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警察資格錄用考試《申論》試題

字號:

2000年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題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與傳統(tǒng)作文考試不同,是對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答案書寫在指定位置。
     二、資料
     某省某市紅星新村5號樓居民H狀告××印刷總公司的事情,歷時一年多,始終難以得到妥善解決,人們對此議論紛紛。這件事,關系到居民切身利益,涉及到方方面面,引起人們廣泛關注。
     省政府調研室經反復調查,全面了解了各方面情況,整理出如下材料:
     (1)1998年10月27日,50多歲的H在家中突發(fā)腦溢血,雖經搶救,還是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市醫(yī)院法醫(yī)學系鑒定:H的后遺癥達一級傷殘,超標噪聲是導致其腦溢血的誘因之一。于是,與“紅星新村”大門距離不遠的××印刷總公司變成了眾矢之的,紅星新村居民原有的不滿越來越強烈。
     (2)紅星新村位于該市的城鄉(xiāng)結合處。近十年來,這里日益成為人口密集的繁華地區(qū)。新村院內的5號樓,與××印刷總公司的車間大樓平行,相距僅1.8米,而且只隔一道磚墻。1997年2月,車間引進安裝了四臺最新設備,投產后,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但從那以后,沉重、刺耳的機器轟鳴聲便令小區(qū)居民不堪忍受。
     (3)在機器開動時,居民們多次向110報警。干警對居民們的煩惱非常同情,多次制止車問夜間作業(yè)。但干警們也表示,對此類糾紛實在愛莫能助。一些住戶紛紛想辦法搬走,其中有的還是××印刷總公司的職工家屬。
     (4)大多數搬不走的居民只好求助環(huán)保部門,不斷向區(qū)環(huán)保局反映情況。區(qū)環(huán)保局在1997年6月和1998年9月兩次實地勘測,都表明噪聲嚴重超標。于是正式向××印刷總公司發(fā)出限期整改的通知,并限定夜22時至晨6時不得進行作業(yè)。
     (5)××印刷總公司很快將車間臨近新村的窗戶全部砌磚封閉,并提交了一份設置隔音墻的設想,但居民并不滿意。他們反映噪聲沒有減少,車間生產還常持續(xù)到凌晨兩三點,也一直沒有見過建什么隔音墻,噪聲仍是每夜的噩夢之源。
     (6)1998年12月,H經搶救終于脫險,便與其愛人向市環(huán)保局提交了《環(huán)境污染損害賠償處理申請書》,提出要求××印刷總公司依照環(huán)保法賠償其各項損失12萬元的申請。環(huán)保局做出處理決定,認定××印刷總公司應承擔部分責任,賠償H夫婦之經濟損失的30%,即21500元。但H夫婦迄今未拿到任何賠償。
     (7)由于不服環(huán)保局的決定,××印刷總公司于1999年6月首先訴諸該區(qū)法院,認為環(huán)保局的決定無事實依據,應予撤銷。緊接著H夫婦也將訴訟狀遞到區(qū)法院,要求××印刷總公司賠償各種經濟損失74 000元。
     (8)經過4個月的調查,區(qū)法院于1999年10月對H一案作出一審判決:××印刷總公司的噪聲影響周邊住戶是客觀事實,但被告已經有所整改,而噪聲也只是原告生病的誘因之一,兩者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故決定駁回請求
    (9)H夫婦不服,立即上訴。他們的律師認為,區(qū)法院的判決是錯誤的。因為一個結果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H的腦溢血就屬這種情況,所以環(huán)保局的決定是合乎情理的;而區(qū)法院的判決存在矛盾,不能體現(xiàn)法律對公民的保護。
     (10)印刷總公司的律師認為,紅星新村地處市區(qū),拋開印刷總公司不說,其他噪音有的也已超標,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印刷總公司的噪音與H的疾病有直接因果關系。要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就不能讓居民只從印刷總公司一方找原因。該公司是國有大型企業(yè),是經濟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
     (11)H案判決時,合議庭考慮到,如果H勝訴,住在××印刷總公司附近的住戶便會紛紛效仿,雪片般的經濟賠償要求可能會把該公司逼上絕路。該法院正受理一起小區(qū)住戶狀告小區(qū)內建停車場影響他們生活的案子,H案如,市區(qū)汽車停到哪里的問題可能立即會帶來更大麻煩。
     (12)自1999年10月H夫婦向市中級法院提出上訴以來,又過去了三個多月。市中級法院感到此案難度很大,至今沒有開庭審理。
    三、申論要求
    1.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說明:報考中央、國家機關(含海關總署機關,國家行政學院,公安、安全、海關直
    屬院校,中辦電子科技學院)的此題20分;報考海關、公安邊檢系統(tǒng)的此題40分。
    2.以省政府調研室工作人員的身份,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提出解決給定材料所反映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地說明,要體現(xiàn)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注意:報考海關系統(tǒng)(不含海關總署機關)、公安邊檢系統(tǒng)的應考人員不做此項,作答的不得分。滿分30分。
    3.就所給定資料反映的問題,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擬標題進行論證。要求中心明確,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說明:報考中央、國家機關(含海關總署機關,國家行政學院,公安、安全、海關直屬院校,中辦電子科技學院)的此題50分;報考海關、公安邊檢系統(tǒng)的此題60分。
    2000年《申論》試題參考答案及評析
     1.某省某市紅星新村5號樓居民H狀告某某印刷總公司噪聲超標要求賠償的事情,由于關系到居民切身利益和涉及面較廣,至今未得到妥善解決。這一事件充分暴露出城市規(guī)劃的缺陷。居民生活區(qū)、工業(yè)區(qū)交錯并存,嚴重影響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衛(wèi)生,也使得工業(yè)發(fā)展重重受阻。同時,城市環(huán)保部門也應積極研究出有效的技術措施,以減輕工業(yè)污染。
     【評析】
     這份答卷抓住了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企業(yè)利益與居民生活的矛盾。該考生首先用精煉的語言陳述資料中的主要事件,并深入其中進行分析,在復雜的矛盾中發(fā)現(xiàn)病根所在,由此反映出該考生能夠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較好的完成題目要求。美中不足的是,答卷最后一句“同時,城市環(huán)保部門也應積極研究出有效技術措施”,沒能很好地做到內容與實際相結合,但綜合來看,這份答卷仍屬于優(yōu)等卷,可評18分。
     2.關于某市紅星新村居民H狀告某某印刷總公司一案,根據調查研究現(xiàn)提出
     解決方案如下:
     (1)目前,以企業(yè)自身出資為主、政府撥款為輔建立印刷廠的噪聲處理設施,將噪聲控制在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范圍以內。堅決杜絕夜間作業(yè),如有違反處以5000~10000元的罰款。
     (2)基本維持市環(huán)保局的處理決定:印刷廠對H腦溢血病發(fā)負有部分責任,雖然印刷總公司已有所整改,但已造成H病發(fā)致殘,應賠償經濟損失10000元。
     (3)設立居民可以直接反映噪聲污染情況的熱線電話,由市人大、市環(huán)保局聯(lián)合組成監(jiān)察小組,及時處理居民反映的環(huán)保問題。
     (4)用3到5年的時間,在郊區(qū)建立一座高科技含量、高環(huán)保標準的新印刷廠,將市區(qū)內的印刷廠搬出。建議省政府制定禁止在市區(qū)新建污染嚴重的企業(yè)的規(guī)定。
     (5)市環(huán)保局組織“環(huán)境保護與企業(yè)發(fā)展”學習班,對各大企業(yè)領導進行輪訓。
     【評析】
     由于在概括部分該考生就抓住了資料中所反映的主要問題,追溯了矛盾發(fā)生的根源,在方案的提出這一環(huán)節(jié)又從政府角度來考慮,可以說是一種明智的做法。該考生將“法院”的裁決列為司法部門的職責,不予涉及,為自己減少了多余枝節(jié),對印刷總公司應負的責任,陳述明確,條理清楚,尺度把握得準確。方案中的五條建議,由表及里,層
    層深入,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體現(xiàn)了“標本兼治”的原則。因此,此答卷可說是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3.例文:
     合法與合理
     某省某市紅星新村5號樓居民H狀告某某印刷總公司的事情,是一件普通的
     民事糾紛。它一年多來得不到妥善解決,成為人們關注的中心,實際上是向國家機關及其公務人員提出了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依法行使職權時怎樣才能做到既合法又合理,使人民群眾及社會各方面都滿意?
     國家機關包括國家行政機關與審判機關在行使職權時必須合法,它是行使職權的核心內容,也是必須堅持的一條原則。只有合法,才能確立國家機關在社會活動中的權威地位,樹立國家與政府的良好形象;只有合法,才能正確行使職權,保證各項行政行為、審判行為等有效地進行;也只有合法,才能限度地保障社會各階層、各組織的正當權益,保證社會沿著健康的軌道向前發(fā)展。假如行政機關不依法行政,審判機關不依法審判,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沒有什么標準可言,每個人都各行其是,給社會造成極大的混亂,國家與政府也就沒有什么權威可言
     國家機關在行使職權時,還必須合理。所謂理,即道理。具體到國家機關及其公務人員行使職權的問題,就是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處理具體公務時,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照顧各方面的利益,特別是在處理民事糾紛時,要盡量做到使各方面都滿意,切忌以犧牲一方的利益去滿足另一方的利益。合理是行政法和民法的重要原則,也是國家機關和公務人員在行使職權時必須堅持的一項重要原則。只有合理,才能正確處理社會上各種利益關系,減少社會矛盾與沖突,限度的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從總體上來說,合法和合理是統(tǒng)一的、一致的。二者相輔相成,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必須堅持的兩個根本性的原則。但是,在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二者也存在一些矛盾,即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合法的東西未必完全合理.而合理的也未必完全合法。就拿鬧得某市沸沸揚揚的噪聲擾民案來說,區(qū)法院的一審判決是合理的;如H勝訴,其他居民效仿,就會把一家國有大型企業(yè)逼上絕路:而環(huán)保局做出的行政裁決是合法的,環(huán)保法的有關條款有明確規(guī)定。但是.無論市環(huán)保局的處理決定還是區(qū)法院的判定,當事人雙方總有一方堅決不同意,使矛盾更加復雜化。也就是說,法院的判決是合理的但不一定符合環(huán)保法的有關規(guī)定,而環(huán)保局的處理決定是合法的但不一定合理。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只有正確處理好理和合法的關系,才能圓滿地完成自己的職責,使社會各方面都滿意或基本滿意。
     那么,國家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怎樣才能處理好合理和合法的關系呢?我認為主要有這樣幾方面:
     首先,國家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使職權時必須合法,這是行使職權的核心。區(qū)法院判決時,很明顯只考慮了合理的一面,卻沒有考慮印刷總公司的噪聲污染已嚴重違反環(huán)保法的有關規(guī)定。這種判決只能使案情更加復雜,同時這種判決的社會意義不大,不能體現(xiàn)依法判案的原則。
     其次,在合法的基礎上。要適當考慮合理的因素。具體到上面的案件,有關機關在認定印刷總公司違反環(huán)保法的有關規(guī)定基礎上,根據客觀存在的具體情況,依法酌情處理。應該說,環(huán)保局的處理在總體上是合理合法的,只有具體賠償金額,可以讓雙方具體協(xié)商。這樣,既體現(xiàn)了法律的尊嚴,又照顧了印刷總公司的客觀情況。
     第三,要把合法和合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一味地強調合法,不講國情、社情、輿情;也不能一味地強調合理,置國家有關法規(guī)的規(guī)定于不顧。只有這樣,國家機關才能樹立自己的權威地位和良好形象。
     【評析】
     這份答卷以“合法與合理”為題,緊扣所給定的資料,既抓住了關鍵問題,同時又立意新穎。該考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保持思路清晰,在每個層次運用什么材料,提出什么見解都有很好的先后順序,使論證由點到面、由此及彼,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首尾銜接。由于層次清晰,使得文章能以較短的篇幅,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合理與合法的關系分析得頭頭是道,并提出可操作性方案,因此,也不失是一份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