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二級建造師《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精講(8)

字號:

2B314020 交通安全設施的構成與功能
    21314021掌握交通安全設施的構成與功能
     一、交通安全設施的構成
     交通安全設施主要包括交通標志、交通標線、防撞設施、隔離柵、視線誘導設施、防眩設施、橋梁防拋網、里程標、百米標、公路界碑等。
     二、各種交通安全設施的功能與構成
     (一)交通標志
     交通標志是用圖形符號、顏色和文字向交通參與者傳遞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設施,主要起到提示、誘導、指示等作用。它主要包括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指路標志、旅游區(qū)標志、道路施工安全標志等主標志以及附設在主標志下的輔助標志。標志的支撐結構主要包括柱式(單柱、雙柱)、懸臂式(單懸臂、雙懸臂)、門架式和懸掛式幾種。標志板一般由鋁合金板、薄鋼板、合成樹脂類板材等材料制成,其中,高等級公路宜采用綜合性能等于或優(yōu)于牌號3A21的鋁合金板,大型標志板或用于沿海及多風地區(qū)的標志板,宜采用綜合性能等于或優(yōu)于牌號5A02的鋁合金板。標志面由逆反射材料(反光膜、反射器等)、涂料、油墨等材料制成,其中,用于制作標志面的反光膜分為五個等級:一級反光膜為微棱鏡型反光膜,通常稱為鉆石級反光膜;二級反光膜為密封膠囊型反光膜,通常稱為高強級反光膜;二級反光膜為透鏡埋入型反光膜,通常稱為超工程級反光臆四級反光膜為透鏡埋人型反光膜,通常稱為:工程級反光膜;五級反光膜為透鏡埋入型反光膜,通常稱為經濟級反光膜。
     (二)交通標線
     交通標線的主要作用是管制和引導交通。它是由標劃于路面上的各種線條、箭頭、文字、立面標記、突起路標等構成。用于施劃路面標線的涂料分為溶劑型、熱熔型、雙組分、水性四種,如果路面標線有反光要求,則在施工時,還應在涂料中摻人或在施工時面撒玻璃珠。突起路標根據其是否具備逆反射性能分為A、B兩類:具備逆反射性能的為A類突起路標;不具備逆反射性能的為B類突起路標。
     (三)防撞設施
     防撞設施主要包括護欄、防撞筒等。護欄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失控車輛越過中央分隔帶或在路側比較危險的路段沖出路基,不致發(fā)生二次事故。同時,還具有吸收能量,減輕事故車輛及人員的損傷程度以及誘導視線的作用。護欄的形式按剛度的不同可分為柔性護欄、半剛性護欄和剛性護欄,按結構可分為纜索護欄、波形梁護欄、混凝土護欄、梁柱式鋼護欄、組合式護欄等,其中,波形梁護欄板又分為雙波和三波兩種。防撞筒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能量,減輕事故車輛及人員的損傷程度,同時也有誘導視線的作用。
     (四)隔離柵
     隔離柵的主要作用是將公路用地隔離出來,同時將可能影響交通安全的人和畜等與公路分離,保證公路的正常運營。它主要包括編織網、鋼板網、焊接網、刺鋼絲、隔離墻以及常青綠籬等形式。
     (五)視線誘導設施
    視線誘導沒施主要包括分合流標志、線形誘導標、輪廓標等,主要作用是在夜間通過對車燈光的反射。使司機能夠了解前方道路的線形及走向,使其提前做好準備。分合流標志、
    線形誘導標的結構與交通標志樸同,輪廓標主要包括附著式、柱式等形式。用于輪廓標上的逆反射材料主要包括反射器利反光膜,其中,反射器有微棱鏡型和玻璃珠型兩種形式。
     (六)防眩沒施
    防眩設施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對向車燈造成的眩光,保證夜間行車安全。防眩設施掘分為人造防眩設施和綠化防眩設施,人造防眩設施主要包括防眩板、防眩網等結構形式。
    (七)橋梁防拋網
     橋梁防拋網主要設置于天橋或主線下穿的分離守交以及主線上跨鐵路或等級較高的其他公路的分離立交上,用于防止雜物落在橋梁下力的道路行車道上,保證行車安全。它主要包括鋼板網、焊接網等結構形式。
     (八)里程標(碑)、百米標(樁)和公路界碑
     里程標(砷)、百米標(樁)和公路界碑主要作用是標識出道路里程和公路用地界限。
    2B314030 隧道施工測量和監(jiān)控量測技術
    2B314031 熟悉隧道施工測量技術
     一、一般規(guī)定
     1.控制測量的精度應以中誤差衡量,誤差(極限誤差)規(guī)定為中誤差的兩倍。
     2.隧道施工時應做好下列工作:
     (1)長隧道設置的精密三角網或精密導線網,應定期對其基準點和水準點進行校核。
     (2)洞外水準點、中線點應根據隧道平縱面、隧道長度等定期進行復核,洞內控制點應根據施工進度設定。
     (3)洞內施工隧道測量.樁點必須穩(wěn)定、可靠,且通視良好。水準點應設在不易損壞處,并加以妥善保護。測量儀器、 工具在使用前應作檢校,保證儀器、工具的技術狀態(tài)符合使用要求。使用光電測距儀時,應按其使用規(guī)定進行。
     (4)隧道平面控制測量的精度、隧道內兩相向施工中線在貫通面上的極限誤差,由洞外和洞門內控制測量誤差引起在貫通面產生的貫通誤差影響值、洞內導線測角、量距的精度以及兩洞口水準點間往返測高差不符值,均應符合交通部現行的《公路隧道勘測規(guī)程》的規(guī)定。
     (5)隧道竣工后應提交貫通測量技術成果書,貫通誤差的實測成果和說明、凈空斷面測量和永久中線點、水準點的實測成果及示意圖
     二、洞內施工測量
     1.洞內導線應根據洞口投點向洞內作引伸測量,洞口投點應納入控制網內,由洞口投點傳遞進洞方向的聯接角測角中誤差,不應超過測量等級的要求,后視方向的長度不宜小于300m。導線點應盡量沿路線中線布設,導線邊長在直線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線地段不宜短于70m。無閉合條件的單導線,應進行兩組獨立觀測,相互校核。
     用中線法進行洞內測量的隧道,中線點間距直線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線部分不宜短于50m。
    2.特長隧道、長隧道及采用大型掘進機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設備導向。
    3.供導坑延伸和掘進用的臨時點可用串線法標定,其延伸長度在直線部分不應大于30m 曲線部分不應大于20m。串線法的兩吊線間距不宜小于5m。用串線法標定開挖面中線時,其距離可用皮尺丈量。
     4.開挖前應在開挖斷面標出設計斷面尺寸線,開挖工作完成后應及時測量并繪出斷面圖。采用上下導坑法施工的隧道,上部導坑的中線每引伸一定距離后,應與下部導坑的中線聯測一次,用以校核上部導坑的中線點或向上部導坑引點。
     5.供襯砌用的臨時中線點,必須用經緯儀測定,其間距可視放樣需要適當加密,但不宜大于10m。
     6.襯砌立模前應復核中線和高程,標出拱架頂、邊墻底和起拱線高程,用設計襯砌斷面的支距控制架立拱模和墻模。正模后必須進行檢查和校正,確保無誤。
     7.洞內水準路線應由洞口高程控制點向洞內布設,結合洞內施工情況,測點間距以200~500m為宜。
     8.洞內施千用的水準點,應根據洞外、洞內已設定的水準點,按施工需要加設。為使施工方便,在導坑內拱部、邊墻施工地段宜每100m設立一個臨時水準點,并定期復核。
     三、貫通誤差的測定及調整
     1.貫通誤差的測定應按下列要求進行:
     (1)采用精密導線測量時,在貫通面附近定一個臨時點,由進測的兩方向分別測量該點的坐標,所得的閉合差分別投影至貫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實際的橫向和縱向貫通誤差,再置鏡于該臨時點測求方位角貫通誤差。
     (2)采用中線法測量時,應由測量的相向兩方向分別向貫通面延伸,并取一臨時點,量出兩點的橫向和縱向距離,得出該隧道的實際貫通誤差。
     (3)水準路線由兩端向洞內進測,分別測至貫通面附近的同一水準點或中線點上,所測得的高程差值即為實際的高程貫通誤差。
     2.貫通誤差的調整應按以下方法進行:
     (1)用折線法調整直線隧道中線。
     (2)曲線隧道,根據實際貫通誤差,由曲線的兩端向貫通面按長度比例調整中線。
     (3)采取精密導線法測量時,貫通誤差用坐標增量平差來調整。
     (4)進行高程貫通誤差調整時,貫通點附近的水準點高程,采用由進出口分別引測的高程平均值作為調整后的高程。
     3.隧道貫通后,施工中線及高程的實際貫通誤差,應在未襯砌的100m地段內(即調線地段)調整。該段的開挖及襯砌均應以調整后的中線及高程進行放樣。
     四、竣工測量
     1.隧道竣工后,應在直線地段每50m、曲線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測斷面處,測繪以路線中線為準的隧道實際凈空,標出拱頂高程、起拱線寬度、路面水平寬度。
     2隧道永久中線點,應在竣工測量后用混凝土包埋金屬標志。直線上的永久中線點,每200~250m設一個,曲線上應在緩和曲線的起終點各設一個;曲線中部,可根據通視條件適當增加。永久中線點設立后,應在隧道邊墻上畫出標志。
    3.洞內水準點每公里應埋設一個,短于1km的隧道至少設一個,并應在隧道邊墻上畫出標志。
    五、輔助坑道測量
    1.經輔助坑道引人的中線及水準測量,應根據輔助坑道的類型、長度、方向和坡度等,按要求精度在坑道口附近設置洞外控制點。
    2.平行導坑與橫洞的引線方法和高程測量均與正洞相同。
     3.斜井中線的方向應由斜井口外直線引伸,可采用正倒鏡分中的串線法進行;斜井量距應丈量斜距,測出樁頂高程,求出高差,按斜距換算成水平距離。
     4.豎井測量時,應根據豎井的大小、深度、必要的測量精度決定測量方法。經豎井引入中線的測量可使用鋼弦吊錘、激光、經緯儀等。經豎井的高程可將鋼卷尺直接吊下測量。
    2B314032 熟悉隧道施工監(jiān)控量測技術
     一、監(jiān)控量測的目的
     掌握圍巖和支護的動態(tài)信息并及時反饋,指導施工作業(yè);通過對圍巖和支護的變位、應力量測,修改支護系統設計;分析各項量測信息,確認或修正設計參數。
     二、采用復合式襯砌的隧道,必須將現場監(jiān)控量測項目列入施工組織設計
     量測計劃應根據隧道的圍巖條件、支護類型和參數,施工方法以及所確定的量測目的進行編制。同時應考慮量測費用的經濟性,并注意與施工的進程相適應。
     三、量測內容與方法
     1.復合式襯砌的隧道應按表2B314032選擇量測項目。
     2.爆破開挖后應立即進行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狀況的觀察和記錄,并進行地質描述,地質變化處和重要地段,應有照片記載。初期支護完成后應進行噴層表面的觀察和記錄,并進行裂縫描述。
    3.隧道開挖后應及時進行圍巖、初期支護的周邊位移量測、拱頂下沉量測;安設錨桿后,應進行錨桿抗拔力試驗。當圍巖差、斷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嚴時宜進行圍巖體內位移量測和其他量測。位于川~Ⅵ級圍巖中且覆蓋層厚度小于40m的隧道,應進行地表沉降量測。
     4.量測部位和測點布置,應根據地質條件、量測項目和施工方法等確定。
     5,測點應距開挖面2m的范圍內盡快安設,并應保證爆破后24h內或下一次爆破前測讀初次讀數。
     6.測點的測試頻率應根據圍巖和支護的位移速度及離開挖面的距離確定。
     7.現場量測手段,應根據量測項目及國內外人工量測儀器的現狀來選用。一般應盡量選擇簡單可靠、耐久、成本低、穩(wěn)定性能好、被測量的物理概念明確、有足夠大的量程,便于進行分析和反饋的測試儀器。
    四、量測數據處理與應用
    1.應及時對現場量測數據繪制時態(tài)曲線(或散點圖)和空間關系曲線。
    2.當位移-時間曲線趨于平緩時,應進行數據處理或回歸分析,以推算最終位移和掌握位移變化規(guī)律。
     3.當位移-時間曲線出現反彎點時,則表明圍巖和支護已呈不穩(wěn)定狀態(tài),此時應密切,監(jiān)視圍巖動態(tài),并加強支護,必要時暫停開挖。
     4.二次襯砌的施作應在滿足下列要求時進行:
     (1)各測試項日的位移速率明顯收斂,圍巖基本穩(wěn)定;
     (2)已產生的各項位移已達預計總位移量的80%~90%:
     (3)周邊位移速率或拱頂下沉速率小于規(guī)定值。
     五、量測管理
    六、竣工文件中應包括下列量測資料
    1.現場監(jiān)控量測計劃;
    2.實際測點布置圖:
    3.圍巖和支擴的位移—曲線圖、空間關系曲線圖以及量測匯錄匯總表
    4.經量測變更設計和改變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饋記錄;
    5.現場監(jiān)控量測說明。
    2B314040 交通工程機電系統的構成與功能
    2B314041 了解監(jiān)控系統的構成與功能
     一、監(jiān)控系統的管理體制
     省級高速公路的監(jiān)控系統管理體制一般采用二級或三級管理的方式。
     所謂二級管理方式就是在一條路段的管理公司內設一個路監(jiān)控分中心,對本路的交通監(jiān)控設施直接進行集中管理,根據地區(qū)和建設資金來源的不同,管理范圍一般在50~200km之間;同時在全省沒一個省監(jiān)控中心,省監(jiān)控中心通過各路監(jiān)控分中心對全省的高速公路進行集中監(jiān)控。
    所謂三級管理方式就是在省監(jiān)控中心、路監(jiān)控分中心下設有幾個監(jiān)控所,由監(jiān)控所對所轄范圍內的交通監(jiān)控設施進行集中管理,一般監(jiān)控所的管理范圍為50km左右。當然也有對特大橋、長隧道、特長隧道的交通監(jiān)控單獨設監(jiān)控所(或室)進行管理的情況,這時監(jiān)控系統由省監(jiān)控中心、路監(jiān)控分中心、監(jiān)控所三級管理機構組成。
    二、監(jiān)控系統的主要構成
     監(jiān)控系統按其功能可分為l0個子系統:交通信號監(jiān)控系統、視頻監(jiān)視系統、緊急電話系統、火災報警系統、隧道通風控制系統、隧道照明控制系統、供配電監(jiān)控系統、調度指令電話系統、有線廣播系統、特種車輛監(jiān)視系統。
     監(jiān)控系統雖然由10個子系統組成,但他們之間并不是完全獨立的,相互之間要交換信息,有機地構成一個系統。一個路段的監(jiān)控系統是根據道路的特點、橋梁與隧道大型構造物的分布、交通量以及氣候環(huán)境等因素來構架本路段的監(jiān)控系統,可以是上述全部系統,也可能只有交通信號監(jiān)控、視頻監(jiān)視、緊急電話和調度指令電話等子系統。特大橋還會有橋梁結構安全檢測子系統。
     三,監(jiān)控系統的主要功能
     公路監(jiān)控系統主要是實時收集道路狀況,交通流信息、氣象信息及相關設備狀態(tài)等信息,監(jiān)視道路交通狀況,控制與調節(jié)交通流,疏導交通,減少交通事故,保證行車安全。
    其主要功能如下:
     1.信息采集功能。收集道路狀況、交通流狀況、氣象狀況、設備運行狀況、緊急電話報警以及交通事故告警等信息。
     2.動態(tài)處理和監(jiān)視功能。對采集的交通數據進行統汁分析處理,得出所轄路段的交通運行狀況,例如暢通、緩慢、擁堵、事故等,并通過圖形界面和顯示媒體對管轄范圍內的各種數據、設備進行靜態(tài)與動態(tài)顯示,對監(jiān)控系統的所有設備工作狀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顯示,使監(jiān)控值班員及相關的管理人員能隨時監(jiān)視交通運行的狀況和系統的運行狀況,實現對管轄范圍內公路的全面監(jiān)視。
     3.視頻監(jiān)視功能。系統通過沿線布設的攝像機等設備可對所管轄路段、特大橋、長隧道、特長隧道、互通立交、事故易發(fā)地點、省(市)界主線收費站、收費站廣場等處的視頻圖像進行選擇與監(jiān)視,并能進行實時存貯錄像、回放、檢索等功能,實現視頻的多級監(jiān)控。
     4.信息發(fā)布控制功能。監(jiān)控中心或分中心系統能以自動或人工方式下達指令給分中心或外場設備進行信息發(fā)布控制。被控對象包括可變信息標志、可變限速標志、交通信號燈、車道指示標志以及其他可能控制交通流的設施等。
     5.交通事件的告警及排除、救援組織功能。一旦系統分析處理發(fā)現故障或接收到事件信息,系統可根據交通事件的嚴重程度分成輕故障、重故障、嚴重故障,并分別進行處理。一旦有告警信息,則在操作員工作站上立即顯示設備的狀態(tài)告警、交通運行狀況告警等信息,并且有相應的聲光信號提示值班員,同時系統根據故障的性質、地點、時間等結合自動控制功能進行相應的控制和誘導方案提示,或者山值班員進行人為控制處理。所有告警隨時進行存曠、記錄、打印。十/印內容包括故障時間、地點、故障性質、操作內容、控制指令內容等。對出現的交通事件,系統能以自動或人工力·式通告醫(yī)院、公安、路政、上級管理部門等相關單位。對批準的救援力靠監(jiān)控系統應提供救援等車輛的路徑調度和信號控制支持,以及[時獲得救援、排除故障、恢復通行。
     6.事件輸入記錄功能。系統具有人工輸入各種事件及存儲功能,可針對緊急電話、巡邏車、養(yǎng)護部門、路政部門送來的各種道路維護、事故等信息進行人工或聯網自動輸入、包括事件的發(fā)生時間和終止時間、地點、類型、事故檢測的手段、事故處理過程中采用的監(jiān)控措施、事故描述等,
     7.報表統汁與打印功能。系統能按預先規(guī)定的格式和內容,定時進行日、月、年各種報表的統計處理,并自動或按值班員的指定隨時或定時打印。
     8.查詢功能,值班員可隨時查詢當前和仙史數據,包括交通量,交通事件、報表統等數據,并且按值班員的要求進行顯示和打印。
     9.自動數據備份和系統恢復功能。系統具有數據自動備份功能,能實時自動的將重要數據進行備份,一旦系統受到破壞,可以盡快地恢復系統運行。
     10.系統具有自診斷功能。能自動測試系統的正作狀況,包括與各路監(jiān)控分中心的通道連接狀況,并日在檢測到異常情況時,自動顯示和打印診斷報告。
     11.安全功能。系統對不同層次和職責的使用及管理人雖,分別設置不同的訪問操作使用權限,沒置不問的操作門令和密碼,防止越權存取和修改,保障數據的完整性,對值班員的操作進行存貯、記錄、打印。
     12.時間統一功能。路監(jiān)控分中心町提供系統的統一基準時間,當省級聯網監(jiān)控時,省監(jiān)控中心負責提供全省監(jiān)控系統統一的基準時間.使各監(jiān)控分小心內部時鐘與省監(jiān)控中心內部時鐘取得一致。
     13.提供內部其他系統相關信息。給上級管理部門及相關信息中心提供交通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14.提供對外界的服務功能。將公路的實時交通狀況、交通擁堵、事故以及處理情況等及時向社會及相關單位發(fā)布。
    211314042 了解收費系統的構成與功能
     l,收費系統定義
     收費系統指從車輛進入收費道路開始到實現收費,車輛交納通行費直到費款安全進入存儲點以及能提供各種收費過程相關信息的設施和人員的集合體。
     2.收費制式
     (1)全線均等收費制(簡稱均一制)。
     (2)按路段收費制(簡稱開放式)。
     (3)按車型或貨車按計重與實際行駛里程收費制(簡稱封閉式)。
     3.收費方式包括:人工收費、半自動收費、全自動收費。
    4.通行券
    《高速公路聯網收費暫行技術要求》[交公路發(fā)(2000)463號]推薦三種通行券,即多次重復使用的非接觸式IC卡、碼券。目前主要使用非接觸式IC卡
    5.收費系統的管理體制
    省級收費系統管理體制一般分為二級:省收費結算中心、路段收費分中心和收費站。省收費結算中心直接管轄全省收費路網,路段收費分中心直接管轄一條路的各收費站,或直接管轄一條路的各收費管理所.山收費管理所管轄這條路的收費站。一條路的收費系統管理休制一般采用路段收費分中心利收費站二級的管理方式。
     6.收費系統的主要構成
     一條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按其基本功能可分為計算機系統、收費視頻監(jiān)視系統、內部對講系統、安全報警系統、電源系統等。并可根據需要增加計重系統、車牌自動識別裝置等。計算機系統根據級別可分為車道計算機系統、收費站計算機系統、路段分中心計算機系統。在省域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中,計算機系統還應包括省收費結算中心計算機系統。
     收費站、路段收費分中心、省收費結算中心汁算機系統各自構成一個局域網。
     收費站局域網與路段收費分十心局域網之間一般采用路由器或二層交換機經通信系統連接的方式構成廣域網,其邏輯拓撲結構為星形結構或環(huán)形結構。
     路段收費分中心局域網和省收費結算小心局域網之間一般也采用路由器或經通信系統連接的方式構成廣域網,其邏輯拓撲結構為有備用通道的星形結構的網狀結構,或兩個環(huán)的白愈保護結構。
     7.收費系統的主要功能
     (1)正確、合理地收取通行費,減少逃票,漏收現象的發(fā)生,限度地堵塞來自司機的財務漏洞。
     (2)具有采集收費交易數據、收費設施狀態(tài)信息等功能。所有收費交易必須入賬,所有收費過程的登記、汜錄必須完接,限度地堵塞來自收費人員的財務漏洞。
     (3)具備較高的服務水平,盡可能減少因收費引起的交通延誤。
     (4)具備高可靠性,具有防止人為(有意或無意)和自然事故損害系統的能力。
    (5)具有后備功能,局部故障不會影響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
    (6)具有可擴充性,易于實現升級,兼容性強.開放性好。
    (7)具有處理、統計、查詢、打印功能。統計報表準確、及時,滿足管理方面的需要,所有收費登記力爭實現計算機化,利于實現辦公自動化。
    (8)收費操作過程簡明、實用,有助于減輕收費員的勞動強度。
    (9)兼顧本路段人、出口交通管理,定時向監(jiān)控系統提供交通數據。
    (10)根據收費管理的需要能完成收費站、路段分中心、省結算中心之間的收費業(yè)務數據、費率、時鐘等的通信。
    (11)完成對收費車道、收費站等收費設施以及對收費業(yè)務的監(jiān)視,保證收費系統正常工作。
     (12)具有嚴密的數據安全體系,保證收費數據的安全。
     (13)具有票證、通行券的管理功能。
    211314043 了解通信系統的構成與功能
     通信系統足交通工程機電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高速公路各級運營管理部門相互之間以及與公用網間提供不間斷的電活、傳真和數據服務;為高速公路收費、監(jiān)控等系統提供專用、實時、高速和高可靠性的數據、圖像傳輸平臺和傳輸通路;為道路使用者提供緊急呼救的求援服務;為全省高速公路組織會議電視網。
     一、通信系統的主要構成
     高速公路通信系統主要由光纖數字傳輸系統、數字程控交換系統、緊急電話系統、通信電源系統、光電纜工程及通信管道工程等組成。長、特長隧道和特大橋還應增加有線廣播系統。
    省高速公路通信中心的通信系統主要由光纖數字傳輸系統、數字程控交換系統、數字同步時鐘系統、會議電視系統和通信電源系統等組成。
    二、通信系統的主要功能
    通信系統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高速、暢通、舒適、高效運營及提高服務質量實現現代化交通管理的重要設施,起著高速公路管理系統中樞神經的作用。
    1.為高速公路日常運營管理、事故處理、救護、養(yǎng)護、收費等部門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
    2.為收費、監(jiān)控、會議電視和管理信息(辦公自動化)等系統的數據、圖像和語音提供傳輸通道。
    3.通過緊急電話、廣播等為道路使用者提供緊急呼救求援和幫助等服務。
    案例
    某施工單位參加了高速公路所有交通安全設施的施工投標,并中標承擔了交通標志的施工任務,現已拿到了本工程交通標志的施工圖設計
    問:1,一般情況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包括哪些內容?
    2,交通標志主要包括哪些種類?
    答:1,交通安全設施主要包括交通標志、交通標線、防撞設施、隔離柵、視線誘導設施、防眩設施、橋梁防拋網、里程標、百米標、公路界碑等。
    2,交通標志是用圖形符號、顏色和文字向交通參與者傳遞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設施,主要起到提示、誘導、指示等作用。它主要包括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指路標志、旅游區(qū)標志、道路施工安全標志等主標志以及附設在主標志下的輔助標志。
    1.護欄按其剛度不同可分為(C)
    A 柔性護欄、剛性護欄兩種;
    B 普通護欄、加強護欄兩種;
    C 柔性護欄、剛性護欄、半剛性護欄三種
    D 柔性護欄、剛性護欄、綜合性護欄三種
    2.視線誘導設備主要包括分合流標志、線形誘導標、(D)等
    A 百米標
    B 可變限速標志
    C 方向標
    D 輪廓標
    3.下列選項中屬于收費方式的是(D)
    A 現金收費
    B 均一制收費
    C 半自動收費
    D 封閉式收費
    4.目前我國主要使用的通行券為(C)
    A 紙質磁性券
    B 紙質二維條形碼券
    C 非接觸式IC卡
    D 磁卡
    5.交通安全設施主要包括(ABCD)
    A 絞痛標志、交通標線
    B 防撞設施、隔離柵、視線誘導設施、防眩設施
    C 橋梁防拋網
    D 里程標、百米標
    E 可變情報板
    6.交通標志主要包括(ABCDE)等
    A 警告標志
    B 禁令標志
    C指示標志、主標志下的輔助標志
    D 指路標志、旅游區(qū)標志
    E 紅綠燈
    7.洞內導線應盡量沿(C)布設
    A 導線點
    B 控制網
    C 路線中線
    D 視線范圍
    8.洞內導線邊長在直線地段和曲線地段分別不宜短于(C)
    A 150m,50m
    B 200m,500m
    C 200m,70m
    D250m,70m
    9.激光設備導向適宜于(A)
    A 特長隧道、長隧道
    B 一般隧道、長隧道
    C 無閉合條件的長隧道
    D 無閉合條件的特長隧道
    10.供襯砌用的臨時中線點,必須用(B)測定,其間距可視放樣需要適當加密,但不宜大于10m
    A 水準儀
    B 經緯儀
    C 全站儀
    D 測距儀
    11.位于曲線上的永久中線點,應在(A)各設一個;曲線中部,可根據通視條件適當增加
    A 緩和曲線的起終點
    B 圓曲線的起終點
    C 緩和曲線的起點和圓曲線的終點
    D緩和曲線的終點和圓曲線的終點
    12.經輔助坑道引入的中線及水準測量,應根據輔助坑道的(ABCD)等,按要求精度在坑道口附近設置洞外控制點
    A 類型
    B 長度
    C 方向
    D 坡度
    E 地質條件
    13.隧道監(jiān)控測量時,量測部位和測點布置,應根據(ABC)等確定
    A 地質條件
    B 量測項目
    C 施工方法
    D 監(jiān)控人員素質
    E 隧道長度
    14拱頂下沉的測量可以用(ABCD)。
    A 水平儀
    B 水準尺
    C 鋼尺
    D 測桿
    E 收斂計
    15.隧道竣工文件中應包括的量測資料有(ABCD)
    A 現場監(jiān)控量測計劃
    B 實際測點布置圖
    C 圍巖和支護的位移-曲線圖、空間關系曲線圖以及量測記錄匯總表
    D 經量測變更設計和改變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饋記錄
    E 設計測點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