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教恒謙:2007年高考復習建議

字號:

從上面概要的分析,可以把握高考的基本命題趨勢:考查范圍確定,考查內(nèi)容靈活;注重表達能力,強化語用功能;貼近生活實際,富有文化內(nèi)涵。據(jù)此,在復習備考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以“綱”為本,胸有成“竹”
    《語文學科考試大綱》作為高考命題的綱領性文件,應該是高考復習的根本依據(jù)。讀懂考綱,領悟考綱,是高考復習有效、高效的前提。從近年來高考命題的實際來看,“考試大綱”的變化和調(diào)整,總會在當年的試卷中有所反映,因此,研究考綱的意義不言而喻。
    從2005年起,自主命題的省市以“考試大綱”為依據(jù),開始制定符合自己命題思路的“考試說明”,從試卷結構、題量、試題分值到試題的形式,對“考試大綱”作了進一步的細化。所以,對任何一位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考試說明”又是復習中好的指導老師。
    2.夯實基礎,編織“網(wǎng)絡”
    高考是考生綜合語文素質(zhì)的檢驗。語文素質(zhì)高低,首先取決于基礎的是否扎實。所以,應當借助高考復習,對原有的基礎知識和必須具備的語文基本能力作必要的回顧和梳理,查漏補缺,盡力把基礎再打得扎實一些,編織好一張較為系統(tǒng)的知識和能力網(wǎng),這樣才能形成比較清晰的復習脈絡。比如,“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中涉及的知識點和能力點,是否心中有數(shù),某一個考點所涉及的方面是否都了然于心等,都應該在梳理過程中加以解決的。
    以知識和能力網(wǎng)為基礎,還要進一步編織好第二張網(wǎng),這就是近年來的高考試題網(wǎng)。可以說,有效的高考復習,是熟習近年的高考試卷,尤其是05年、06年的全國卷和各省市試卷。這些試卷考到了哪些內(nèi)容,語言材料有什么特點,試題的形式有什么變化……都是必須一清二楚,不能有半點含糊的。就全國卷而言,由于它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檢驗,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而成熟的命題思路,所以,即使自主命題的省市,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受到它的影響。浙江省這兩年的命題,多少是與上一年的全國卷有關聯(lián)的;就兄弟省市卷而言,由于它們必定在命題上有值得浙江省的命題者們學習或借鑒的地方,因此,復習中也是絕不能置之不理或掉以輕心的。
    3.抓住重點,把握趨勢
    僅僅有復習的基本思路是不夠的,還必須明確高考命題的走向,明確考試的重點所在。從05年高考卷和06年高考卷的變化,可以看出試卷的重心的偏移——加大主觀性答題能力的檢測力度。主觀性試題分值的增加和客觀性試題題量的減少,是一個明顯的信息。而主觀性答題能力的薄弱,正是許多語文素養(yǎng)不高的學生的通病。因此,針對自己的弱點,加強訓練,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是取得高考較好成績的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這一點上,文言文翻譯、現(xiàn)代文閱讀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應該是重點。
    再從作文的考查來看,既然話題作文已經(jīng)不再是惟一的考查形式,那么,在寫作訓練中,把握這種趨勢,結合高中教材中的寫作重點,掌握中學階段應該掌握的不同文體及寫作要求,從而適應高考作文考查的多種形式,自然是相當必要的。
    4.學會歸納,掌握規(guī)律
    高考復習,不是題目做得越多越好。語文學習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提高應試能力,必須學會找尋其中的規(guī)律,否則,只能事倍功半。比如就現(xiàn)代文閱讀而言,如果對整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作者基本的思想情感都沒有感覺,就急著做題,顯然是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的。因此,首先得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對文章的主旨有一個大致的判斷,然后再結合問題,通過相關信息的篩選,進一步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及其所達到的效果,從而歸納出較為正確的結論。
    就語言表達來說,也有著它自身的規(guī)律。比如語言的表達必須連貫,它要求在特定的語境之中,做到話題前后一致,語意自然承接,結構前后照應以及語序合乎情理等等,這些抽象的規(guī)律,是必須通過對語言材料的感知,在解題過程中逐漸歸納出來的。學會了歸納,也就意味著學會了規(guī)律的把握,這是掌握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的前提。
    當然,解題方法的掌握,解題能力的提高,取決于語文素養(yǎng)的高下。一個缺乏基本的語文知識,缺乏基本的語文能力,缺乏正確思想的人,再好的方法,對他來說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5.關注現(xiàn)實,拓寬視野
    從近年來的語文高考試卷來看,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具有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追求人文精神,已經(jīng)是命題者的共識。這反映了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也是語文專家所倡導的大語文觀念的體現(xiàn)。一個埋頭于書堆之間而不聞窗外之事、只注重課本知識而不關心現(xiàn)實生活的學生,是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績的。所以,關心自己身邊每天發(fā)生的事,思考生活中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話題,能夠使自己的思辯能力得到鍛煉;閱讀的視線不僅觸及手頭的課本讀本,更要投放到精美的時文和經(jīng)典的美文,這樣,多少可以豐富自己的文化內(nèi)涵,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有著這樣寬闊視野的人,面對任何一份高考試卷,都應該能夠從容以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