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教育學院編
一、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員了解英語教學各種流派的產生及發(fā)展背景、其理論依據及優(yōu)缺點。以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和教育學等學科理論為依據,以英語教學實踐為基礎,探討交際法教學的過程及規(guī)律,掌握語法、詞匯、聽力、會話、閱讀及寫作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研究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直觀教具的使用以及課內外教學活動的組織等,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 導論
要求:了解近英語教學史的主要流派;了解觀行教學方法的理論依據;
了解不同類型的英語教學大綱以及設置大綱的步驟
第一節(jié) 英語的教與學
學習英語的目標與曾經流行的教學方法
第二節(jié) 英語教學方法及流派的發(fā)展背景
1.語言的作用
2.語法翻譯教學法
3.功能的及表意的教學途徑
4.語言的社會性
5.聽說法及學習第一語言和學習第二語言的比較
6.人本主義的教學途徑
7.語言教學的綜合途徑
第三節(jié) 課程設制
1.不同類型的教學大綱
2.需求分析
3.課程設制步驟
第二章 交際法的教學
要求:了解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理論依據;理解語言加工及處理過程,并將其中的理論運用于教學及選擇補充材料中;了解交際英語教學的基本原理;能夠運用信息互補和角色扮演活動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
第一節(jié) 交際能力
1.語言的真實意圖
2.功能意義的表達
3.恰當地語言表達
4.什么是交際能力
5.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二節(jié) 語言加工及表達
1.語言加工的過程
2.背景知識對課文理解的作用
3.背景知識的運用
4.口頭與書面表達的不同之處
5.口頭交際的基本特點
第三節(jié) 運用交際法的語言教學
1.教學大綱
2.語言的真實性
3.課堂教學中真實性的運用
4.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
5.學生在教學中的角色
第四節(jié) 交際教學法中的教學活動
1.必要性,不可預計性,選擇性
2.交際活動的本質
3.交際活動的類型
4.信息互補活動
5.角色扮演活動
第三章 閱讀課教學
要求:理解閱讀是一個積極的,注重于意義的過程;明確不同的閱讀方式: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互相作用法;能夠運用主要的閱讀技巧:略讀,瀏覽,推測等;能夠通過三個階段教授閱讀課: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
第一節(jié) 閱讀導論
1.閱讀的定義
2.為什么閱讀
3.如何閱讀
4.閱讀中的問題
5.做高效率的讀者
第二節(jié) 識別主要的閱讀策略
1.略讀
2.瀏覽
3.推測
4.辯認修辭結構
第三節(jié) 教授閱讀的三個階段
1.閱讀前階段
2.閱讀中階段
3.閱讀后階段
4.一堂閱讀課
第四章 聽力課教學
要求:理解真實生活中對聽力的要求;識別主要的聽力技巧;設計高效率的聽力作用;選擇適當的聽力材料;通過三個階段教授聽力,聽材料之前階段,聽材料階段,聽材料之后階段。
第一節(jié) 真實生活中的聽力
1.為什么聽
2.聽什么
3.如何聽
第二節(jié) 主要的聽力技巧
1.聽要點
2.聽具體的信息
3.聽詳細的信息
4.推測
5.筆錄
第三節(jié) 設計高效率聽力作業(yè)
1.設計高效率聽力作業(yè)的推測
2.設計練習以培養(yǎng)聽要點的技巧
3.設計練習以培養(yǎng)聽具體的信息的技巧
4.設計練習以培養(yǎng)聽詳細的信息的技巧
5.設計練習以培養(yǎng)推測的技巧
6.設計練習以培養(yǎng)筆錄的技巧
第四節(jié) 選擇適當的聽力材料
1.尋找聽力材料
2.現時聽力表現還是錄音材料
3.真實還是非真實的聽力材料
4.選擇適當的聽力材料
第五節(jié) 一堂聽力課
1.聽之前階段
2.聽的階段
3.聽之后階段
4.運用歌曲
第五章 會話教學
要求:認識口語交流的主要特點;理解口語交流的本持對教村話技巧的指導意義;能夠根據教科書中的單元和教學大綱的目標設計會話練習;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評價學生在會話活動中的表現。
第一節(jié) 會話的本質
1.口語的特征
2.口頭交流的特征
3.語言及交流技巧
4.聽與說
第二節(jié) 教口語技巧的框架
1.會話活動包含的內容
2.會話課大綱
3.PPP模式——定義
4.PPP模式——關注點
5.PPP模型——運用
6.從控制到交流
7.從準確到流利
8.一個成功的會話活動
9.面對困難
10.會話課上教師的角色
第三節(jié) 設計會話活動
1.設計會話活動要考慮的方面
2.對話——呈現
3.對話——練習
4.對話——表達
5.信息互補活動
6.角色扮演活動
第四節(jié) 評價學生 會話表面
1.錯誤的改正
2.改錯表格
3.觀察表格
4.使用錄音,錄象機
5.運用自我檢查卡
第六章 寫作教學
要求:了解一篇好作文的特點;理解寫作目的,寫作情景,寫作對象的重要性;能設計寫作情景;能設計引導寫作的作業(yè);理解寫作過程(訂方案,打草稿,定稿,聽反饋,校訂);能為寫作的不同階段設計作業(yè)。
第一節(jié) 好作文的特點
1.一扁好文章應具有的特點
2.通過文章重組認識文章的結構及句子的次序
3.注重文章的連貫
第二節(jié) 寫作過程:寫作預備
1.建立寫作目的與寫作對象的意識
2.確立寫作內容
3.組織寫作內容
第三節(jié) 寫作過程
1.收信信息
2.打草稿
3.修改清單
4.校訂
第四節(jié) 設計限制性和引導性的寫作作業(yè)
1.通過重組設計限制性的寫作
2.通過替換設計限制性的寫作
3.通過填充練習設計引導性的寫作
4.通過復制練習設計引導性的寫作
5.通過壓縮練習設計引導性的寫作
6.通過段落練習設計引導性的寫作
第五節(jié) 設計自由體寫作作業(yè)
1.就寫作題目采集想法
2.選擇并擴展一條思路
3.列提綱
4.修改草稿
第七章 語法教學
要求:理解語法在外國語言學習中的目的與角色;注意英語語法正在發(fā)生的變化;理解語法教學中演繹法及歸納法的不同之處,并能了解這兩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注意語法教學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風格;熟悉語法教學的途徑;能夠在語法教學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能夠在復習及考試中創(chuàng)立交際教學活動。
第一節(jié) 語法學習中的演繹法和歸納法
1.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
2.兩種方法的利與弊
第二節(jié) 語法的教與學
1.不同的學習風格
2.呈現—練習—表達模式
3.課堂語言的價值
第三節(jié) 語法的呈現
總結在語法呈現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語法呈現的特點);根據要求設計語 法呈現課。
第四節(jié) 語法的練習
熟悉語法練習的方法及它們的特點;根據要求設計語法練習課。一種語法形式 需要有三、四個練習,注意這個語法的形式、意義和它的特殊用法。確保設計的練習可以引導學生從老師控制階段過渡到由學生自己控制和掌握的階段。
第五節(jié) 語法的表達
掌握語法表達的方式并根據要求設計一項語法表達活動。在這項活動中學生要有機 會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使用新學的語法結構并將它融會到已學過的語言中。
第六節(jié) 復習練習與考試練習
掌握這兩項練習的價值。
第八章 詞匯的學習
要求:理解學習詞匯的意義;探索詞匯學習的各個方面(如:詞的含義,搭配,語域等);呈現詞匯的技巧;從上下文理解詞義的策略,教授詞匯運用方面的技巧(詞義、搭配,語域);有效地存儲和記錄詞匯的策略;介紹練習與復習詞匯的各種交際的而有有趣的活動;評價各種技巧在學校中的運用。
第一節(jié) 如何學習詞匯
1.懂得一個詞匯的意義
2.主動的與被動的詞匯知識
3.怎樣記憶詞匯4.從上下文學習新詞匯
第二節(jié) 呈現新詞匯
1.呈現新詞匯的方法
2.選擇使用的技巧
3.信息填充式的呈現
4.教學生從上下文中理解詞義
第三節(jié) 教授詞匯方面的技巧
1.運用詞域
2.理解詞義
3.語域
4.練習搭配
第四節(jié) 記錄新詞匯
1.需要記新詞的哪些方面
2.有效的記錄策略
第五節(jié) 詞匯的復習與測驗
1.從課文中復習詞匯
2.用記憶法復習
3.學生間互相出題測驗
4.信息填充式的猜字游戲
第九章 備課筆記
要求:理解備課的基本要求;了解備課的意義;了解所教課文的目的和內容;分清課文的不同階段和它們之間的聯系;注意影響備課筆記的因素;識別并預測教學中的問題;使教科學適應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根據要求設計教案。
第一節(jié) 一節(jié)課的內涵
1.一節(jié)課包含的因素
2.備課教案的優(yōu)點
3.影響備課教案的因素
第二節(jié) 如何做教案
1.教案的組成部分
2.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3.課堂教具
4.教學過程
5.可能出現的問題
6.對一堂課的評價
第三節(jié) 設計補充材料
1.綜合各項技能
2.改編課文
3.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不理想的課文單元
第四節(jié) 設計自己的教案
(國家教育部制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十章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要求:理解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評價的建議。
了解課程標準對語音,語法,功能意念及話題項目提出的要求。
第一部份 基本理解
第二部份 課程目標
第三部份 內容標準
第四部份 教學建議
評價建議
第五部份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