睡,因為白天除了上課之外,還要參加各種社團活動。
賀子恒:美國大學的教學方式是自主性、引導式的,就是教授在課堂上給學生的只是指導性和框架性的東西,學生更多得靠自己課下摸索,把課上的東西學以致用,獨立完成功課和課題研究。
許多工作都要靠學生自覺、獨立來做,這就和國內(nèi)知識灌輸式、學生被動學習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了。
很多習慣了國內(nèi)教學的學生到了美國難以適應,遇到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再加上語言能力不足,久而久之便跟不上其他同學,失去了繼續(xù)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所以說,雖然美國大學的課堂看似自由、輕松,但對于那些習慣了國內(nèi)被動式教學、缺乏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來說,很難適應;而對于那些本來在國內(nèi)學習就不自覺的學生來說,更是困難重重。
留美誤區(qū)二
高考落榜留學美國就能“咸魚翻身”?
FW: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花錢就能進入美國高校,是嗎?
張坤:美國是自主性教學,在美國學習主要靠自覺,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扎實的知識基礎,好別去冒險,否則很難堅持下去。
賀子恒:有句話說得好:美國是“強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獄”。如果在國內(nèi)母語學習的環(huán)境中都學不好,就別想到了美國能學好,那樣只會讓你更失落,因為那邊更能考驗人的學習環(huán)境會使你遇到更多困難。
留美誤區(qū)三
入讀美國大學無需擔心畢業(yè)問題?
FW:只要考上一所排名不錯的美國大學,畢業(yè)就不成問題,是嗎?
張坤:對美國大學有這樣的說法:“寬進嚴出”,就是入學容易畢業(yè)難。其實,對許多中國學生來說,不僅申請入學不容易,畢業(yè)就更難了。
首先是語言關得過,第一學年我剛到美國時也不太適應,以前認為自己英語不錯,但真到了上課、作業(yè)都要用不是母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時,就體會到以前所學的不夠用了。
而且,美國張揚個性和注重激發(fā)個人潛能、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體系,也讓很多中國學生感到不適應。所以,要想積夠學分順利畢業(yè),還是需要下苦工夫的。
不過,能申請到排名靠前的大學的中國學生,一般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美國也會很刻苦、很用功,所以在我們學校和我所認識的中國學生中,還沒有聽說誰畢不了業(yè)的。
但據(jù)說在排名靠后(五十名以后)的學校,就有中國學生畢不了業(yè),甚至因為不能適應美式教育中途棄學回國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賀子恒: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順利了,許多中國學生留學的目標不明確,不是為了學東西而去,而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懵懵懂懂地到了美國。
這些學生的學習基礎本來就不扎實,在國內(nèi)都沒學好,更別說到國外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了。所以去了美國后感覺到巨大反差、堅持不下去的學生大有人在。
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女同學,她三年前高考失利,國內(nèi)沒有一所高校錄取她,家里便安排她到美國上學。
由于她英語基礎不好,在國內(nèi)沒考托福就直接到美國念預科,就是相當于讀一年的語言課程,語言考試過關后再入讀大學。
但這位女同學到了國外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后反而更放任貪玩,導致連考了三年都沒考過語言關,后只能一事無成地回國了。
而家里在那三年間,為她花去七八十萬元,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樣的例子很多,學生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盲目出國,既浪費了家人的錢,也耗費了自己的寶貴時間。
留美誤區(qū)四
美式教育不注重學習成績?
FW:很多人說美式教學注重學生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不同于中國應試教育,不注重學習成績,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張坤:不能說不注重學習成績。美國大學實行的是學分制,學生在畢業(yè)之前必須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學分。
比如我們每個學期都要求選修四到五門課程,四年下來要積累120多個學分;而每個學期期末都會進行考試,老師根據(jù)學生學習成績,并綜合平時表現(xiàn)打出學生這個學期的成績,成績從高到低分成A、B、C、D幾個等級,A在4分左右,C為2分,D則不及格。
如果有哪一門專業(yè)課程不及格,就要補修,甚至有可能面臨被勸退的危險,不同學校對課程學分有不同要求;如果不及格科目太多,積累不到一定的學分,就有畢不了業(yè)的可能。
賀子恒:情況完全相反,美國恰恰非常重視學生在校的學分,不管是找工作還是別的什么機會,往往以學分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
舉個直接的例子,我認識一位朋友,四年前在斯坦福大學以4分A等級的成績畢業(yè),就被雷曼兄弟(當時還未倒閉,仍是美國金融界的巨頭)聘用了,當時的年薪就是25萬美元。
而另一位中國朋友從另一所以1.9分的成績畢業(yè),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都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后只好回國了。
留美誤區(qū)五
畢業(yè)后在當?shù)卣夜ぷ鞲菀祝?BR> FW:是不是中國學生在美國畢業(yè)后很好找工作?
張坤:不是,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來了以后,工作更難找。連美國的學生找工作都很難,更別說國際學生了。國際生畢業(yè)后會有一段過渡時間,可以留在美國找工作或繼續(xù)讀研。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找到合適工作。我們學校較強的是金融、經(jīng)濟類專業(yè),但金融、銀行業(yè)受金融危機沖擊恰恰嚴重,所以不少國際生畢了業(yè)后選擇讀研,并轉學醫(yī)學等更好找工作的專業(yè)。
賀子恒:對國際學生來說,要真正融入美國的社會和文化還是挺難的,所以要找份不錯的工作、甚至要出人頭地就更難了。我想,畢業(yè)之后要想在美國站穩(wěn)腳跟至少得需要十年的時間。
相比之下,從美國畢業(yè)之后回國工作,機會會多得多。
記者聯(lián)系到幾位前幾年從國內(nèi)高中畢業(yè)、目前已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他們講述了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生活;并結合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和周圍同學的遭遇,為更多正在準備、或有計劃赴美留學的“師弟師妹們”,總結出五大留學誤區(qū)。
留美誤區(qū)一
去美國上學比國內(nèi)更寬松?
法制晚報(下簡稱FW):聽說在美國念書很輕松,上課方式自由,學生作業(yè)也少,是這樣的嗎?
張坤:美國的大學生活是絕對不能以“輕松”來形容的。我剛上完大二,開學馬上大三了。到美國念了兩年大學了,我一點也不覺得學習輕松。
雖然學校白天安排的課程不多,每天四至五小時的課,老師上課不是國內(nèi)經(jīng)??吹降哪欠N照著教材講的方式,是書上東西也有,課外內(nèi)容也有,學生需要吸收這兩方面的東西。
下課后會有大量的作業(yè),而且這些作業(yè)都是開放式的課題研究或問題解答類的論文。
每天光完成作業(yè)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特別是我們國際學生,剛到學校的時候英語又不大好,我所認識的中國學生基本上都是凌晨1點以后才上床睡覺。
而我每天晚上都是趕作業(yè),凌晨三四點才睡,因為白天除了上課之外,還要參加各種社團活動。
賀子恒:美國大學的教學方式是自主性、引導式的,就是教授在課堂上給學生的只是指導性和框架性的東西,學生更多得靠自己課下摸索,把課上的東西學以致用,獨立完成功課和課題研究。
許多工作都要靠學生自覺、獨立來做,這就和國內(nèi)知識灌輸式、學生被動學習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了。
很多習慣了國內(nèi)教學的學生到了美國難以適應,遇到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再加上語言能力不足,久而久之便跟不上其他同學,失去了繼續(xù)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所以說,雖然美國大學的課堂看似自由、輕松,但對于那些習慣了國內(nèi)被動式教學、缺乏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來說,很難適應;而對于那些本來在國內(nèi)學習就不自覺的學生來說,更是困難重重。
留美誤區(qū)二
高考落榜留學美國就能“咸魚翻身”?
FW: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花錢就能進入美國高校,是嗎?
張坤:美國是自主性教學,在美國學習主要靠自覺,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扎實的知識基礎,好別去冒險,否則很難堅持下去。
賀子恒:有句話說得好:美國是“強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獄”。如果在國內(nèi)母語學習的環(huán)境中都學不好,就別想到了美國能學好,那樣只會讓你更失落,因為那邊更能考驗人的學習環(huán)境會使你遇到更多困難。
留美誤區(qū)三
入讀美國大學無需擔心畢業(yè)問題?
FW:只要考上一所排名不錯的美國大學,畢業(yè)就不成問題,是嗎?
張坤:對美國大學有這樣的說法:“寬進嚴出”,就是入學容易畢業(yè)難。其實,對許多中國學生來說,不僅申請入學不容易,畢業(yè)就更難了。
首先是語言關得過,第一學年我剛到美國時也不太適應,以前認為自己英語不錯,但真到了上課、作業(yè)都要用不是母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時,就體會到以前所學的不夠用了。
而且,美國張揚個性和注重激發(fā)個人潛能、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體系,也讓很多中國學生感到不適應。所以,要想積夠學分順利畢業(yè),還是需要下苦工夫的。
不過,能申請到排名靠前的大學的中國學生,一般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美國也會很刻苦、很用功,所以在我們學校和我所認識的中國學生中,還沒有聽說誰畢不了業(yè)的。
但據(jù)說在排名靠后(五十名以后)的學校,就有中國學生畢不了業(yè),甚至因為不能適應美式教育中途棄學回國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賀子恒: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順利了,許多中國學生留學的目標不明確,不是為了學東西而去,而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懵懵懂懂地到了美國。
這些學生的學習基礎本來就不扎實,在國內(nèi)都沒學好,更別說到國外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了。所以去了美國后感覺到巨大反差、堅持不下去的學生大有人在。
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女同學,她三年前高考失利,國內(nèi)沒有一所高校錄取她,家里便安排她到美國上學。
由于她英語基礎不好,在國內(nèi)沒考托福就直接到美國念預科,就是相當于讀一年的語言課程,語言考試過關后再入讀大學。
但這位女同學到了國外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后反而更放任貪玩,導致連考了三年都沒考過語言關,后只能一事無成地回國了。
而家里在那三年間,為她花去七八十萬元,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樣的例子很多,學生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盲目出國,既浪費了家人的錢,也耗費了自己的寶貴時間。
留美誤區(qū)四
美式教育不注重學習成績?
FW:很多人說美式教學注重學生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不同于中國應試教育,不注重學習成績,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張坤:不能說不注重學習成績。美國大學實行的是學分制,學生在畢業(yè)之前必須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學分。
比如我們每個學期都要求選修四到五門課程,四年下來要積累120多個學分;而每個學期期末都會進行考試,老師根據(jù)學生學習成績,并綜合平時表現(xiàn)打出學生這個學期的成績,成績從高到低分成A、B、C、D幾個等級,A在4分左右,C為2分,D則不及格。
如果有哪一門專業(yè)課程不及格,就要補修,甚至有可能面臨被勸退的危險,不同學校對課程學分有不同要求;如果不及格科目太多,積累不到一定的學分,就有畢不了業(yè)的可能。
賀子恒:情況完全相反,美國恰恰非常重視學生在校的學分,不管是找工作還是別的什么機會,往往以學分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
舉個直接的例子,我認識一位朋友,四年前在斯坦福大學以4分A等級的成績畢業(yè),就被雷曼兄弟(當時還未倒閉,仍是美國金融界的巨頭)聘用了,當時的年薪就是25萬美元。
而另一位中國朋友從另一所以1.9分的成績畢業(yè),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都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后只好回國了。
留美誤區(qū)五
畢業(yè)后在當?shù)卣夜ぷ鞲菀祝?BR> FW:是不是中國學生在美國畢業(yè)后很好找工作?
張坤:不是,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來了以后,工作更難找。連美國的學生找工作都很難,更別說國際學生了。國際生畢業(yè)后會有一段過渡時間,可以留在美國找工作或繼續(xù)讀研。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找到合適工作。我們學校較強的是金融、經(jīng)濟類專業(yè),但金融、銀行業(yè)受金融危機沖擊恰恰嚴重,所以不少國際生畢了業(yè)后選擇讀研,并轉學醫(yī)學等更好找工作的專業(yè)。
賀子恒:對國際學生來說,要真正融入美國的社會和文化還是挺難的,所以要找份不錯的工作、甚至要出人頭地就更難了。我想,畢業(yè)之后要想在美國站穩(wěn)腳跟至少得需要十年的時間。
相比之下,從美國畢業(yè)之后回國工作,機會會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