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時評:官員頻繁調動之風當剎

字號:


    近年來,一些地方官員調動過于頻繁、任職難以屆滿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有老百姓把官員的頻繁調動編成順口溜:“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著換”,甚至有官員一到任就開始活動著如何離開,精力沒放在工作上。對此,老百姓十二分的不滿意。
    相關法律規(guī)定,地方各級政府每屆任期五年。可在一些地方這種規(guī)定變了味,走了樣,甚至還跑了調。不僅縣上“一把手”調動頻繁,鄉(xiāng)鎮(zhèn)領導班子也迅速“更新?lián)Q代”,幾乎是一年一任,往往干不滿一屆。
    官員隨意無序的流動,不僅容易導致執(zhí)政理念短期化、執(zhí)政行為浮躁化、政績泡沫化等問題,也破壞了正常的職務晉升規(guī)則,助長了“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腐敗現(xiàn)象的蔓延。據(jù)報道,在安徽省近年落馬的18個腐敗縣委書記中,很多是剛上任就利用干部人事“洗牌”的機會賣官鬻爵、大肆斂財。
    頻繁調動主要官員,不僅容易制造權力尋租的空間,而且由于后任和前任官員發(fā)展思路不一致,政策朝令夕改,既不利于任期目標的實現(xiàn)和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又影響政府和部門形象。因為任期過短,有的官員對需要長期規(guī)劃、長期投入的基礎性工作不感興趣,卻熱衷于脫離當?shù)氐膶嶋H情況和承受能力,大搞短、平、快的“形象工程”、“ 政績工程”,給后任留下不少“大窟窿”、“爛攤子”。
    官員之所以在任期內頻繁調動,除制度存在漏洞外,重要原因是有的地方對選任制官員的理解存在偏差,習慣用對待委任制官員的辦法,隨意調整選任制官員的職務。
    因此,要解決主要官員調動頻繁的問題,必須從嚴格落實任期制入手,進一步完善干部任免調配與依法任免相統(tǒng)一的機制,加強各級人大和主管部門對官員任期制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要完善官員政績考核體系,建立完善的官員任期目標責任制度。對官員的考核選拔應在法律范圍內進行,特別是對各級人代會選舉出的官員。地方任期五年一屆,除非特殊情況,不要過多地調動。同時,對官員在任期內履行職責、行使職權的行為要做長遠考核和有效監(jiān)督,確保官員在任期內認真、踏實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