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我問燕子為啥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美麗?!碑斶@首童謠在我耳邊回響時,我正在中國的春節(jié)里遙想美國密西根的春天,幻想著像燕子一樣飛到美國去,不需要護照、簽證和飛機票——這些人類發(fā)明的證件,只是自由地飛翔,在高高的天空上……。
我證件俱全地站在洛杉磯飛機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等待通過海關。當我終順利地通過海關工作人員的盤查,進入洛杉磯,大有劫后余生的幸運,啊!My God,我終于來到了美國——千里迢迢,通過一切艱難險阻,同時我也有了不辜負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的憧憬和決心。
迎接我的是密西根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的詩 《沁園春·雪》完美再現(xiàn)了密西根的雪景。我不禁贊嘆毛澤東的詩才,不愧為一代領袖,東方的詩居然完全適用于西方的“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梢娬嬲乃囆g具有世界性。而我則像一個百米競技的運動員,滿懷信心地站在起跑線上,令槍響過,飛迅狂奔。
整整六個月的時間,我一個人在密西根大學的校園里訪學——絕對的單獨,使我有機會接近真正的密西根大學生活,同時我也慢慢地“發(fā)現(xiàn)”了密西根大學的獨特魅力。在清晨,在傍晚,我奔走在校園的小徑和草坪上,有時去看書,有時去上課,有時去看西天的彩云,有時靜靜地坐在花草邊——思想。我不曾知道過更大的愉快。
徐志摩曾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中寫到:“一個人要寫他心愛的對象,不論是人是地,是多么使他為難的一個工作?你怕,你怕描壞了它,你怕說過分了惱了它,你怕說太謹慎了辜負了它。” 我現(xiàn)在想寫密西根大學的訪學體會,也正是這樣的心理,我就知道我一定寫不好,但我卻不能不寫,我愿意與人分享我的收獲。我想勉強分兩節(jié)寫,一是我所知道的密西根大學課堂教學,一是我所熟悉的密西根大學圖書館。
1. 密西根大學課堂的教與學兩件基本的教學方法的融會貫通
教育心理學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是接受還是發(fā)現(xiàn),將教學方法分成相對獨立的兩種:即講授法和發(fā)現(xiàn)法。而密西根大學的課堂教學將二者有效地結合了起來,教師精心準備教材、閱讀材料,每門課都有詳細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學大綱中有詳細的課程日程安排和相應閱讀計劃,匯編成冊,學生可以到指定地點去購買。因此學生可以預知每次課的教學主題和閱讀內容,學習主動者可以提前閱讀,教師也鼓勵和提前安排學生做導讀。在課堂上,教師在講課前提供與本次教學內容相關的思考問題和補充資料,學生免費在課堂上領取,或由教師臨時發(fā)放。教師一般只是用學生喜歡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學習的內容,將講授法自然過渡到發(fā)現(xiàn)法教學,或在教學過程中將二者穿插起來。我用親身選學的女性和社會性別課堂來展示和說明密西根大學兩種教學方法的融會和轉化。
踏著密西根的白雪,我選學了“社會性別學導論”,授課對象是大學本科生,大約有百余人,男女生坐滿整整一個大教室,大部分是女生。在這個課堂上,我真正看到和體會到什么是“多樣性”。首先,課程內容具有多樣的主題:女性主義理論、女性與家庭、女性與勞動市場、女性與戰(zhàn)爭、女性與婚姻家庭等。課程將學生的思維導向不同的女性研究領域,像一棵茁壯大樹的枝杈盡力向空中延伸,形成傘狀覆蓋。課程講授者也具有多樣性:主講者是婦女學中心( Women's Studies Program )的一名女教授和幾個研究生。教授講授主要的性別理論,研究生則是每人講授一個相關主題,每周兩次,使學生體會不同的講課風格,同時也鍛煉了研究生的講授技巧。印象深的則是學生的多樣性,他們膚色各異,著裝怪異而大膽,課堂反應積極主動,課堂秩序井然有序。課堂時間一結束則都迫不急待地、旁若無人的離開教室,急匆匆地消失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并不喧嘩。
而我選學的另一門課程是“婦女與勞動”,講授者是諾頓教授。這是一個大約二十人的討論班,教師便于用講授法和發(fā)現(xiàn)法兩種方法教學。學生大都對每一個課堂主題都有積極而主觀的反應,她們語言犀利,觀點鮮明,勇于向老師和課堂知識挑戰(zhàn),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遇到熱點問題,發(fā)言此起彼伏,高潮迭起。學生中竟然有一位是五十多歲的中年學生。她給我深的印象是睿智且一絲不茍,幾乎對每一個話題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并愿意與人分享。當我介紹中國婦女在勞動力市場的狀況時,她們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并主動與我討論她們的疑問和好奇,而諾頓教授則是一位博學的講解者,她將學生引向不同的知識殿堂,耐心細膩的導讀、講解,隨時征求學生的問題和評論。當學生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明顯不同時,她總是首先表達對學生觀點的贊同與肯定,同時策略性地堅持或修正自己的觀點,并為進一步爭論留下余地,同時巧妙地引發(fā)下一輪討論和爭論。在美國密大的課程上,她們對知識的開放態(tài)度和師生的平等關系讓我不斷反思中美教育體制的巨大反差。美國多樣化的學生造就知識面豐富的教師,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學生追求獨特和不同,從而形成多樣性的人才格局;而中國的教育強調“同一性”,鼓勵求同思維,追求“標準答案”和“100分”,形成的負面影響則是“思維窄化”。西方的人才會創(chuàng)造,東方的人才會學習,東西方存在著明顯的“人才規(guī)格”反差。在密西根大學,我不只地反思什么是知識、知識的建構以及知識是如何轉變成力量的累積過程。我欣賞地的詞是“Argument”,欣賞的一句話則是“Any comments and questions”。這種爭論式的教學方式,容易培養(yǎng)出“不拘一格”的人才,而這正是知識的力量所在,對知識的接受、反思、挑戰(zhàn)、形成新觀點使知識永遠處于一種動態(tài)的向前發(fā)展的過程,而創(chuàng)造性人才也在知識的創(chuàng)新中脫穎而出。
密西根的春天婀娜來遲,像是怕羞的新娘,帶著水晶珠鏈,但新娘掀開蓋頭的一剎時,卻是美艷絕倫。社會性別學的老師是一個年輕助教,像春天一樣美麗,她還是一個博士研究生。她的課堂非常有吸引力。她在課堂上永遠面帶微笑,具有親和力及感染力。她的特點是從不打斷學生發(fā)言,即使學生的觀點有著明顯的遠離主題的傾向,她也不大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總是適時地引發(fā)討論。學生發(fā)言一般都很踴躍,爭先恐后,有時手舉了半天,也搶不到插話的機會。性急的根本等不到老師點名,早就脫口辯論了。學生有時會自己形成兩派或多派,彼此辯論。而她非常善于在對一個人物或事件的討論后加上精辟的和發(fā)人深思、富于啟發(fā)性的點評、總結,將討論引向深入。這種教學思路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考,避免灌輸單一化的知識和觀念,形成個性化的知識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成果,形成開放性和批判性學術氛圍。我從年輕的助教身上看到了美國教育的未來希望。
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也總是獨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在社會性別學課堂上,學生自動分成四組,代表不同的家庭類型:①再婚一夫一妻制家庭(Remarried Family)②女同性戀家庭(Lesbian Family )③男同性戀家庭(Guy Family )④兩種宗教并存的家庭(Parents with different religions)。用辯論的方式來探討哪一種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具有較多的正面效應。學生要肯定他們所在組代表的家庭的優(yōu)點,又要指出其他家庭類型的弊端,還要對其余各組同學對自己家庭類型的不利指責進行辯護,同時又要得出自己的家庭是佳家庭的合理性證據(jù)和結論。難度很大,需要思辯、邏輯和語言的密切配合,才能令人心悅誠服。雖然沒有得出學生們一致認可的理想家庭類型,但整個辯論過程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在“集中”、“發(fā)散”中穿梭,充分顯示了學生的思辯能力。
2. 教學媒介及教學現(xiàn)代化
密西根大學的課堂教學注重教學媒介的選擇和現(xiàn)代化。在密西根的女性和社會性別課堂上,用的較多的教學媒介是視聽媒介,主要包括電影、電視和錄相,它將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從而為教學提供更豐富的經(jīng)驗支柱。如:教師放映了一部“四個真實的女孩”的追蹤調查片,影片真實反映了四個不同種族和家庭背景的美國女孩從12歲到30歲主要的生活片斷及其轉變和境遇。我從中再體會到“女人不是生為女人,而是被塑造成女人”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密西根圖書館有專門的影視圖書館,教師可以租到感興趣的教學電影,而學生則可以到圖書館選擇與課堂教學有關的電影專題靜心的觀看、思考……。
在密西根大學的課堂上,電視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輔助工具,具有許多獨特的優(yōu)越性,如對教學中的關鍵細節(jié)和重要之處,可以立即重放,從而突出教學的重點。例如:在“女性與勞動”課堂上,有關“婦女在餐飲服務業(yè)”中的若干細節(jié)被要求重放/停留若干次,以便學生了解快餐服務部門的女性化趨勢。并且在放電影之后,常常緊接著就電影細節(jié)和故事整體所表述的內容進行討論,從而獲得佳的教學效果
除了上述視聽媒介外,計算機也被引入課堂并發(fā)展成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我旁聽了一門英語辯論課,是在一間計算機教室里,老師將電腦內容投影到白色墻壁上,學生則操作自己的電腦回應老師的講解,將辯論內容用E-mail發(fā)給教師和其它同學,教師和學生輪流運用有聲語言和電腦語言進行辯論。我在密西根大學做訪問學者的深刻體會之一就是,教育現(xiàn)代化和教育計算機化為教師的有效教學和學生有效學習展現(xiàn)了高效便捷的美好前景。
3. 密西根的知識源泉——圖書館
密西根大學圖書館的知識資源和服務資源都是一流的,系統(tǒng)非常龐大,館藏分類精細,像一個知識的海洋。我常去的圖書館是中心校園的研究生圖書館和本科生圖書館,兩個分體建筑中間有過道相連。開始的時候,我經(jīng)常在圖書館中迷路,有時則需要探索好長時間才能從圖書館迷宮似的地下藏書室潛浮出地面,大有驚險之舉。與女性有關的書籍數(shù)以千數(shù),而且新書層出不窮,女性學雜志也有幾十種。我常常一整天都坐在圖書館中讀我感興趣的書,而時間則在無聲無息中流走了……。 每當我需要幫助和解惑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總是耐心細致地回答我的問題,幫助我查詢我所需要的書,即使遇到某書缺藏,圖書館也可通過館際借閱的制度,幫助讀者解決困難。研究生圖書館計算機閱覽室的值班工作人員還教我如何操作計算機,從電子圖書館中查到我感興趣的材料,在他們的耐心指導下,我很快就搞明白了密大電子計算機系統(tǒng),學會了使用網(wǎng)上查詢功能,為我開拓知識視野打開了工具之門……。
在圖書館,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服務育人”和“管理育人”。他們都是默默無聞的工作者,沒有人能夠準確地記住他們的名字。然而當我回憶密西根大學時,他們先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對于我,他們是密西根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文化使者。我熱愛密西根大學的圖書館,因為她有豐富的藏書,現(xiàn)代化的電子資源,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可靠的保證,我感謝密西根大學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的優(yōu)質服務。在密西根大學里,圖書館是密西根大學的對外服務窗口,工作繁重,并嚴格執(zhí)行按時上、下班制度。每當深夜我從圖書館出來,回去休息時,我都對坐在大廳借書處電腦前的工作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正是他們的優(yōu)質服務,為每一個來到密西根大學的學子變?yōu)橹R巨人提供了可能。全館上下都可長期保持優(yōu)質服務,表現(xiàn)出難得的敬業(yè)精神。在密西根大學的陽光和燈光下,我閱讀了大量的女性學和其他學科方面的書籍,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資料,我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愛心和敬業(yè)意識。
其實,密西根大學有多少這樣的幕后英雄啊,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建筑物里, 在校園的公交車上,在匆匆而過的人流中, 當人需要幫助時,他們哪一個不是熱情相助呢? 一個歷史悠久的世界知名大學,它的美和風格應該是無處不在的。我從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看到了密西根大學的傳統(tǒng)和未來。而生活在它懷抱中的每一個人都在以不同方式展示著密西根大學的美麗。 那雪的潔白,那春的爛漫,那夏的潤綠,而我與秋天擦肩而過了,想必密西根的秋天該是濃艷的季節(jié)吧。
后我用我個人的切身經(jīng)歷和感受來結束全文。
我在密西根做訪問學者期間,我的丈夫和孩子都在國內生活。每當我告訴密西根的友人,我的女兒11歲了,他們都露出驚訝的神情,說我不像一位母親。什么樣的女人像是一個母親呢?無盡的關愛,傾情的奉獻與犧牲,……。 母愛是多種多樣的,我愿給女兒的母愛則是為她樹立一個女性的榜樣:獨立、自強、不斷進取、百折不撓,大限度地發(fā)揮和張揚女性的力量和才能。因此,我要成為這樣的母親:對于女兒,我既是她的良師益友,又是她的同志。
當我歸家后,不止有人對我贊美我的丈夫:既當?shù)之攱?。我不禁感想萬千: 遙想1997年我丈夫到美國做訪問學者,我獨自帶領年幼的女兒生活,同樣既當媽又當?shù)?。當我丈夫歸來時,沒有人向他表彰我的豐功偉績,哪怕只語片言。我又發(fā)出疑問:父親又該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父/母、男性/女性之間的性別角色何時才能“趨同或平等”呢?
帶著我的反思,繼續(xù)趕路吧,去追逐那兩性平等和諧的理想。明天該是一個艷陽天。
我證件俱全地站在洛杉磯飛機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等待通過海關。當我終順利地通過海關工作人員的盤查,進入洛杉磯,大有劫后余生的幸運,啊!My God,我終于來到了美國——千里迢迢,通過一切艱難險阻,同時我也有了不辜負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的憧憬和決心。
迎接我的是密西根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的詩 《沁園春·雪》完美再現(xiàn)了密西根的雪景。我不禁贊嘆毛澤東的詩才,不愧為一代領袖,東方的詩居然完全適用于西方的“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梢娬嬲乃囆g具有世界性。而我則像一個百米競技的運動員,滿懷信心地站在起跑線上,令槍響過,飛迅狂奔。
整整六個月的時間,我一個人在密西根大學的校園里訪學——絕對的單獨,使我有機會接近真正的密西根大學生活,同時我也慢慢地“發(fā)現(xiàn)”了密西根大學的獨特魅力。在清晨,在傍晚,我奔走在校園的小徑和草坪上,有時去看書,有時去上課,有時去看西天的彩云,有時靜靜地坐在花草邊——思想。我不曾知道過更大的愉快。
徐志摩曾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中寫到:“一個人要寫他心愛的對象,不論是人是地,是多么使他為難的一個工作?你怕,你怕描壞了它,你怕說過分了惱了它,你怕說太謹慎了辜負了它。” 我現(xiàn)在想寫密西根大學的訪學體會,也正是這樣的心理,我就知道我一定寫不好,但我卻不能不寫,我愿意與人分享我的收獲。我想勉強分兩節(jié)寫,一是我所知道的密西根大學課堂教學,一是我所熟悉的密西根大學圖書館。
1. 密西根大學課堂的教與學兩件基本的教學方法的融會貫通
教育心理學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是接受還是發(fā)現(xiàn),將教學方法分成相對獨立的兩種:即講授法和發(fā)現(xiàn)法。而密西根大學的課堂教學將二者有效地結合了起來,教師精心準備教材、閱讀材料,每門課都有詳細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學大綱中有詳細的課程日程安排和相應閱讀計劃,匯編成冊,學生可以到指定地點去購買。因此學生可以預知每次課的教學主題和閱讀內容,學習主動者可以提前閱讀,教師也鼓勵和提前安排學生做導讀。在課堂上,教師在講課前提供與本次教學內容相關的思考問題和補充資料,學生免費在課堂上領取,或由教師臨時發(fā)放。教師一般只是用學生喜歡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學習的內容,將講授法自然過渡到發(fā)現(xiàn)法教學,或在教學過程中將二者穿插起來。我用親身選學的女性和社會性別課堂來展示和說明密西根大學兩種教學方法的融會和轉化。
踏著密西根的白雪,我選學了“社會性別學導論”,授課對象是大學本科生,大約有百余人,男女生坐滿整整一個大教室,大部分是女生。在這個課堂上,我真正看到和體會到什么是“多樣性”。首先,課程內容具有多樣的主題:女性主義理論、女性與家庭、女性與勞動市場、女性與戰(zhàn)爭、女性與婚姻家庭等。課程將學生的思維導向不同的女性研究領域,像一棵茁壯大樹的枝杈盡力向空中延伸,形成傘狀覆蓋。課程講授者也具有多樣性:主講者是婦女學中心( Women's Studies Program )的一名女教授和幾個研究生。教授講授主要的性別理論,研究生則是每人講授一個相關主題,每周兩次,使學生體會不同的講課風格,同時也鍛煉了研究生的講授技巧。印象深的則是學生的多樣性,他們膚色各異,著裝怪異而大膽,課堂反應積極主動,課堂秩序井然有序。課堂時間一結束則都迫不急待地、旁若無人的離開教室,急匆匆地消失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并不喧嘩。
而我選學的另一門課程是“婦女與勞動”,講授者是諾頓教授。這是一個大約二十人的討論班,教師便于用講授法和發(fā)現(xiàn)法兩種方法教學。學生大都對每一個課堂主題都有積極而主觀的反應,她們語言犀利,觀點鮮明,勇于向老師和課堂知識挑戰(zhàn),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遇到熱點問題,發(fā)言此起彼伏,高潮迭起。學生中竟然有一位是五十多歲的中年學生。她給我深的印象是睿智且一絲不茍,幾乎對每一個話題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并愿意與人分享。當我介紹中國婦女在勞動力市場的狀況時,她們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并主動與我討論她們的疑問和好奇,而諾頓教授則是一位博學的講解者,她將學生引向不同的知識殿堂,耐心細膩的導讀、講解,隨時征求學生的問題和評論。當學生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明顯不同時,她總是首先表達對學生觀點的贊同與肯定,同時策略性地堅持或修正自己的觀點,并為進一步爭論留下余地,同時巧妙地引發(fā)下一輪討論和爭論。在美國密大的課程上,她們對知識的開放態(tài)度和師生的平等關系讓我不斷反思中美教育體制的巨大反差。美國多樣化的學生造就知識面豐富的教師,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學生追求獨特和不同,從而形成多樣性的人才格局;而中國的教育強調“同一性”,鼓勵求同思維,追求“標準答案”和“100分”,形成的負面影響則是“思維窄化”。西方的人才會創(chuàng)造,東方的人才會學習,東西方存在著明顯的“人才規(guī)格”反差。在密西根大學,我不只地反思什么是知識、知識的建構以及知識是如何轉變成力量的累積過程。我欣賞地的詞是“Argument”,欣賞的一句話則是“Any comments and questions”。這種爭論式的教學方式,容易培養(yǎng)出“不拘一格”的人才,而這正是知識的力量所在,對知識的接受、反思、挑戰(zhàn)、形成新觀點使知識永遠處于一種動態(tài)的向前發(fā)展的過程,而創(chuàng)造性人才也在知識的創(chuàng)新中脫穎而出。
密西根的春天婀娜來遲,像是怕羞的新娘,帶著水晶珠鏈,但新娘掀開蓋頭的一剎時,卻是美艷絕倫。社會性別學的老師是一個年輕助教,像春天一樣美麗,她還是一個博士研究生。她的課堂非常有吸引力。她在課堂上永遠面帶微笑,具有親和力及感染力。她的特點是從不打斷學生發(fā)言,即使學生的觀點有著明顯的遠離主題的傾向,她也不大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總是適時地引發(fā)討論。學生發(fā)言一般都很踴躍,爭先恐后,有時手舉了半天,也搶不到插話的機會。性急的根本等不到老師點名,早就脫口辯論了。學生有時會自己形成兩派或多派,彼此辯論。而她非常善于在對一個人物或事件的討論后加上精辟的和發(fā)人深思、富于啟發(fā)性的點評、總結,將討論引向深入。這種教學思路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考,避免灌輸單一化的知識和觀念,形成個性化的知識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成果,形成開放性和批判性學術氛圍。我從年輕的助教身上看到了美國教育的未來希望。
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也總是獨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在社會性別學課堂上,學生自動分成四組,代表不同的家庭類型:①再婚一夫一妻制家庭(Remarried Family)②女同性戀家庭(Lesbian Family )③男同性戀家庭(Guy Family )④兩種宗教并存的家庭(Parents with different religions)。用辯論的方式來探討哪一種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具有較多的正面效應。學生要肯定他們所在組代表的家庭的優(yōu)點,又要指出其他家庭類型的弊端,還要對其余各組同學對自己家庭類型的不利指責進行辯護,同時又要得出自己的家庭是佳家庭的合理性證據(jù)和結論。難度很大,需要思辯、邏輯和語言的密切配合,才能令人心悅誠服。雖然沒有得出學生們一致認可的理想家庭類型,但整個辯論過程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在“集中”、“發(fā)散”中穿梭,充分顯示了學生的思辯能力。
2. 教學媒介及教學現(xiàn)代化
密西根大學的課堂教學注重教學媒介的選擇和現(xiàn)代化。在密西根的女性和社會性別課堂上,用的較多的教學媒介是視聽媒介,主要包括電影、電視和錄相,它將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從而為教學提供更豐富的經(jīng)驗支柱。如:教師放映了一部“四個真實的女孩”的追蹤調查片,影片真實反映了四個不同種族和家庭背景的美國女孩從12歲到30歲主要的生活片斷及其轉變和境遇。我從中再體會到“女人不是生為女人,而是被塑造成女人”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密西根圖書館有專門的影視圖書館,教師可以租到感興趣的教學電影,而學生則可以到圖書館選擇與課堂教學有關的電影專題靜心的觀看、思考……。
在密西根大學的課堂上,電視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輔助工具,具有許多獨特的優(yōu)越性,如對教學中的關鍵細節(jié)和重要之處,可以立即重放,從而突出教學的重點。例如:在“女性與勞動”課堂上,有關“婦女在餐飲服務業(yè)”中的若干細節(jié)被要求重放/停留若干次,以便學生了解快餐服務部門的女性化趨勢。并且在放電影之后,常常緊接著就電影細節(jié)和故事整體所表述的內容進行討論,從而獲得佳的教學效果
除了上述視聽媒介外,計算機也被引入課堂并發(fā)展成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我旁聽了一門英語辯論課,是在一間計算機教室里,老師將電腦內容投影到白色墻壁上,學生則操作自己的電腦回應老師的講解,將辯論內容用E-mail發(fā)給教師和其它同學,教師和學生輪流運用有聲語言和電腦語言進行辯論。我在密西根大學做訪問學者的深刻體會之一就是,教育現(xiàn)代化和教育計算機化為教師的有效教學和學生有效學習展現(xiàn)了高效便捷的美好前景。
3. 密西根的知識源泉——圖書館
密西根大學圖書館的知識資源和服務資源都是一流的,系統(tǒng)非常龐大,館藏分類精細,像一個知識的海洋。我常去的圖書館是中心校園的研究生圖書館和本科生圖書館,兩個分體建筑中間有過道相連。開始的時候,我經(jīng)常在圖書館中迷路,有時則需要探索好長時間才能從圖書館迷宮似的地下藏書室潛浮出地面,大有驚險之舉。與女性有關的書籍數(shù)以千數(shù),而且新書層出不窮,女性學雜志也有幾十種。我常常一整天都坐在圖書館中讀我感興趣的書,而時間則在無聲無息中流走了……。 每當我需要幫助和解惑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總是耐心細致地回答我的問題,幫助我查詢我所需要的書,即使遇到某書缺藏,圖書館也可通過館際借閱的制度,幫助讀者解決困難。研究生圖書館計算機閱覽室的值班工作人員還教我如何操作計算機,從電子圖書館中查到我感興趣的材料,在他們的耐心指導下,我很快就搞明白了密大電子計算機系統(tǒng),學會了使用網(wǎng)上查詢功能,為我開拓知識視野打開了工具之門……。
在圖書館,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服務育人”和“管理育人”。他們都是默默無聞的工作者,沒有人能夠準確地記住他們的名字。然而當我回憶密西根大學時,他們先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對于我,他們是密西根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文化使者。我熱愛密西根大學的圖書館,因為她有豐富的藏書,現(xiàn)代化的電子資源,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可靠的保證,我感謝密西根大學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的優(yōu)質服務。在密西根大學里,圖書館是密西根大學的對外服務窗口,工作繁重,并嚴格執(zhí)行按時上、下班制度。每當深夜我從圖書館出來,回去休息時,我都對坐在大廳借書處電腦前的工作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正是他們的優(yōu)質服務,為每一個來到密西根大學的學子變?yōu)橹R巨人提供了可能。全館上下都可長期保持優(yōu)質服務,表現(xiàn)出難得的敬業(yè)精神。在密西根大學的陽光和燈光下,我閱讀了大量的女性學和其他學科方面的書籍,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資料,我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愛心和敬業(yè)意識。
其實,密西根大學有多少這樣的幕后英雄啊,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建筑物里, 在校園的公交車上,在匆匆而過的人流中, 當人需要幫助時,他們哪一個不是熱情相助呢? 一個歷史悠久的世界知名大學,它的美和風格應該是無處不在的。我從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看到了密西根大學的傳統(tǒng)和未來。而生活在它懷抱中的每一個人都在以不同方式展示著密西根大學的美麗。 那雪的潔白,那春的爛漫,那夏的潤綠,而我與秋天擦肩而過了,想必密西根的秋天該是濃艷的季節(jié)吧。
后我用我個人的切身經(jīng)歷和感受來結束全文。
我在密西根做訪問學者期間,我的丈夫和孩子都在國內生活。每當我告訴密西根的友人,我的女兒11歲了,他們都露出驚訝的神情,說我不像一位母親。什么樣的女人像是一個母親呢?無盡的關愛,傾情的奉獻與犧牲,……。 母愛是多種多樣的,我愿給女兒的母愛則是為她樹立一個女性的榜樣:獨立、自強、不斷進取、百折不撓,大限度地發(fā)揮和張揚女性的力量和才能。因此,我要成為這樣的母親:對于女兒,我既是她的良師益友,又是她的同志。
當我歸家后,不止有人對我贊美我的丈夫:既當?shù)之攱?。我不禁感想萬千: 遙想1997年我丈夫到美國做訪問學者,我獨自帶領年幼的女兒生活,同樣既當媽又當?shù)?。當我丈夫歸來時,沒有人向他表彰我的豐功偉績,哪怕只語片言。我又發(fā)出疑問:父親又該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父/母、男性/女性之間的性別角色何時才能“趨同或平等”呢?
帶著我的反思,繼續(xù)趕路吧,去追逐那兩性平等和諧的理想。明天該是一個艷陽天。