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查內容

字號:

緒 論
    目前,無論是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還是地方公務員考試,幾乎全部采用了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一科做為必考科目,這是因為該科目從人的特定思維入手,以一定的知識基礎為支撐,能夠以一種比較客觀的形式反映人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可以說,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設置程度地在遴選公務員人才的初期階段保證了公正、透明、高效。
    一、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什么
    對于應試者來說,備考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就應當了解該測驗考什么,只有了解了這個問題,才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公共科目筆試是根據公務員職業(yè)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針對所有報考者進行的考試。通過測查報考者從事公務員職業(yè)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達到對報考群體初步篩選的目的。下面將從考查內容和考核的素質與能力要素兩個方面對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什么的問題展開敘述。
    (一) 考查內容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yè)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等五個部分,全部為四選一的客觀性試題。
    1.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測查應試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八ǜ鶕牧喜檎抑饕畔⒓爸匾毠?jié);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备爬ǔ深}型種類來看,一般有:片段閱讀、選詞填空、病句辨析等??疾榇祟愵}型的主要目的是:作為一名國家公務員,需要具備快速、準確地閱讀、理解各種形式的文字材料的能力,需要具備靈活、準確、簡練地運用文字材料表達信息的能力。只有準確地理解別人傳達的信息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信息、才能保證信息間的順暢流通。此類題型所給的文字材料可能較長,主要是對詞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比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準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在干擾因素較多的情況下,能比較準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
    2.數(shù)量關系
    數(shù)量關系主要測查應試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shù)量關系問題的技能,主要涉及數(shù)字和數(shù)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題型主要包括數(shù)字推理和數(shù)學運算兩種。涉及的知識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過高中范圍,甚至大多數(shù)是小學或初中水平,但這種理解、計算和判斷推理的能力是人類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信息社會中,會有大量的信息要求管理者快速、科學、準確地接受與處理,而這些信息很多都是用數(shù)字來表達或者是與數(shù)字有關的,因此,作為國家公務員只有具備數(shù)學運算的能力,才能勝任現(xiàn)代化的信息管理工作。
    3.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具體題型一般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演繹推理、類比推理等。在此要補充說明的是,2002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出現(xiàn)了機械推理題型,這種題型考查考生對物體的空間關系、物體的基本運動規(guī)律等物理現(xiàn)象和機械運動的理解與判斷能力。要求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常識,同時能運用這些知識去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此題從2003年至今的考試中均未再次出現(xiàn),故此題型不再作為復習要點。
    考查此類題型主要目的是:國家公務員擔負的行政管理工作、所面臨事物間的關系和矛盾十分復雜,要處理好這些復雜的關系,必須具備較強的判斷推理能力。判斷推理是測查應考者邏輯判斷能力的一種測驗方式,它是人類智力的核心成分,它的強弱往往反映一個人對事物本質及事物間聯(lián)系的認知能力的高低。
    4.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是測查考生的知識面。其范圍雖然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多方面內容,但隨著近幾年來“考試大綱”的逐年調整,考試內容逐漸趨向于側重對法律知識的考查,涉及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此類試題取材廣泛,從古至今,從宇宙到人類,從自然到社會等內容無所不包,考生要在短時間內提高常識判斷能力的水平是很難的,所以,重要的是在于平時的觀察、思考和積累。
    5.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應試者對文字資料、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三種形式的數(shù)據性、統(tǒng)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與加工的能力。在現(xiàn)代信息社會中,大量的信息往往是以統(tǒng)計資料的形式反映出來的,要準確地作出決策,必須能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加工與傳遞,并且能在統(tǒng)計信息中找出“關鍵點”,特別是處于社會中樞位置的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對各種資料進行準確和快速分析等綜合能力。
    (二) 考核的素質與能力要素
    由于行政職業(yè)能力是從事國家公務的工作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要求,這種要求不是針對從事領導工作人員的要求,而是對一般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從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所考查的內容來看,從事行政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以下素質和能力:
    第一, 應當具備堅定的政治素質。不同歷史時期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是本質是一樣的,即忠于自己的國家,忠于自己的事業(yè),忠于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社會主義國家的工作人員,更應該具有不同于一般人員的政治要求。首先,應該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在現(xiàn)階段,就是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培養(yǎng)對黨和國家事業(yè)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境界,公務員是國家公仆,必須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維護群眾利益,自覺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路線,通過自身形象體現(xiàn)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再次,應該具有廉潔奉公的政治道德,從事公務員工作,就要堅守廉潔的品行,承擔自己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樹立正氣和威嚴。
    第二,應當具備解決各種矛盾的能力。作為一名國家公務人員,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如果面對困難和矛盾,無從下手,無法解決,那就不能勝任這繁重的工作,不能為人民服務。所以,只有掌握了知識,學會了本領,具備了能力,才能適應崗位的要求。必須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如矛盾分析的方法、普遍聯(lián)系的方法、辯證的方法,還包括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等。作為一名國家公務員具有處理問題的能力是從事該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應當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寫作水平。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為了實現(xiàn)特定的目標,動員和運用有效資源而進行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過程。作為國家行政人員,本身就需要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包括對人和事的管理:對人的管理是為了使集體更加團結,對事的管理是為了工作更加有效。承擔的工作越繁重,管理的能力越重要,科學管理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基礎。寫作能力主要是指對所從事的工作不但應具備口頭表達能力,還應該學會文字表達能力,學會能用書面的形式把學習工作的情況和思想收獲進行系統(tǒng)地歸納和綜合,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精神收獲,才能發(fā)揮公文寫作的工具性作用。所以管理能力和寫作水平是國家公務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第四,應當具備綜合知識和較高的思維能力。從事國家公務工作,具備單一的知識和能力是很難適應的,因為公務員所面臨的任務是十分復雜和多樣的,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的知識。如撰寫公文,首先應懂得公文寫作的知識,同時要了解本單位的業(yè)務和職能,還要掌握上級的文件精神和公文的運轉流程等,所以沒有綜合的知識和能力是不能適應這種工作的。處理事物的能力、掌握管理的能力和提高寫作水平,說到底,是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思維是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客觀共同的、本質的特征和內在聯(lián)系。較高的思維能力必須是一個科學的思維過程,表現(xiàn)為正確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歸納。其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著思維的科學性,認識事物不能從思維上解決方法問題,任何的能力都不能在效率上有所體現(xiàn)。所以,思維問題,反映了國家工作人員觀察事物的能力和抓住事物本質的能力。只有具備這種能力,才能真正適應國家公務員工作。
    二、2009年之前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命題規(guī)律及特點分析
    下面將對2002~2008年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試的命題規(guī)律做一個精要的介紹,希望能為考生了解歷年真題情況提供一個最清晰的思路。
    (一)命題規(guī)律
    1.考試時限與總題量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試的時限,無論是哪一年,還是哪一類考試都規(guī)定為120分鐘。
    在總題量上,2002、2003年都為130道,2004年為125道,2005、2006年為135道,2007、2008年為140道。
    2.題型與題量
    我們以表格的形式向考生做一下介紹:
    歷年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題型、題量統(tǒng)計表
    ……
    (其中“—”代表當年不考查此類題型,1×5代表1種類型的大題里含有5個小題,下同。)
    ……
    從上表可以看出每一年題型、題量的分布規(guī)律,另外,表格還體現(xiàn)了單選與多選或不定項選擇題的分布情況,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都是客觀試題,即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表格中沒有標明不定項或多選的都默示該題型為單項選擇題。由此可以看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為主,多選或不定項選擇題一般只出現(xiàn)在常識判斷題型當中。
    3.分類考試情況
    2002年到2004年,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分為A、B兩類,A類強調政策性,B類強調操作性,這是根據職位的不同進行分類的,報考A類職位的考生參加《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A》考試,報考B類職位的考生參加《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B》的考試。
    2005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取消了A、B類的職位劃分,改為甲、乙兩大類別。即報考中央黨群機關、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機構中的省級機關和直屬事業(yè)單位的招考職位的考生為甲類,參加《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一)》的考試;報考中央垂直管理機構地(市)以下所有機關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機構中的省級機關和直屬機構,部分依據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國務院直屬事業(yè)單位的招考職位的考生為乙類,參加《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二)》的考試。
    2006年的考試,又做出新的規(guī)定,報考綜合管理類招考職位的考生參加《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一)》的考試,報考行政執(zhí)法類招考職位的考生參加《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二)》的考試。其中從事政策和法規(guī)制定、檢查實施、文字綜合的職位屬于綜合管理類,機關層次越高,職位越多;從事具體政策實施以及為機關運行服務的職位屬于行政執(zhí)法類。
    關于《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一)》和《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二)》的區(qū)別,我們從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在某一題型的題量上兩類考試有所不同。另外,根據兩種職位的區(qū)別,所對應的考試側重點,難易度也有所不同,這都是根據職位要求而設置的。
    2007年、2008年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又為一套試卷,不分類別。
    命題專家的命題理念是“考以致用”,從以上分類情況可以看出,考試內容完全體現(xiàn)了不同崗位所應具備的某種素質和能力要求,擺脫了“高分低能”的考試弊端。
    4.試題難易度
    在試題難易度上,整體趨勢為逐年加大,尤其是近兩年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難度明顯有所提升,在具體的題型上,其難易度又呈現(xiàn)出各自的特點: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近年來以考查片段閱讀為主,2007、2008年新增選詞填空,并且選項之間的干擾性增強;
    數(shù)量關系的難度提升方面表現(xiàn)較為明顯,除了在題量上近兩年考試都為20道以外,難度也較之于往年明顯提升;
    判斷推理一直是近年來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重頭戲,它表現(xiàn)為題量大,形式富于變化,選項之間干擾性較強的特點,考生只有在平時認真準備,多做練習才可以取得較理想的成績;
    常識判斷的難度呈現(xiàn)出降低趨勢。近三年的考試中都取消了多選和不定項選擇題,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這就明顯降低了試題難度。在內容上,前幾年常識判斷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涵蓋了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多個領域的知識,而2007年、2008年的常識判斷全部為法律知識,涵蓋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各部門法。在考試側重點上,由對知識點的識記性考查轉變?yōu)閷χR點的理解度的考查;
    資料分析沒有較大變化,形式上一直都為文字資料、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難度適中。
    (二) 命題規(guī)律特點
    1.目標、功能和特性界定明確,旨在選拔公職人才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是考查一個人的行政管理潛在能力的考試。它可以通過測量一系列的判斷題目預測考生在公共管理職業(yè)領域里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事實上,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就是為了考查考生從事公務員工作以及其他重要公職工作的一般性實力和潛能。這里所說的“實力”雖然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整個實際行政能力,但卻是很好地應付并通過這種測驗的實際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皾摿Α本褪腔谶@種“實力”的考試結果所反映出的對未來工作勝任度的一種推斷性預示,而這正是潛能的實質。事實上,它的主旨就是發(fā)現(xiàn)和選拔那些從事公務員工作,特別是政府等部門工作的人才,以充實、更新和優(yōu)化公務員隊伍。
    2.考試客觀化、標準化,使考生得到一個較為公平的平臺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全部為客觀性試題,事實上,即使要測查考生的主觀態(tài)度,也都采用客觀化、標準化的試題??荚囈宦稍O計為考卷與答卷(即計算機機讀的答題卡)分開;考卷上的考題全部設計為一個問題、四個選項,多數(shù)為單項選擇題,在常識測驗中有時有不定項選擇題或多項選擇題出現(xiàn)。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從試卷設計到評出成績都是客觀化和標準化的,沒有直接的主觀試題,這就極大地提高了考試的嚴謹性和可信度,不僅使考試內容都依托于同樣的難度而使所有考生都獲得一個同等、公平的基礎,而且閱卷與考試結果同計算機結合,避免了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確保了考試的客觀性、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并使這種考試在選拔人才方面具有了很高的公信度和權威性。
    3.試卷內容豐富,面寬量大,直接構成數(shù)量上的考試壓力與難度;知識與技能結合成一體的考題,構成了需要較高智力、較大精力才能解題的考試
    從歷年的考試實踐來看,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有單純的心理測驗內容、公共基礎知識、數(shù)理計算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形式邏輯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語言文字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日常公共管理面臨的實際問題或情況的資料性分析與處理能力等等。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題量在125~140道之間,考試時間都為120分鐘,無論從題量上,還是知識點上來看,都可稱為豐富,它涵蓋測查從事公共管理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素質與基礎能力的全部內容,也包括了在一個題量大、時間緊的壓力下妥善處理問題的能力,從各個角度來說,對于考生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4.考試形式靈活,考試題型多樣化,既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又不拘一格,難度逐漸提升
    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主要有文字、圖形、數(shù)字和表格四種基本形式。但從具體題型種類上來看,主要有知覺測驗、速度測驗、準確性測驗、聽力測驗、語法測驗、修辭測驗、邏輯測驗、詞語測驗、句子測驗、段落測驗、篇章測驗、數(shù)字推理、數(shù)學計算、圖形推理、機械推理、演繹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事件排序、常識判斷、文字資料分析、表格資料分析、圖解分析等。
    這些不同的考試內容有不少是互相補充或交替出現(xiàn)的,有一些考題會隔年再用、隔卷重用。因此,應試者可以從舊的試卷題型當中摸索出規(guī)律來提高應試能力。例如,事件排序在2001年以前常考,2002~2004年取消了事件排序,2005年又再次出現(xiàn),2006年、2007年被類比推理所取代。應試者可以從舊的試卷題型當中摸索出規(guī)律來提高應試能力。
    同時,由于報考公務員考試的人數(shù)逐年增多,競爭日益激烈,試題的難度也隨之增大,考試中往往會設一些有難度的題,這樣可以拉開應試者之間在分數(shù)上的差距。
    三、2009年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命題特點預測
    近年來,公務員錄用考試逐漸走向成熟化、穩(wěn)定化,然而這并不代表考查的內容與形式就會一成不變,例如,往年的圖形推理基本上分為三種形式,即圖形類比題、圖形對比題和圖形折疊題,到了2006年,圖形推理完全*了舊的形式,以新的圖形坐標推理和平面移動形式出現(xiàn),如果考生完全陷入對這種新題型的意外和迷惑當中就必定會影響考試成績。因此,我們對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命題變化及特點作一個簡單的總結,并對2009年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試卷構成作一個大體的預測,一方面為考生提供一個復習方向,以供參考;另一方面,引導考生在復習時和在考試現(xiàn)場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避免一些考試中常會遇到的問題。
    (一)總體趨勢分析
    1.內容構成保持不變,個別題型靜中有動
    根據公務員錄用考試穩(wěn)定化的特點,2009年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在內容構成上依然分為五大部分,即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學運算、判斷推理、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但個別題型依照近年出題思路分析,相對于2008年的考試在題量上會有部分變動。
    2.舊題新形式,“換湯不換藥”
    從2008年的考試中可以看出,舊的題目可以以新的形式出現(xiàn)。例如,圖形推理是多年的老題型,但在2008年,卻變換形式,與之前的表現(xiàn)形式完全不同,而在本質規(guī)律上卻沿襲以往,不同形式的試題出現(xiàn)在同一份試卷上,例如2008年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試第61題:
    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
    ……
    圖中共包含六種元素:大五角星,小五角星,黑色五角星,大黑方塊,小黑方塊,菱形。前兩組圖分別是這六種圖形的不同組合,因此,第三組圖也應遵循這一規(guī)律。第三組圖的前兩個包含了這六種元素中的五個,只剩下一個大黑方塊,因此,答案為D。
    2008年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試第64題:
    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左邊五個圖形一致性規(guī)律的選項( )。
    ……
    全部圖形的線頭數(shù)可形成0,1,2,3,4,5六個數(shù)字,其中左邊的五個圖形缺少“4”,故選C。
    因此,在2008年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試當中,依然可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xiàn)。這種變化形式在所公布的大綱中就有體現(xiàn),2008年類比推理就出現(xiàn)了一種新形式,但實質沒有變,因此考生要把握一點,試題的形式雖然變了,本質規(guī)律與往年試題卻是相同的,考生只要認真分析,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3.新題型難度不會太大,數(shù)量也不會很多
    2006年的試卷中出現(xiàn)了類比推理和圖形坐標推理這兩種新題型,2007年的試卷在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設置了選詞填空這一形式。2008年則在類比推理中推出了新的形式,但總的來看,新舊題型難度差異并不大,因此,應試者對以前出現(xiàn)過的題型要熟悉,同時,要有應對新題型的心理準備。
    4.試題難度逐年增大,題量也越來越多
    在如今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試卷中,除了常識判斷部分,很難遇到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試題。隨著公務員考試參考人員的增多,競爭越來越激烈,考試題目也越來越難越來越多,最近三年題量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15道。答題時間緊張是公認的一大特點。例如,現(xiàn)在的數(shù)字推理已不再是簡單直接的等差、等比、和差、積商、平方、立方數(shù)列,而側重考核多次方綜合變化、分段組合變化、多數(shù)列組合、跳躍組合數(shù)列等等。數(shù)字幅度變化相對加大,數(shù)列變化更加豐富。數(shù)學運算更加注重數(shù)列拆分求和,剩余定理、統(tǒng)籌與配套、簡單概率問題以及基本的應用題型綜合演變的能力考核。計算能力放在了次要位置。
    5.越來越注重對法律知識的考查
    這一趨勢主要體現(xiàn)在常識判斷部分。2007年考試大綱對常識判斷部分作出了較大調整,指出“常識判斷,主要側重測查報考者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取消了以往的“常識判斷部分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說法,大大縮小了考核范圍,但對考生的法律知識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實上2007、2008年常識判斷25道題全部考查法律知識,涉及面廣,非法律專業(yè)的考生是很難對付的。常識判斷依然是法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